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举办全民科学素质网络竞赛是提升全民科学素质的重要举措。该文首先分析了举办网络竞赛活动的现实意义,总结福建省各单位各部门推动竞赛开展、引导公众参赛的主要措施与做法,归纳从竞赛推动过程中获得的经验与体会,进而引发对竞赛活动的思考,探索今后举办网络竞赛活动的新形式、新思路。
[关键词]全民科学素质竞赛 科普信息化 竞赛常态化
[中图分类号]G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9596(2020)11-0049-04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5月召开的“科技三会”上强调,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没有全民科学素质普遍提高,就难以建立起宏大的高素质创新大军,难以实现科技成果快速转化[1]。党的十九大报告再次就科学普及提出“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的要求[1]。伴随着全民科学素质的整体提升,一种视科学和知识为更高追求的文化风尚正在形成。
为提升福建省公民科学素质,实现福建省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超10%的目标,6月23日,福建省科协举办“2020年福建省全民科学素质网络竞赛”(以下简称“网络竞赛”)活动。截至9月底,参赛人数超过200万,参赛人次超过3000万。
一、举办网络竞赛的现实意义
(一)创新科学传播形式
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迅速刺激了云经济、云课堂、云直播等线上经济、线上科技的发展,也加快了“云科普”“互联网+科普”、科普信息化的发展。为满足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的科普需求,福建省科协面向全省开展全民科学素质网络竞赛,搭建大型线上竞赛平台,创新科普活动形式,以科学性、权威性、针对性兼具的题库吸引各类人群参赛,以积分兑奖、答题抽奖、现场抽奖、组织有奖等激励措施激发广大民众的参赛热情,营造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打破区域限制、时间限制、空间限制、年龄限制,极大地拓展了赛事活动的参与面和覆盖面。
(二)提升全民科学素质
科学素质既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基础,又是持续提高国家综合国力的必要条件,也决定着人们的思维和行为方式。提升公民科学素质,不断提高公民科学素养是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技基础,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型城市的重要保证。一个国家可以引进领军人才、拔尖人才,但高素质的劳动力必须以本国为主。2020年,福建省全民科学素质工作迎来“大考”,举办网络竞赛是对全省各地公民科学素质的一次综合检验,有助于提升公民获取和应用科学知识、科技知识的能力。
二、主要措施与做法
(一)多层级联动,确保纵深推进
省、市、县、乡、村五级共同推动竞赛活动:福建省科协搭建竞赛平台,召开工作推进会;印发《公民科学素质知识700问》;邀请首席闽江科学传播学者谢华安院士制作宣传短视频,举办赛事启动仪式,制作科普挂图进社区下乡村。宣传推介“高大上”,落地见效“短平快”。各市、县、区科协通过联席会、推进会、培训会、现场会、发布会等,部署乡镇(街道)科协、乡村(社区)科普信息员,进村入户发动辖区居民、村民积极参赛,直达科普“最后一公里”。
(二)多部门推动,强化横向联合
一方面,发挥全民科学素质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作用,福建省科技厅等单位将竞赛列入2020年福建省科技活动周第五项活动,省科协等把竞赛活动列入“全国科普日”福建主场活动之一,省委文明办、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省发改委、省工信厅、省总工会、省妇联、省气象局等发动本系统和服务对象踊跃参赛、答题;另一方面,省级學会在微信公众号或网站开设竞赛窗口,组织会员积极参赛。各市、县、区也纷纷仿照省级单位的做法,创造性地推进竞赛活动,有的与机关党工委党日活动相融合,有的与教育系统联合组织。
