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语文教学的难点。作文教学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是学生能写得一手好作文。作文教学的关键是解决“写什么”和“怎么写”的问题。本文从观察生活,积累写作素材,掌握写作技巧,精心选择写作材料,经常练笔,反复修改等多方面论述了“写什么”和“怎么写”的问题。
【关键词】初中作文教学 写什么 怎么写
初中生写作文,往往是东舀一勺,西抓一爪,什么都想抓住,但什么都没有抓住,拿捏不到紧要处,触摸不到痛痒点,表达不得要领。尤其是记述文的写作,对于需要描述的人事物,往往也难抓住需要表述对象的特点,表述的目标也不明确。对于“写什么”与“怎么写”二者的关系,也弄不太明白。那么,如何在初中作文教学中解决“写什么”与“怎么写”的问题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初中作文首先要解决“写什么”的问题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作好一篇文章如同做一桌好饭菜,首先得有酿制各式佳肴的材料,还要有调出醉翻半条舌头的调料,而刀功、火候的掌控也是不容忽视的。作文的材料即生活素材,人物素材,语言素材;调料即写作技巧,写作思想和构建文章的巧妙构思;火候和刀功即平时练习的积累和锻炼。但首要的问题还是写什么的问题,要能从大量的材料里选择对于某一写作目标有用的,适合表达主题的材料,为“写什么”服务。而生活是写作的源泉,生活即素材,作文指导课要及时从生活中打开切入口,让学生积淀的静态素材,成为动态的、活跃的、积极的写作素材,这样,五彩缤纷的现实生活就会成为五彩缤纷的作文材料,“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就是作文的源头活水。
二、初中作文要有“怎么写”的探究意识
在初中作文教学中,“写什么”是解决内容的问题,“怎样写”是写作方法和技巧的问题,只有解决了这两个问题,初中生的作文就如同鱼儿遇到了水,一切都可迎刃而解。当学生通过探究明白“怎么写”时,其写作状态应该是愉悦的、心神合一的。
1.要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在生活中注重认真细致的观察
观察是了解事物特征,熟悉事物规律,描写事物独特之处的重要途径,学生只有通过观察,才能发现美,才能描述美。文章是客观事物在作者头脑中反映的产物,要反映客观,必须对客观事物作仔细的观察。只有仔细地观察,才能从生活现象的矿藏中发现碎金璞玉,在泥沙混杂中发现闪光的珠玉。不掌握“观察”这把开门的金钥匙,作文的“铁门槛”是决然跨不进去的,所以观察生活是锻造写作钥匙的手段。
2.在广泛阅读中提炼写作技巧,提炼语言材料
天下文章之精妙,汇成一篇,那就是广泛阅读,善于借鉴,善于提炼的结果。所以要写出好文章,就必须多读书。读万卷书有如行万里路,见闻自然丰富,自然广博,看破一万种成熟的写作,技艺也自然灿熟于胸。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就是这个道理。鲁迅先生也提倡多读书,他认为人的阅读“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我们强调既要多读书,又要选择性地读书,更要理解性地阅读,理解所读文章的结构技巧,语言特点,谋篇布局特色,从中掌握作文自然更深刻些,写作时变化也会多一些。
3.精心选择作文材料是写好作文的可靠保证
厨师做菜选材如果不新鲜,炒出来的菜必定倒人胃口。写作材料要吸引阅读者的眼球,所用情节也要有耀人眼目的地方,选取作文材料也要新颖,独特,并且令人回味。所谓新颖,就是要选择一般人没有接触过的,或熟视无睹但蕴涵丰富深刻,一经作者笔之于书,就会发人深思令人感奋的材料。选材角度要小,要以小见大,写人人眼中有,人人笔下无的材料。为此,必须在头脑中把各种材料比较、分析、综合,进行去粗取精,改造加工,只有这样,才能使材料新颖。而这种积极思考、反复推敲的选析工夫,对提高作文水平很有帮助。
4.经常练笔是提高作文水平的关键
所谓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就是说任何事物总要历经无数的风霜雨雪,历经岁月的磨砺和时光的沉淀,才能有所见树。要想在作文领域里有所展现并不断进步,重要的是多练。谚语说的好:“文章读十篇,不如写一篇。”这就道出了作文实践出真知的道理。我们学习了一篇文章之后,弄懂了文章的结构方法,弄清了文章的写作特色,就要学着运用这些知识与方法去实践,去练习,使之变成自身的作文能力。实际上,我们每学习一篇课文后都可以进行练笔。而片断练习是练笔的一种好方式,片断练习所花的时间不长,又达到了练笔的目的。写日记也是一种有效的练笔方式,天天坚持写日记,以后作文就有了坚实的基础。
