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加强建筑工程质量标准化建设,对落实质量管理各项要求、提升建筑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从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现状入手,分析了工程决策、勘察、施工、评估阶段存在的现实问题,进而对建筑工程质量标准化实现的原则、方法、流程进行了具体阐述,以期对建设建筑工程质量标准化产生积极的引导。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标准化;质量管理现状;流程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4-0188-01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近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跃居世界前列,尤其是国家通过国内基础设施建设拉动国内经济的大背景下和“十二五”计划的利好政策下,更是为建筑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国外建筑公司进入我国建筑市场,建筑企业面临来自于市场和竞争对手的压力也愈来愈大,建筑企业除了完成自身的体制改革外,还需提升综合竞争力,加强管理,尤其狠抓质量管理。
目前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的水平并不乐观,相当一部分工程质量缺乏系统的控制手段,工程产品定位、规划、设计、施工、验收、服务缺少系统的纵向连接, 管理模式落后, 规范管理差距大,评价体系不健全…因此对这些问题进行全面深入的剖析,系统的认识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存在的现实问题,研究质量标准化管理的应用理论和实际推广策略,对进一步深化工程项目建设、规范和完善建筑工程管理都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建筑工程各阶段质量管理现状分析
(一)决策阶段质量管理现状
建设项目决策阶段通常包括投资意向、市场研究与投资机会分析、项目建议书、初步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建设项目决策六项工作, 国家大型重点工程在决策阶段基本上都从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经济效益三方面进行可行性论证分析,但也有少数重点项目决策分析带有迎合行政指令的色彩;地方政府重点工程偏重于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在决策阶段对项目质量潜在影响分析不够;企业在决策阶段则很少考虑项目质量管理,导致当前工程项目的功能和使用价值质量问题日益凸出,一些项目从决策开始就存在质量定位不准,质量目标失衡,项目使用功能折旧快,项目的使用功能不能适应社会的经济发展等问题。
(二)勘察设计阶段质量管理现状
建设工程勘察是根据建设工程的要求,查明、分析、评价建设场地的地质环境特征和岩土工程条件,编制建设工程勘察文件的活动。但在操作过程中常常由于工人技术水平、责任心以及设备问题造成数据偏差、样品失真的情况。其二,一些企业为了节省勘察费用或者受人情关系请托,将建设项目的勘察任务交予个人由个人挂靠有资质的勘察单位承揽勘察任务,从事勘察的技术人员并非有执业资证,有的勘察甚至流于形式,勘察深度不足,造成部分内容缺失等。其三,建设单位对勘察过程的监督明显不够,一些建设单位在勘察阶段根本就没有设置质量管理部门及相关质量管理人员,致使存在设计质量问题的图纸有时也能顺利通过图纸审查。
(三)施工阶段质量管理现状
建设项目施工阶段工作量最大,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最多,是项目决策的实施、建成投产发挥效益的关键环节,政府部门对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监督非常重视,颁布实施了大量的工程建设标准、质量验收规范、法规等,实行了招投标制、监理制、五方责任制、工程检测等多种制度。但在一些地级市、县城表面上看似公平、公正,有时却被一些地方势力恶意阻扰,对外来单位采用恐吓手段,迫使其放弃投标,或一人组织多家单位串联投标,破坏公平原则。其次,工程施工过程中还存在一些监管不严、管理混乱、专业技术人员无证上岗、检测样本失真、提前验收等不良现象。
(四)总结评价阶段质量管理现状
目前,只有少数企业成立了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对不同的项目管理经验和工程技术进行总结,多数建设工程相关企业只关注前期如何接到业务,实施过程中尽快完工,片面追求经济利益, 对项目运行中发现的质量问题不够重视,主动排除隐患的意识不强, 对业主提出的意见没有归纳整理,忽略了项目总结评价对提高项目决策科学化水平的重要意义。
三、建筑工程质量标准化管理建设
(一)标准化管理的原则
工程质量管理标准是在科学的管理思想指导下,优化管理组织、管理方法,运用规范的管理手段,把质量管理的成功做法和经验,通过在相同或相似管理模块内进行管理复制,使质量管理实现从粗放型到制度化、规范化、流程化的方式转变。质量标准化管理应当符合建筑市场需求和企业的实际,能够经受实践的检验,应遵循可操作性、可判别性、目的性、经济性等原则。