(三)多媒体发动,营造竞赛氛围
省、市、县、区科协通过当地电视台、“两微一端”、短视频、报刊等主流媒体以及融媒体中心,多渠道、多层次、多维度开展竞赛宣传发动,营造“比学赶超”“你追我赶”的火热竞赛氛围,吸引八方群众积极参赛,掀起全民参赛热潮。
(四)多阵地互动,传送千家万户
福建省科协委托竞赛平台运营公司,联合福州公交车、动车站等公共阵地投放竞赛海报、展架、宣传片,乘客、过客扫码即可参赛;福州市科协在辖区电梯入口处、电梯间等投放海报、宣传片等,全面推广竞赛活动。全省各类科普阵地在竞赛活动推介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各级科协依托科技馆、科普教育基地、科普e站、科普宣传栏、科普大篷车等阵地,将竞赛活动推广到街道、社区和乡村。
(五)多方位触动,提升参赛热度
全省竞赛平台开设答题抽奖环节,答对8题即可参加抽奖;推出实时排行榜,定期通报前三名,形成了百舸争流、你追我赶的竞争氛围。各基层科协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启动各项激励措施,大大提升参赛热度。连江县科协结合“红心向党,科普惠民”主题科普晚会,举办现场有奖互动问答;三明、闽侯、石狮、龙文、思明、集美、鲤城、洛江、仓山等科协开展积分兑奖、积分换话费、答题赢书卡、参赛有礼等活动;集美区科协在街道核酸检测点推广竞赛活动。
(六)多群体行动,吸引广泛参与
本次竞赛活动主要面向18~69岁的公民,热忱欢迎全民参与,侧重动员青少年、农民、城镇劳动者、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等四大重点人群积极参赛,全面提升公民科学素质。各级科协有针对性地联合教育局、农业农村厅、便民服务中心等单位,分别动员不同群体参与竞赛活动。
三、主要经验
一是有机可借。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全省科协系统积极开展疫情应急科普工作,建立了省、市、县、区、乡(镇)五级科协联动机制和集科普场馆、科普e站、科普大屏、科普信息员、科普志愿者等科普资源于一体的应急科普动员体系。本次竞赛活动正是借鉴应急科普工作经验,依托于应急科普动员体系,联动五级科协,凝聚合力,广泛发动,鼓励参赛,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工作格局。 二是有制可循。本次竞赛活动在100天内,组织发动全省超216万人参赛,超3478万人次参赛。能在短暂的时间内吸引众多人群参与竞赛活动,主要是赛事主办方积极从2019年中国科协举办公民科学素质竞赛活动中汲取经验,不断丰富赛制、完善工作方法。
三是有题可答。中国科协“科普答人”为本次竞赛活动提供了权威性、科学性、针对性、完整性的题库,为竞赛活动顺利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同时题库内容的丰富性、多样性、实用性、趣味性吸引了各行各业的人群参赛。
四是有势可乘。2020年是《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实施工作的收官之年,也是第十一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的测评年,福建省科协在“福建科普”微信公众号每周推送竞赛榜单,及时表扬组织发动有力的地区,督促鼓励组织发动较慢的地区,推进各市、县、区科协协同推进竞赛活动。全省各地都積极响应,迅速发动,比学赶超,协同发力。
五是有“励”可图。为吸引更多的公众参与竞赛答题,部分市、县、区科协组织还增加积分兑奖、积分兑换话费、赠送小礼品等激励措施,线上线下推广竞赛活动,吸引基层群众积极参赛。
四、几点思考
竞赛活动启动以来,虽然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足,比如人群参赛不充分、地区发动不平衡、信息平台不完善、联动机制不紧密等。这些问题也引发了我们对今后竞赛工作的思考,探索今后科学素质答题的新形式、新思路。
(一)加强科普信息化建设
