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抽烟
情境:“当烟瘾来犯真的很难抗拒,反正宝宝已经出生,继续抽烟应该无碍吧?”
怀孕的妈咪抽烟,香烟中的尼古丁及一氧化碳会使胎盘的供血量减少,引发胎儿生长迟滞、体重落后,使早产、流产的机率大增,并可能导致先天性缺陷(如:免唇、裂颚)发生。
经常吸入二手烟的婴幼儿,得到气喘及肺炎的机会相对较高,成长曲线及智力发展均会受到影响。此外,根据研究统计,抽烟妈咪所抚育的婴幼儿,发生猝死症的机率是不抽烟妈咪的两倍。
以上均显示妈咪的抽烟行为严重危害宝贝的健康与生命安全,最好能在怀孕前3个月彻底戒除烟瘾,并防止任何可能危害胎儿及婴幼儿健康的烟害发生。
2过度饮酒
情境:“坐月子时吃了很多麻油鸡,见宝宝经常熟睡不醒,有点担心酒精是否会对宝宝产生不良影响!”
怀孕的妈咪如果经常或过量饮酒,容易造成「胎儿酒精症候群」,这是导致胎儿缺陷与发展迟滞的主要原因之一,会使胎儿产生神经性损伤或畸形,根据统计有7成以上的智障儿童来自于胎儿酒精症候群。
哺喂母乳的妈咪如果饮用过量酒精,或是食物中的酒精代谢不完全,宝宝也会因吸吮乳汁而间接摄取酒精成分,虽不至于有立即性的健康顾虑,但可能使宝宝持续深层睡眠,最好于食用含酒精食物后4小时再哺喂母乳。若负责照护宝宝的妈咪经常性酗酒,导致精神上无法担负起照护者的责任,等于是将宝宝置在极度不安全的环境中,甚至有可能影响生命危险,一定要慎防!
3将电视当成机器保姆
情境:“当宝贝专注看电视的时候,我可以趁机做家事、上网,有时候想要轻松一下,也会让宝贝多看一会儿电视!”
许多忙碌的父母或长辈,经常让宝贝超时观看电视,甚至是将电视当作机器保姆,让宝贝整天守在电视机前。看电视的时间过长,除了影响视力,更因为减少脑部的主动刺激,被动地接收声光讯息,使专注力、分析力、创造力及活动力大幅下降,加上大部分的电视节目并非适合儿童收看,儿童容易因为收看不合宜的节目而产生模仿现象,出现暴力、无礼的行为模式。
4放任宝贝的不正常作息
情境:“虽然时间已晚,但是看到宝贝玩得很起劲,真不忍心要他立刻上床睡觉!”
当宝宝在妈咪肚子里的时候还没有日夜之分,因此初生时期可能会经历一段日夜颠倒的混乱作息,有时宝宝在白天沉睡、夜间却醒来玩耍,这样的状况常令妈咪感到疲惫不堪,因此从宝宝出生后,妈咪就要慢慢协助宝宝建立白天与夜晚的观念。
作息不正常的宝宝通常有以下状况:白天睡太多、晚上不易入眠;爸妈是夜猫子,宝宝跟着作息不固定;爸妈是假日父母,每到假日作息就混乱。由于睡眠对于宝宝非常重要,拥有充足的睡眠是成长的最大动力,白天妈咪应该尽量让家里保持明亮,不让宝宝睡眠过长,再给予适量的活动让宝宝消耗体力;夜间则关掉灯光,保持周遭宁静或播放轻音乐,让宝宝养成夜晚到了就要睡觉的生活模式。
5过度重视民俗疗法
情境:“想让宝宝的黄疸快退,一定要吃xx草药!”“将宝宝的衣服反过来吊挂,保证让宝宝一觉到天亮!”
养育子女的观念有时候是一代传一代,妈咪们应该经常可以从街坊邻居及周遭长辈的口中听到许多传统妈妈经,由于老一辈的育儿观念都是从经年累月的经验中累积而来,因为缺乏科学概念,民俗疗法普遍都带有与鬼神相关的神秘色彩!