5.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修改是成就好作文的必经之路
文章修改,就是指从初稿写出来到最后定稿的加工过程。文章不厌百回改。文章是改出来的。修改是作文必不可少的步骤,是提高作文质量的有效措施。曹雪芹写《红楼梦》“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托尔斯秦的《战争与和平》反复修改了七次;鲁迅先生主张“定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刪去,毫不可惜。”修改文章时要做到五看:看用词是否通顺,看主题是否鲜明,看结构是否紧凑,看语言是否优美。文章总会越改越好的,我们要在“修改”上下工夫。
三、重视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是作文指导的核心
白猫黑猫,抓得到老鼠的是好猫。学生都能写得出一手漂亮文章,这自然可以作为判断一节作文课是否优质高效的标准。我们可以充分肯定,强化作文训练是必要的,至少起到了将写作知识与技法转化为写作能力的作用,但不是最佳的、最高效的。因为作文的综合性很强,涉及写作学的方方面面,单项技能训练就会有“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之感,就会有“盲人摸象”之憾。所以,每篇作文指导的技法要与整篇作文相联系,要用系统论的观点来通观一节作文指导课,全篇文章的写作指导尤显重要。作文,不单单是语言文字的运用问题,更重要的是触动学生的灵魂,表达思想感情,提高认识社会、生活认识的能力。
解决了作文中“写什么”和“怎么写”的问题,就基本上解决了学生的语文老大难问题——作文。语文教师只有指导学生多观察,多阅读,多积累写作素材,提炼写作技巧,勤于练笔,反复修改,学生作好文将会成为一种可然,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将成为一种必然。
【参考文献】
1.黄日清:初中作文教学反思[J],《吉林教育》,2013.11.
2.史启顶:浅谈初中作文教学方法[J],《中外教学研究》,2007.6.
3.董建波: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研究[J],《教师》,2012.24.
【关键词】初中作文教学 写什么 怎么写
初中生写作文,往往是东舀一勺,西抓一爪,什么都想抓住,但什么都没有抓住,拿捏不到紧要处,触摸不到痛痒点,表达不得要领。尤其是记述文的写作,对于需要描述的人事物,往往也难抓住需要表述对象的特点,表述的目标也不明确。对于“写什么”与“怎么写”二者的关系,也弄不太明白。那么,如何在初中作文教学中解决“写什么”与“怎么写”的问题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初中作文首先要解决“写什么”的问题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作好一篇文章如同做一桌好饭菜,首先得有酿制各式佳肴的材料,还要有调出醉翻半条舌头的调料,而刀功、火候的掌控也是不容忽视的。作文的材料即生活素材,人物素材,语言素材;调料即写作技巧,写作思想和构建文章的巧妙构思;火候和刀功即平时练习的积累和锻炼。但首要的问题还是写什么的问题,要能从大量的材料里选择对于某一写作目标有用的,适合表达主题的材料,为“写什么”服务。而生活是写作的源泉,生活即素材,作文指导课要及时从生活中打开切入口,让学生积淀的静态素材,成为动态的、活跃的、积极的写作素材,这样,五彩缤纷的现实生活就会成为五彩缤纷的作文材料,“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就是作文的源头活水。
二、初中作文要有“怎么写”的探究意识
在初中作文教学中,“写什么”是解决内容的问题,“怎样写”是写作方法和技巧的问题,只有解决了这两个问题,初中生的作文就如同鱼儿遇到了水,一切都可迎刃而解。当学生通过探究明白“怎么写”时,其写作状态应该是愉悦的、心神合一的。
1.要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在生活中注重认真细致的观察
观察是了解事物特征,熟悉事物规律,描写事物独特之处的重要途径,学生只有通过观察,才能发现美,才能描述美。文章是客观事物在作者头脑中反映的产物,要反映客观,必须对客观事物作仔细的观察。只有仔细地观察,才能从生活现象的矿藏中发现碎金璞玉,在泥沙混杂中发现闪光的珠玉。不掌握“观察”这把开门的金钥匙,作文的“铁门槛”是决然跨不进去的,所以观察生活是锻造写作钥匙的手段。
