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将整个光伏产业分为硅料、硅片的上游;电池片、电池组件的中游;以及光伏电站等应用环节的下游,2012年,应该说中国光伏全行业陷入低迷。仅上半年,有50%以上的国内多晶硅公司处于半停产或完全停产阶段;一些知名的光伏企业危机四伏:无锡尚德,在减产25%之后,2012年8月,关闭P2电池工厂,解雇了约占总员工数量18%的1500名工人。号称亚洲规模最大的太阳能多晶硅片生产企业江西赛维,早在2011年三季报便显示,其负债已达27.47亿美元,负债率高达227%,另据江西赛维2013年1月2日最新公告,江西赛维以约2500万元的价格卖掉其位于合肥市的全资子公司。
陷入低迷的一个最主要的原因是,这些公司把90%以上的产品都卖到了专注于太阳能光伏下游光伏电站的欧洲,在那里,政府为太阳能发电企业提供了大量的补贴。但当中国这些公司正在继续扩大生产规模的时候,欧债危机却使得欧洲政府不断地削减对太阳能发电企业的补贴,再加上国际贸易摩擦持续增加,以至于中国公司产能严重过剩。
国际贸易壁垒严重
美国时间2012年11月7日,美国对华太阳能补贴贸易调查案最终尘埃落定,今后5年内美国海关将对中国光伏产品征双高额惩罚性关税。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的终裁结果并不让人意外,不过幸运的是,由于“双反”关税令不适用追溯原则,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企业压力。今后中国输美光伏产品将被征收高额惩罚性关税,并不意味着美国市场大门完全关闭,但中国光伏电池等由于将被征收关税而彻底丧失竞争优势。国内多家光伏巨头均对终裁结果表示失望。中国光伏产品在美国市场的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价格上,如果光伏龙头被征收超过20%的关税,产品的价格优势将基本丧失,其他被征收超过250%关税的光伏企业,则肯定将无缘美国市场。
欧盟是世界上对中国产品发起反倾销调查最多的世贸组织成员之一,其中,针对光伏产品的反倾销调查案规模最大。2012年9月6日欧盟发起的针对中国光伏电池的反倾销调查,涉及金额1300亿元人民币。同年11月5日,中国就欧盟部分成员国的光伏补贴措施,提出与欧盟及其相关成员国在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下进行磋商,正式启动世贸争端解决程序。
在相继遭遇了美国和欧盟的“双反”之后,中国光伏行业又遭打击。近日,印度反倾销局收到印度业界申请,将对原产于马来西亚、中国和美国或从上述国家和地区出口的太阳能电池组件或部分组件进行反倾销调查。
印度市场狭小,去年安装量尚不足1吉瓦,因此对中国企业影响不大,但也有多位业界人士表示,印度的跟风可能导致中国光伏企业在全球遭遇全面围剿。
2012年以来,受欧美债务危机和“双反”调查、国际市场需求不旺、国内产能过剩等不利因素影响,中国有近1/3的光伏企业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多家企业倒闭,其中民营光伏企业成了重灾区。光伏产业的辉煌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各种煎熬。据统计,A股太阳能发电板块共计79家上市公司,已发布2012年年度业绩预告的约为53家,预计出现净利润下滑的有29家,占总数的55%。
“光伏新政”能否转向
面对国际环境的不利影响,2012年12月19日,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确定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会议认为,中国光伏产业当前的主要问题是:产能严重过剩,市场过度依赖外需,企业普遍经营困难。会议确定了“光伏新政”措施:包括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规范产业发展秩序,积极开拓国内光伏应用市场,完善支持政策,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减少政府干预,禁止地方保护。
这次会议确定的光伏新政核心内容为鼓励市场淘汰,减少政府干预。从新政策的导向上可以看出,在政府的调控和指导下,中国的光伏产业正在进一步减少对国际市场的依赖,力图加快国内市场的建设步伐。
