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观察胃肠安丸对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的治疗作用。方法:60例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急性期予常规静脉抗感染及解痉镇痛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胃肠安丸,7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状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5)。结论:胃肠安丸理气止痛,健胃导滞,对肠系膜淋巴结炎辅助治疗有显著作用。
【关键词】肠系膜淋巴结炎;胃肠安丸;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7-4560-01
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是小儿腹痛的常见病因之一,亦称急性非特异性肠系膜淋巴结炎、 Brenneman综合征,其发病机制可能因反复呼吸道病毒、细菌感染,引起肠系膜根部、回盲末端及回盲部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的炎性病变,本病的病因并未完全阐明【1】。急性期一般经静脉输液及抗生素治疗腹痛可明显好转,逐渐恢复,目前治疗方法多以抗细菌、病毒,解痉、 止痛、止吐治疗为主,但抗生素使用时间长,且腹痛易反复发作。胃肠安丸是由木香、沉香、枳壳(麸炒)、檀香、大黄、厚朴(姜制)、麝香、巴豆霜、大枣(去核)、川芎等 10 味中药组成【2】。现代药理学实验证明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沙门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及痢疾志贺菌、宋内志贺菌、鲍氏志贺菌等8株菌种均有明显的杀菌作用,还对致病病毒的基因有一定影响,可达到降解病毒核酸的目的,与西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3】。本研究应用胃肠安丸对肠系膜淋巴结炎进行治疗,我院从 2012年3月至 2013年3月随机选取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6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口服胃肠安丸辅助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0例均来自我院儿科住院及门诊,患儿根据临床表现和腹部彩超确诊为肠系膜淋巴结炎,并排除其他伴有腹痛性疾病,如过敏性紫癜(腹型)、急腹症、急性胃炎等。入组60例均有腹痛及呕吐症状,腹痛部位集中在脐周或中上腹部,其中阵发性发作 56 例,持续性发作4例; 伴发热 22 例。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 30 例, 男18例,女12例。年龄2. 5 ~8 岁,平均5.2 岁,病程3~14d,平均 5.5 d。对照组 30 例,男 16 例,女 14 例,年龄 2. 5 ~ 9 岁,平均 5.1 岁,病程 2 ~14 d,平均 6.0 d。两组患儿年龄、性别、病程、临床表现方面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 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褚福棠实用儿科学》【4】及《超声医学》【5】 中有关诊断标准。所有患儿均做超声检查,结果均符合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的标准(同一区域淋巴结上有 2 个以上淋巴结显像,长轴直径>1.0cm或短轴直径>0.5 cm,纵横比>2,或淋巴结成集簇状排列,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示淋巴结内血流增加)【6】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抗感染(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泛生舒复】,台湾泛生制药厂股份有限公司,医药产品注册证编号: H20100294, 产品批号: 1202062; 注射用利巴韦林【奇力清】,海南通用康力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20020350,产品批号: 1202015; 静脉滴注,1次/日)治疗,必要时给予解痉止痛(颠茄合剂或654-2)等对症处理;治疗组在对照组相同治疗基础上加用胃肠安丸( 中新药业天津乐仁堂制药厂,国药准字 Z10880010,产 品批号:1201018 )每次2—4粒(按年龄), 3次/d。
3安全性分析
治疗组有1例在用药出现轻度皮疹,停药自行消失。对照组出现过敏反应 1 例,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除此之外,无其他明显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
4 讨论
小儿肠管及肠系膜相对比成人长,且肠系膜淋巴结、肠壁 血管丰富,但肌层薄弱,神经调节功能不稳定,容易引起胃肠 功能失调,导致肠道的分泌、吸收、蠕动功能紊乱。入组 60 例患儿临床均表现为反复性发作性腹痛、呕吐,饮食量减少,经胃肠安丸辅助治疗后,治疗组较常规治疗组急性期症状(腹痛、呕吐)缓解快,虽腹部 B 超肠系膜淋巴结大小恢复正常时间无统计学差异,但通过连续服用胃肠安丸2周后追踪观察,复发率较对照组明显减低。本组研究证实该药靶向治疗,奇效迅速,其芳香化浊,理气止痛,健胃导滞的作用明显,笔者在治疗儿童肠系膜淋巴结炎时采用在常规抗感染基础上加用胃肠安丸治疗儿童肠系膜淋巴结炎,结果显示临床症状缓解快,按疗程服用减少复发几率,提高了治疗儿童肠系膜淋巴结炎的疗效,且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易于患儿及家属接受,值 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甘璐,卫青.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J].甘肃中医,2008,(12):22.21
[2] 中国药典 [S]. —部. 2005 版.
[3] 桑键,郝忻.乐仁堂完全健康手册[Z].天津:中新药业天津乐仁堂制药厂,2005,82-111.
[4] 胡亚美,江载芳.褚福棠实用儿科学[M].第7 版.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 1362.
[5] 周永昌,郭万学. 超声医学[M].第4 版. 北京: 科学术文献出版社,2002: 97-105.