2.在广泛阅读中提炼写作技巧,提炼语言材料
天下文章之精妙,汇成一篇,那就是广泛阅读,善于借鉴,善于提炼的结果。所以要写出好文章,就必须多读书。读万卷书有如行万里路,见闻自然丰富,自然广博,看破一万种成熟的写作,技艺也自然灿熟于胸。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就是这个道理。鲁迅先生也提倡多读书,他认为人的阅读“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我们强调既要多读书,又要选择性地读书,更要理解性地阅读,理解所读文章的结构技巧,语言特点,谋篇布局特色,从中掌握作文自然更深刻些,写作时变化也会多一些。
3.精心选择作文材料是写好作文的可靠保证
厨师做菜选材如果不新鲜,炒出来的菜必定倒人胃口。写作材料要吸引阅读者的眼球,所用情节也要有耀人眼目的地方,选取作文材料也要新颖,独特,并且令人回味。所谓新颖,就是要选择一般人没有接触过的,或熟视无睹但蕴涵丰富深刻,一经作者笔之于书,就会发人深思令人感奋的材料。选材角度要小,要以小见大,写人人眼中有,人人笔下无的材料。为此,必须在头脑中把各种材料比较、分析、综合,进行去粗取精,改造加工,只有这样,才能使材料新颖。而这种积极思考、反复推敲的选析工夫,对提高作文水平很有帮助。
4.经常练笔是提高作文水平的关键
所谓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就是说任何事物总要历经无数的风霜雨雪,历经岁月的磨砺和时光的沉淀,才能有所见树。要想在作文领域里有所展现并不断进步,重要的是多练。谚语说的好:“文章读十篇,不如写一篇。”这就道出了作文实践出真知的道理。我们学习了一篇文章之后,弄懂了文章的结构方法,弄清了文章的写作特色,就要学着运用这些知识与方法去实践,去练习,使之变成自身的作文能力。实际上,我们每学习一篇课文后都可以进行练笔。而片断练习是练笔的一种好方式,片断练习所花的时间不长,又达到了练笔的目的。写日记也是一种有效的练笔方式,天天坚持写日记,以后作文就有了坚实的基础。
5.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修改是成就好作文的必经之路
文章修改,就是指从初稿写出来到最后定稿的加工过程。文章不厌百回改。文章是改出来的。修改是作文必不可少的步骤,是提高作文质量的有效措施。曹雪芹写《红楼梦》“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托尔斯秦的《战争与和平》反复修改了七次;鲁迅先生主张“定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刪去,毫不可惜。”修改文章时要做到五看:看用词是否通顺,看主题是否鲜明,看结构是否紧凑,看语言是否优美。文章总会越改越好的,我们要在“修改”上下工夫。
三、重视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是作文指导的核心
白猫黑猫,抓得到老鼠的是好猫。学生都能写得出一手漂亮文章,这自然可以作为判断一节作文课是否优质高效的标准。我们可以充分肯定,强化作文训练是必要的,至少起到了将写作知识与技法转化为写作能力的作用,但不是最佳的、最高效的。因为作文的综合性很强,涉及写作学的方方面面,单项技能训练就会有“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之感,就会有“盲人摸象”之憾。所以,每篇作文指导的技法要与整篇作文相联系,要用系统论的观点来通观一节作文指导课,全篇文章的写作指导尤显重要。作文,不单单是语言文字的运用问题,更重要的是触动学生的灵魂,表达思想感情,提高认识社会、生活认识的能力。
解决了作文中“写什么”和“怎么写”的问题,就基本上解决了学生的语文老大难问题——作文。语文教师只有指导学生多观察,多阅读,多积累写作素材,提炼写作技巧,勤于练笔,反复修改,学生作好文将会成为一种可然,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将成为一种必然。
【参考文献】
1.黄日清:初中作文教学反思[J],《吉林教育》,2013.11.
2.史启顶:浅谈初中作文教学方法[J],《中外教学研究》,2007.6.
3.董建波: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研究[J],《教师》,20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