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言影响思维,汉英语言差异反映出汉英思维差异,但是一般人浑然不觉,本文在词汇层面剖析一些实例,把抽象转为具体,旨在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汉语和英语,并借此机会与老师们交流。
关键词:语言;思维;差异
前言
语言学宗师吕叔湘说“汉语与英语比较,汉语的特点、英语的特点都显现出来。”歌德说“一个不懂外语的人对他的母语也是一知半解。”Spair-Whorf认为:语言形式决定着语言使用者对宇宙的看法,词语本身或语言中的概念系统制约了人们对于客观世界的认识,某种语言特征长期作用于使用者,使他们接受某种心理定式。汉语传统倾向于用词华丽、主体意识、感性思维、归纳、以情动人;英语倾向于用词朴实、客体意识、理性思维、演绎、以理服人。[1]
一、词音
汉语经历过三次由外部因素导致重大改变。 第一次是蒙人统治华夏时出版《中原音韵》,把浊声母改成了清声母;入声韵母都改成元音韵尾,但是韵尾[-m]改成了[-n]. 例如“男nám改成nán,林lím改成lín”中古的平声分化成阴平和阳平,删掉多数入声。 第二次是1644年满清统治华夏时引入zh/ch/sh翘舌声母。(为何保留[-n]构成的闭音节?我推测是因为[-n]构成的闭音节嘴唇不闭,声音不太小,其他闭音节都是全闭,声音无法洪亮。(这样便于大声呼喊吼叫。估计这就是为什么一些外国人说中国人嗓门特别大)。第三次是1898年马建忠借鉴西方语法编写汉语语法。
英语是表音文字。每个主重音加前后的次重音和轻音是一拍, 音节多的词说快一些, 音节少的词说慢一些, 由此形成节奏。特点是连绵成曲、疏密交替的节奏。
汉语是表意文字。古汉语每个词是一个字是一个音节等于一个音步,所以汉语古诗整齐优美。但造字很费劲,现代就利用旧字创造新词。在韵律上, 两字一顿就成了现代汉语最常见的节拍单位。
二、词义
(一)理据
中文象形,英文象音。远古时代各民族开始创造文字都是象形文字+会意文字,其实就是用画画示意,这是最原始方法,儿童就会,被称为儿童语言。这种方法造字会遇到一些抽象意义很难画出来,于是西方人放弃这种方法,转而采用拼音法。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汉字是1956年简化的,简化之前汉字笔画很多(辭/龖/攡/靉/鼇/魑/魍/嚏/瀳/鳟/鷷/藏/巐/囃/麤/鮿/轍/龘)。学习写字很费劲,读书成为富人权贵的奢侈品。象形会意文字就像画画,有画面感、美感,这就是为什么世界上唯独汉字有书法!所以中文更适合于文学艺术,西文更适用于科研思辨。
汉字字形直接决定字义,同一个字可以不同音,例如,树shu/qiu,石shi/jio,雨yu/hu等等。
象音文字的词义由读音决定,例如,minute[ ?m?n?t]分钟 [ma??nju?t]会议记录;tear[t??]眼泪 [te?]撕裂;wind[w?nd ]风 [wa?nd]缠绕;sow[s??]播种 [sa?]母猪;汉字固定封闭自足,有利于延续传统,对思维潜移默化成为怀古守旧。
(二)具象造词/抽象造词
各有各的优点缺点。象形文字,有利于歷史考古和文化传承但不利于创新创造。而英文是开放的文字,可以加前缀后缀,不利于文化传承但有利于与时俱进。
如,一盏灯a lamp,古代用油盏做灯,现在的灯不用油也不用盏,汉语还叫“一盏灯”就不合理了,以前灯(燈)有火,可是现在我们用的灯无火,灯(燈)的火字旁要不要改?尴尬了。但是英语叫a lamp不尴尬。
(三)词汇空缺
汉语的造字比英语难,很多不出来,造成词汇空缺。例如,sip一小口一小口地喝,我们知道sake/heck的意思但找不到对应的汉语词。Don't get married for the sake of it别为了结婚而结婚。中国特有的词如气功找不到英语词。其实state与country不同,但汉语里没有对应词,只能译成同一个词“国”。历史上“或,國,囻,囯,国”,原先“或”是甲骨文象形字指领地/领域,后来在“或”周边加一个密闭框变成“國”象征边界意识更明显,魏晋时期有人用“囻”代替“國”反映了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秦汉时期也有人把“國”简写成“囯”里面是王不是玉,太平天国的领袖非常喜欢这个字因为它表示整个国就是王的私有财产。