在此次会议之前,2012年12月12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2012年年会开幕式上,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表示,“目前国内安装总量不到年产量的10%,开拓国内市场的潜力很大。我们将结合城镇化建设,采取鼓励太阳能发电设备应用、支持分布式发电并网等措施,在国内开拓更大市场。”
此外,2012年9月12日,国家能源局还发布了《太阳能发电“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指出,到2015年年底,中国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21GW以上,年发电量达到250亿千瓦时。业内人士表示,如果能按照《规划》解决太阳能发电的成本和并网问题,将大大提高国内市场对于光伏产品的消化能力,有利于缓解目前光伏企业产能过剩问题。
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王斯成在许多场合多次强调:“让他们(欧美)反去吧,只要国内政策做得及时到位,快速充分打开国内市场,就足以吸收过剩的产能,把原本在海外的产能充分吸收。”
事实上,就在国家大力推动光伏新政的政策下,尚德一连接了好几单“非主流”订单。原先最大的欧美客户对中国关门后,非洲成为最具潜力的市场。2012年12月以来,公司接到南非两个光伏电站提供约100兆瓦的太阳能组件订单,并成为以色列最大的太阳能光伏电池板提供商,另外与意大利知名太阳能项目开发商签订了25兆瓦的光伏组件供应合同。
新政面前,依然面临洗牌
用一句话来形容中国的太阳能光伏企业的现状,笔者认为应该是:黎明前的黑暗。而光伏企业在黑暗中向东走,迎接的是曙光;向西行,则是无尽的黑暗。在国际市场壁垒森严、国内市场尚处于鼓励培育阶段的情况下,很多光伏企业在选择不同的自我救赎方式,消除市场不利,增加生存筹码。 2012年,光伏行业将笼罩在阴云之下,行业洗牌也将持续,预计今年之后形势将有所缓和。今年产业上游公司数量将从2010年时的750家淘汰至150家左右。据统计,在本轮寒冬中,有约90家公司将在今年宣布破产,这还不包括那些直接关闭光伏产业业务的公司。预计2014年会有更多公司间的整合重组,许多总部位于中国的合资公司也将退出市场。
目前光伏企业一般有两个选择:要么搬迁至国外,避开欧美针对中国的“双反”调查,继续做出口,要么转攻国内市场。目前,国内已经有一些企业搬迁至东南亚等国家。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搬迁也只能是暂避一时。
商场如战场,中国市场有着得天独厚的战略纵深:与欧美相比,一方面,中国市场有着全球五分之一的消费人群;另一方面,中国的农村市场是一块非常值得精细开发的“处女地”。在国家政策的鼓励下,光伏产品制造企业应该更多地考虑调整产品结构,研发一些适合中国地理气候环境的产品,以质优价廉的优势开发本土市场。
“大幅提高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将刺激国内市场需求,对光伏企业来说是一个利好消息,有利于减缓企业经营压力,加快去库存。”有光伏制造企业负责人表示,政府在最短的时间内出台各项救市措施,对光伏企业产生了重大影响,2011年之前,著名光伏企业英利对国外市场依赖度达到90%以上,去年三季度已经下降到70%,预计2013年国内市场将占到40%以上。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刘铁男近日表示,今年要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新增光伏发电装机1000万千瓦,而截至去年,全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仅为700万千瓦,这意味着今年新增装机容量将达过去5年总和的1.4倍。业内分析,国家大幅提高新增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虽然是出于能源结构调整与缓解国内光伏企业经营压力,但一旦刺激政策推出,可能引发新一轮的产能过剩,而迟迟难以解决的发电消化矛盾将越发凸显。
目前光伏市场处于产能过剩,本来通过市场竞争可能要淘汰一些落后产能,达到供需均衡。但政府通过猛增光伏发电装机量刺激市场,使一些本该淘汰的企业保留下来,一旦刺激政策退出,市场可能面临更加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
