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术教学是一种直观的形象教学,需要通过教师争取一系列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向学生传授美术方面的知识、技能和技巧。作为美术教师,应该回归创造,发挥学生的优势,运用创造教育理论来开展自己的教学尝试。
1 以想象天性,遵循发展规律
1.1 上好美术课,奠定创作基础。已接受了一定传统教育的儿童,要使他们受到一种全新的开始,一种发挥自己想象的冲动,是上好美术课的主要任务。例如上课时,在黑板上分别画四个相同的图形,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要求每组同学轮流以图形为基础,随意在周围添画,看最后哪一纽完成的作品最有趣,最具有创造力和想象力。学生热情高涨、激动不已,充分调动了内在的天赋与潜能。或是出示一张范画,让学生观看,谈谈自己的感受。接着,教师在画的一个空间上画一笔(是随意的,不规则的符号),然后让学生想象这是什么。接下来让几个学生一起在画上画出自己所想的所知道的东西。最后,教师采用声、形结合的方法不断出示一些比较大胆的儿童画以及播放动物、流水、汽车的声音(增加学生的遐想)。在这样的气氛中进行审美创作活动,使儿童在不经意中体会到美术创作的自主性,从而逐步奠定了儿童的美术创作基础。
1.2 挖掘教材内容,提供想象素材。根据著名美术教育家V·罗恩菲德,关于儿童绘画的心理描述和心理学家丁·皮亚杰,关于儿童思维发展阶段的理论捕述来比较,会看出这一阶段儿童以自我为中心,一幅画中可以同时出现一连串事件。想象是这一阶段的灵魂。所以,根据这一发展规律,不断从现实教材出发,挖掘教材中可行之处,一般训练课往往要加上一节想象课,充分扩展儿童的想象天地。
2 提供选择途径,强调个性发展
2.1 游戏学习法。儿童的各种游戏都可以结合,并向各个方面发展。从感性方面,游戏以拟人化和客观化可以发展为戏剧;从感觉方面,游戏的自我表现方式可以发展为视觉造型设计;从直觉方面,游戏的韵律活动可发展为舞蹈和音乐;在思想方面,游戏以建设性活动发展为手工艺,而这四方面可以融为一体,既是人格和谐发展的一种。在我的美术教学中,主要从感觉和思想上利用游戏学习培养儿童的造型、绘画、手工能力,并且是以自我为中心。比如,在教学《我的房间》时,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表演各种家具的组合,使本来的物体得到了感化,而成了思想者之一,让学生边做边画,学生完全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真正属于自己的创作方式。所以游戏在一定的范围内,能够变成艺术活动,从而构成了儿童有机发展的组成部分。
2.2 玩做学习法。玩做能使学生的个性在美术创作中得以充分展示,玩做学习法也是不容忽视的,在玩做中锻炼了儿童的手工技巧,逐步发展了儿童的心理活动,并且也不断地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自我表现的愿望也得以实现,比如教学《美丽的树林》时,教师发给学生很多的彩色纸,让他们撕撕、玩玩,然后再把撕成的各种形状一个个组合起来,形成一幅美丽的树林画,最后再让学生进行绘画创作。这样,美丽的树林不再是三角形、圆形呆板的组合了。
2.3 心画学习法。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我特意设计了心画学习法,让学生排除一切外事的干扰,使学生在一种肃静的环境中完成自己的心画,毫无掩饰地表现出心中图式,首先教师播放音乐,学生闭目静思,片刻,让学生去看心中的画,看到了心中的画,然后把所看到的图像在画面中表现出来。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的心画越来越丰富,在流畅的线条中领悟到了学生的自我表现能力,在艳丽色彩中看到了学生的美好愿望。无论通过怎样的教学方法,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3 创设艺术气氛,完善交流环境
3.1 创设校园氛围,增强艺术感染。以学校教育为“大气候”,直接影响学生的艺术创作这个“小气候”。在校园中不定期地开展画展,使学生的创作体验得到证明。开展较大规模的现场命题作画比赛,让学生在比赛中得到锻炼,也可起到“以点带面”作用,使比赛成为创建学校艺术氛围的粘合剂。
3.2 开设课堂画廊,促进情感交流。课堂教学作为学校审美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有效的时间内创设绘画氛围,是课堂教学的关键,而开设课堂画廊,是增加课堂气氛的有效途径,在课堂画廊中,先让创作者谈谈自己的感想,然后让同学来欣赏、评估。在评估中,各抒己见,使学生的情感得到了充分的交流。课堂画廊也促进了学生的绘画动机,在创作中,他们全神贯注、大胆尝试。并且不时地传出学生的呼叫、哼曲、自言自语、咕哝。这样的创作环境,使学生的思想、情感都熔铸到画面中,使整个创作过程充满着一种激情、愉快、满足。
综上所述,儿童的绘画目的,是发展学生创造性活动的能力。这种发展由一个人的个性或自我形象的变化显示出来。每一个儿童都有创造力,都有自觉探索愿望。我们应当在教学中发展他们的创造力,点燃创造力。针对每个少年儿童的个性差异,营造创造教育的时间、空间、环境,为每一个儿童提供表现潜在探索欲、创造力的机会,调动他们的内在动力,使其创造力不断发展。
