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高科技,快速消费的事物产生了更大的兴趣,追求潮流,忽略了乡土文化的学习,乡土文化当中承载着中华民族上下几千年以来发展的精神和智慧,所以身为一名人民教师,对于乡土文化的传承和普及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在语文教学当中,如何在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向学生们渗透乡土文化呢?我在本文当中将提出几个我个人的观点。
关键词:小学语文;乡土文化;渗透
一、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灌输乡土文化
对于小学生来说,习作是他们学习过程中的一大重点也是一大难点,写作反应的是学生能否用文字来表达自己心中所思所想,描绘具体事物的一种能力,但是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来说,学生对于写作这一内容有着很大的抵触心理,所以自然写出来的文章也都是马虎潦草,质量不高,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学生头脑中缺乏写作的思路和素材,或者即使有一些想法,但是却不贴合实际,所描绘出来的事物也就失去了本该有的灵气和优美,也不能准确地描写出自己心中的真实情感。针对以上的问题,教师可以有意识、有目的地将学生所熟悉的当地乡土文化资源引入习作训练中,然后根据习作训练的不同主题,向学生传授不一样的乡土文化知识。围绕熟悉亲切的文化,学生才能有感而发,写出来自己心目中的真情实感,这样学生的习作能力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升,写出来的文章质量也会得到提高。
在拓展语文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的同时,还很好的实现了语文教学内容由课内向课外的自然延伸。在课堂中的乡土文化渗透,我主要是通过美食特色,文人古迹和民俗讲解这三个主要的方面和语文教材融合来向学生展现乡土文化。
(一)美食特色
每一个地域都会有代表其特色的美食代表,每一道美食流传下来的一定是经历了岁月的考验,代表着古人的智慧和一代又一代人传承的力量和思想,我们身为一名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去探索美食并且积极鼓励学生去探索美食背后的理念或者故事的时候,让本地文化渗透到语文教育的方式,以优秀的地方美食特色文化震撼学生心灵,点燃他们心中对语文、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如向学生可以扩充煎炸炒蒸各种做法,在了解美食的过程中也可以借着家乡美食了解汉字的魅力。 一方面是增加了学生写作的素材,提高其口语表达、书面写作等能力,让学生的作品都能充满灵性与地气,文章质量和写作水平得到提升,另一方面还增加了学生对自己家乡的认识和搜集信息的能力,这个过程中可以鼓励学生使用多媒体等电子设备和学生小组讨论等各种方式。
(二)文人古迹
每一个地域都会有他们这一地域的名人事迹或者文化古迹,但是慢慢地人民往往忽视了那些和自己一样出生在这片土地并且为国家或者为人民或者为文学等做出过奉献的人物,忽视了这片养育自己的土地上面也有一片美丽的景色,不去认真了解,探索,发现其中的精神和美,罗丹曾经说过:“这个世界不缺乏美,但是缺乏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所以身为一名语文教师,要积极地在自己的课堂中向学生普及当地的名人古迹,通过向学生讲解名人的伟大事迹,来激起学生心目中的敬佩之情,点燃学生心里存在的梦想之火,帮助孩子们从小就树立伟大的梦想。向学生讲解名胜古迹,能够让学生更深地对于作者写到的细节有更深的体会,比如说当教师讲到圆明园这篇课文时,当深入学习文中的圆明园由繁盛变为破旧的过程时,学生就可以更好地结合身边的圆明园的特点,好像一同经历了它的辉煌景观和它的毁灭,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和对侵略者强盗行径的仇恨的思想感情。还如颐和园、秦兵马俑、长城、人民大会堂等等。
(三)民俗
像是除夕日、元宵节、小年等多个民俗节日,都有着其特别的意义,忙碌了一年,不管身处何地,过年总是要回家团圆一处,但是现在很多的孩子不了解习俗、节日的来源以及其意义,那么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应当向学生们适时地普及民俗的意义,让学生们了解传统节日背后的文化观念,這对于学生们了解当地的乡土文化有着很大的帮助。
二、实践活动
实践活动是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来体会生活的一种学习方式,并且这个过程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与其他人合作的能力和品质。在实践活动中渗透乡土文化知识,我主要是通过一日小导游和美食特色竞选两种方式。
1.争做一日小导游。任何一个地域都有其文化背景和存在的意义,教师应当巧用地域的美景和传统文化知识,让学生争做小导游,帮助孩子更好地认识当地的乡土文化,感受古人留下的智慧与精神。通过让学生们当小导游的活动,可以有效地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逻辑规划能力,这也是符合新课标改革下对学生能力重视的要求。
2.特色美食竞选
美食文化也是本地文化的重要组成,各种美食习俗背后都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这些也可以成为丰富的语文教学资源。这个过程中需要申请校方参与,家长的配合,可以让学生家长提前准备好食材,做出来学生想要介绍的那一道菜,使其进行介绍,
综上所述,教师应紧紧把握住每一个可以向学生们渗透乡土文化的教学环节,向学生们传递古人留下来的智慧与精神,能够让学生在高速发展的今天依旧不忘传统的民俗精神和智慧的结晶。
参考文献:
[1]李臣之.基于地方文化的课程调适与创生[J].全球教育展望,2016(10):59-66.
