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课时教学目标设计的误区与对策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2431739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本身长期教学经验的基础上,进行过对初中化学教学课程的仔细研究,发现中学化学课程的设计目标,存在一定的缺陷和误区,这给进行化学学习的学生,带来不小的困扰,也给教师的教学带来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因此,笔者希望将这些错误指正出来,为更多人参考借鉴,并积极思考到初中化学课程教学目标的漏洞所在,尽量想办法弥补带来的不良影响。为此本文将在基于“质量守恒定律”教案的基础上,从教案选择标准角度、对其进行解读,从而建立目标应对措施,希望可以起到一定积极效果。
  【关键词】初中化学  教学目标  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43-0160-02
  一、初中化学课时教学目标上的误区内容
  (一)课程目标与课时教学目标的混淆
  案例一,某教师在进行“守恒定律”课时教学目标的设计时对学生的课时要求有:首先在知识和技能方面,要求学生通过已经具备的化学条件,及相关化学现象,进行一系列化学方程式的正确写出。其次,通过这个公式进行化学数据的相关计算。在过程和方法上,需要进行定律怎样进行质量守恒的因素寻找,从而进行学生能力的培养,通过守恒因素探究,实现学生对信息的分析能力以及动手加工材料的能力,懂得进行先关推理和总结[1]。最后,在化学学习的价值、情感观方面,一是进行学生科学态度的培养,教会他们在探索中养成实事求是的精神,其次是对化学课程的感悟,理解化学家们在科学上的精神创意意义。
  然而这节课程的教学目标设计主要可以体现出以下几点问题:第一,其并没有真正理解课程目标与课时目标二者之间的区别关系,首先,课程目标指的应当是学习阶段的终极目标,也就是学生在整个初中应当完成的阶段性学习目标。而课时目标,则比较简单化,就是本节课在课堂教学中,应当达到的学习目标。此案例中进行的课程目标设计题目是“可以通过已有化学条件和化学现象,将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列出,并且可以根据所给、已学的方程式,进行化学数据的简单计算”,这两个教学目标,显然不是“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课时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过于空洞的设计
  案例二:某教师进行“守恒定律”课时教学时,其设计的课时目标中主要设计了三个课时教学内容,第一,让学生了解化学变化的前后质量关系,并且可以知道任何一种化学物质的质量变化关系,从实质上以及概念上,进行质量守恒定律的正确认识。第二,通过探求质量守恒原因,让学生掌握化学分析与推理能力,并且可以对材料进行加工,作出相关步骤总结,具备以上能力。第三,培养学生对化学这门课程的热爱,培养学习兴趣。
  这位教师在课时教学目标设计上,也犯了相关过错,首先他的主要问题在于,其将课时教学目标设计的太过流式化,某些部分已经和学生的学情不太符合,并且并没有设计出具有针对性的课时教学内容,这样的设计操作起来也比较困难,具有一定欠缺性。教师并没有真正将课时教学的主体进行固定,也没有将教学目标,设置在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之上。
  (三)课时教学目标不能只偏重某个课程的设计
  案例三:某教师进行的“守恒定律”课时教学目标的内容中其将化学课时教学目标安排了三项内容,知识与技能:1.需要知道质量守恒定律。2.需要从两个方面理解守恒定律的内容,即实质与概念。过程与方法:以守恒定律的守恒原因为探究基础,让学生从学习中掌握以下能力,即材料加工、化学推理、分析及总结。价值观情感方面,要求:1.进行学生科学态度培养。2.更深层次的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爱好。