民国时期改用“囻”,1955年把“囯”里的王改成玉变成“国”。笔者认为“或,國”相当于“homeland/ country”,“囻”相当于nation,“囯”相当于state政权,岳飞母亲写给岳飞“盡忠報國”的“國”指“homeland/ country家园/领地”。可是,现代汉语没有四个字与英语对应,所以我们外交部和编译局一致把“一国两制”译成“one country, two systems”而不译成“one state, two systems”这是慎重的翻译。[3] 国家≠国,袋鼠≠袋。
三、结语
人使用不同工具进行工作会受到不同的局限,工具越简陋粗糙工作局限越大,人使用不同语言进行思维也会受到不同的局限,但是人们却浑然不觉。我们的祖先最勤劳智慧,地大物博,科学技术却落后西方,原因之一是思维工具局限。
事实胜雄辩:据2005年03月29日人民网,中国科学院院士81%是海归,重点大学的校长八成是海归。很多留学欧美日的科学家教育家政治家(詹天佑、严复、鲁迅、胡适、闻一多、林语堂、巴金、老舍、周恩来、邓小平、陈毅、张闻天、王稼祥、钱学森、钱伟长、钱三强、华罗庚、邓稼先、杨振宁、李四光、黄子卿、卢永广、叶企孙、束星北、竺可桢、苏步青、严济慈、侯德榜、童第周、丁颖、熊庆来、梁思成、林巧稚、施一公、等等)利用西方工具回国推动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巨大进步,有些人未曾留学也有重大贡献但他们精通外语(朱镕基、李克强、马云、李彦宏等等),有些人不懂外语也取得很大成就但是假如他们也懂外语会取得更大更大的成就!所以我们不要夜郎自大,汉语和英语都要学。
参考文献:
[1]曹晓安.从萨丕尔-沃尔夫假说看语言和思维对文化的影响[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8(7):122-123.
[2]江歌.英语和汉语在语音、语法上的异同点[J].外语教学,2009(3):50.
[3]黄进南.建构主义理论对英语教学实践适用度探究[J].海外英语,2018(10):213.
关键词:语言;思维;差异
前言
语言学宗师吕叔湘说“汉语与英语比较,汉语的特点、英语的特点都显现出来。”歌德说“一个不懂外语的人对他的母语也是一知半解。”Spair-Whorf认为:语言形式决定着语言使用者对宇宙的看法,词语本身或语言中的概念系统制约了人们对于客观世界的认识,某种语言特征长期作用于使用者,使他们接受某种心理定式。汉语传统倾向于用词华丽、主体意识、感性思维、归纳、以情动人;英语倾向于用词朴实、客体意识、理性思维、演绎、以理服人。[1]
一、词音
汉语经历过三次由外部因素导致重大改变。 第一次是蒙人统治华夏时出版《中原音韵》,把浊声母改成了清声母;入声韵母都改成元音韵尾,但是韵尾[-m]改成了[-n]. 例如“男nám改成nán,林lím改成lín”中古的平声分化成阴平和阳平,删掉多数入声。 第二次是1644年满清统治华夏时引入zh/ch/sh翘舌声母。(为何保留[-n]构成的闭音节?我推测是因为[-n]构成的闭音节嘴唇不闭,声音不太小,其他闭音节都是全闭,声音无法洪亮。(这样便于大声呼喊吼叫。估计这就是为什么一些外国人说中国人嗓门特别大)。第三次是1898年马建忠借鉴西方语法编写汉语语法。
英语是表音文字。每个主重音加前后的次重音和轻音是一拍, 音节多的词说快一些, 音节少的词说慢一些, 由此形成节奏。特点是连绵成曲、疏密交替的节奏。
汉语是表意文字。古汉语每个词是一个字是一个音节等于一个音步,所以汉语古诗整齐优美。但造字很费劲,现代就利用旧字创造新词。在韵律上, 两字一顿就成了现代汉语最常见的节拍单位。
二、词义
(一)理据
中文象形,英文象音。远古时代各民族开始创造文字都是象形文字+会意文字,其实就是用画画示意,这是最原始方法,儿童就会,被称为儿童语言。这种方法造字会遇到一些抽象意义很难画出来,于是西方人放弃这种方法,转而采用拼音法。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汉字是1956年简化的,简化之前汉字笔画很多(辭/龖/攡/靉/鼇/魑/魍/嚏/瀳/鳟/鷷/藏/巐/囃/麤/鮿/轍/龘)。学习写字很费劲,读书成为富人权贵的奢侈品。象形会意文字就像画画,有画面感、美感,这就是为什么世界上唯独汉字有书法!所以中文更适合于文学艺术,西文更适用于科研思辨。
