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海无涯苦是舟
向崇安
有位青年找老朽谈心,他说:文学是青春的事业,君不见贾谊终仅33岁,文学成就都与屈原并称;王勃26岁就留下了16卷诗文作品;李贺27岁,写下大量脍炙人口的诗篇;郭沫若28岁写出《女神》;冰心23岁写出《繁星》、《春水》;丁玲24岁写出《莎菲女士的日记》;曹禺23岁就创作了不朽的名剧《雷雨》,31岁之前成就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5部剧作……如今,有些快手的小说作家,实现了“短篇不过夜,中篇不过周,长篇不过月”的速度;君不见《中国新闻出版报》曾报道:某青年女作家2008年3月至5月,两个多月的时间即推出3本书,平均23天即出1本书;舆论界还说,这个速度与一个月出两本书的“80后”青春写手相比,又是小巫见大巫了。他接着说:我正青春力盛,不信就不能与上述古今作家来比试我立志要以更快的速度,写出更加不朽的篇章来!
年轻人的好志向,和他的慷慨激昂,实在令我感动。当他问到我的看法时,我才合拢了张开的嘴,冷静地告诉他:文学前辈的成功,并非易事;如今的快写作家,不知质量如何,难免会“快拔萝卜带出泥”。我还告诉他,古今大凡成功者,无不付出巨大的艰辛写作成功,爱读书和深入体验生活是基础。高尔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西汉的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大凡成功者,无不爱读书苦读书,他们“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潜心积累书本知识和实践知识,真的“学富五车”,所以才“下笔如有神”。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文学家卢梭,六七岁时就是个书迷,晚上他经常和父亲一起沉醉在看书之中,从晚上一直读到天亮是常事。卢梭把家里的书读完后,又开始读他外祖父的藏书。书籍使他热爱和崇敬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他决心以他们为榜样。后来卢梭成为思想家、文学家,在1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他被尊为“革命的先驱”和“人类的导师”。
写作成功,刻苦磨练是保证。古今中外那些慢工出细活的文学巨匠和大作家,少有快速高度、一飞冲天的纪录,他们为写作付出的是心血、是生命。司马迁写《史记》,历时十多年才大功告成;曹雪芹写《红楼梦》,“批阅十载,增删五次”,直到去世仍未完成全稿;俄国文豪托尔斯泰经过12次大的修改,才写定《安娜·卡列尼娜》;蒲松龄的一部《聊斋》,从搜集素材到定稿,用了二十多年;谈迁的一部《国榷》,从搜集材料到写成,用去17年,由于书稿被人偷走,又写了9年,他从29岁开始写作此书,写好此书后已是‘65岁老人了:当代作家陈忠实写《白鹿原》,一稿写了一年,二稿写了三年,共写了四年。可见,这些大家的大作不是快出来的,而是慢出来的。
写作成功,坚持“二为”方针是灵魂。这就是说,更重要的是在思想上要明确,立志写作到底是为了什么?是为了“一举成名天下知”,为名为利,还是坚持“二为”方针,为国为民!历史最突出的例子是屈原。屈原被黜之后,引吟泽畔,发愤抒情,上下求索,朝饮坠露,夕餐落英,“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忽反顾以流涕兮,哀高丘之无女”,即热烈表达了自己的爱国情怀和高风亮节,也无情鞭挞了楚王的昏聩和权奸的误国。他虽因悲愤过度而投江自沉,但他的为国为民的伟大情操却惊天地而泣鬼神!
人生要有所追求,只为生命充实;要有奋斗目标,只为生活得高尚;要有人生坐标,只为做事做人。学海无涯,那种虚夸浮饰者绝难成功,只有勤学苦练、甘于寂寞、心灵宁静者,才有可能达到成功的彼岸!
