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学生的写作要有真情实感,力求表达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但是大部分学生的作文却表现为:空洞的三段式议论文,名人事例的机械罗列,肤浅无力的标签式议论,空话大话连篇;记述文平铺直叙,叙事虚假,感情苍白。感觉不到学生真情实感的存在,感受不到学生灵魂生活的痕迹。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缺少对生活的关注和思考,应试作文模式的不良影响,语言表达能力不足的限制。更主要的是初中语文教师缺乏引导的技巧性。如何培养初中生表达真情实感的能力呢?需要在“察、记、品、评、仿、作”六字诀上下功夫。
一、“察”字诀
“察”即观察,观察是体验生活的方式之一,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引导学生感悟生活是培养学生表达真情实感最基本的第一步。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它离不开生活的。”观察什么呢?观察身边的人、身边的物、身边的事、身边的景。怎样观察呢?观察身边的人,要“察”其性别、年龄、形象的差异,动作姿态、语言语气习惯、爱好、性格特征等。观察身边的物,要观察其特征,从人人眼中所见平常之物“察”出其不平常之处。观察身边的事,要分析是非曲直,感受世态人生,体会社会脉搏的跳动。只有这样才能筑牢表达真情实感最基础的第一步。
二、“记”字诀
“记”即日记或记录,但是不是记流水账,“记”是为了积累素材和情愫,激发学生心中的涟漪,唤醒学生个性灵感的萌发,为学生写作流露真情实感打基础,是培养学生表达真情实感基础的第二步。“记”需要给予学生宽松自由的写作空间,可以根据学生自己的意愿、兴趣、爱好去书写。“记”不必拘泥于形式,文體、文题、内容、篇幅由学生自定。真情流露的记录,不仅仅是习作,更是一段值得收藏的记忆,养成了习惯之后,兴趣也就培养出来了。培养学生表达真情实感的基础也就奠定了。
三、“品”字诀
“品”即品读,是为了从作品中吸收营养,内化文本,以备在习作中表达真情实感之用。初中生品读作品可以从品字、品词、品段、品篇入手。品读的第一步是疏通语意,疏通语意的关键在于品字和品词。初中生品字的最佳范文首推杨朔的《泰山极顶》,文中的“准”字表达了作者想看见日出的期待,“落”字把黄昏这种自然现象写得有形体有重量,还有“抱”、“挂”、“露”、“流”等十几个字不仅把一路的景写出了动态感,还写出了一路景色的灵秀、清新与俊朗。“品”的过程就是内化的过程,是为学生将来写出真情实感作准备的。
四、“评”字诀
“评”即评价,这里特指对“记”在网络空间里的内容进行同学之间的评价。开展校园网络阅读评价活动是为了引导学生发生智慧和情感的碰撞,以便在“评”的过程中流露真情实感。在网络环境下,每一个学生都享有网络平台所带来的平等地位与空前的自由,学生既是作者又是读者,评判他人的文章也接受他人的评判,教师不再是终极裁定者,使写作教学的一对多关系变成了多对多关系。同学之间相互提出修改意见,发表读后感,欣赏文中的闪光点等等,都是真情实感的流露,也都是对作者文中真情实感流露的激励。学生通过论坛发帖或在网上晒日记等形式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读者,因而不同兴趣爱好、审美观、价值观的文章,都能够找到相应的读者群,能够发生智慧与情感的碰撞。在对话与碰撞中,学生可以吐真情、诉真情,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畅所欲言,能够初步达到培养学生表达真情实感的目的。
五、“仿”字诀
“仿”即仿写,仿写是为了再现知识,并在再现知识的过程中模仿他人在仿写作品中表达真情实感。虽然校园网络阅读评价活动,能够培养学生在网络语言中流露真情实感,但是网络语言并不等于语文语言。在语文习作中表达真情实感,仿写是必要的练习。但是仿写并不是简单的改写,简单的改写容易造成习作雷同,写不出特色、特点。比如改写笔下的母亲很可能都是“中等身材、不胖不瘦……”。仿写需要引导学生用到观察到人、物、事的特征,用到记录到的素材,灵活运用品读积累下来的字、词、句和段落。仿写还需要诱导学生表达出类似校园网络阅读评价活动中所表达出的真情实感。除此之外,仿写应仿语气、仿角度、仿顺序、仿层次等等。仿写要达到再现知识和为习作表达真情实感练笔的目的。
六、“作”字诀
“作”即写作,是运用语文知识表达真情实感或独特的见解。作文是作者表情达意而写出来的文字语言。没有真情实感的流露,就失去了作文的思想个性和情感,没有思想个性和情感的作文其实是没有灵魂的文字游戏。“感人者莫过于情”,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才是可读性强的文章,“文因情生,情因物感”,情感是写作的原动力,让学生写出真情实感,必须引导学生灵活运用平时“察”“记”“品”“评”“仿”所积累的素材或情感体验。要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所学到的修辞手法。更重要的是,语文教师要善于运用学习迁移理论。学习迁移有正迁移和负迁移之分。凡一种学习加强另一种学习,称为正迁移;反之,一种学习干扰即削弱另一种学习,称为负迁移。一般来说,迁移是由两种学习的刺激和反应的类似性而产生的。反应相同时两种学习的刺激越相似,越发生正迁移;反应不同时,刺激越相似,越发生负迁移。