汉字字形直接决定字义,同一个字可以不同音,例如,树shu/qiu,石shi/jio,雨yu/hu等等。
象音文字的词义由读音决定,例如,minute[ ?m?n?t]分钟 [ma??nju?t]会议记录;tear[t??]眼泪 [te?]撕裂;wind[w?nd ]风 [wa?nd]缠绕;sow[s??]播种 [sa?]母猪;汉字固定封闭自足,有利于延续传统,对思维潜移默化成为怀古守旧。
(二)具象造词/抽象造词
各有各的优点缺点。象形文字,有利于歷史考古和文化传承但不利于创新创造。而英文是开放的文字,可以加前缀后缀,不利于文化传承但有利于与时俱进。
如,一盏灯a lamp,古代用油盏做灯,现在的灯不用油也不用盏,汉语还叫“一盏灯”就不合理了,以前灯(燈)有火,可是现在我们用的灯无火,灯(燈)的火字旁要不要改?尴尬了。但是英语叫a lamp不尴尬。
(三)词汇空缺
汉语的造字比英语难,很多不出来,造成词汇空缺。例如,sip一小口一小口地喝,我们知道sake/heck的意思但找不到对应的汉语词。Don't get married for the sake of it别为了结婚而结婚。中国特有的词如气功找不到英语词。其实state与country不同,但汉语里没有对应词,只能译成同一个词“国”。历史上“或,國,囻,囯,国”,原先“或”是甲骨文象形字指领地/领域,后来在“或”周边加一个密闭框变成“國”象征边界意识更明显,魏晋时期有人用“囻”代替“國”反映了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秦汉时期也有人把“國”简写成“囯”里面是王不是玉,太平天国的领袖非常喜欢这个字因为它表示整个国就是王的私有财产。民国时期改用“囻”,1955年把“囯”里的王改成玉变成“国”。笔者认为“或,國”相当于“homeland/ country”,“囻”相当于nation,“囯”相当于state政权,岳飞母亲写给岳飞“盡忠報國”的“國”指“homeland/ country家园/领地”。可是,现代汉语没有四个字与英语对应,所以我们外交部和编译局一致把“一国两制”译成“one country, two systems”而不译成“one state, two systems”这是慎重的翻译。[3] 国家≠国,袋鼠≠袋。
三、结语
人使用不同工具进行工作会受到不同的局限,工具越简陋粗糙工作局限越大,人使用不同语言进行思维也会受到不同的局限,但是人们却浑然不觉。我们的祖先最勤劳智慧,地大物博,科学技术却落后西方,原因之一是思维工具局限。
事实胜雄辩:据2005年03月29日人民网,中国科学院院士81%是海归,重点大学的校长八成是海归。很多留学欧美日的科学家教育家政治家(詹天佑、严复、鲁迅、胡适、闻一多、林语堂、巴金、老舍、周恩来、邓小平、陈毅、张闻天、王稼祥、钱学森、钱伟长、钱三强、华罗庚、邓稼先、杨振宁、李四光、黄子卿、卢永广、叶企孙、束星北、竺可桢、苏步青、严济慈、侯德榜、童第周、丁颖、熊庆来、梁思成、林巧稚、施一公、等等)利用西方工具回国推动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巨大进步,有些人未曾留学也有重大贡献但他们精通外语(朱镕基、李克强、马云、李彦宏等等),有些人不懂外语也取得很大成就但是假如他们也懂外语会取得更大更大的成就!所以我们不要夜郎自大,汉语和英语都要学。
参考文献:
[1]曹晓安.从萨丕尔-沃尔夫假说看语言和思维对文化的影响[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8(7):122-123.
[2]江歌.英语和汉语在语音、语法上的异同点[J].外语教学,2009(3):50.
[3]黄进南.建构主义理论对英语教学实践适用度探究[J].海外英语,2018(1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