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文学是语言艺术,文学作品以诗词的语言最为精练,感情最为丰富。可以说,欣赏诗词是欣赏文学作品的基础。新教材高中语文把诗词教学放置于一个举足轻重的位置。诗词鉴赏在高考中的比重一直是有增无减,而且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诗词鉴赏对学生的要求也在逐渐提高,更要求学生对诗词的感悟能力。以《语文课程标准》为导向,在诗词鉴赏教学过程中侧重进行人文教学,优化学生学习态势,通过多维开拓渠道、夯实基础、互动实现生成,使学生认识自我,凸显个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增进学生人文思想,构筑学生自主学习的广阔空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升学生思维品质和文化素养。为此,本文试着从古典诗词原则出发,寻求在语文教学中对这一方面的突破。
关键词: 诗词 特点 目的 措施 鉴赏
诗词没有戏剧紧张激烈的矛盾冲突;没有小说曲折生动的情节;没有散文形散神聚的特色。诗词以其凝炼性、抒情性、音乐性等特点决定了它特有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法。而中学阶段诗词学习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举三反一进而触类旁通的能力,由反复的认知进而创造,发掘其发散思维、求异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并促进其学习能力和学业成绩的提高。
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却事与愿违。长期以来,由于对课堂教学的过分的功利性期望——为高考服务,跟随高考的指挥棒转。教师基本以单方说教为主——自以为是的将完整的诗词按己之意念分解为时代背景、词句含义、表达思想、运用技巧等等方面的归纳强加给学生,重理性的演绎,轻感性的归纳,强求统一、片段的填鸭式的古典诗词的讲解以及以全部训练和测试代替整体阅读鉴赏、文化积淀的诗词阅读方式。自主鉴赏上几乎一直把古典诗词置于青少年的视野之外。从而导致了很多学生不懂得古典诗词的鉴赏,甚至十分的厌恶和害怕。
同学们怕古典作品尤其是诗词很大程度上在于我们的引导失误,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片面强调鉴赏问题的解答和名言名句的默写,赏析和运用分离,学习状况以传统教学——教师的传授,师生的教学沟通的教学形态来体现的,虽然改进传授法的探索也层出不穷,但始终未出现一种兼顾学生发展全局的方略,各种探索并未脱离传统教学理念范围,结果只是变幻着传统和(学生对教师)接受的招数,并无对教学的彻底改造。
那为什么诗词鉴赏成为语文教学的难点呢?首先我们分析一下原因。诗词的的鉴赏之所以成为大部分同学的薄弱环节,一是因为学生阅读视野狭窄,导致阅读欣赏能力能力差,难以把握古典诗词创作规律性的东西;二是由于诗词本身的特点所致:用语含蓄凝练,跳跃性大,讲究余味曲包和弦外之音。同学阅读诗词时感到诗词意象零乱和诗词语言上的不连贯,给鉴赏设置了一定的障碍。三是因为古代的诗词离我们时代较远,学生对时代背景作者等了解很少,因而给学生对诗词的阅读鉴赏造成了很大困难。四学生缺少基本的文学鉴赏知识,再加上古文功底有限,使得诗词鉴赏难上加难。
针对以上几种情况,我提出以下几种解决方法,对症下药以期达到药到病除的效果。
1、精选阅读篇目
针对不同年级,不同水平的学生,将常见优秀的诗词筛选找出与学生审美水平相当的诗词,所拟订列举的诗篇要具有代表性并具主题性。让学生读得懂,喜欢读,逐步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兴趣爱好。
2、优化专题组合
诗词组合的方式灵活机动,或按朝代,或按类型,或按词格,合并类举同类项,分组阅读,多方合作,进行充分的量的积淀,培养学生对诗词的感性认识,理性归纳。
3、阅读经典诗词鉴赏文章,强化对诗词的感性积累
有了一定诗词文本阅读的量的积累,在熟读文本的基础上,再辅以诗词的鉴赏文章,了解前人或专家有关的鉴赏观点,才能举一反三,有所创新。但因为唐诗宋词有关的鉴赏文章内容往往过于冗长,学生抓不住重点,读时容易失去兴趣,所以,教师应对诗词鉴赏有关内容进行删减重组,以突出重点。
4、延伸拓展——开放视野
因课时的限制,教学任务的制约,教材内容不能充分展开,采用课内外结合的学习可以弥补课时学习的不足,提升学生的知识层面,实现学生的主体性,同时也使课堂上研究方法、策略得以顺利开展。
5、加强诗词的阅读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诗词也是一样。诗词的美来自于学生自身的“内觉体验”,放手让学生通过声音产生对文本的审美冲动,透过语言表象感受诗人在作品中营造的情感,领略其精神,在声音的轰鸣中产生共鸣。多方面感知作品,还原认识,获得系统性的体验。
6、了解诗词的意境
意境是古典诗学原则的重要范畴,它讲求情、景交融,虚、实相生,形、神统一;追求“言外之意”,“韵外之致”、“味外之旨”,“景外之景,象外之象”;具有含蓄蕴籍和发人形象的美学特征。对富于意境的作品来说,敏锐的语言审美感知能力,究其实就是对其意境的生成力。
7、设身处地的鉴赏诗词
美国著名的科学史家库恩在《必要的张力》中谈到,阅读一本书不能用现在的方式去阅读过去的文章。
