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科研成果转化率是评价科技创新应用能力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贡献率的一个重要指标。本文首先分析了哈市院企间技术成果转移转化存在的问题,其次针对技术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措施及建议。
关键词:技术成果;转移转化;科研
中图分类号:F1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44(2018)11-0249-01
1 哈市院企间技术成果转移转化存在的问题
1.1 哈市科研院所研发投入不足
科研院所的主要研究工作包括了应用研究、开发研究以及科技示范和科技服务工作等。哈市很多科研院所的研发投入不足,严重影响科研院所研发技术成果质量,无法适应最新市场需求,达不到成果转移转化的目的。哈市科研院所要加强研发投入力量,以市场为导向,注重技术成果有效应用于生产实践的研发,达到研发与转化的良性循环。
1.2 哈市科研院所技术成果与企业需求脱钩
目前哈市科研院所的技术成果在转移转化时才展现到交易平台,这种方式无法让科研院所与企业得到前期对接的机会,使得科研院所无法提供企业最新市场方向的技术需求。再者哈市科研院所与企业之间缺乏长期有效的沟通机制,企业无法第一时间掌握科研院所的最新技术成果。再加上制度上对科研院所的技术成果转移转化没有专业化、规范化管理,院企双方就技术成果转移转化的收益分配无法量化处理,导致技术成果转移转化难产。
1.3 院企间合作缺乏长效激励机制
哈市很多科研院所与企业都保持固定的合作关系,但是院企间的合作缺乏长期健全的管理方式。再者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员由于政策原因无法取得技术成果转移转化的收益,导致科研人员缺乏研发动力和积极性。哈市院企间没有长期有效的激励机制,难以达到双方合作共赢的局面。
1.4 企业研发投入意识或能力不足
企业对科研院所科研成果转化及产业化的主观迫切性不强,自主投入十分有限,尤其对市场前景不明确、产品化程度不高、前期投入较大的前瞻性科研成果孵化非常谨慎,绝大部分企业家主观上还是极其依赖政府投入来降低研发风险。这与中小科技型企业想合作但投资能力和担险能力较弱有关,也与大型企业的创新意识或忧患意识淡薄有关。特别是企业在生产和销售业绩良好的情况下,他们往往意识不到企业潜在的被淘汰风险,以及与科研院所的研发合作将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市场竞争力和维持企业可持续发展所必需的技术储备。
2 提升哈市科研院所技术成果转移转化效果的建议
2.1 根据技术成果种类建立多方向技术成果转移转化中心
哈市科研院所众多,每个院所的研究任务各不相同,如果想要建立科研院所的技术成果转移转化中心,就需要根据科研院所的成果种类来建立成果转移转化中心,由点及面的向哈市全领域产业铺开。例如在农业领域方面,建立农业技术成果转移转化中心的优势就是先以小地区低成本方式看到研发成果转化的效果,再进行大面积的推广,防止科研成果不能适应市场需求而大损失化夭折的情况发生,避免资金的浪费和人力、物力的缺损。哈市新成立的市食品产业研究院就是典型的技术成果转移转化中心的例子。该院拥有完备的乳产品中试车间,科研院所与企业均可通过此平台委托中试检验新产品的市场化效果,大大降低了研发投入成本。
2.2 推进哈市院企深度合作
目前,全国范围内科研院所技术成果转移转化最有效的途徑就是院企合作,第一时间将技术成果与企业市场需求相结合进行转移转化,所以想要哈市技术成果最大限度的进行有效的转移转化,就必须推进院企双方深度合作,打破置横在双方中间的合作屏障。院企双方可以通过科研项目共同承担、研究资源共同享用、研究产品共同创造、研究成果共同分享等方式推进拓展双方合作渠道。科研院所与企业可以就科研技术成果共同建立技术成果转移转化中心。企业拿出部分资金作为中心项目转移转化的建设基金,拥有技术研发项目的部分收益权。一方面大大降低科研院所的研发投入成本,降低了科研失败的成本,提高科研人员研发新项目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企业可以通过研发的新成果进行融资推广,创造市场经济价值。院企不断健全完善双方具体合作链条,使双方从技术研发源头到技术成果的收益分配,真正达到合作全覆盖,这样才能达到共赢的目标。
