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榜样教育在中外教育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由来已久。在中国,孔子常举尧、舜、禹等人作为榜样,教育弟子们“见贤思齐”,强调以身作则;朱熹教育弟子“学习圣贤”,诸葛亮要求晚辈“慕先贤等”。外国教育家同样重视榜样教育,夸美纽斯强调“要用良好的榜样教育学生”,洛克认为“对儿童行为发生最大影响的依然是他周围的同伴和他的监护人的行为的榜样”等。可见,榜样教育这种独特的教育形式,已然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为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域的人们所理解和接受,并且一直呈现着旺盛的生命趋势。
然而,主流道德一统天下的格局日益受到冲击,当今高校德育创新教育目标已经由“高、大、空”的圣人教育转向需求底线的道德教育,而高校榜样教育成效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弱化的趋势。因此,榜样教育的多维转向成为高校德育创新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同时也是榜样教育与社会变迁和发展相适应的必然趋势。
一 高校榜样教育转向的必要性
1 社会价值观趋向多元化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转型过程中利益格局的调整、人的生存方式的改变等导致社会价值取向多元化。大学校园的莘莘学子最先感受到这一变化,他们大都有自己的目标,多元化的价值取向使他们不会再盲目模仿,而是在各自的选择空间筛选出符合个人需求和期望的“榜样”。因此,传统的榜样教育模式必然进行全面更新,这样才能更为有效地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2 个体需求呈现层次性与多样性
卢梭在《爱弥儿论教育》中提到:“每个人的心灵有他自己的形式,必须按照他的形式去提升他,必须通过他这种形式而不能通过其他形式去教育,才能使你对他花费的苦心取得成效。其实最重要是,莫过于青年心理上的自觉靠拢。”这句话告诉我们在高校榜样教育中应根据学习者的性别、年龄、文化层次、家庭背景等实际状况为其选择不同层次的榜样,使榜样教育具有针对性。“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马斯洛提出的需求层次理论指出,每个人的需求在不同时期处于不同层次,即便是同一时期不同个体也有各自不同的需求,这是最为普遍的心理需求规律。由于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需求,同一个人有多种多样的需求。所以,传统的榜样教育模式已经无法适应个体的心理需求,如果我们不能对传统榜样教育进行转向,构建一种能适应广大青年多样化需求和期望的当代榜样教育模式,那么榜样教育永远都无法在失落中崛起。
3 榜样与偶像的对立统一
在我们传统的意识中,榜样与偶像之间是排斥的关系;之所以说是统一的关系是因为在榜样与偶像二者竞争当中,我们并非倡导要排除和拒绝偶像而是应该支持某些学者提出的二者结合,最终实现二者的互动、融合、共存的主张。也就是说,我们在偶像崇拜热潮中应该清醒地意识到,榜样与偶像并非是此消彼长的关系,二者可以齐头并进,共同融入社会的榜样教育模式体系当中。
二 高校榜样教育的多维转向
由以上可知,高校榜样教育的转向是势在必行、迫在眉睫的事情,只有及时调整榜样教育的方向,构建适合现代高校发展模式的榜样教育,才能充分发挥榜样教育的作用,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1 从“一元化”到“多元化”的转向
(1)榜样人物形象的多元化
开放社会中,多向思维带来的必然结果之一,就是要求榜样形象的多元化。大学生的榜样可以是自己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导师,从他们身上学习到对科学孜孜不倦的钻研精神以及一丝不苟的严谨作风;可以是身边的党员或同学,从同龄人的身上更容易发现闪光点、对比自己的不足迎头赶上,可以是时代伟人、社会名人,这些人身上往往集中了多种优秀品质,拥有高尚的人格且成就非凡。有这样的榜样时时激励自己,大学生无论是读书期间还是毕业后步入社会,都会有奋斗的方向以及奋发的力量。
(2)选择榜样的模式要体现多样化
选择榜样的模式,是指选择何种身份、性别、年龄、学历、时代性和职业背景的个体作为榜样。尤其是要选择那些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不平凡事迹的榜样。当代榜样和当代大学生同处一个时代,他们有着相似的社会环境和教育环境,有共同的语言,榜样的高尚品质更容易被信服、接受,能够成为激励大学生积极进取的精神动力。