秋思
黄 怡
思绪如风
刮来你的信息
几片悬在空中的黄叶
敲击思念的琴键
走在秋天的路上
回望
那份相思
被剥离得一丝不挂
这个季节
情就是一件逡寒的衣服
爱就似一艘船
风太大
会吹散一切
船会漂泊无法靠岸
拾起一片落叶
拾起一地的相思
沉甸甸的心
载满挂念
这个季节雨太多
思念会被淋湿
这个季节风太大
相思会被吹散
监狱小景
韩志宽
大墙门上的灯
对飞蛾说
你们也太傻
干嘛总是以身投火
难道没看见
前边倒毙的同伙
蛾说
我们眼里只有
闪光的金钱诱惑
那里知道
灯火的险恶
心存侥幸赌把
岂料死得如此不值得
大墙象只巨大灯泡
贪官象小小飞蛾
望着扑灯的昆虫
心弦被触拨
禁不住潸然
悔泪跌落
燎花花
王占芳
燎花花是关中农村的一种习俗,每年正月十五一过,村里的婆娘、女子们就从家里包袱翻出花花绿绿的布头,三个一堆、五个一团,坐在一起做花花了。
做花花首要的是选布料,搭配颜色。小的花花一般用五、六片布头,大的则要用八、九片大布片了。选好布料之后用剪刀将选好的布料细细剪成圆形布片,巧手一点的,简直就将那原本还齐整的布料剪得像从狼口里扯出来一般。待圆形布料剪出来,下一步就是用针线做花花。先将剪裁好的圆布块两次对折,折成四分之一圆,然后根据做成的花花的大小,将需要折成的圆,齐齐码起来,用线在角上连起,扎紧,放手后,再将其细细撕开,形成一个完整的花花。这种花花就像古时用来招驸马的绣球,又像是一朵开在田野里的小绒花。所以,很得小孩子们的宠爱。她们将花花系在纽扣上,衣领上,袖口上,象一个得胜的将军,挂满了象征权力和荣誉的战利品。
最高兴的是孩子们。他(她)们走东家串西家,比谁的花花最多,谁的做的最好。花花颜色的搭配,花型的好坏,做工的精巧,可就成了最好的评价标准。孩子们往往争着争着,就争得面红耳赤,甚至动起手来。但墙里打架墙外和,不到一会儿,就又手拉着手窜到别家去了。就这样,正月在孩子们的打打闹闹中很快过去了。
正月三十晚上,孩子们将他(她)们用小手已摸得油津津的花花,恋恋不舍地从脖子上,钮扣上,袖子上摘下来,等待着夜幕降临。慢慢地,天黑下来。燎花花开始了,大人们将干草堆在门前,在一声嘹亮的“点花花”声中,熊熊的烈火燃起来了,一下子将周围等着燎花花的人们的笑脸染得像早春里的山茶花,红彤彤的。
火越烧越旺,主人让孩子把早摘下来的花花扔进火堆里,跳火正式开始了。大人们、孩子们从高高窜起的火苗上跳来跳去,正高兴着,一不小心,“呀”对面又来一个,躲己来不及,“扑通”一声,全跳进火堆里。一时间,歌声、笑声在火堆上飞扬。
火渐渐熄灭,孩子们笑着、闹着又到别家去了,主人则从家里拿出一把扫帚,在大人们期待的眼神下,拉足架势,一扫帚下去,火星四溢,象是碧空中闪烁的星星,又像是半空中绽出的焰火,一扫帚下去,谷子、豆、麦子全丰收了(家乡的习俗,根据打出的火花的形状,看来年庄稼的收成),来年准又是个好收成。
难忘家乡的燎花花,虽说这些年,我也渐渐脱离了农村,做了一名“准城里人”,但还是难以忘怀家乡燎花花的习俗。燎花花带着孩子们的童心、欢笑,大人们对生活的期盼与憧憬,燎去了人们一年中所有的晦气,燎去了一身的穷气,燎出了一个红红火火、喜气洋洋的来年。
岁月感怀(外—首)
李庆旗
日月经天
一步—个坚实的脚印
江河行地
一步一段跋涉的历程
用勤奋和智慧的力量
繁荣自身的躯干和枝叶
生命之树常青
缘于不断吸取雨露的滋润
风霜的侵蚀
改不掉青翠的本色
几片落叶的凋零
撼不动擎天大柱的深根
坚定虔诚的信念种子
隆冬时节也会萌动
苍海横流的变数
更显得新理念的郁郁葱葱
冰凌花
人们还曲卷在
寒冷记忆的时候、
你已经顶着覆盖的冰雪
驱逐酷寒的冬夜
迎来春天的黎明
山涧、河谷、脊地
你承载着贫困的自然
忍受着自然的贫困
追求、破灭、酸楚、困惑
默默地生存在信念的空间
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天空
一朵小花也有一份天下
一个意志就是一座高山
一种追求就是生命之花
冬天的砥砺和积聚
孕育着春天的来临
一个物种的衍生和繁荣
总要经受无数次锤炼和磨难
向崇安
有位青年找老朽谈心,他说:文学是青春的事业,君不见贾谊终仅33岁,文学成就都与屈原并称;王勃26岁就留下了16卷诗文作品;李贺27岁,写下大量脍炙人口的诗篇;郭沫若28岁写出《女神》;冰心23岁写出《繁星》、《春水》;丁玲24岁写出《莎菲女士的日记》;曹禺23岁就创作了不朽的名剧《雷雨》,31岁之前成就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5部剧作……如今,有些快手的小说作家,实现了“短篇不过夜,中篇不过周,长篇不过月”的速度;君不见《中国新闻出版报》曾报道:某青年女作家2008年3月至5月,两个多月的时间即推出3本书,平均23天即出1本书;舆论界还说,这个速度与一个月出两本书的“80后”青春写手相比,又是小巫见大巫了。他接着说:我正青春力盛,不信就不能与上述古今作家来比试我立志要以更快的速度,写出更加不朽的篇章来!