  首先,这节化学课时教学,在目标设计上,分析有以下错误,第一,教师并没有按照学生实际情况,以及这节课时的课程特点,进行教学目标维度的分析,予以确定主要学习维度。第二,没有重视学生对化学学习的活动、过程,也没有在这节课时目标设计时,对某一课程目标进行具体指向与侧重,突出学习重点。大多数进行过质量守恒定律教课的教师都应当知道,这节课时的重点在于,对化学反应中学生开展质量关系的探究引导,从微观角度,进行守恒原因的正确理解,让学生懂得物质质量是可以进行规律性变化的。并利用这种化学反应中的变化规律,进行问题的解决,主要是教会学生如何利用化学规律分析,更好的在人类生产、生活中提供优质服务。
  二、对教学目标的设计对策
  基于以上化学课时目标内容的错误设计,笔者以“质量守恒定律”为设计目标,提出以下更正流程:
  (一)选择标准
  首先,在设计质量守恒课时目标时,应当清楚的认识到,守恒定律是一个重要化学定律,也是进行化学物质定量研究的基础,然后再进行分析教材,来进行学生学习基础内容的设计把握。化学第二章学习中,对于一些宏观物质,学生已经有所了解。例如空气、水、氧气和二氧化碳等。然后再第三章中,又进行了原子、分子等微观知识结构的学习。对一些可进行物质组成的方式,也具备了相关基础了解。主要以教科书为中心,进行相关教学内容的参考,設计课时教学目标时,应当考虑以下内容的掌握设计:掌握守恒定律、用定律进行生活常识、生产现象解释。其次,如果按照义务教育化学课标来进行设计确定的话,则需要以下掌握:认识质量守恒定律、对化学质量关系进行化学反应说明。
  (二)标准解析
  (1)知识分类维度
  这部分维度内容包括,认识定律、说明化学质量关系。主要涉及到的内容是对化学概念的认知。科学维度理解:完成从“质量守恒定律”的认知,到进行“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认知的全过程。“说明化学反应中质量关系”到“从微、宏观角度,进行质量守恒定律之间化学关系的联系探索,研究化学定性与定量”等。
  (2)认知过程维度
  如果站在教育心理学角度,化学课程的认知维度的全过程,应当是学生对化学变化本质的认知过程,从书面到微观示意,再到各种教学信息的提取,再到建立微观、宏观不同角度的化学定性、定量之间关系的分析。其实将化学质量守恒定律课程,拿到生活当中分析,对其最恰当的解释便是生产关系,其可以足够说明物质之间的质量守恒定律。作出最好的化学定量因素解释[2]。整个定量守恒的全过程认知内容有:解释、概要、推理、比较、说明及应用。而质量守恒本节课时,仅涉及到三个因素内容,即解释、推理和应用。如果按照上述具体分析来说,这部分主要属于概念性知识,主要是对化学过程的认识、了解,以及最后的应用。
  (三)学习目标的构建
  (1)对学习结果进行预期
  以知识维度为中心,先解析出这节课时的化学内容标准,以标准为基础,进行此课时预期学习结果的构建。对守恒内容进行正确了解,理解微观角度下的定律解释。应用上,可利用所学知识,对生活生产中的化学现象作出微观角度判断,建立化学定性、定量联系。
  (2)确认教学陈述方式
  应当以学生个体水平为基础,结合学校教学条件,进行课时设计,课时设计应当符合当前学生的行为水准或条件;第一,先要进行课时学习形式的安排,可使用实验法进行质量关系学习。第二,提供相关化学学习素材给学生,可以进行水、镁条燃烧图的展示,让学生从更微观的角度,进行对化学本质的认知,解释正确的守恒原因。第三,需要进行学习情景的设置,可通过课堂交流进行,从而将化学燃烧本质及空气组成成分的内容了解清楚,最好可以熟透两组内容的化学史内容。
  (3)课时教学目标的构建
  通过上述一些列设计活动的完成,在正确化学课时的内容基础上,进行课时教学目标的选择、解读及建立就可以了。以“沪教版九年级上册“质量守恒定律”为目标设计主体,具体设计内容如下:1.进行敞口容器的气体生成及气体参加反应测验,认识常规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变化关系。2.以水分解、镁条燃烧示意图为基础,认识微观化学变化本质,作出对守恒定律的正确解释,从微、宏观进行学科思维运转,思考化学定量、定性关系。3.通过进一步交流,彻底认识空气组成和燃烧本质化学史的认识,其可以帮助学生更加了解化学科学的实质作用,从而感叹其对我们生活生产的巨大实践作用。
  本文对初中化学教学目标中设计不当的目标内容,进行了相关分析与总结,希望广大师生可以在今后教学、学习中更加懂得如何分辨教学设计中的误区与缺陷,也希望今后的教材编写中,可以及时纠正,以此进行深入思考,避免出现更多的错误教学目标设计,带来教学障碍。
  参考文献:
  [1]朱家芬.质量守恒定律在初中化学中的应用[J].大理师专学报.2013(01):39-42.