2.3 提高科研人员的研发动力
建立科研院所的技术成果转移转化中心,能够打破政策壁垒,激发科研人员研发的积极性和创新能力,提高他们的研发能力。充分发挥技术成果转移转化中心功能,协同企业促进技术成果向市场输出。
2.4 紧密围绕未来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或市场需求做科研
对产业尤其是传统产业而言,长期拥有国内外领先的核心技术是其生存与发展的关键要素,无论何时何地创新驱动是硬道理,院企合作是必然趋势。虽然科研院所不能左右一个产业的发展方向,但科研院所围绕地方主导产业或市场需求开展前瞻性技术研究的选题方式对其科研成果未来落地转化及产业化、对支撑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等都有十分深远的意义。它不仅为地方主导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储备先进技术,又能成为产业技术联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角色。客观地讲,前瞻性研究是科研院所的优势和特色,企业一般不具备这样的投入能力和硬件条件。如果科研院所的前瞻性研究能够准确预判与挖掘出企业潜在的技术与产品需求或有明确的产业化应用前景,并积极培育和引导未来的市场消费热点需求,那么这种技术和人才储备对提升国家和地方的综合竞争力以及相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是非常必要的。
3 结 语
总体来说,哈市通过建立技术成果转移转化中心,与企业进行深度合作。通过配套相关政策措施,促进科研院所技术成果转移转化,加强科研院所的研发能力,提高哈市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朱兆斌,朱 霖.政产学研合作绩效的影响因素与评价[J].中国高校科技,2012(10).
[2]朱兆斌,华亮量.高校科研成果推广转化影响因素与对策[J].江苏科技信息,2010(01).
收稿日期:2018-3-12
作者简介:胡 洋(1985-),男,汉族,工程师,毕业于哈尔滨理工大学,电机与电器专业,主要从事科技项目管理等工作。
关键词:技术成果;转移转化;科研
中图分类号:F1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44(2018)11-0249-01
1 哈市院企间技术成果转移转化存在的问题
1.1 哈市科研院所研发投入不足
科研院所的主要研究工作包括了应用研究、开发研究以及科技示范和科技服务工作等。哈市很多科研院所的研发投入不足,严重影响科研院所研发技术成果质量,无法适应最新市场需求,达不到成果转移转化的目的。哈市科研院所要加强研发投入力量,以市场为导向,注重技术成果有效应用于生产实践的研发,达到研发与转化的良性循环。
1.2 哈市科研院所技术成果与企业需求脱钩
目前哈市科研院所的技术成果在转移转化时才展现到交易平台,这种方式无法让科研院所与企业得到前期对接的机会,使得科研院所无法提供企业最新市场方向的技术需求。再者哈市科研院所与企业之间缺乏长期有效的沟通机制,企业无法第一时间掌握科研院所的最新技术成果。再加上制度上对科研院所的技术成果转移转化没有专业化、规范化管理,院企双方就技术成果转移转化的收益分配无法量化处理,导致技术成果转移转化难产。
1.3 院企间合作缺乏长效激励机制
哈市很多科研院所与企业都保持固定的合作关系,但是院企间的合作缺乏长期健全的管理方式。再者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员由于政策原因无法取得技术成果转移转化的收益,导致科研人员缺乏研发动力和积极性。哈市院企间没有长期有效的激励机制,难以达到双方合作共赢的局面。
1.4 企业研发投入意识或能力不足
企业对科研院所科研成果转化及产业化的主观迫切性不强,自主投入十分有限,尤其对市场前景不明确、产品化程度不高、前期投入较大的前瞻性科研成果孵化非常谨慎,绝大部分企业家主观上还是极其依赖政府投入来降低研发风险。这与中小科技型企业想合作但投资能力和担险能力较弱有关,也与大型企业的创新意识或忧患意识淡薄有关。特别是企业在生产和销售业绩良好的情况下,他们往往意识不到企业潜在的被淘汰风险,以及与科研院所的研发合作将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市场竞争力和维持企业可持续发展所必需的技术储备。
