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字音稍不留意,就会念错;字形稍不留意,就会写错;标点稍不留意,就会标错。语文卷上的红叉叉,让不少学生觉得:学语文如入地雷阵,稍不留心就会“踩雷”。可是,如果我们真正地深入到趣味语文中时,又会发出这样的感慨:学语文,痛并快乐着。
一、造句中的笑话
小时候学新词语时,老师常常要我们用某某词语造句。见到下面这些可爱的“造句练习”, 你是不是会想起自己的童年?如果你是老师,你会做出什么样的反应?
1. 用“其中”造句:昨天跳绳时,我的其中一只左脚受伤了。老师批语:你是蜈蚣吗?
2. 用“又……又……”造句:我的妈妈又矮又高又胖又瘦。老师批语;你的妈妈是变形金刚吗?
3. 用“天真”造句:今天真暖和。老师批语:你真无邪。
二、标点中的玄机
汉语中的标点不能乱标瞎点。点的位置不一样,意思可就完全不同。且来看一看这样一桩口水官司:从前,有一对夫妻生了个丑姑娘,脸很黑,还有许多麻子,头是秃的,一双大脚,没法嫁出去。夫妻俩想来想去,终于有了好主意,于是写了招婿书:麻子无头发黑脸大脚不大好看。因为没有标点符号,有一个求婚的人一读:麻子无,头发黑,脸大,脚不大,好看。心想“多好的姑娘啊”,就同意了这门亲事。
那知,结婚那天,一掀新娘的盖头,这求婚者便傻了,当即就要悔婚。但老夫妻却说:“这招婿书上明明白白地写着我家女儿是麻子,无头发,黑脸,大脚,不大好看。你看,我们没隐瞒欺骗,是你自己同意的,怎么能怪我们呢?”求婚者无奈,只好认下这门亲事。
虽然这只是一个笑话,但也告诉了我们:标点虽小,但不可小觑!
三、谐音中的乐趣
苏东坡在瓜州任职时,与江对面金山寺的佛印禅师很要好。
一日,他俩外出踏青。苏东坡看到不远处的稻田里有条黑狗在咬一块骨头,便想戏弄一下佛印和尚,于是,随口吟了一句上联:“狗咬禾上(和尚)骨。”佛印和尚遭戏弄后,微微一笑,将一把苏东坡送给自己、题过苏东坡诗句的扇子,随手抛入水中,接着吟道:“水流东坡尸(诗)。”两人打了一个平手。
四、诗词中的情意
诗能言志,词多传情。不要以为言志传情的诗词只不过是生活中的调味品,写到人心坎里的诗歌,不知挽救了多少濒临解体的家庭,化解了多少不能直言的矛盾。
西汉时的司马相如穷困时到临邛富户卓王孙家做客,卓王孙新寡的女儿卓文君倾慕于他的才华,与他私奔。后来,司马相如以一篇《上林赋》得宠,被封为郎官,一时春风得意,欲纳茂陵女为妾,卓文君无法忍受,写下了一篇流传于世的《白头吟》:“皑如山上雪,蛟若云间月。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并在诗后附了一篇《诀别书》:“春华竞芳,五色凌素,琴尚在御,而新声代故!锦水有鸳,汉宫有木,彼物而新,嗟世之人兮,瞀于淫而不悟!”随后又补写两行:“朱弦断,明镜缺,朝露晞,芳时歇,白头吟,伤离别,努力加餐勿念妾,锦水汤汤,与君长诀!”
哀怨的《白头吟》和凄伤的《诀别书》,使司马相如大为感动,想起往昔恩爱,打消了纳妾的念头,并给文君回信:“诵之嘉吟,而回予故步。当不令负丹青感白头也。”
五、对联中的才华
前几天,我引导高三学生复习课本中的文学常识和对联的相关知识。班上的楹联高手即兴创作出一副上联:“南华山下,秋水之滨,但见炊烟袅袅,借问谁家庄子?”此联一出,满堂喝彩,也难倒了大家。几分钟沉思后,另一位高手走上讲台,信笔写出下联:“闺阁梦里,春江之上,唯有明月皎皎,可知此景若虚。”这一副对联,既帮同学们巩固了对联知识,又把与张若虚、庄子有关的文学常识串了起来,可谓是一举两得。
一、造句中的笑话
小时候学新词语时,老师常常要我们用某某词语造句。见到下面这些可爱的“造句练习”, 你是不是会想起自己的童年?如果你是老师,你会做出什么样的反应?