初中生习作干瘪空洞,缺乏真情实感的问题,是困扰初中语文教师的重要问题,需要初中语文教师不断努力探索解决这个问题的途径或方法。凡是适合学生有助与学生表达出真情实感的方法都不失为好办法。
一、“察”字诀
“察”即观察,观察是体验生活的方式之一,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引导学生感悟生活是培养学生表达真情实感最基本的第一步。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它离不开生活的。”观察什么呢?观察身边的人、身边的物、身边的事、身边的景。怎样观察呢?观察身边的人,要“察”其性别、年龄、形象的差异,动作姿态、语言语气习惯、爱好、性格特征等。观察身边的物,要观察其特征,从人人眼中所见平常之物“察”出其不平常之处。观察身边的事,要分析是非曲直,感受世态人生,体会社会脉搏的跳动。只有这样才能筑牢表达真情实感最基础的第一步。
二、“记”字诀
“记”即日记或记录,但是不是记流水账,“记”是为了积累素材和情愫,激发学生心中的涟漪,唤醒学生个性灵感的萌发,为学生写作流露真情实感打基础,是培养学生表达真情实感基础的第二步。“记”需要给予学生宽松自由的写作空间,可以根据学生自己的意愿、兴趣、爱好去书写。“记”不必拘泥于形式,文體、文题、内容、篇幅由学生自定。真情流露的记录,不仅仅是习作,更是一段值得收藏的记忆,养成了习惯之后,兴趣也就培养出来了。培养学生表达真情实感的基础也就奠定了。
三、“品”字诀
“品”即品读,是为了从作品中吸收营养,内化文本,以备在习作中表达真情实感之用。初中生品读作品可以从品字、品词、品段、品篇入手。品读的第一步是疏通语意,疏通语意的关键在于品字和品词。初中生品字的最佳范文首推杨朔的《泰山极顶》,文中的“准”字表达了作者想看见日出的期待,“落”字把黄昏这种自然现象写得有形体有重量,还有“抱”、“挂”、“露”、“流”等十几个字不仅把一路的景写出了动态感,还写出了一路景色的灵秀、清新与俊朗。“品”的过程就是内化的过程,是为学生将来写出真情实感作准备的。
四、“评”字诀
“评”即评价,这里特指对“记”在网络空间里的内容进行同学之间的评价。开展校园网络阅读评价活动是为了引导学生发生智慧和情感的碰撞,以便在“评”的过程中流露真情实感。在网络环境下,每一个学生都享有网络平台所带来的平等地位与空前的自由,学生既是作者又是读者,评判他人的文章也接受他人的评判,教师不再是终极裁定者,使写作教学的一对多关系变成了多对多关系。同学之间相互提出修改意见,发表读后感,欣赏文中的闪光点等等,都是真情实感的流露,也都是对作者文中真情实感流露的激励。学生通过论坛发帖或在网上晒日记等形式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读者,因而不同兴趣爱好、审美观、价值观的文章,都能够找到相应的读者群,能够发生智慧与情感的碰撞。在对话与碰撞中,学生可以吐真情、诉真情,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畅所欲言,能够初步达到培养学生表达真情实感的目的。
五、“仿”字诀
“仿”即仿写,仿写是为了再现知识,并在再现知识的过程中模仿他人在仿写作品中表达真情实感。虽然校园网络阅读评价活动,能够培养学生在网络语言中流露真情实感,但是网络语言并不等于语文语言。在语文习作中表达真情实感,仿写是必要的练习。但是仿写并不是简单的改写,简单的改写容易造成习作雷同,写不出特色、特点。比如改写笔下的母亲很可能都是“中等身材、不胖不瘦……”。仿写需要引导学生用到观察到人、物、事的特征,用到记录到的素材,灵活运用品读积累下来的字、词、句和段落。仿写还需要诱导学生表达出类似校园网络阅读评价活动中所表达出的真情实感。除此之外,仿写应仿语气、仿角度、仿顺序、仿层次等等。仿写要达到再现知识和为习作表达真情实感练笔的目的。
六、“作”字诀
“作”即写作,是运用语文知识表达真情实感或独特的见解。作文是作者表情达意而写出来的文字语言。没有真情实感的流露,就失去了作文的思想个性和情感,没有思想个性和情感的作文其实是没有灵魂的文字游戏。“感人者莫过于情”,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才是可读性强的文章,“文因情生,情因物感”,情感是写作的原动力,让学生写出真情实感,必须引导学生灵活运用平时“察”“记”“品”“评”“仿”所积累的素材或情感体验。要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所学到的修辞手法。更重要的是,语文教师要善于运用学习迁移理论。学习迁移有正迁移和负迁移之分。凡一种学习加强另一种学习,称为正迁移;反之,一种学习干扰即削弱另一种学习,称为负迁移。一般来说,迁移是由两种学习的刺激和反应的类似性而产生的。反应相同时两种学习的刺激越相似,越发生正迁移;反应不同时,刺激越相似,越发生负迁移。
初中生习作干瘪空洞,缺乏真情实感的问题,是困扰初中语文教师的重要问题,需要初中语文教师不断努力探索解决这个问题的途径或方法。凡是适合学生有助与学生表达出真情实感的方法都不失为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