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问题引导、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在我的历史课堂中已经实施多年了,如何在课堂上正确设计提问,这是我有效导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将着重谈谈有效导学问题的设计。
关键词:问题引导;陈述性;程序性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24-410
一、有效问题的特征
历史学科的知识,概况地说有两类,即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陈述性”就是“是什么”,而“程序性”就是“为什么”。在这里, 下面主要谈我对“程序性”知识提问的理解。
1、确定的范围。
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提什么样的问题,我把课堂提问范围确定为以下两个板块,即第一,自主读书环节的知识点概况;第二,能力拓展环节“程序性”知识的提问。
现在我对学生的自主读书提出的要求:一是要求学生读书后,按照老师的要求回答自己找到的知识点。比如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课中问“你找到了哪些时间概念的知识点”,“人物概念的知识点”、“空间概念的知识点”……等。而学生也能比较清晰地回答老师提出的各知识点。通过这样的提问读书使学生对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也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它将有利于下一个环节的顺利进行。
课堂提问的第二个范围,也是课堂提问的最重要的部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课为例说明。我在设计本课的问题时,基于这些考虑:第一,教材没明确表明其性质的知识点,第二为什么是这样。第三,标志性知识点。比如课文中《共同纲领》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性质,可是教材仅仅说“《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它并没有告诉我们新中国的国家性质是什么?因此,我在设计问题时我的问题是“《共同纲领》规定了新中国具有怎样的国家性质?”。本课我设计的第二个问题是:“开国大典仪式为什么采用54门礼炮齐鸣28响”?重点是28响的含义。本节课我的第三个问题是:西藏和平解放的标志和意义是什么?
2、简洁的表述
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必须考虑学生特点。那就是学生对于描述问题的语言字数的多少有必然的反映,字数多的问题,首先就把学生给吓住了,他们主观上就不想看这样的问题,还不要说后边的认真思考了。比如《辽、西夏与北宋并立》,我在设计“澶渊之盟”这一问题时,就充分考虑了学生对简洁性问题的接受性。我的问题是“你是怎样评价澶渊之盟的?”。问题展示出来之后,我就提示学生这个问题要从消极和积极两个方面去思考。显然这一问题提出之后,学生就能立即按老师的提示去看书,去讨论思考答案了。因此,简洁明了的问题是有利于提高学生课堂积极性的,它也有助于课堂效率的提高。
3、内容适合学生水平
我们教师提问一定要考虑学生的知识深度和对知识的认知水平。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提问的时候,所提出的问题必须是学生当前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能解决的,不要好高骛远。比如我在编写初一下册历史《璀璨的文学艺术》一课的教案时,发现有的教师在课堂提问中最后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隋唐出现了科技发达、文化繁荣的局面?在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仅凭本节课的知识是根本无法完成的。因此,要求学生对开皇之治、贞观之治、贞观遗风、开元盛世、唐朝的民族政策、唐朝的对外开放、唐朝的科举、唐朝经济的发展等历史加以归纳总结,才有可能得到一些零星的结论,但都是不完整的。所以我认真思考后认为这个问题实际上已经超越了初一学生的综合思考能力水平,不适宜于在此时提出来,只能在初三综合复习的时候才能提出这样的高难度的问题。因此在我的教案中,就把这个问题给删除了,而我设计了一个学生力所能及的问题:诗歌为什么会在唐朝盛行?这个问题对学生来说就容易解决了。
4、语言的学科性
