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翻开一部潜艇的发展史,你会发现潜艇与动物历来关系密切。当然,有的动物有功,有的动物有过,表现不尽相同。 早期的潜艇中都喂养有信鸽,这是因为当时的潜艇中没有无线电工程设备,与基地或岸上的联系只能靠信鸽通讯。 日俄战争期间,俄国的一艘“虹”号潜艇艇长证实,当时凡潜艇出海,艇员们就随船带着一筐信鸽,一旦需要,潜艇就在航行途中浮出水面释放一只信鸽,带着信飞返基地。 后来,潜艇上设立了无线电台,但信鸽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翻开一部潜艇的发展史,你会发现潜艇与动物历来关系密切。当然,有的动物有功,有的动物有过,表现不尽相同。
早期的潜艇中都喂养有信鸽,这是因为当时的潜艇中没有无线电工程设备,与基地或岸上的联系只能靠信鸽通讯。
日俄战争期间,俄国的一艘“虹”号潜艇艇长证实,当时凡潜艇出海,艇员们就随船带着一筐信鸽,一旦需要,潜艇就在航行途中浮出水面释放一只信鸽,带着信飞返基地。
后来,潜艇上设立了无线电台,但信鸽仍继续作为辅助通讯手段。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第二次世界大战。
1942年,英国一艘潜艇在英吉利海峡出事,它陷入海底淤泥中无法上浮。在万般无奈之下,艇员们将几只信鸽装进一只特别的文具盒中,再将文具盒系在鱼雷上一齐发射出艇。当文具盒与鱼雷脱钩浮上海面后自动启开,信鸽们即顶着强烈的风暴飞向基地司令部。最终,其中有一只信鸽搏击几百公里将紧急情报送到了目的地。第二天,那艘出事的潜艇全体乘员均获救,无一死亡。为此,英国海军部给立功的信鸽颁发了最高作战勋章,并将这只信鸽编为获救潜艇的终身艇员。同时,还在潜艇基地为其建了一块纪念碑,以示殊荣。
除了信鸽,潜艇中还养过金丝雀,因为有几种鸟对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特别敏感,其中尤以金丝雀最敏感,这样,养在潜艇笼中的金丝雀就成了活的空气检测仪器。出于同样的目的,有的潜艇内还别出心裁地豢养过老鼠、豚鼠和家兔,因为这些哺乳动物对空气污染也很敏感。
但是事情总是有利有弊。养的老鼠往往会在潜艇内越笼潜逃,一旦它们钻到杠杆下、飞轮下或锚档下时,就会引起重大的机械故障。于是,艇员们就不得不用手捕捉“逃犯”。有一次,一艘叫“列昂帕尔德”的潜艇内一下子逃走了4只大老鼠,艇长立即命令捕捉,声明谁捉住一只老鼠就奖一块最优质的巧克力方糖。结果,一位绰号叫“王牌”的轮机兵捕鼠有功,他用自己的整个躯体扑住了老鼠,虽然为此而受伤。
对于潜艇来说,更大的危险则来自某几种海洋动物。有一次,一艘美国潜艇由潜望镜中发现,离艇仅2~3米开外有一条巨大的抹香鲸,幸好两者平安相错而过。1959年,美国第一艘核潜艇“鹦鹉螺”号在潜航中发现迎面有一条鲸游来,两者相距半海里。最后,总算靠紧急转舵掉向才避免了相撞。同年,另一艘潜艇“西·德雷贡”号与一条巨鲸相撞,结果螺旋推进器断落,转轴弯折。
与鲸相比,带着长长“吻剑”的旗鱼对潜艇的威胁要大得多。1968年,深海潜球“埃利温”号正深潜在大西洋中作科学考察。突然间艇身受到了一下猛击——原来是一条旗鱼用自己的“剑”猛刺潜球,刺点离瞭望舷窗仅仅1厘米。肇事的那条旗鱼无法拔出刺入潜球中的“剑”,于是深海潜球只得带着90公斤重的死鱼上浮。
另一艘潜水船“本·富兰克林”号在海面下200米深处随墨西哥湾暖流作漂游考察时遭到两条旗鱼的进攻。旗鱼老是围着潜水船转,看来,它们是被舷窗透出的光吸引住了。相持了一会后,其中的一条决定发起攻击,刺点离舷窗仅2厘米。幸运的是,这条旗鱼随即拔回自己刺进潜水船身的“剑”,溜走了,而舷窗也完好无损。
当然,由于科学技术的发达,今天的潜艇(包括科学潜水船)装备了先进的设备,安全系数高多了。
其他文献
眼睛,是一个可以感知光线的器官。简单的眼睛结构可以探测周围环境的明暗,而复杂的眼睛结构可以提供视觉。长久以来,科学家从动物的眼睛中获得灵感,设计出了各种高性能的人造眼睛以及人造光学系统,解决了不少高科技难题。 猫眼VS夜视仪 提起夜视,你一定会想到猫。猫的视网膜上具有圆锥细胞和圆柱细胞。圆锥细胞位于视网膜的中央,能感受白昼普通光的光强和颜色;圆柱细胞位于视网膜的周围,能感受夜间的光觉。因此,猫