当前,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已经到了从依靠规模降低成本向依靠技术进步提高竞争力的关键点,需要政策和市场的助推。随着此次会议后相关政策的完善和落地,我们可以期待,这次会议将成为促进中国光伏产业升级换代,加速中国从光伏生产大国向强国迈进的一个里程碑。只有真正开启光伏内需,培育成熟市场,完善电力体制改革,当安装小光伏发电系统就像安装一个新家电一样便捷时,中国光伏产业才是真正有救了。
陷入低迷的一个最主要的原因是,这些公司把90%以上的产品都卖到了专注于太阳能光伏下游光伏电站的欧洲,在那里,政府为太阳能发电企业提供了大量的补贴。但当中国这些公司正在继续扩大生产规模的时候,欧债危机却使得欧洲政府不断地削减对太阳能发电企业的补贴,再加上国际贸易摩擦持续增加,以至于中国公司产能严重过剩。
国际贸易壁垒严重
美国时间2012年11月7日,美国对华太阳能补贴贸易调查案最终尘埃落定,今后5年内美国海关将对中国光伏产品征双高额惩罚性关税。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的终裁结果并不让人意外,不过幸运的是,由于“双反”关税令不适用追溯原则,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企业压力。今后中国输美光伏产品将被征收高额惩罚性关税,并不意味着美国市场大门完全关闭,但中国光伏电池等由于将被征收关税而彻底丧失竞争优势。国内多家光伏巨头均对终裁结果表示失望。中国光伏产品在美国市场的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价格上,如果光伏龙头被征收超过20%的关税,产品的价格优势将基本丧失,其他被征收超过250%关税的光伏企业,则肯定将无缘美国市场。
欧盟是世界上对中国产品发起反倾销调查最多的世贸组织成员之一,其中,针对光伏产品的反倾销调查案规模最大。2012年9月6日欧盟发起的针对中国光伏电池的反倾销调查,涉及金额1300亿元人民币。同年11月5日,中国就欧盟部分成员国的光伏补贴措施,提出与欧盟及其相关成员国在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下进行磋商,正式启动世贸争端解决程序。
在相继遭遇了美国和欧盟的“双反”之后,中国光伏行业又遭打击。近日,印度反倾销局收到印度业界申请,将对原产于马来西亚、中国和美国或从上述国家和地区出口的太阳能电池组件或部分组件进行反倾销调查。
印度市场狭小,去年安装量尚不足1吉瓦,因此对中国企业影响不大,但也有多位业界人士表示,印度的跟风可能导致中国光伏企业在全球遭遇全面围剿。
2012年以来,受欧美债务危机和“双反”调查、国际市场需求不旺、国内产能过剩等不利因素影响,中国有近1/3的光伏企业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多家企业倒闭,其中民营光伏企业成了重灾区。光伏产业的辉煌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各种煎熬。据统计,A股太阳能发电板块共计79家上市公司,已发布2012年年度业绩预告的约为53家,预计出现净利润下滑的有29家,占总数的55%。
“光伏新政”能否转向
面对国际环境的不利影响,2012年12月19日,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确定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会议认为,中国光伏产业当前的主要问题是:产能严重过剩,市场过度依赖外需,企业普遍经营困难。会议确定了“光伏新政”措施:包括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规范产业发展秩序,积极开拓国内光伏应用市场,完善支持政策,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减少政府干预,禁止地方保护。
这次会议确定的光伏新政核心内容为鼓励市场淘汰,减少政府干预。从新政策的导向上可以看出,在政府的调控和指导下,中国的光伏产业正在进一步减少对国际市场的依赖,力图加快国内市场的建设步伐。
在此次会议之前,2012年12月12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2012年年会开幕式上,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表示,“目前国内安装总量不到年产量的10%,开拓国内市场的潜力很大。我们将结合城镇化建设,采取鼓励太阳能发电设备应用、支持分布式发电并网等措施,在国内开拓更大市场。”