当今,信息化、智能化、便捷化融入社会的每个角落,竞赛平台是科普信息化建设的有力探索,今后应进一步探索科普宣传平台、科技服务平台的信息化建设,将更多的科普知识、科学技术、科技服务传送到“最后一公里”,加速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双翼齐飞。
(二)促进部门联动与融合
科普工作应当强化部门广泛联动,加强与成员单位、学会(协会)、企事业等单位合作,着力解决人群发动不充分、地区发动不平衡的问题。同时,竞赛活动可由省科协牵头,由成员单位、学会(协会)、企事业等单位轮流举办,如环保日可邀请环保厅共同主办,世界肝炎日可邀请护理学会、预防医学会、医院等单位共同主办,共同携手推进全民科学素质提升。
(三)推动竞赛常态化开展
科普工作不应是“一阵风式”,而应该是“细水长流”的。实践证明,网络竞赛活动是做好科普工作的重要形式,应当在日常科普中将竞赛常态化,定期或不定期举办各类知识竞赛,提高公众学习科学知识的积极性、自觉性,逐步提升公众的科学素质。
(四)拓展主题与节日科普
本次全民科学素质竞赛题库包含生命科学、科技前沿、疫情防控、饮食健康等知识,是一个综合性的知识竞赛,有利于促进公民科学素质提升。今后的竞赛也可以结合科技工作者日、世界环境日、国际禁毒日、世界海洋日等主题节日开展,多方面、多形式、分主题地为丰富公众科学知识服务,提高节日科普的知晓度、影响力。
(五)丰富活动趣味化形式
竞赛活动不仅要有选择题、判断题这类的知识问答形式,更应融入具有趣味性的参赛答题形式。今后可探索在竞赛答题形式中适当加入科普小游戏、动漫、动画、抽奖等,提升竞赛活动的趣味性,提高参赛人员的体验感,以吸引更广泛的人群参与活动。
(六)推进答题精准化呈现
本次竞赛题库中增加疫情防控防护知识,正是紧跟当前社会热点、群众关切,及时为公众答题解惑,提供防控指导,体现科普工作的时代性、科学性、生活性。在今后的竞赛工作中也应当紧密结合社会经济、科技发展、公共安全、公众需求,不断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打造精准化答题模式。
网络竞赛是科普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探索,今后将继续探索多样化、丰富化、趣味化的网络竞赛形式,不断推动科普工作创新发展,促进全民科学素质的跨越提升。
参考文献
[1]石硕.让科普与创新比翼齐飞[N].人民日报,2017-12-18(20).
[关键词]全民科学素质竞赛 科普信息化 竞赛常态化
[中图分类号]G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9596(2020)11-0049-04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5月召开的“科技三会”上强调,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没有全民科学素质普遍提高,就难以建立起宏大的高素质创新大军,难以实现科技成果快速转化[1]。党的十九大报告再次就科学普及提出“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的要求[1]。伴随着全民科学素质的整体提升,一种视科学和知识为更高追求的文化风尚正在形成。
为提升福建省公民科学素质,实现福建省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超10%的目标,6月23日,福建省科协举办“2020年福建省全民科学素质网络竞赛”(以下简称“网络竞赛”)活动。截至9月底,参赛人数超过200万,参赛人次超过3000万。
一、举办网络竞赛的现实意义
(一)创新科学传播形式
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迅速刺激了云经济、云课堂、云直播等线上经济、线上科技的发展,也加快了“云科普”“互联网+科普”、科普信息化的发展。为满足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的科普需求,福建省科协面向全省开展全民科学素质网络竞赛,搭建大型线上竞赛平台,创新科普活动形式,以科学性、权威性、针对性兼具的题库吸引各类人群参赛,以积分兑奖、答题抽奖、现场抽奖、组织有奖等激励措施激发广大民众的参赛热情,营造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打破区域限制、时间限制、空间限制、年龄限制,极大地拓展了赛事活动的参与面和覆盖面。