年轻人的好志向,和他的慷慨激昂,实在令我感动。当他问到我的看法时,我才合拢了张开的嘴,冷静地告诉他:文学前辈的成功,并非易事;如今的快写作家,不知质量如何,难免会“快拔萝卜带出泥”。我还告诉他,古今大凡成功者,无不付出巨大的艰辛写作成功,爱读书和深入体验生活是基础。高尔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西汉的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大凡成功者,无不爱读书苦读书,他们“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潜心积累书本知识和实践知识,真的“学富五车”,所以才“下笔如有神”。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文学家卢梭,六七岁时就是个书迷,晚上他经常和父亲一起沉醉在看书之中,从晚上一直读到天亮是常事。卢梭把家里的书读完后,又开始读他外祖父的藏书。书籍使他热爱和崇敬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他决心以他们为榜样。后来卢梭成为思想家、文学家,在1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他被尊为“革命的先驱”和“人类的导师”。
写作成功,刻苦磨练是保证。古今中外那些慢工出细活的文学巨匠和大作家,少有快速高度、一飞冲天的纪录,他们为写作付出的是心血、是生命。司马迁写《史记》,历时十多年才大功告成;曹雪芹写《红楼梦》,“批阅十载,增删五次”,直到去世仍未完成全稿;俄国文豪托尔斯泰经过12次大的修改,才写定《安娜·卡列尼娜》;蒲松龄的一部《聊斋》,从搜集素材到定稿,用了二十多年;谈迁的一部《国榷》,从搜集材料到写成,用去17年,由于书稿被人偷走,又写了9年,他从29岁开始写作此书,写好此书后已是‘65岁老人了:当代作家陈忠实写《白鹿原》,一稿写了一年,二稿写了三年,共写了四年。可见,这些大家的大作不是快出来的,而是慢出来的。
写作成功,坚持“二为”方针是灵魂。这就是说,更重要的是在思想上要明确,立志写作到底是为了什么?是为了“一举成名天下知”,为名为利,还是坚持“二为”方针,为国为民!历史最突出的例子是屈原。屈原被黜之后,引吟泽畔,发愤抒情,上下求索,朝饮坠露,夕餐落英,“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忽反顾以流涕兮,哀高丘之无女”,即热烈表达了自己的爱国情怀和高风亮节,也无情鞭挞了楚王的昏聩和权奸的误国。他虽因悲愤过度而投江自沉,但他的为国为民的伟大情操却惊天地而泣鬼神!
人生要有所追求,只为生命充实;要有奋斗目标,只为生活得高尚;要有人生坐标,只为做事做人。学海无涯,那种虚夸浮饰者绝难成功,只有勤学苦练、甘于寂寞、心灵宁静者,才有可能达到成功的彼岸!