1. 用“其中”造句:昨天跳绳时,我的其中一只左脚受伤了。老师批语:你是蜈蚣吗?
2. 用“又……又……”造句:我的妈妈又矮又高又胖又瘦。老师批语;你的妈妈是变形金刚吗?
3. 用“天真”造句:今天真暖和。老师批语:你真无邪。
二、标点中的玄机
汉语中的标点不能乱标瞎点。点的位置不一样,意思可就完全不同。且来看一看这样一桩口水官司:从前,有一对夫妻生了个丑姑娘,脸很黑,还有许多麻子,头是秃的,一双大脚,没法嫁出去。夫妻俩想来想去,终于有了好主意,于是写了招婿书:麻子无头发黑脸大脚不大好看。因为没有标点符号,有一个求婚的人一读:麻子无,头发黑,脸大,脚不大,好看。心想“多好的姑娘啊”,就同意了这门亲事。
那知,结婚那天,一掀新娘的盖头,这求婚者便傻了,当即就要悔婚。但老夫妻却说:“这招婿书上明明白白地写着我家女儿是麻子,无头发,黑脸,大脚,不大好看。你看,我们没隐瞒欺骗,是你自己同意的,怎么能怪我们呢?”求婚者无奈,只好认下这门亲事。
虽然这只是一个笑话,但也告诉了我们:标点虽小,但不可小觑!
三、谐音中的乐趣
苏东坡在瓜州任职时,与江对面金山寺的佛印禅师很要好。
一日,他俩外出踏青。苏东坡看到不远处的稻田里有条黑狗在咬一块骨头,便想戏弄一下佛印和尚,于是,随口吟了一句上联:“狗咬禾上(和尚)骨。”佛印和尚遭戏弄后,微微一笑,将一把苏东坡送给自己、题过苏东坡诗句的扇子,随手抛入水中,接着吟道:“水流东坡尸(诗)。”两人打了一个平手。
四、诗词中的情意
诗能言志,词多传情。不要以为言志传情的诗词只不过是生活中的调味品,写到人心坎里的诗歌,不知挽救了多少濒临解体的家庭,化解了多少不能直言的矛盾。
西汉时的司马相如穷困时到临邛富户卓王孙家做客,卓王孙新寡的女儿卓文君倾慕于他的才华,与他私奔。后来,司马相如以一篇《上林赋》得宠,被封为郎官,一时春风得意,欲纳茂陵女为妾,卓文君无法忍受,写下了一篇流传于世的《白头吟》:“皑如山上雪,蛟若云间月。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并在诗后附了一篇《诀别书》:“春华竞芳,五色凌素,琴尚在御,而新声代故!锦水有鸳,汉宫有木,彼物而新,嗟世之人兮,瞀于淫而不悟!”随后又补写两行:“朱弦断,明镜缺,朝露晞,芳时歇,白头吟,伤离别,努力加餐勿念妾,锦水汤汤,与君长诀!”
哀怨的《白头吟》和凄伤的《诀别书》,使司马相如大为感动,想起往昔恩爱,打消了纳妾的念头,并给文君回信:“诵之嘉吟,而回予故步。当不令负丹青感白头也。”
五、对联中的才华
前几天,我引导高三学生复习课本中的文学常识和对联的相关知识。班上的楹联高手即兴创作出一副上联:“南华山下,秋水之滨,但见炊烟袅袅,借问谁家庄子?”此联一出,满堂喝彩,也难倒了大家。几分钟沉思后,另一位高手走上讲台,信笔写出下联:“闺阁梦里,春江之上,唯有明月皎皎,可知此景若虚。”这一副对联,既帮同学们巩固了对联知识,又把与张若虚、庄子有关的文学常识串了起来,可谓是一举两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