秘鲁北部的沙漠里,考古学家正在美洲历史上最大的金字塔遗址内发掘人类骸骨。死者都是躺在地上,骸骨身首异处。虽然经过了1500年,这些残缺不全的骸骨仍然像刚刚遇难的凶案死者,脑袋被利刀劈开,变成碎片或者是破了一个大洞,还有人被割断喉咙或者被斩首……这些带着不祥意味的骸骨留给人们一系列的问号——这些被虐杀的受害者到底是谁?行凶者又是谁?为什么会在秘鲁的古迹月亮金字塔被杀? 1、公元6世纪,在不足600
当时,还出现了一首脍炙人口的戒烟歌。这首《戒烟歌》由华航琛作词作曲,其歌词是—— 纸烟纸烟,害人不浅。精神钱财,损伤胜鸦片。劝同胞快快戒吸纸卷烟;纸烟不吸,空气清新人不厌,纸烟不吸,名誉保全谁敢轻贱?纸烟不吸,民壮国强乐永年! 这首歌仿当时学堂乐歌《男儿第一志气高》填词创作,节奏明快,朗朗上口,曾在1911年辛亥革命前后在民众中广为传唱。《戒烟歌》是上世纪80年代初,在南京市的中国第二历史档案
2019年5月15日至16日,广东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年会暨2019年广东中学语文名师论坛活动在广州市第二中学顺利举行,来自全省各地的广东教育学会中语专委会第九届理事会理事候选人及中学语文教师200余人参加了此次活动。 本次活动把广东教育学会中语专委会第九届年会和2019年广东中学语文名师论坛安排在一起举行。 出席第九届年会的理事候选人共135人。年会包括以下议程:第八届理事会
据美联社报道,一位名为“圣诞老人”的68岁候选人在美国阿拉斯加州北极市参加市议员的竞选活动,结果轻松当选。据悉,该老人原名为托马斯·帕特里克·奥康纳,来自内华达州,于10年前正式改名为“圣诞老人”。 10年来,他一直倡导政府应该为处境危险的孩子们立法并提供服务。成功当选后,“圣诞老人”在接受采访时说道:“圣诞老人要从北极来了,他将会立法保护他的孩子们。”
恰塔霍裕克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土耳其的安纳托利亚高原,时间为公元前7400年——公元前5200年。那里留下了很多描绘周边景观的壁画,其中的一幅橙色壁画最为古老,上面画有两个山顶的大山。 始于1958年历时6年,英国考古学家詹姆斯·梅拉德在考古挖掘中发现了这幅壁画。壁画的下半部分是恰塔霍裕克城市的建筑物群,上面橙色部分描绘了爆发中的哈珊双峰火山,这座火山描绘得如此鲜明,别无仅有。 哈珊双峰火山坐落
《星球大战》剧照 “死星”是什么?是一颗恒星?行星?还是一颗彗星或陨石?都不是,那么它究竟是什么东西呢? 其实,死星是一颗人造“星球”,或者将其比喻为一座长得很像行星的巨大空间站更为贴切,但它的作用可不仅仅是停靠宇宙飞船或居住。毁灭,才是“死星”的真正用途!现实生活中,有死星存在的可能性吗? 来自科幻电影的脑洞产物 “死星”来源于美国科幻电影《星球大战》,在这个粉丝遍布全球的系列作品中,银
想象一下,一个个白花花,软绵绵的大脑在外太空漂移,时不时地来个亲密接触,这是何等的场面?是恐怖片吗?还别说,这很有可能就是人类未来的宿命。 一部分研究人员认为,未来移民其它星球的关键在于彻底摆脱肉体的束缚,人类转而仅仅以大脑组织的形式存在;另一个可行的做法是将脑细胞提取出来,将其冷冻并发往遥远的星球,在抵达目的地之后再行解冻。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科学家们正在考虑在未来我们是否将能够脱离身体
据报道,俄罗斯圣彼得堡有个歹徒抢教堂,随后驾车逃离现场,警方在后面飞车追逐,但令人意外的是,在追捕过程中,只见天上一道闪电击中歹徒的汽车,起火燃烧,人也被烧死在车内。歹徒后方的汽车用手机拍下了这段过程,并传上了网络,吸引了十多万人次浏览,有不少网友留言表示,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上帝显灵,恶有恶报。
荷兰13岁的少年布鲁因斯为纪念死去的爱宠老鼠,求助于荷兰发明家阿尔扬·贝尔特曼和巴特·詹森,在两位发明家的巧手下,这只小老鼠变身为全世界第一架“鼠飞机”。布鲁因斯说:“我很爱它,当我得知它患了癌症不得不接受安乐死时,我真的很难过。当我看到巴特和阿尔扬的‘猫飞机’时,我便去征求爸爸的同意希望能得到一架‘鼠飞机’。”阿尔扬和巴特可以让死去的动物“飞”起来,他们曾做过“鸵鸟直升机”、“猫咪直升机”,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