有些民俗疗法追根究柢其实可以归纳出可信的科学概念,不过仍有许多方法充其量只能发挥心理上的安抚作用,平时或许可以做为育儿方式的另一种选择,但如果是与疾病相关的问题,一定要先寻求医疗上的协助,若全然采用民俗疗法,很可能因延误就医而错失治疗先机!
6过度焦虑
情境:“医师,宝宝身上的小红疹会不会变成黑色素沉淀?”“宝宝的哭声好大声,是不是身体有什么问题?”
现代社会普遍少子化,加上小家庭里缺乏长辈提供育儿建议,只要宝宝一出现任何症状,妈咪立刻手足无措,在陈永绮医师的小儿科门诊经验中就常见过度焦虑的妈咪前来求诊。
在信息发达的时代,可供学习养育、教育方式的管道众多,各门各类的育儿书籍,网络上的经验分享,都能帮助妈咪吸取更多教养孩子的技巧与知识,或是直接寻求医疗咨询,也可帮助新手妈咪建立正确的宝宝照护观念,有助于消除过度焦虑的情绪。
7一味照书养
情境:“书上说6个月大的宝宝每餐至少要喝下200cc的奶量,但是我的宝宝经常喝不下这么多,每次硬逼着他喝,最后宝宝总是嚎啕大哭!”
大部分哺育第一胎的新手妈咪经常会遇到该不该照书养的问题,因为从前毫无照顾新生儿的经验,很容易将书中所给予的观念完全套用于宝宝身上,若能照书养出一个好宝宝的确能帮助新手妈咪更快上手,但往往实际的育儿情况并不如书中所描述的那么简单!每个宝宝都有与生俱来独特的气质与生理发展,加上可能会有国情与家庭状况的差异,因此不见得所有宝宝都能完全适用同一套育儿原则。
8以单方面的喜好为教养准则
情境:“小朋友一定要抱着哄睡!”“未满2岁的宝贝不能参加团体活动!”
一提到教养,每个妈咪心中自有一套准则,这些准则可能是承袭自上一代的教养模式,育儿的方式千百种,采用被自己所认可的育儿信念,但这些方法并不一定真正适用!学理与经验或许可以成为极佳的教养信念,然而有时候这些观念仍然存在着盲点,妈咪必须经常回头检视自己的教养观念是否合宜,随时修正偏颇的做法,才能走出教养的迷思!
9比较孩子间的成长
情境:“为什么小王家的宝贝才10个月就会走路?”“一样都上双语幼儿园,为什么我们家宝贝的英文能力似乎比较弱?”
每个孩子不仅长相、个性不同,成长的速度不同,就连天赋潜力的发展也大不相同,有些孩子体力特别好,有些孩子语言能力特别强,有些孩子音乐细胞发达,有些孩子天生就善解人意,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优势与特点,不适合将所有小孩的发展状况拿来相提并论。
与其做无谓的比较,妈咪不妨成为孩子最强大的后盾,主动了解孩子的特长,进而引导孩子发展出适性的兴趣与专长,并且积极鼓励孩子为自己所感兴趣的事物而努力。
10大人的要求=小孩的需求
情境:“宝宝,快把饭吃完。』『妈咪,我吃饱了。”“不行!你每餐至少要吃完一碗饭!”
为人父母最常犯的错误就是将自己个人的认知解读为孩子的需求,小至吃多少饭、穿几件衣服,大至学什么才艺、交什么朋友,都有可能出现亲子歧见,虽然父母的出发点总是为了孩子好,但这些要求并非全然符合孩子真正的需求!
虽然身为父母不可以完全盲目地顺从孩子的需求,然而也不应该将自己的认知、想法以强迫性的方式加诸于孩子身上,毕竟父母的要求不等于孩子实际上的需求,面对无法沟通的小小孩应该多加观察,找出最适合的教养模式,至于已经能够思考的大小孩,更应该透过不断地协调取得亲子间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