课堂提问,还必须注意语言的学科性,特别是教师,自己对问题用词必须认真推敲,所用的词语一定要体现历史学科特点。比如过去偶尔会有学生问我:老师,蒋介石是好人还是坏人啊?对于这样的问题我告诉学生:对于一个历史人物,我们不能简单地用“好人”或者“坏人”这样的字眼去评价他们,我们要从历史的角度、辩证地去评价他们。因此我的提问必须有历史学科特点。比如我在组织学生学完武则天后,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武则天前期统治残暴,为什么后世史学家对她持肯定态度?”。由于问题具有历史学科的特点,所以学生在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也就能够从历史的角度去考虑答案了。
二、课堂提问的艺术性
1、学生有思考问题的足够时间
我们面对任何一个问题,都有思考的过程,因此教师每提出一个问题后,都要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时间去思考。记得我过去常用的提问方式,是先将学生叫起来,然后我才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经过多年的实践证明,这种方式不科学。因为你的问题都没提出来,学生就被老师叫起来了,学生站着思考问题与坐着思考问题的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因此我现在都是先提出问题,我还必须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去思考。这样学生就能有比较充足的时间思考、讨论老师提出的问题了,这样我们的能力提升目标才能真正实现。
2、教师随时补充提问
我们在课堂上时常会碰到学生的答案是不正确的。那么这时候老师应该怎么办呢?是否立即否定学生的答案呢?我的做法基本不是这样的。我会告诉学生:你的这个说法很好,但它应该是另外某个问题的结论,请你再想想,本问题的结论应该是……!还有一些情况,我会临时追加问题。比如我在组织学生复习“唐朝的对外关系”的表现这个知识的时候,学生会将对外关系的表现比较完整的说出来:1、遣唐使来华;2、玄奘西行;3、鉴真东渡;4、国际性大都会长安。学生回答之后,我会立即追加下列问题:玄奘西行何地做什么?然后鉴真东渡哪国?做什么?多少次?最后追加的问题是:你从玄奘、鉴真身上学到了什么精神?其实上述问题除了最后一个其它都是很简单的,但也是十分重要的知识点,需要学生理解记住的,所以我把它们放在追加问题中,不会让学生感到难度大。而我追加的最后一个问题则是属于三维教学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问题,这是一个比较开放的题目,没有標准答案,但是学生通过对玄奘西行和鉴真东渡历史史实的学习,从他们身上学到必要的品质。由此观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正确把握好补充提问的时间度,这也是课堂有效提问的艺术手法之一。
参考文献
1、七年级北师大版《中国历史》下册《璀璨的文学艺术》;
2、七年级北师大版《中国历史》下册《辽、西夏与北宋的对立》 ;
3、八年级北师大版《中国历史》下册《新中国的建立》。
关键词:问题引导;陈述性;程序性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24-410
一、有效问题的特征
历史学科的知识,概况地说有两类,即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陈述性”就是“是什么”,而“程序性”就是“为什么”。在这里, 下面主要谈我对“程序性”知识提问的理解。
1、确定的范围。
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提什么样的问题,我把课堂提问范围确定为以下两个板块,即第一,自主读书环节的知识点概况;第二,能力拓展环节“程序性”知识的提问。
现在我对学生的自主读书提出的要求:一是要求学生读书后,按照老师的要求回答自己找到的知识点。比如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课中问“你找到了哪些时间概念的知识点”,“人物概念的知识点”、“空间概念的知识点”……等。而学生也能比较清晰地回答老师提出的各知识点。通过这样的提问读书使学生对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也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它将有利于下一个环节的顺利进行。
课堂提问的第二个范围,也是课堂提问的最重要的部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课为例说明。我在设计本课的问题时,基于这些考虑:第一,教材没明确表明其性质的知识点,第二为什么是这样。第三,标志性知识点。比如课文中《共同纲领》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性质,可是教材仅仅说“《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它并没有告诉我们新中国的国家性质是什么?因此,我在设计问题时我的问题是“《共同纲领》规定了新中国具有怎样的国家性质?”。本课我设计的第二个问题是:“开国大典仪式为什么采用54门礼炮齐鸣28响”?重点是28响的含义。本节课我的第三个问题是:西藏和平解放的标志和意义是什么?
