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将“了解地震的现象”作为研究地球运动与地表变化的具体内容标准,是自然学科教学中“解暗箱”的典型课例。学生对地震发生时的现象缺乏体验,在学习过程中由地表变化推测地球内部运动是整个学习过程的重点及难点。要引导学生开展科学探究,运用类比等方法训练学生思维,给学生提供感知的载体,使学生充分感知,建立表象。远程教育资源可以弥补本地教育资源之不足,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观察材料。为了研究如何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开展科学探究,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笔者特将《地震》放在五年级进行学习与研究。
片断一:应用远程教育资源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科学探究欲望。
师: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组图片,请你们仔细观察图片,看完后说一说有哪些发现。
(播放从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下载的有关地震发生时的图片,学生看画面。)
师:从这些画面中看到了什么现象?
生:看到房屋倒塌,地上到处是砖头、瓦片和断木头,好多人失去了家。
生:我看到了桥梁跨塌,地面断裂、塌陷,车辆不能行驶。
……
师:大家观察很仔细。你们观察到的这些就是发生地震时地球表现出的一些现象。看了这些图片,你们有什么感受?
生:发生地震太可怕了。
生:发生地震会使大家的生命和财产遭受损失。
师:有关地震的知识可多了,你想知道哪些方面的知识?
众生:为什么会发生地震?怎样躲避地震的危害?发生地震是不是与环境遭到破坏有关?有没有办法阻止地震的发生?……
师:同学们想知道的问题很多,这节课我们一起去探索地震的一些奥秘吧!(板书课题:地震)
[评析: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导入新课,提供了本地缺少的教育资源,创设了良好的教学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直观性教学原则,加深学生对地震危害的体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为有效地开展科学探究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片斷二:远程教育资源应用与学生动手实验相结合,自主探究,了解地震成因,形成科学概念。
师:要研究地震,先要了解一下地球的基本结构。请同学们看老师提供的图片和发给你们的学习材料,然后说一说你了解了地球的哪些知识。
(播放课件:地球结构示意图。学生看图片,阅读介绍地球的学习材料。)
生:地球从地表到地心可以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
生:地壳就是地球的外壳,是由土层和岩石构成的。
生:地球内部压力大,温度高。
师:请同学们把已播放的图片联系起来思考,大胆推测、猜想:发生地震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生:发生地震可能与环境破坏有关。
生:发生地震可能与岩石出现裂缝有关。
生:发生地震可能与地球内部的压力有关。
生:地震发生可能与采矿和火山喷发有关。
师:同学们对地震发生的原因做出了多种猜想和假设,你们想用什么方法证明这些猜想是正确的呢?
生:可以用实验的方法证明。
师:请同学们根据各小组的实验材料进行实验,实验后分小组汇报实验现象。
(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师:通过实验,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众生:用力挤毛巾,毛巾发生褶皱,有的向上拱,有的向下陷;用力挤(已干枯)的篾片,篾片会断裂,并发出响声;用的力比较小,篾片不会断。
师:各位同学说得很好,你们想一想:实验现象与地震现象有什么联系?
(学生分小组讨论。)
生:毛巾和篾片就像地壳,手用的力就像地球内部的压力。
生:地球内部的压力越大,就容易发生地震。
生:岩石(层)断裂才会发生地震。
师:同学们认真做了实验,并汇报了发现的实验现象,与地震现象进行了比较,请你们看一组图片,然后总结一下地震是怎样发生的。
(播放地表变化与地球内部压力相互影响的动态画面。)
生:地球内部的压力很大时,岩石(层)就会断裂,地球表面就产生了震动,地震就发生了。
[评析:1.运用课件和学习材料,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收集信息资料,为了解地球的结构,进行类比推理创造必要条件。2.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假设,突出科学探究的过程。3.不用远程教育资源替代学生的亲历活动,引导学生开展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并将实验现象与地震现象进行类比,推理、判断或分析地震成因,为形成科学概念提供认知基础。4.注重引导学生用类比的方法训练学生思维,培养思维能力。5.改革学习方式,阅读学习材料、分组讨论等有利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片断三:增强学生对地震危害的体验和躲避地震危害的意识,了解躲避地震危害的常用方法,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师:通过实验,你们的哪些猜想证明是对的?
生:地震的发生与岩石断裂和地球内部的压力有关。
师: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是地震,学习研究地震,究竟有什么作用呢?(了解地震;提前预报;减少不必要的损失。)你们知道地震前有哪些预兆?躲避地震伤害有哪些常用的方法?我国在地震方面的研究为人类做出了什么贡献?(简介张衡及其地动仪。)
(播放课件:不同地点躲避地震伤害的方法,学生看教材了解张衡及其地动仪。)
学生自由发言,回答地震前兆;通过课件画面,判断各种场合躲避地震伤害的方法;想象高科技预报地震的方法。
[评析:1.验证猜想,有利于培养“科学注重实证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对学生进行注意安全、珍爱生命的教育,增强了学生对地震危害的体验,加深了学生对研究地震和地震预报作用的意识。3.通过对张衡及其地动仪的了解,培养热爱祖国、热爱科学的精神。4.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做到有的放矢,不是空洞说教。5.利用动态的画面,介绍躲避地震的方法,有利于学生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作者单位:湖北恩施自治州巴东县官渡口镇长江小学 评析者:湖北恩施自治州巴东县教学研究室武明奎)
片断一:应用远程教育资源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科学探究欲望。
师: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组图片,请你们仔细观察图片,看完后说一说有哪些发现。
(播放从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下载的有关地震发生时的图片,学生看画面。)
师:从这些画面中看到了什么现象?