(3)榜样教育方式的多样性
随着高科技的迅猛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要根据时代特征和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利用多种途径为载体,进行榜样教育。例如,在校园网络上进行榜样人物的事迹宣传,进行正面的舆论引导;在BBS上开设对榜样人物的讨论,从中发掘榜样的魅力所在,针对大学生党员比例较高的情况,利用组织生活为契机,进行榜样宣传教育;也可以发挥学生会、社团的作用,以学术研讨、沙龙、调研等方式,将榜样教育融入其中,使大学生自然而然地受到榜样的教育熏陶。
2 从“灌输式”到“躬亲式”的转向
传统的榜样教育视教育者为唯一主体,榜样主体和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均得不到重视。这就导致在榜样教育的实践过程中,教育者凭借自己的“权威”,采取强制性管理方法和“灌输式”的教育手段,忽视教育对象作为个体的内心认同和真实转化,漠视教育对象个性发展的现实特点和多样需求。这种在实践中的单向注入和命令主义,严重挫伤了教育对象接受教育的主动性和效仿榜样的积极性,抑制了榜样主体应有的生命活力和感染力。榜样主体、受教育者成为缺少自主性、自为性的消极客体,弱化了榜样教育的效果。
马克思人学思想中的榜样教育,重视榜样主体、教育者、受教育者等榜样教育核心元素的主体地位,认为它们不可分割、相互转化、缺一不可。榜样主体不仅是我们学习的对象,它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成为教育主体。当教育者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以自己的行动践行榜样的精神时,榜样的主体能力和主体作用便得以彰显;受教育者在教育者施教的过程中处于客体地位,但受教者具有积极性和能动性,在接受过程中和自我教育中便成为主体。
市场经济的全面发展、知识经济的到来对人的主性的发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榜样教育既要顺应形势的发展,又要充分尊重人的主体人格,重视发挥人的主体能力和创造力。在榜样教育过中,只有教育者通过身教重于言教,躬身示范,榜样主体的精神和品质才能具体化、生动化,榜样的主体性才能充分表达;只有教育者积极引导受教育者结合实际,主动地进行自我教育,学习榜样主体的精神和行为,并自觉效仿。
3 从“道德型榜样”到“非道德型榜样”的转向
在改革开放初期,我们以道德型榜样教育为思路,塑造了一大批道德高尚的榜样人物,如雷锋、孔繁森等。这些道德型榜样激发了大学生内在的道德价值和真善美追求,产生过巨大的榜样效应。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道德型榜样虽仍然存在,但却远不如前,相反,各类影视体坛明星、事业成功人士反而成为大学生模仿的对象。我们如果沿用传统的榜样教育模式,塑造一批又一批道德高尚的榜样人物,不考虑大学生自身的价值诉求,这就容易造成榜样教育中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脱节,教育者所塑造的道德型榜样,必然因为缺乏必要的现实基础而不为被教育者认同和接受,及时他们认同和接受,也并不会形成模仿的热情。因此,纯粹的道德型模型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我们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推出更加富有感召力的非道德型榜样形象,实现道德型榜样和非道德型榜样的融合。
4 由“行为示范”向“情感共鸣”的转向
感染力在发挥榜样作用的重要环节,被教育者以认知为前提、理解为基础、认同为必要前提的榜样有效性模型,如果其获得了情感共鸣后,被教育者将在实践环节中更具有执行力。感染力与践行度的正相关曲线如下图所示,被教育者所受感染越强烈,榜样的践行度就越强,可以说榜样教育的效果就越好。因此,在加强榜样教育的宣传工作中,渲染气氛、赢得共鸣是必要手段之一。
因此,如果榜样的作用仅限于行为示范,显然是无法达到这种效果的,即使由行为模式的习得也会产生类推性实践,而且这种类推性实践主要以对榜样的思想行为的形成方面的类推为特征,也仍然不能保证教育效果。
总之,作为教育者,要注重榜样教育的重要价值,为了正确恰当地引导学生,就要避免无意义的、消极的非言语行为带来的不利影响。榜样教育中,要注重学生自我效能的培养,注意鼓励和树立学生的一个榜样和模范,充分利用观察学习理论榜样教育的重要作用。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应注意自己的言行,对儿童发挥好的示范作用,尤其是无意的、不自觉的示范作用,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在教育活动积极发挥榜样教育,才能够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学习榜样只是手段,我们要教育当代大学生不仅要热爱榜样、拥护榜样,更要争当榜样甚至超越榜样,这才是进行大学生榜样教育的目的。