1 以想象天性,遵循发展规律
1.1 上好美术课,奠定创作基础。已接受了一定传统教育的儿童,要使他们受到一种全新的开始,一种发挥自己想象的冲动,是上好美术课的主要任务。例如上课时,在黑板上分别画四个相同的图形,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要求每组同学轮流以图形为基础,随意在周围添画,看最后哪一纽完成的作品最有趣,最具有创造力和想象力。学生热情高涨、激动不已,充分调动了内在的天赋与潜能。或是出示一张范画,让学生观看,谈谈自己的感受。接着,教师在画的一个空间上画一笔(是随意的,不规则的符号),然后让学生想象这是什么。接下来让几个学生一起在画上画出自己所想的所知道的东西。最后,教师采用声、形结合的方法不断出示一些比较大胆的儿童画以及播放动物、流水、汽车的声音(增加学生的遐想)。在这样的气氛中进行审美创作活动,使儿童在不经意中体会到美术创作的自主性,从而逐步奠定了儿童的美术创作基础。
1.2 挖掘教材内容,提供想象素材。根据著名美术教育家V·罗恩菲德,关于儿童绘画的心理描述和心理学家丁·皮亚杰,关于儿童思维发展阶段的理论捕述来比较,会看出这一阶段儿童以自我为中心,一幅画中可以同时出现一连串事件。想象是这一阶段的灵魂。所以,根据这一发展规律,不断从现实教材出发,挖掘教材中可行之处,一般训练课往往要加上一节想象课,充分扩展儿童的想象天地。
2 提供选择途径,强调个性发展
2.1 游戏学习法。儿童的各种游戏都可以结合,并向各个方面发展。从感性方面,游戏以拟人化和客观化可以发展为戏剧;从感觉方面,游戏的自我表现方式可以发展为视觉造型设计;从直觉方面,游戏的韵律活动可发展为舞蹈和音乐;在思想方面,游戏以建设性活动发展为手工艺,而这四方面可以融为一体,既是人格和谐发展的一种。在我的美术教学中,主要从感觉和思想上利用游戏学习培养儿童的造型、绘画、手工能力,并且是以自我为中心。比如,在教学《我的房间》时,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表演各种家具的组合,使本来的物体得到了感化,而成了思想者之一,让学生边做边画,学生完全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真正属于自己的创作方式。所以游戏在一定的范围内,能够变成艺术活动,从而构成了儿童有机发展的组成部分。
2.2 玩做学习法。玩做能使学生的个性在美术创作中得以充分展示,玩做学习法也是不容忽视的,在玩做中锻炼了儿童的手工技巧,逐步发展了儿童的心理活动,并且也不断地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自我表现的愿望也得以实现,比如教学《美丽的树林》时,教师发给学生很多的彩色纸,让他们撕撕、玩玩,然后再把撕成的各种形状一个个组合起来,形成一幅美丽的树林画,最后再让学生进行绘画创作。这样,美丽的树林不再是三角形、圆形呆板的组合了。
2.3 心画学习法。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我特意设计了心画学习法,让学生排除一切外事的干扰,使学生在一种肃静的环境中完成自己的心画,毫无掩饰地表现出心中图式,首先教师播放音乐,学生闭目静思,片刻,让学生去看心中的画,看到了心中的画,然后把所看到的图像在画面中表现出来。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的心画越来越丰富,在流畅的线条中领悟到了学生的自我表现能力,在艳丽色彩中看到了学生的美好愿望。无论通过怎样的教学方法,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3 创设艺术气氛,完善交流环境
3.1 创设校园氛围,增强艺术感染。以学校教育为“大气候”,直接影响学生的艺术创作这个“小气候”。在校园中不定期地开展画展,使学生的创作体验得到证明。开展较大规模的现场命题作画比赛,让学生在比赛中得到锻炼,也可起到“以点带面”作用,使比赛成为创建学校艺术氛围的粘合剂。
3.2 开设课堂画廊,促进情感交流。课堂教学作为学校审美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有效的时间内创设绘画氛围,是课堂教学的关键,而开设课堂画廊,是增加课堂气氛的有效途径,在课堂画廊中,先让创作者谈谈自己的感想,然后让同学来欣赏、评估。在评估中,各抒己见,使学生的情感得到了充分的交流。课堂画廊也促进了学生的绘画动机,在创作中,他们全神贯注、大胆尝试。并且不时地传出学生的呼叫、哼曲、自言自语、咕哝。这样的创作环境,使学生的思想、情感都熔铸到画面中,使整个创作过程充满着一种激情、愉快、满足。
综上所述,儿童的绘画目的,是发展学生创造性活动的能力。这种发展由一个人的个性或自我形象的变化显示出来。每一个儿童都有创造力,都有自觉探索愿望。我们应当在教学中发展他们的创造力,点燃创造力。针对每个少年儿童的个性差异,营造创造教育的时间、空间、环境,为每一个儿童提供表现潜在探索欲、创造力的机会,调动他们的内在动力,使其创造力不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