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

来源 :当代作家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gling8505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主持人的话
  这一期我们选择三位“70后”作家,曹寇、雷默和王凱。曹寇极具风格化的写作在“70后”作家中一直独树一帜,他的写作抵制抒情和隐喻,简单、粗暴地将一切描述成无意义。曹寇似乎更愿意别人将其视为一个粗俗的光头金链汉子。李振通过对其小说文本的细读,并引入其专栏随笔作为对照,揭示了他的恶和粗俗的表面背后,是那些不易觉察的“深情”,当然这深情也是曹寇式的。用并不那么新颖或复杂的形式去低调地讲述那些缺乏戏剧性的故事,这大概就是雷默在“70后”作家中看上去不那么耀眼的原因。汪广松的解读则让我们看到一个有志于构筑自己的小说世界的作家的质朴和开阔。王凯是一名军旅作家。在历史、科技和世界形势发生巨变的当下,如何谈论军人及其生活确实是新生代军旅作家共同面临的境况。同样有着军人身份的评论家傅逸尘,在王凯的小说中读出了超越军旅题材范畴的广阔和深刻的意义。
其他文献
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间,易彬教授在荷兰莱顿大学从事访问学者工作,其间制订了“中国文学在荷兰”的研究计划,主要工作包括:荷兰汉学家系列访谈;中国文学在荷兰接受、传播资料的搜集与整理。荷兰汉学由来已久,中文版、英文版的研究专著均有出版,荷兰汉学的历史脉络已经得到了比较清晰的梳理,但近二三十年来,荷兰汉学家在中国文学的译介与研究方面所做的大量工作尚未得到很好的梳理,不为国内学界所知晓。本次访谈
期刊
一、“林子”“地平线”与童年之谜  薛涛的少年故事里有一种渺远的气韵,这气韵使它们以独特的表情和姿势,静立于当代儿童文学的艺术城池。当大多数儿童故事里的孩子在“家—校园—街区”构成的日常空间里探寻、建构其童年体验的时候,薛涛笔下的少年们却将这种日常性远远地抛在身后。这是一些显然难以被普通生活的缰绳收编和驯服的孩子,他们或是只身踏上穿越边境的危险之旅,或是凭借一己之力在都市一角落自谋生路,有时则仅仅
期刊
梅尔从1980年代开始写诗,直到如今,她的主要诗作都收在诗集《海绵的重量》和《十二背后》中。但中间很长一段时间却是写作的空白期,在停顿近20年后,她似乎被什么力量召唤,又重新回到了诗歌写作。有人将这种情况称作另一种“归来”。至于为何会再度重拾,这其中当然有她的故事,只是我并不想来讲述这故事,因为我深信,诗歌犹如一种精神的鸦片,是很难“戒”掉的。多年前政治没有让一部分人戒掉,他们在“文革”结束的时候
期刊
在当代诗歌的场域中,梅尔堪称独异,她不属于某一流派、群体,也较少在诗界“活动”,但却声名远播,自带光环,自成风景。她的诗歌写作看不出明显的谱系传承,却显然有著对于中西文化、中外诗歌的深度浸淫与理解,她有着自己独特的追求并形成了独树一帜的风格,她的作品数量或许并不算多,但是辨识度很高,所以很多时候诗歌界不见她的踪影却流传着她的诗歌传说,她是以缺席而在场、以隐匿而呈现的那种诗人。她的写作难于被归类、定
期刊
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之交的新写实小说潮流开始,刘震云的小说创作进入学界与大众的视野。历经20余年,刘震云的作品已经成为中国当代文学不可替代的组成部分之一。其小说对历史与当下经验的处理方式独树一帜,其对语言、孤独等根植于人类社会与人性之中永恒问题的思索,与对小说故事性的追求水乳交融。与此同时,文学与影视的“双管齐下”也让刘震云在国际社会中受到越来越多读者的认可。刘震云作品海外传播情况的研究,对当代文
期刊
自杀作为一种特殊的死亡方式,是人类对自我生命的自觉毁灭,是人类自我意识的强烈表现。在漫长的文明进程中,人们从哲学、社会学等角度多次追问“人是否有权利自杀?”“人为何要自杀?”“自杀的意义何在?”而文学则以其丰富的想象力与高度的艺术性,对自杀进行了形象且具体的表现,深刻而永恒的思考。从中国文学奠基之作《史记》中义勇之士的杀身成仁,到古典文学巅峰之作《红楼梦》中柔弱女性的以死明志,自殺似乎存有一个关系
期刊
李琦在自述中将写作比作“擦拭银器的过程”。她的诗歌也像银器,流转静谧的光泽,同时传递朴素的生命哲学。第五届鲁迅文学奖对她作品的性灵有很好的概说,李琦“在一种灵动的日常书写里,隐藏着一种通透的生命哲学,也浸透着一种内在的知性情感和洞察世界的温润力量”。朱莹璞、张新颖:《李琦诗歌评论专辑》,《绥化学院学报》2011年第12期。李琦诗歌的确缺乏群体记忆、宏大叙事的参与,她也说自己“选择做一个很小的诗人”
期刊
当代作家跟紧新时代步伐,既大手笔书写日新月异的新气象,也倾心尽力地描绘无数个体生命的辛勤劳作。这本就是“中国故事”书写的正途及有效策略,本就在携程“人类命运共同体”,显现作家的担当及责任。赵德发是一位接地气、重实在、有情怀、有担当,多产、勤奋,常常新意不断,频频有惊人之作的作家。2019年的长篇新作《经山海》赵德发:《经山海》,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19。又呈历史感、爱意性及至深的人文情怀,作
期刊
汪曾祺新时期小说研究多围绕展现其“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一面的高邮故里小说而进行的。而从艺术渊源的角度强调汪曾祺对三四十年代的“现代抒情小说”传统、西南联大传统的继承,甚至指认为他为“京派”后人的观点影响很大。如黄子平从“现代抒情小说”传统与当代寻根文学论及汪曾祺小说的“回忆”和“遗忘”的中介机制,见黄子平:《“灰阑”中的叙述》,第234页,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谢泳则强调西南联大作为五四新
期刊
中国作家张炜的小说《九月寓言》讲述了三代人的人生故事,这些故事以艺术手法凝聚时空,创造出一种所有人物都是当代人的感觉。这样的叙事艺术简单而现实,却又充满了抒情性和象征意义。在小说中,村民们的生活单纯、简陋,他们的行为粗俗,但从不缺乏诚意。这些村民其实是最近才到来的移民,一代人以前,他们在这里置房、定居。这个地区的原住民瞧不起新来的人,将他们贬低地称为“艇鲅”——一种有毒的鱼——他们认为自己才是本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