然而,主流道德一统天下的格局日益受到冲击,当今高校德育创新教育目标已经由“高、大、空”的圣人教育转向需求底线的道德教育,而高校榜样教育成效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弱化的趋势。因此,榜样教育的多维转向成为高校德育创新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同时也是榜样教育与社会变迁和发展相适应的必然趋势。
一 高校榜样教育转向的必要性
1 社会价值观趋向多元化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转型过程中利益格局的调整、人的生存方式的改变等导致社会价值取向多元化。大学校园的莘莘学子最先感受到这一变化,他们大都有自己的目标,多元化的价值取向使他们不会再盲目模仿,而是在各自的选择空间筛选出符合个人需求和期望的“榜样”。因此,传统的榜样教育模式必然进行全面更新,这样才能更为有效地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2 个体需求呈现层次性与多样性
卢梭在《爱弥儿论教育》中提到:“每个人的心灵有他自己的形式,必须按照他的形式去提升他,必须通过他这种形式而不能通过其他形式去教育,才能使你对他花费的苦心取得成效。其实最重要是,莫过于青年心理上的自觉靠拢。”这句话告诉我们在高校榜样教育中应根据学习者的性别、年龄、文化层次、家庭背景等实际状况为其选择不同层次的榜样,使榜样教育具有针对性。“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马斯洛提出的需求层次理论指出,每个人的需求在不同时期处于不同层次,即便是同一时期不同个体也有各自不同的需求,这是最为普遍的心理需求规律。由于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需求,同一个人有多种多样的需求。所以,传统的榜样教育模式已经无法适应个体的心理需求,如果我们不能对传统榜样教育进行转向,构建一种能适应广大青年多样化需求和期望的当代榜样教育模式,那么榜样教育永远都无法在失落中崛起。
3 榜样与偶像的对立统一
在我们传统的意识中,榜样与偶像之间是排斥的关系;之所以说是统一的关系是因为在榜样与偶像二者竞争当中,我们并非倡导要排除和拒绝偶像而是应该支持某些学者提出的二者结合,最终实现二者的互动、融合、共存的主张。也就是说,我们在偶像崇拜热潮中应该清醒地意识到,榜样与偶像并非是此消彼长的关系,二者可以齐头并进,共同融入社会的榜样教育模式体系当中。
二 高校榜样教育的多维转向
由以上可知,高校榜样教育的转向是势在必行、迫在眉睫的事情,只有及时调整榜样教育的方向,构建适合现代高校发展模式的榜样教育,才能充分发挥榜样教育的作用,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1 从“一元化”到“多元化”的转向
(1)榜样人物形象的多元化
开放社会中,多向思维带来的必然结果之一,就是要求榜样形象的多元化。大学生的榜样可以是自己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导师,从他们身上学习到对科学孜孜不倦的钻研精神以及一丝不苟的严谨作风;可以是身边的党员或同学,从同龄人的身上更容易发现闪光点、对比自己的不足迎头赶上,可以是时代伟人、社会名人,这些人身上往往集中了多种优秀品质,拥有高尚的人格且成就非凡。有这样的榜样时时激励自己,大学生无论是读书期间还是毕业后步入社会,都会有奋斗的方向以及奋发的力量。
(2)选择榜样的模式要体现多样化
选择榜样的模式,是指选择何种身份、性别、年龄、学历、时代性和职业背景的个体作为榜样。尤其是要选择那些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不平凡事迹的榜样。当代榜样和当代大学生同处一个时代,他们有着相似的社会环境和教育环境,有共同的语言,榜样的高尚品质更容易被信服、接受,能够成为激励大学生积极进取的精神动力。
(3)榜样教育方式的多样性
随着高科技的迅猛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要根据时代特征和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利用多种途径为载体,进行榜样教育。例如,在校园网络上进行榜样人物的事迹宣传,进行正面的舆论引导;在BBS上开设对榜样人物的讨论,从中发掘榜样的魅力所在,针对大学生党员比例较高的情况,利用组织生活为契机,进行榜样宣传教育;也可以发挥学生会、社团的作用,以学术研讨、沙龙、调研等方式,将榜样教育融入其中,使大学生自然而然地受到榜样的教育熏陶。