(二)提升全民科学素质
科学素质既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基础,又是持续提高国家综合国力的必要条件,也决定着人们的思维和行为方式。提升公民科学素质,不断提高公民科学素养是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技基础,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型城市的重要保证。一个国家可以引进领军人才、拔尖人才,但高素质的劳动力必须以本国为主。2020年,福建省全民科学素质工作迎来“大考”,举办网络竞赛是对全省各地公民科学素质的一次综合检验,有助于提升公民获取和应用科学知识、科技知识的能力。
二、主要措施与做法
(一)多层级联动,确保纵深推进
省、市、县、乡、村五级共同推动竞赛活动:福建省科协搭建竞赛平台,召开工作推进会;印发《公民科学素质知识700问》;邀请首席闽江科学传播学者谢华安院士制作宣传短视频,举办赛事启动仪式,制作科普挂图进社区下乡村。宣传推介“高大上”,落地见效“短平快”。各市、县、区科协通过联席会、推进会、培训会、现场会、发布会等,部署乡镇(街道)科协、乡村(社区)科普信息员,进村入户发动辖区居民、村民积极参赛,直达科普“最后一公里”。
(二)多部门推动,强化横向联合
一方面,发挥全民科学素质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作用,福建省科技厅等单位将竞赛列入2020年福建省科技活动周第五项活动,省科协等把竞赛活动列入“全国科普日”福建主场活动之一,省委文明办、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省发改委、省工信厅、省总工会、省妇联、省气象局等发动本系统和服务对象踊跃参赛、答题;另一方面,省级學会在微信公众号或网站开设竞赛窗口,组织会员积极参赛。各市、县、区也纷纷仿照省级单位的做法,创造性地推进竞赛活动,有的与机关党工委党日活动相融合,有的与教育系统联合组织。
(三)多媒体发动,营造竞赛氛围
省、市、县、区科协通过当地电视台、“两微一端”、短视频、报刊等主流媒体以及融媒体中心,多渠道、多层次、多维度开展竞赛宣传发动,营造“比学赶超”“你追我赶”的火热竞赛氛围,吸引八方群众积极参赛,掀起全民参赛热潮。
(四)多阵地互动,传送千家万户
福建省科协委托竞赛平台运营公司,联合福州公交车、动车站等公共阵地投放竞赛海报、展架、宣传片,乘客、过客扫码即可参赛;福州市科协在辖区电梯入口处、电梯间等投放海报、宣传片等,全面推广竞赛活动。全省各类科普阵地在竞赛活动推介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各级科协依托科技馆、科普教育基地、科普e站、科普宣传栏、科普大篷车等阵地,将竞赛活动推广到街道、社区和乡村。
(五)多方位触动,提升参赛热度
全省竞赛平台开设答题抽奖环节,答对8题即可参加抽奖;推出实时排行榜,定期通报前三名,形成了百舸争流、你追我赶的竞争氛围。各基层科协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启动各项激励措施,大大提升参赛热度。连江县科协结合“红心向党,科普惠民”主题科普晚会,举办现场有奖互动问答;三明、闽侯、石狮、龙文、思明、集美、鲤城、洛江、仓山等科协开展积分兑奖、积分换话费、答题赢书卡、参赛有礼等活动;集美区科协在街道核酸检测点推广竞赛活动。
(六)多群体行动,吸引广泛参与
本次竞赛活动主要面向18~69岁的公民,热忱欢迎全民参与,侧重动员青少年、农民、城镇劳动者、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等四大重点人群积极参赛,全面提升公民科学素质。各级科协有针对性地联合教育局、农业农村厅、便民服务中心等单位,分别动员不同群体参与竞赛活动。
三、主要经验