2、简洁的表述
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必须考虑学生特点。那就是学生对于描述问题的语言字数的多少有必然的反映,字数多的问题,首先就把学生给吓住了,他们主观上就不想看这样的问题,还不要说后边的认真思考了。比如《辽、西夏与北宋并立》,我在设计“澶渊之盟”这一问题时,就充分考虑了学生对简洁性问题的接受性。我的问题是“你是怎样评价澶渊之盟的?”。问题展示出来之后,我就提示学生这个问题要从消极和积极两个方面去思考。显然这一问题提出之后,学生就能立即按老师的提示去看书,去讨论思考答案了。因此,简洁明了的问题是有利于提高学生课堂积极性的,它也有助于课堂效率的提高。
3、内容适合学生水平
我们教师提问一定要考虑学生的知识深度和对知识的认知水平。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提问的时候,所提出的问题必须是学生当前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能解决的,不要好高骛远。比如我在编写初一下册历史《璀璨的文学艺术》一课的教案时,发现有的教师在课堂提问中最后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隋唐出现了科技发达、文化繁荣的局面?在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仅凭本节课的知识是根本无法完成的。因此,要求学生对开皇之治、贞观之治、贞观遗风、开元盛世、唐朝的民族政策、唐朝的对外开放、唐朝的科举、唐朝经济的发展等历史加以归纳总结,才有可能得到一些零星的结论,但都是不完整的。所以我认真思考后认为这个问题实际上已经超越了初一学生的综合思考能力水平,不适宜于在此时提出来,只能在初三综合复习的时候才能提出这样的高难度的问题。因此在我的教案中,就把这个问题给删除了,而我设计了一个学生力所能及的问题:诗歌为什么会在唐朝盛行?这个问题对学生来说就容易解决了。
4、语言的学科性
课堂提问,还必须注意语言的学科性,特别是教师,自己对问题用词必须认真推敲,所用的词语一定要体现历史学科特点。比如过去偶尔会有学生问我:老师,蒋介石是好人还是坏人啊?对于这样的问题我告诉学生:对于一个历史人物,我们不能简单地用“好人”或者“坏人”这样的字眼去评价他们,我们要从历史的角度、辩证地去评价他们。因此我的提问必须有历史学科特点。比如我在组织学生学完武则天后,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武则天前期统治残暴,为什么后世史学家对她持肯定态度?”。由于问题具有历史学科的特点,所以学生在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也就能够从历史的角度去考虑答案了。
二、课堂提问的艺术性
1、学生有思考问题的足够时间
我们面对任何一个问题,都有思考的过程,因此教师每提出一个问题后,都要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时间去思考。记得我过去常用的提问方式,是先将学生叫起来,然后我才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经过多年的实践证明,这种方式不科学。因为你的问题都没提出来,学生就被老师叫起来了,学生站着思考问题与坐着思考问题的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因此我现在都是先提出问题,我还必须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去思考。这样学生就能有比较充足的时间思考、讨论老师提出的问题了,这样我们的能力提升目标才能真正实现。
2、教师随时补充提问
我们在课堂上时常会碰到学生的答案是不正确的。那么这时候老师应该怎么办呢?是否立即否定学生的答案呢?我的做法基本不是这样的。我会告诉学生:你的这个说法很好,但它应该是另外某个问题的结论,请你再想想,本问题的结论应该是……!还有一些情况,我会临时追加问题。比如我在组织学生复习“唐朝的对外关系”的表现这个知识的时候,学生会将对外关系的表现比较完整的说出来:1、遣唐使来华;2、玄奘西行;3、鉴真东渡;4、国际性大都会长安。学生回答之后,我会立即追加下列问题:玄奘西行何地做什么?然后鉴真东渡哪国?做什么?多少次?最后追加的问题是:你从玄奘、鉴真身上学到了什么精神?其实上述问题除了最后一个其它都是很简单的,但也是十分重要的知识点,需要学生理解记住的,所以我把它们放在追加问题中,不会让学生感到难度大。而我追加的最后一个问题则是属于三维教学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问题,这是一个比较开放的题目,没有標准答案,但是学生通过对玄奘西行和鉴真东渡历史史实的学习,从他们身上学到必要的品质。由此观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正确把握好补充提问的时间度,这也是课堂有效提问的艺术手法之一。
参考文献
1、七年级北师大版《中国历史》下册《璀璨的文学艺术》;
2、七年级北师大版《中国历史》下册《辽、西夏与北宋的对立》 ;
3、八年级北师大版《中国历史》下册《新中国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