[2]《杜威教育文集》,杜威著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年1月.
(广西自治区南宁市马山县周鹿镇中心学校)
关键词:小学语文;乡土文化;渗透
一、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灌输乡土文化
对于小学生来说,习作是他们学习过程中的一大重点也是一大难点,写作反应的是学生能否用文字来表达自己心中所思所想,描绘具体事物的一种能力,但是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来说,学生对于写作这一内容有着很大的抵触心理,所以自然写出来的文章也都是马虎潦草,质量不高,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学生头脑中缺乏写作的思路和素材,或者即使有一些想法,但是却不贴合实际,所描绘出来的事物也就失去了本该有的灵气和优美,也不能准确地描写出自己心中的真实情感。针对以上的问题,教师可以有意识、有目的地将学生所熟悉的当地乡土文化资源引入习作训练中,然后根据习作训练的不同主题,向学生传授不一样的乡土文化知识。围绕熟悉亲切的文化,学生才能有感而发,写出来自己心目中的真情实感,这样学生的习作能力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升,写出来的文章质量也会得到提高。
在拓展语文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的同时,还很好的实现了语文教学内容由课内向课外的自然延伸。在课堂中的乡土文化渗透,我主要是通过美食特色,文人古迹和民俗讲解这三个主要的方面和语文教材融合来向学生展现乡土文化。
(一)美食特色
每一个地域都会有代表其特色的美食代表,每一道美食流传下来的一定是经历了岁月的考验,代表着古人的智慧和一代又一代人传承的力量和思想,我们身为一名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去探索美食并且积极鼓励学生去探索美食背后的理念或者故事的时候,让本地文化渗透到语文教育的方式,以优秀的地方美食特色文化震撼学生心灵,点燃他们心中对语文、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如向学生可以扩充煎炸炒蒸各种做法,在了解美食的过程中也可以借着家乡美食了解汉字的魅力。 一方面是增加了学生写作的素材,提高其口语表达、书面写作等能力,让学生的作品都能充满灵性与地气,文章质量和写作水平得到提升,另一方面还增加了学生对自己家乡的认识和搜集信息的能力,这个过程中可以鼓励学生使用多媒体等电子设备和学生小组讨论等各种方式。
(二)文人古迹
每一个地域都会有他们这一地域的名人事迹或者文化古迹,但是慢慢地人民往往忽视了那些和自己一样出生在这片土地并且为国家或者为人民或者为文学等做出过奉献的人物,忽视了这片养育自己的土地上面也有一片美丽的景色,不去认真了解,探索,发现其中的精神和美,罗丹曾经说过:“这个世界不缺乏美,但是缺乏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所以身为一名语文教师,要积极地在自己的课堂中向学生普及当地的名人古迹,通过向学生讲解名人的伟大事迹,来激起学生心目中的敬佩之情,点燃学生心里存在的梦想之火,帮助孩子们从小就树立伟大的梦想。向学生讲解名胜古迹,能够让学生更深地对于作者写到的细节有更深的体会,比如说当教师讲到圆明园这篇课文时,当深入学习文中的圆明园由繁盛变为破旧的过程时,学生就可以更好地结合身边的圆明园的特点,好像一同经历了它的辉煌景观和它的毁灭,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和对侵略者强盗行径的仇恨的思想感情。还如颐和园、秦兵马俑、长城、人民大会堂等等。
(三)民俗
像是除夕日、元宵节、小年等多个民俗节日,都有着其特别的意义,忙碌了一年,不管身处何地,过年总是要回家团圆一处,但是现在很多的孩子不了解习俗、节日的来源以及其意义,那么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应当向学生们适时地普及民俗的意义,让学生们了解传统节日背后的文化观念,這对于学生们了解当地的乡土文化有着很大的帮助。
二、实践活动
实践活动是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来体会生活的一种学习方式,并且这个过程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与其他人合作的能力和品质。在实践活动中渗透乡土文化知识,我主要是通过一日小导游和美食特色竞选两种方式。
1.争做一日小导游。任何一个地域都有其文化背景和存在的意义,教师应当巧用地域的美景和传统文化知识,让学生争做小导游,帮助孩子更好地认识当地的乡土文化,感受古人留下的智慧与精神。通过让学生们当小导游的活动,可以有效地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逻辑规划能力,这也是符合新课标改革下对学生能力重视的要求。
2.特色美食竞选
美食文化也是本地文化的重要组成,各种美食习俗背后都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这些也可以成为丰富的语文教学资源。这个过程中需要申请校方参与,家长的配合,可以让学生家长提前准备好食材,做出来学生想要介绍的那一道菜,使其进行介绍,
综上所述,教师应紧紧把握住每一个可以向学生们渗透乡土文化的教学环节,向学生们传递古人留下来的智慧与精神,能够让学生在高速发展的今天依旧不忘传统的民俗精神和智慧的结晶。
参考文献:
[1]李臣之.基于地方文化的课程调适与创生[J].全球教育展望,2016(10):59-66.
[2]《杜威教育文集》,杜威著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年1月.
(广西自治区南宁市马山县周鹿镇中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