秋思
黄 怡
思绪如风
刮来你的信息
几片悬在空中的黄叶
敲击思念的琴键
走在秋天的路上
回望
那份相思
被剥离得一丝不挂
这个季节
情就是一件逡寒的衣服
爱就似一艘船
风太大
会吹散一切
船会漂泊无法靠岸
拾起一片落叶
拾起一地的相思
沉甸甸的心
载满挂念
这个季节雨太多
思念会被淋湿
这个季节风太大
相思会被吹散
监狱小景
韩志宽
大墙门上的灯
对飞蛾说
你们也太傻
干嘛总是以身投火
难道没看见
前边倒毙的同伙
蛾说
我们眼里只有
闪光的金钱诱惑
那里知道
灯火的险恶
心存侥幸赌把
岂料死得如此不值得
大墙象只巨大灯泡
贪官象小小飞蛾
望着扑灯的昆虫
心弦被触拨
禁不住潸然
悔泪跌落
燎花花
王占芳
燎花花是关中农村的一种习俗,每年正月十五一过,村里的婆娘、女子们就从家里包袱翻出花花绿绿的布头,三个一堆、五个一团,坐在一起做花花了。
做花花首要的是选布料,搭配颜色。小的花花一般用五、六片布头,大的则要用八、九片大布片了。选好布料之后用剪刀将选好的布料细细剪成圆形布片,巧手一点的,简直就将那原本还齐整的布料剪得像从狼口里扯出来一般。待圆形布料剪出来,下一步就是用针线做花花。先将剪裁好的圆布块两次对折,折成四分之一圆,然后根据做成的花花的大小,将需要折成的圆,齐齐码起来,用线在角上连起,扎紧,放手后,再将其细细撕开,形成一个完整的花花。这种花花就像古时用来招驸马的绣球,又像是一朵开在田野里的小绒花。所以,很得小孩子们的宠爱。她们将花花系在纽扣上,衣领上,袖口上,象一个得胜的将军,挂满了象征权力和荣誉的战利品。
最高兴的是孩子们。他(她)们走东家串西家,比谁的花花最多,谁的做的最好。花花颜色的搭配,花型的好坏,做工的精巧,可就成了最好的评价标准。孩子们往往争着争着,就争得面红耳赤,甚至动起手来。但墙里打架墙外和,不到一会儿,就又手拉着手窜到别家去了。就这样,正月在孩子们的打打闹闹中很快过去了。
正月三十晚上,孩子们将他(她)们用小手已摸得油津津的花花,恋恋不舍地从脖子上,钮扣上,袖子上摘下来,等待着夜幕降临。慢慢地,天黑下来。燎花花开始了,大人们将干草堆在门前,在一声嘹亮的“点花花”声中,熊熊的烈火燃起来了,一下子将周围等着燎花花的人们的笑脸染得像早春里的山茶花,红彤彤的。
火越烧越旺,主人让孩子把早摘下来的花花扔进火堆里,跳火正式开始了。大人们、孩子们从高高窜起的火苗上跳来跳去,正高兴着,一不小心,“呀”对面又来一个,躲己来不及,“扑通”一声,全跳进火堆里。一时间,歌声、笑声在火堆上飞扬。
火渐渐熄灭,孩子们笑着、闹着又到别家去了,主人则从家里拿出一把扫帚,在大人们期待的眼神下,拉足架势,一扫帚下去,火星四溢,象是碧空中闪烁的星星,又像是半空中绽出的焰火,一扫帚下去,谷子、豆、麦子全丰收了(家乡的习俗,根据打出的火花的形状,看来年庄稼的收成),来年准又是个好收成。
难忘家乡的燎花花,虽说这些年,我也渐渐脱离了农村,做了一名“准城里人”,但还是难以忘怀家乡燎花花的习俗。燎花花带着孩子们的童心、欢笑,大人们对生活的期盼与憧憬,燎去了人们一年中所有的晦气,燎去了一身的穷气,燎出了一个红红火火、喜气洋洋的来年。
岁月感怀(外—首)
李庆旗
日月经天
一步—个坚实的脚印
江河行地
一步一段跋涉的历程
用勤奋和智慧的力量
繁荣自身的躯干和枝叶
生命之树常青
缘于不断吸取雨露的滋润
风霜的侵蚀
改不掉青翠的本色
几片落叶的凋零
撼不动擎天大柱的深根
坚定虔诚的信念种子
隆冬时节也会萌动
苍海横流的变数
更显得新理念的郁郁葱葱
冰凌花
人们还曲卷在
寒冷记忆的时候、
你已经顶着覆盖的冰雪
驱逐酷寒的冬夜
迎来春天的黎明
山涧、河谷、脊地
你承载着贫困的自然
忍受着自然的贫困
追求、破灭、酸楚、困惑
默默地生存在信念的空间
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天空
一朵小花也有一份天下
一个意志就是一座高山
一种追求就是生命之花
冬天的砥砺和积聚
孕育着春天的来临
一个物种的衍生和繁荣
总要经受无数次锤炼和磨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