生:看到房屋倒塌,地上到处是砖头、瓦片和断木头,好多人失去了家。
生:我看到了桥梁跨塌,地面断裂、塌陷,车辆不能行驶。
……
师:大家观察很仔细。你们观察到的这些就是发生地震时地球表现出的一些现象。看了这些图片,你们有什么感受?
生:发生地震太可怕了。
生:发生地震会使大家的生命和财产遭受损失。
师:有关地震的知识可多了,你想知道哪些方面的知识?
众生:为什么会发生地震?怎样躲避地震的危害?发生地震是不是与环境遭到破坏有关?有没有办法阻止地震的发生?……
师:同学们想知道的问题很多,这节课我们一起去探索地震的一些奥秘吧!(板书课题:地震)
[评析: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导入新课,提供了本地缺少的教育资源,创设了良好的教学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直观性教学原则,加深学生对地震危害的体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为有效地开展科学探究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片斷二:远程教育资源应用与学生动手实验相结合,自主探究,了解地震成因,形成科学概念。
师:要研究地震,先要了解一下地球的基本结构。请同学们看老师提供的图片和发给你们的学习材料,然后说一说你了解了地球的哪些知识。
(播放课件:地球结构示意图。学生看图片,阅读介绍地球的学习材料。)
生:地球从地表到地心可以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
生:地壳就是地球的外壳,是由土层和岩石构成的。
生:地球内部压力大,温度高。
师:请同学们把已播放的图片联系起来思考,大胆推测、猜想:发生地震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生:发生地震可能与环境破坏有关。
生:发生地震可能与岩石出现裂缝有关。
生:发生地震可能与地球内部的压力有关。
生:地震发生可能与采矿和火山喷发有关。
师:同学们对地震发生的原因做出了多种猜想和假设,你们想用什么方法证明这些猜想是正确的呢?
生:可以用实验的方法证明。
师:请同学们根据各小组的实验材料进行实验,实验后分小组汇报实验现象。
(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师:通过实验,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众生:用力挤毛巾,毛巾发生褶皱,有的向上拱,有的向下陷;用力挤(已干枯)的篾片,篾片会断裂,并发出响声;用的力比较小,篾片不会断。
师:各位同学说得很好,你们想一想:实验现象与地震现象有什么联系?
(学生分小组讨论。)
生:毛巾和篾片就像地壳,手用的力就像地球内部的压力。
生:地球内部的压力越大,就容易发生地震。
生:岩石(层)断裂才会发生地震。
师:同学们认真做了实验,并汇报了发现的实验现象,与地震现象进行了比较,请你们看一组图片,然后总结一下地震是怎样发生的。
(播放地表变化与地球内部压力相互影响的动态画面。)
生:地球内部的压力很大时,岩石(层)就会断裂,地球表面就产生了震动,地震就发生了。
[评析:1.运用课件和学习材料,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收集信息资料,为了解地球的结构,进行类比推理创造必要条件。2.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假设,突出科学探究的过程。3.不用远程教育资源替代学生的亲历活动,引导学生开展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并将实验现象与地震现象进行类比,推理、判断或分析地震成因,为形成科学概念提供认知基础。4.注重引导学生用类比的方法训练学生思维,培养思维能力。5.改革学习方式,阅读学习材料、分组讨论等有利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片断三:增强学生对地震危害的体验和躲避地震危害的意识,了解躲避地震危害的常用方法,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师:通过实验,你们的哪些猜想证明是对的?
生:地震的发生与岩石断裂和地球内部的压力有关。
师: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是地震,学习研究地震,究竟有什么作用呢?(了解地震;提前预报;减少不必要的损失。)你们知道地震前有哪些预兆?躲避地震伤害有哪些常用的方法?我国在地震方面的研究为人类做出了什么贡献?(简介张衡及其地动仪。)
(播放课件:不同地点躲避地震伤害的方法,学生看教材了解张衡及其地动仪。)
学生自由发言,回答地震前兆;通过课件画面,判断各种场合躲避地震伤害的方法;想象高科技预报地震的方法。
[评析:1.验证猜想,有利于培养“科学注重实证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对学生进行注意安全、珍爱生命的教育,增强了学生对地震危害的体验,加深了学生对研究地震和地震预报作用的意识。3.通过对张衡及其地动仪的了解,培养热爱祖国、热爱科学的精神。4.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做到有的放矢,不是空洞说教。5.利用动态的画面,介绍躲避地震的方法,有利于学生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作者单位:湖北恩施自治州巴东县官渡口镇长江小学 评析者:湖北恩施自治州巴东县教学研究室武明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