2 提升哈市科研院所技术成果转移转化效果的建议
2.1 根据技术成果种类建立多方向技术成果转移转化中心
哈市科研院所众多,每个院所的研究任务各不相同,如果想要建立科研院所的技术成果转移转化中心,就需要根据科研院所的成果种类来建立成果转移转化中心,由点及面的向哈市全领域产业铺开。例如在农业领域方面,建立农业技术成果转移转化中心的优势就是先以小地区低成本方式看到研发成果转化的效果,再进行大面积的推广,防止科研成果不能适应市场需求而大损失化夭折的情况发生,避免资金的浪费和人力、物力的缺损。哈市新成立的市食品产业研究院就是典型的技术成果转移转化中心的例子。该院拥有完备的乳产品中试车间,科研院所与企业均可通过此平台委托中试检验新产品的市场化效果,大大降低了研发投入成本。
2.2 推进哈市院企深度合作
目前,全国范围内科研院所技术成果转移转化最有效的途徑就是院企合作,第一时间将技术成果与企业市场需求相结合进行转移转化,所以想要哈市技术成果最大限度的进行有效的转移转化,就必须推进院企双方深度合作,打破置横在双方中间的合作屏障。院企双方可以通过科研项目共同承担、研究资源共同享用、研究产品共同创造、研究成果共同分享等方式推进拓展双方合作渠道。科研院所与企业可以就科研技术成果共同建立技术成果转移转化中心。企业拿出部分资金作为中心项目转移转化的建设基金,拥有技术研发项目的部分收益权。一方面大大降低科研院所的研发投入成本,降低了科研失败的成本,提高科研人员研发新项目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企业可以通过研发的新成果进行融资推广,创造市场经济价值。院企不断健全完善双方具体合作链条,使双方从技术研发源头到技术成果的收益分配,真正达到合作全覆盖,这样才能达到共赢的目标。
2.3 提高科研人员的研发动力
建立科研院所的技术成果转移转化中心,能够打破政策壁垒,激发科研人员研发的积极性和创新能力,提高他们的研发能力。充分发挥技术成果转移转化中心功能,协同企业促进技术成果向市场输出。
2.4 紧密围绕未来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或市场需求做科研
对产业尤其是传统产业而言,长期拥有国内外领先的核心技术是其生存与发展的关键要素,无论何时何地创新驱动是硬道理,院企合作是必然趋势。虽然科研院所不能左右一个产业的发展方向,但科研院所围绕地方主导产业或市场需求开展前瞻性技术研究的选题方式对其科研成果未来落地转化及产业化、对支撑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等都有十分深远的意义。它不仅为地方主导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储备先进技术,又能成为产业技术联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角色。客观地讲,前瞻性研究是科研院所的优势和特色,企业一般不具备这样的投入能力和硬件条件。如果科研院所的前瞻性研究能够准确预判与挖掘出企业潜在的技术与产品需求或有明确的产业化应用前景,并积极培育和引导未来的市场消费热点需求,那么这种技术和人才储备对提升国家和地方的综合竞争力以及相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是非常必要的。
3 结 语
总体来说,哈市通过建立技术成果转移转化中心,与企业进行深度合作。通过配套相关政策措施,促进科研院所技术成果转移转化,加强科研院所的研发能力,提高哈市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朱兆斌,朱 霖.政产学研合作绩效的影响因素与评价[J].中国高校科技,2012(10).
[2]朱兆斌,华亮量.高校科研成果推广转化影响因素与对策[J].江苏科技信息,2010(01).
收稿日期:2018-3-12
作者简介:胡 洋(1985-),男,汉族,工程师,毕业于哈尔滨理工大学,电机与电器专业,主要从事科技项目管理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