  [2]陈广余.重构教学场域支撑深度学习——初中化学学科教室建设[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3(08):66-68.
其他文献
【摘要】《计算机应用基础》是计算机课程体系中的基础性课程,学好《计算机应用基础》是深入学习计算机技能和知识的前提。但当前《计算机应用基础》的实际教学状况不容乐观,在教学中存在很多突出性的问题,比如学生把上计算机基础课当作“游戏课”、“上网课”。为提升《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质量,促进计算机基础课的深入推进,有必要全面分析影响《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发展的问题,并且制定针对性的应对策略,确保《计算机应
期刊
【摘要】初中数学教学中需要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提问代表着学生在集中注意力思考问题,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要打造提问氛围,鼓励提问,做好提问的引导,让学生从提问中有获得感,养成提问的习惯。  【关键词】初中数学 学生提问能力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43-0123-02  学生提问能力有赖于学生的学习动力与知识水平状况,因此,教师
期刊
【摘要】】我国的计算机教育主体包括高等院校和高职院校两部分,其中,高职院校的计算机教育以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实际操作能力为教学目标,所以高职院校侧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十分重要。本文在对我国高职院校计算机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高职院校的计算机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 计算机教育 创新能力 培养策略 学生  【中图分类号】G712;TP3-4 【文献标
期刊
【摘要】本课题以新疆医科大学厚博学院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民汉学生分布差异及学生大学英语入学基础水平层次差异,探讨通过开展大学英语民汉多元化分层教学改革在具有较大民汉分布差异及学生层次差异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中,实施大学英语显性分层为主,隐性分层为辅的多元化分层教学主要内容及教学改革的可行性分析。  【关键词】大学英语 分层教学 可行性分析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
期刊
【摘要】数形结合思想顾名思义就是结合数字与图形,以解决传统数学问题。在小学生的数学思维尚处于未完全发展状态的情况下,通过数形结合,可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数学问题,从而思考解答方法。因此,本文主要对小学数学课堂中数形结合思想的实践进行分析,希望数形结合思想可以更好地渗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关键词】数形结合 小学数学 代数问题 几何问题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创新意识的加强,教育教学也是一样,如果不进行创新教学,那么教育工作就会原地踏步。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想要小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教师就要在教学方面做到创新。由于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注意力很容易分散,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来巧妙地设计教学环节,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主动去学习,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创新教学 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教学方法  【
期刊
【摘要】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近年来,本市中学校园计算机网络从无到有,学校的计算机软件硬件环境不断改善。一些学校的网络教室不仅可供学生学习计算机课程,而且具备储存、传输学科学习资源(图文信息)使学生能利用网络进行自主学习的条件。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 中职学校教学管理 原则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43-0135-01  近些年来
期刊
【摘要】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算理和算法都应该发挥它们的有效性,应该让它们完美的结合起来,让计算教学的课堂教学更生动,更形象,更直观,更容易理解。而如今大多数的老师却忽略它们的重要性,更多的去追求效率,追求成绩,只是一味的灌输计算的算法而减少对算理的理解和讲解。  【关键词】小学数学 计算教学 有效结合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43-
期刊
【摘要】本文用非数值算法和《数论图》证明了偶数定理成立,从而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偶数问题成立。  【关键词】哥德巴赫猜想[1] 奇素数判定定理 偶数定理 奇合数 偶合数  【中图分类号】O1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43-0148-01  哥德巴赫猜想:大于或等于 6的偶数都可以表为两个奇素数之和。表为:  N=P1+P2=1+1 (1)  奇素数判定
期刊
【摘要】物理教学模式在核心素养的影响下发生了极大的转变,老师在实际的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更加侧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力。我们知道核心素养能力的培养不但能促使学生掌握好所学的物理知识,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学生物理应用能力,这样有利于学生健康物理品格的形成。本文主要讲述在核心素养下,如何强化初中物理教学。  【关键词】核心素养 初中物理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