(二)标准化管理的方法
统一理念法。建立一个质量信仰认同体系以作为团队贯彻共同目标和质量计划的工具,不仅在于企业上下达成共识,更在于内化成企业员工的行为准则。
制度化管理法。通过建立制度把工程质量标准化管理理念形成具体的操作文件,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流程法。明确质量管理活动中“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以完成工作步骤为核心,将各系统通过流程系统之间的接口建立起紧密联系,使质量管理环节关联化、共享化,实现可复制的标准化管理流程。
操作手册法。根据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施工工艺标准和设计图纸等要求按不同工种、岗位制定操作手册,让人更加容易理解。
(三)标准化管理的流程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每个施工段或某项工作完成后,都要经项目部相关质量检查人员自检合格后,填写好“检验批和分项工程的质量验收记录”,向监理单位报验,然后由监理工程师组织验收。建立标准的质量问题分析和处理流程,有助于及时合理的处理质量问题,弥补或减少质量事故造成的损失。
施工质量验收把关。当地基与基础、主体结构、建筑装饰装修、建筑屋面、建筑给排水及釆暖、智能建筑、电梯、建筑节能分部工程等完工后要及时组织验收,验收合格后,分包、施工、勘察、設计、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都应亲笔签字,总监理工程师填写验收结论,实现标准化操作。
服务质量管理检查。对服务质量进行控制和检查的意义在于从企业层次上保证服务工作到位,工程管理部门等要对服务质量按照相关服务标准进行控制和验收,并及时进行检查和指导。做到有效实施服务措施、及时测量服务效果、制定和落实提高或超越服务期望的措施。
综上,建筑工程标准化建设是一个涵盖施工、验收到服务的完整体系,只有每个环节都按部就班,做到质量的标准化、规范化,才能促使全局实现标准化建设。
四、结语
在激烈的建筑市场竞争中,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终究会以质量和创新为焦点,为保证并提升建筑质量,其生产建造全程的质量标准化建设势在必行。要充分认识其开展的现实意义,促使质量标准化建设工作以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的方式步入到标准化的发展轨道上来。本研究意在希望通过各种途径促使这一工作尽快形成氛围并全面推开,至于其具体实施,需要良好的质量意识和管理理念并以组织、技术、经济、合同等多手段为支撑,后期可做进一步研究探讨。
参考文献:
[1]张福生.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质量标准化建设研究[J]. 建筑经济,2015年36 卷 6 期
[2]李章平.住宅工程质量标准化管理研究[D]. 中国科学院大学,2014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标准化;质量管理现状;流程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4-0188-01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近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跃居世界前列,尤其是国家通过国内基础设施建设拉动国内经济的大背景下和“十二五”计划的利好政策下,更是为建筑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国外建筑公司进入我国建筑市场,建筑企业面临来自于市场和竞争对手的压力也愈来愈大,建筑企业除了完成自身的体制改革外,还需提升综合竞争力,加强管理,尤其狠抓质量管理。
目前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的水平并不乐观,相当一部分工程质量缺乏系统的控制手段,工程产品定位、规划、设计、施工、验收、服务缺少系统的纵向连接, 管理模式落后, 规范管理差距大,评价体系不健全…因此对这些问题进行全面深入的剖析,系统的认识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存在的现实问题,研究质量标准化管理的应用理论和实际推广策略,对进一步深化工程项目建设、规范和完善建筑工程管理都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建筑工程各阶段质量管理现状分析
(一)决策阶段质量管理现状
建设项目决策阶段通常包括投资意向、市场研究与投资机会分析、项目建议书、初步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建设项目决策六项工作, 国家大型重点工程在决策阶段基本上都从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经济效益三方面进行可行性论证分析,但也有少数重点项目决策分析带有迎合行政指令的色彩;地方政府重点工程偏重于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在决策阶段对项目质量潜在影响分析不够;企业在决策阶段则很少考虑项目质量管理,导致当前工程项目的功能和使用价值质量问题日益凸出,一些项目从决策开始就存在质量定位不准,质量目标失衡,项目使用功能折旧快,项目的使用功能不能适应社会的经济发展等问题。