2 从“灌输式”到“躬亲式”的转向
传统的榜样教育视教育者为唯一主体,榜样主体和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均得不到重视。这就导致在榜样教育的实践过程中,教育者凭借自己的“权威”,采取强制性管理方法和“灌输式”的教育手段,忽视教育对象作为个体的内心认同和真实转化,漠视教育对象个性发展的现实特点和多样需求。这种在实践中的单向注入和命令主义,严重挫伤了教育对象接受教育的主动性和效仿榜样的积极性,抑制了榜样主体应有的生命活力和感染力。榜样主体、受教育者成为缺少自主性、自为性的消极客体,弱化了榜样教育的效果。
马克思人学思想中的榜样教育,重视榜样主体、教育者、受教育者等榜样教育核心元素的主体地位,认为它们不可分割、相互转化、缺一不可。榜样主体不仅是我们学习的对象,它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成为教育主体。当教育者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以自己的行动践行榜样的精神时,榜样的主体能力和主体作用便得以彰显;受教育者在教育者施教的过程中处于客体地位,但受教者具有积极性和能动性,在接受过程中和自我教育中便成为主体。
市场经济的全面发展、知识经济的到来对人的主性的发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榜样教育既要顺应形势的发展,又要充分尊重人的主体人格,重视发挥人的主体能力和创造力。在榜样教育过中,只有教育者通过身教重于言教,躬身示范,榜样主体的精神和品质才能具体化、生动化,榜样的主体性才能充分表达;只有教育者积极引导受教育者结合实际,主动地进行自我教育,学习榜样主体的精神和行为,并自觉效仿。
3 从“道德型榜样”到“非道德型榜样”的转向
在改革开放初期,我们以道德型榜样教育为思路,塑造了一大批道德高尚的榜样人物,如雷锋、孔繁森等。这些道德型榜样激发了大学生内在的道德价值和真善美追求,产生过巨大的榜样效应。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道德型榜样虽仍然存在,但却远不如前,相反,各类影视体坛明星、事业成功人士反而成为大学生模仿的对象。我们如果沿用传统的榜样教育模式,塑造一批又一批道德高尚的榜样人物,不考虑大学生自身的价值诉求,这就容易造成榜样教育中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脱节,教育者所塑造的道德型榜样,必然因为缺乏必要的现实基础而不为被教育者认同和接受,及时他们认同和接受,也并不会形成模仿的热情。因此,纯粹的道德型模型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我们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推出更加富有感召力的非道德型榜样形象,实现道德型榜样和非道德型榜样的融合。
4 由“行为示范”向“情感共鸣”的转向
感染力在发挥榜样作用的重要环节,被教育者以认知为前提、理解为基础、认同为必要前提的榜样有效性模型,如果其获得了情感共鸣后,被教育者将在实践环节中更具有执行力。感染力与践行度的正相关曲线如下图所示,被教育者所受感染越强烈,榜样的践行度就越强,可以说榜样教育的效果就越好。因此,在加强榜样教育的宣传工作中,渲染气氛、赢得共鸣是必要手段之一。
因此,如果榜样的作用仅限于行为示范,显然是无法达到这种效果的,即使由行为模式的习得也会产生类推性实践,而且这种类推性实践主要以对榜样的思想行为的形成方面的类推为特征,也仍然不能保证教育效果。
总之,作为教育者,要注重榜样教育的重要价值,为了正确恰当地引导学生,就要避免无意义的、消极的非言语行为带来的不利影响。榜样教育中,要注重学生自我效能的培养,注意鼓励和树立学生的一个榜样和模范,充分利用观察学习理论榜样教育的重要作用。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应注意自己的言行,对儿童发挥好的示范作用,尤其是无意的、不自觉的示范作用,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在教育活动积极发挥榜样教育,才能够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学习榜样只是手段,我们要教育当代大学生不仅要热爱榜样、拥护榜样,更要争当榜样甚至超越榜样,这才是进行大学生榜样教育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