此外,2012年9月12日,国家能源局还发布了《太阳能发电“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指出,到2015年年底,中国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21GW以上,年发电量达到250亿千瓦时。业内人士表示,如果能按照《规划》解决太阳能发电的成本和并网问题,将大大提高国内市场对于光伏产品的消化能力,有利于缓解目前光伏企业产能过剩问题。
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王斯成在许多场合多次强调:“让他们(欧美)反去吧,只要国内政策做得及时到位,快速充分打开国内市场,就足以吸收过剩的产能,把原本在海外的产能充分吸收。”
事实上,就在国家大力推动光伏新政的政策下,尚德一连接了好几单“非主流”订单。原先最大的欧美客户对中国关门后,非洲成为最具潜力的市场。2012年12月以来,公司接到南非两个光伏电站提供约100兆瓦的太阳能组件订单,并成为以色列最大的太阳能光伏电池板提供商,另外与意大利知名太阳能项目开发商签订了25兆瓦的光伏组件供应合同。
新政面前,依然面临洗牌
用一句话来形容中国的太阳能光伏企业的现状,笔者认为应该是:黎明前的黑暗。而光伏企业在黑暗中向东走,迎接的是曙光;向西行,则是无尽的黑暗。在国际市场壁垒森严、国内市场尚处于鼓励培育阶段的情况下,很多光伏企业在选择不同的自我救赎方式,消除市场不利,增加生存筹码。 2012年,光伏行业将笼罩在阴云之下,行业洗牌也将持续,预计今年之后形势将有所缓和。今年产业上游公司数量将从2010年时的750家淘汰至150家左右。据统计,在本轮寒冬中,有约90家公司将在今年宣布破产,这还不包括那些直接关闭光伏产业业务的公司。预计2014年会有更多公司间的整合重组,许多总部位于中国的合资公司也将退出市场。
目前光伏企业一般有两个选择:要么搬迁至国外,避开欧美针对中国的“双反”调查,继续做出口,要么转攻国内市场。目前,国内已经有一些企业搬迁至东南亚等国家。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搬迁也只能是暂避一时。
商场如战场,中国市场有着得天独厚的战略纵深:与欧美相比,一方面,中国市场有着全球五分之一的消费人群;另一方面,中国的农村市场是一块非常值得精细开发的“处女地”。在国家政策的鼓励下,光伏产品制造企业应该更多地考虑调整产品结构,研发一些适合中国地理气候环境的产品,以质优价廉的优势开发本土市场。
“大幅提高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将刺激国内市场需求,对光伏企业来说是一个利好消息,有利于减缓企业经营压力,加快去库存。”有光伏制造企业负责人表示,政府在最短的时间内出台各项救市措施,对光伏企业产生了重大影响,2011年之前,著名光伏企业英利对国外市场依赖度达到90%以上,去年三季度已经下降到70%,预计2013年国内市场将占到40%以上。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刘铁男近日表示,今年要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新增光伏发电装机1000万千瓦,而截至去年,全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仅为700万千瓦,这意味着今年新增装机容量将达过去5年总和的1.4倍。业内分析,国家大幅提高新增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虽然是出于能源结构调整与缓解国内光伏企业经营压力,但一旦刺激政策推出,可能引发新一轮的产能过剩,而迟迟难以解决的发电消化矛盾将越发凸显。
目前光伏市场处于产能过剩,本来通过市场竞争可能要淘汰一些落后产能,达到供需均衡。但政府通过猛增光伏发电装机量刺激市场,使一些本该淘汰的企业保留下来,一旦刺激政策退出,市场可能面临更加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
当前,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已经到了从依靠规模降低成本向依靠技术进步提高竞争力的关键点,需要政策和市场的助推。随着此次会议后相关政策的完善和落地,我们可以期待,这次会议将成为促进中国光伏产业升级换代,加速中国从光伏生产大国向强国迈进的一个里程碑。只有真正开启光伏内需,培育成熟市场,完善电力体制改革,当安装小光伏发电系统就像安装一个新家电一样便捷时,中国光伏产业才是真正有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