(二)勘察设计阶段质量管理现状
建设工程勘察是根据建设工程的要求,查明、分析、评价建设场地的地质环境特征和岩土工程条件,编制建设工程勘察文件的活动。但在操作过程中常常由于工人技术水平、责任心以及设备问题造成数据偏差、样品失真的情况。其二,一些企业为了节省勘察费用或者受人情关系请托,将建设项目的勘察任务交予个人由个人挂靠有资质的勘察单位承揽勘察任务,从事勘察的技术人员并非有执业资证,有的勘察甚至流于形式,勘察深度不足,造成部分内容缺失等。其三,建设单位对勘察过程的监督明显不够,一些建设单位在勘察阶段根本就没有设置质量管理部门及相关质量管理人员,致使存在设计质量问题的图纸有时也能顺利通过图纸审查。
(三)施工阶段质量管理现状
建设项目施工阶段工作量最大,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最多,是项目决策的实施、建成投产发挥效益的关键环节,政府部门对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监督非常重视,颁布实施了大量的工程建设标准、质量验收规范、法规等,实行了招投标制、监理制、五方责任制、工程检测等多种制度。但在一些地级市、县城表面上看似公平、公正,有时却被一些地方势力恶意阻扰,对外来单位采用恐吓手段,迫使其放弃投标,或一人组织多家单位串联投标,破坏公平原则。其次,工程施工过程中还存在一些监管不严、管理混乱、专业技术人员无证上岗、检测样本失真、提前验收等不良现象。
(四)总结评价阶段质量管理现状
目前,只有少数企业成立了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对不同的项目管理经验和工程技术进行总结,多数建设工程相关企业只关注前期如何接到业务,实施过程中尽快完工,片面追求经济利益, 对项目运行中发现的质量问题不够重视,主动排除隐患的意识不强, 对业主提出的意见没有归纳整理,忽略了项目总结评价对提高项目决策科学化水平的重要意义。
三、建筑工程质量标准化管理建设
(一)标准化管理的原则
工程质量管理标准是在科学的管理思想指导下,优化管理组织、管理方法,运用规范的管理手段,把质量管理的成功做法和经验,通过在相同或相似管理模块内进行管理复制,使质量管理实现从粗放型到制度化、规范化、流程化的方式转变。质量标准化管理应当符合建筑市场需求和企业的实际,能够经受实践的检验,应遵循可操作性、可判别性、目的性、经济性等原则。
(二)标准化管理的方法
统一理念法。建立一个质量信仰认同体系以作为团队贯彻共同目标和质量计划的工具,不仅在于企业上下达成共识,更在于内化成企业员工的行为准则。
制度化管理法。通过建立制度把工程质量标准化管理理念形成具体的操作文件,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流程法。明确质量管理活动中“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以完成工作步骤为核心,将各系统通过流程系统之间的接口建立起紧密联系,使质量管理环节关联化、共享化,实现可复制的标准化管理流程。
操作手册法。根据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施工工艺标准和设计图纸等要求按不同工种、岗位制定操作手册,让人更加容易理解。
(三)标准化管理的流程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每个施工段或某项工作完成后,都要经项目部相关质量检查人员自检合格后,填写好“检验批和分项工程的质量验收记录”,向监理单位报验,然后由监理工程师组织验收。建立标准的质量问题分析和处理流程,有助于及时合理的处理质量问题,弥补或减少质量事故造成的损失。
施工质量验收把关。当地基与基础、主体结构、建筑装饰装修、建筑屋面、建筑给排水及釆暖、智能建筑、电梯、建筑节能分部工程等完工后要及时组织验收,验收合格后,分包、施工、勘察、設计、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都应亲笔签字,总监理工程师填写验收结论,实现标准化操作。
服务质量管理检查。对服务质量进行控制和检查的意义在于从企业层次上保证服务工作到位,工程管理部门等要对服务质量按照相关服务标准进行控制和验收,并及时进行检查和指导。做到有效实施服务措施、及时测量服务效果、制定和落实提高或超越服务期望的措施。
综上,建筑工程标准化建设是一个涵盖施工、验收到服务的完整体系,只有每个环节都按部就班,做到质量的标准化、规范化,才能促使全局实现标准化建设。
四、结语
在激烈的建筑市场竞争中,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终究会以质量和创新为焦点,为保证并提升建筑质量,其生产建造全程的质量标准化建设势在必行。要充分认识其开展的现实意义,促使质量标准化建设工作以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的方式步入到标准化的发展轨道上来。本研究意在希望通过各种途径促使这一工作尽快形成氛围并全面推开,至于其具体实施,需要良好的质量意识和管理理念并以组织、技术、经济、合同等多手段为支撑,后期可做进一步研究探讨。
参考文献:
[1]张福生.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质量标准化建设研究[J]. 建筑经济,2015年36 卷 6 期
[2]李章平.住宅工程质量标准化管理研究[D]. 中国科学院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