一是有机可借。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全省科协系统积极开展疫情应急科普工作,建立了省、市、县、区、乡(镇)五级科协联动机制和集科普场馆、科普e站、科普大屏、科普信息员、科普志愿者等科普资源于一体的应急科普动员体系。本次竞赛活动正是借鉴应急科普工作经验,依托于应急科普动员体系,联动五级科协,凝聚合力,广泛发动,鼓励参赛,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工作格局。 二是有制可循。本次竞赛活动在100天内,组织发动全省超216万人参赛,超3478万人次参赛。能在短暂的时间内吸引众多人群参与竞赛活动,主要是赛事主办方积极从2019年中国科协举办公民科学素质竞赛活动中汲取经验,不断丰富赛制、完善工作方法。
三是有题可答。中国科协“科普答人”为本次竞赛活动提供了权威性、科学性、针对性、完整性的题库,为竞赛活动顺利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同时题库内容的丰富性、多样性、实用性、趣味性吸引了各行各业的人群参赛。
四是有势可乘。2020年是《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实施工作的收官之年,也是第十一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的测评年,福建省科协在“福建科普”微信公众号每周推送竞赛榜单,及时表扬组织发动有力的地区,督促鼓励组织发动较慢的地区,推进各市、县、区科协协同推进竞赛活动。全省各地都積极响应,迅速发动,比学赶超,协同发力。
五是有“励”可图。为吸引更多的公众参与竞赛答题,部分市、县、区科协组织还增加积分兑奖、积分兑换话费、赠送小礼品等激励措施,线上线下推广竞赛活动,吸引基层群众积极参赛。
四、几点思考
竞赛活动启动以来,虽然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足,比如人群参赛不充分、地区发动不平衡、信息平台不完善、联动机制不紧密等。这些问题也引发了我们对今后竞赛工作的思考,探索今后科学素质答题的新形式、新思路。
(一)加强科普信息化建设
当今,信息化、智能化、便捷化融入社会的每个角落,竞赛平台是科普信息化建设的有力探索,今后应进一步探索科普宣传平台、科技服务平台的信息化建设,将更多的科普知识、科学技术、科技服务传送到“最后一公里”,加速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双翼齐飞。
(二)促进部门联动与融合
科普工作应当强化部门广泛联动,加强与成员单位、学会(协会)、企事业等单位合作,着力解决人群发动不充分、地区发动不平衡的问题。同时,竞赛活动可由省科协牵头,由成员单位、学会(协会)、企事业等单位轮流举办,如环保日可邀请环保厅共同主办,世界肝炎日可邀请护理学会、预防医学会、医院等单位共同主办,共同携手推进全民科学素质提升。
(三)推动竞赛常态化开展
科普工作不应是“一阵风式”,而应该是“细水长流”的。实践证明,网络竞赛活动是做好科普工作的重要形式,应当在日常科普中将竞赛常态化,定期或不定期举办各类知识竞赛,提高公众学习科学知识的积极性、自觉性,逐步提升公众的科学素质。
(四)拓展主题与节日科普
本次全民科学素质竞赛题库包含生命科学、科技前沿、疫情防控、饮食健康等知识,是一个综合性的知识竞赛,有利于促进公民科学素质提升。今后的竞赛也可以结合科技工作者日、世界环境日、国际禁毒日、世界海洋日等主题节日开展,多方面、多形式、分主题地为丰富公众科学知识服务,提高节日科普的知晓度、影响力。
(五)丰富活动趣味化形式
竞赛活动不仅要有选择题、判断题这类的知识问答形式,更应融入具有趣味性的参赛答题形式。今后可探索在竞赛答题形式中适当加入科普小游戏、动漫、动画、抽奖等,提升竞赛活动的趣味性,提高参赛人员的体验感,以吸引更广泛的人群参与活动。
(六)推进答题精准化呈现
本次竞赛题库中增加疫情防控防护知识,正是紧跟当前社会热点、群众关切,及时为公众答题解惑,提供防控指导,体现科普工作的时代性、科学性、生活性。在今后的竞赛工作中也应当紧密结合社会经济、科技发展、公共安全、公众需求,不断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打造精准化答题模式。
网络竞赛是科普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探索,今后将继续探索多样化、丰富化、趣味化的网络竞赛形式,不断推动科普工作创新发展,促进全民科学素质的跨越提升。
参考文献
[1]石硕.让科普与创新比翼齐飞[N].人民日报,2017-12-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