注重古典诗词的熏陶感染作用,注重教材人文涵养对学生精神世界潜移默化的影响,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看重学生的语文实践,重视培养良好的语言感悟能力和对古典诗词的整体把握能力,提供一种让学生想说、肯说、能说的活性状态下的对话机制,使学习群体在思想、情感与认识上得以充分直接的交流、合作与共享,真正理解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完成精神的陶冶,人格的塑造,是学习的本原要义所在。
(赞皇县职教中心 河北 赞皇 051230)
关键词: 诗词 特点 目的 措施 鉴赏
诗词没有戏剧紧张激烈的矛盾冲突;没有小说曲折生动的情节;没有散文形散神聚的特色。诗词以其凝炼性、抒情性、音乐性等特点决定了它特有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法。而中学阶段诗词学习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举三反一进而触类旁通的能力,由反复的认知进而创造,发掘其发散思维、求异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并促进其学习能力和学业成绩的提高。
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却事与愿违。长期以来,由于对课堂教学的过分的功利性期望——为高考服务,跟随高考的指挥棒转。教师基本以单方说教为主——自以为是的将完整的诗词按己之意念分解为时代背景、词句含义、表达思想、运用技巧等等方面的归纳强加给学生,重理性的演绎,轻感性的归纳,强求统一、片段的填鸭式的古典诗词的讲解以及以全部训练和测试代替整体阅读鉴赏、文化积淀的诗词阅读方式。自主鉴赏上几乎一直把古典诗词置于青少年的视野之外。从而导致了很多学生不懂得古典诗词的鉴赏,甚至十分的厌恶和害怕。
同学们怕古典作品尤其是诗词很大程度上在于我们的引导失误,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片面强调鉴赏问题的解答和名言名句的默写,赏析和运用分离,学习状况以传统教学——教师的传授,师生的教学沟通的教学形态来体现的,虽然改进传授法的探索也层出不穷,但始终未出现一种兼顾学生发展全局的方略,各种探索并未脱离传统教学理念范围,结果只是变幻着传统和(学生对教师)接受的招数,并无对教学的彻底改造。
那为什么诗词鉴赏成为语文教学的难点呢?首先我们分析一下原因。诗词的的鉴赏之所以成为大部分同学的薄弱环节,一是因为学生阅读视野狭窄,导致阅读欣赏能力能力差,难以把握古典诗词创作规律性的东西;二是由于诗词本身的特点所致:用语含蓄凝练,跳跃性大,讲究余味曲包和弦外之音。同学阅读诗词时感到诗词意象零乱和诗词语言上的不连贯,给鉴赏设置了一定的障碍。三是因为古代的诗词离我们时代较远,学生对时代背景作者等了解很少,因而给学生对诗词的阅读鉴赏造成了很大困难。四学生缺少基本的文学鉴赏知识,再加上古文功底有限,使得诗词鉴赏难上加难。
针对以上几种情况,我提出以下几种解决方法,对症下药以期达到药到病除的效果。
1、精选阅读篇目
针对不同年级,不同水平的学生,将常见优秀的诗词筛选找出与学生审美水平相当的诗词,所拟订列举的诗篇要具有代表性并具主题性。让学生读得懂,喜欢读,逐步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兴趣爱好。
2、优化专题组合
诗词组合的方式灵活机动,或按朝代,或按类型,或按词格,合并类举同类项,分组阅读,多方合作,进行充分的量的积淀,培养学生对诗词的感性认识,理性归纳。
3、阅读经典诗词鉴赏文章,强化对诗词的感性积累
有了一定诗词文本阅读的量的积累,在熟读文本的基础上,再辅以诗词的鉴赏文章,了解前人或专家有关的鉴赏观点,才能举一反三,有所创新。但因为唐诗宋词有关的鉴赏文章内容往往过于冗长,学生抓不住重点,读时容易失去兴趣,所以,教师应对诗词鉴赏有关内容进行删减重组,以突出重点。
4、延伸拓展——开放视野
因课时的限制,教学任务的制约,教材内容不能充分展开,采用课内外结合的学习可以弥补课时学习的不足,提升学生的知识层面,实现学生的主体性,同时也使课堂上研究方法、策略得以顺利开展。
5、加强诗词的阅读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诗词也是一样。诗词的美来自于学生自身的“内觉体验”,放手让学生通过声音产生对文本的审美冲动,透过语言表象感受诗人在作品中营造的情感,领略其精神,在声音的轰鸣中产生共鸣。多方面感知作品,还原认识,获得系统性的体验。
6、了解诗词的意境
意境是古典诗学原则的重要范畴,它讲求情、景交融,虚、实相生,形、神统一;追求“言外之意”,“韵外之致”、“味外之旨”,“景外之景,象外之象”;具有含蓄蕴籍和发人形象的美学特征。对富于意境的作品来说,敏锐的语言审美感知能力,究其实就是对其意境的生成力。
7、设身处地的鉴赏诗词
美国著名的科学史家库恩在《必要的张力》中谈到,阅读一本书不能用现在的方式去阅读过去的文章。
注重古典诗词的熏陶感染作用,注重教材人文涵养对学生精神世界潜移默化的影响,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看重学生的语文实践,重视培养良好的语言感悟能力和对古典诗词的整体把握能力,提供一种让学生想说、肯说、能说的活性状态下的对话机制,使学习群体在思想、情感与认识上得以充分直接的交流、合作与共享,真正理解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完成精神的陶冶,人格的塑造,是学习的本原要义所在。
(赞皇县职教中心 河北 赞皇 05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