[6] 孙斌,陶静,初洪钢,等. 浅表淋巴结病变的声像图特征及病理分析[J].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01,10(11):679.
【关键词】肠系膜淋巴结炎;胃肠安丸;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7-4560-01
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是小儿腹痛的常见病因之一,亦称急性非特异性肠系膜淋巴结炎、 Brenneman综合征,其发病机制可能因反复呼吸道病毒、细菌感染,引起肠系膜根部、回盲末端及回盲部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的炎性病变,本病的病因并未完全阐明【1】。急性期一般经静脉输液及抗生素治疗腹痛可明显好转,逐渐恢复,目前治疗方法多以抗细菌、病毒,解痉、 止痛、止吐治疗为主,但抗生素使用时间长,且腹痛易反复发作。胃肠安丸是由木香、沉香、枳壳(麸炒)、檀香、大黄、厚朴(姜制)、麝香、巴豆霜、大枣(去核)、川芎等 10 味中药组成【2】。现代药理学实验证明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沙门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及痢疾志贺菌、宋内志贺菌、鲍氏志贺菌等8株菌种均有明显的杀菌作用,还对致病病毒的基因有一定影响,可达到降解病毒核酸的目的,与西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3】。本研究应用胃肠安丸对肠系膜淋巴结炎进行治疗,我院从 2012年3月至 2013年3月随机选取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6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口服胃肠安丸辅助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0例均来自我院儿科住院及门诊,患儿根据临床表现和腹部彩超确诊为肠系膜淋巴结炎,并排除其他伴有腹痛性疾病,如过敏性紫癜(腹型)、急腹症、急性胃炎等。入组60例均有腹痛及呕吐症状,腹痛部位集中在脐周或中上腹部,其中阵发性发作 56 例,持续性发作4例; 伴发热 22 例。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 30 例, 男18例,女12例。年龄2. 5 ~8 岁,平均5.2 岁,病程3~14d,平均 5.5 d。对照组 30 例,男 16 例,女 14 例,年龄 2. 5 ~ 9 岁,平均 5.1 岁,病程 2 ~14 d,平均 6.0 d。两组患儿年龄、性别、病程、临床表现方面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 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褚福棠实用儿科学》【4】及《超声医学》【5】 中有关诊断标准。所有患儿均做超声检查,结果均符合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的标准(同一区域淋巴结上有 2 个以上淋巴结显像,长轴直径>1.0cm或短轴直径>0.5 cm,纵横比>2,或淋巴结成集簇状排列,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示淋巴结内血流增加)【6】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抗感染(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泛生舒复】,台湾泛生制药厂股份有限公司,医药产品注册证编号: H20100294, 产品批号: 1202062; 注射用利巴韦林【奇力清】,海南通用康力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20020350,产品批号: 1202015; 静脉滴注,1次/日)治疗,必要时给予解痉止痛(颠茄合剂或654-2)等对症处理;治疗组在对照组相同治疗基础上加用胃肠安丸( 中新药业天津乐仁堂制药厂,国药准字 Z10880010,产 品批号:1201018 )每次2—4粒(按年龄), 3次/d。
3安全性分析
治疗组有1例在用药出现轻度皮疹,停药自行消失。对照组出现过敏反应 1 例,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除此之外,无其他明显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
4 讨论
小儿肠管及肠系膜相对比成人长,且肠系膜淋巴结、肠壁 血管丰富,但肌层薄弱,神经调节功能不稳定,容易引起胃肠 功能失调,导致肠道的分泌、吸收、蠕动功能紊乱。入组 60 例患儿临床均表现为反复性发作性腹痛、呕吐,饮食量减少,经胃肠安丸辅助治疗后,治疗组较常规治疗组急性期症状(腹痛、呕吐)缓解快,虽腹部 B 超肠系膜淋巴结大小恢复正常时间无统计学差异,但通过连续服用胃肠安丸2周后追踪观察,复发率较对照组明显减低。本组研究证实该药靶向治疗,奇效迅速,其芳香化浊,理气止痛,健胃导滞的作用明显,笔者在治疗儿童肠系膜淋巴结炎时采用在常规抗感染基础上加用胃肠安丸治疗儿童肠系膜淋巴结炎,结果显示临床症状缓解快,按疗程服用减少复发几率,提高了治疗儿童肠系膜淋巴结炎的疗效,且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易于患儿及家属接受,值 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甘璐,卫青.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J].甘肃中医,2008,(12):22.21
[2] 中国药典 [S]. —部. 2005 版.
[3] 桑键,郝忻.乐仁堂完全健康手册[Z].天津:中新药业天津乐仁堂制药厂,2005,82-111.
[4] 胡亚美,江载芳.褚福棠实用儿科学[M].第7 版.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 1362.
[5] 周永昌,郭万学. 超声医学[M].第4 版. 北京: 科学术文献出版社,2002: 97-105.
[6] 孙斌,陶静,初洪钢,等. 浅表淋巴结病变的声像图特征及病理分析[J].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01,10(11):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