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我们加强青年学生的红色文化教育,将红色文化教育渗透到德育之中,不仅能使广大青少年了解红色历史、懂得红色文化的精神实质,还能使他们自觉地学习和践行,让红色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
关键词:红色文化 红色基因 传承 教育
红色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的爱国文化之根。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这是对弘扬红色文化提出的明确要求,所以要加强青年学生的红色文化教育,让红色文化得以继承和发扬。但是,当代红色文化教育多理论、少实践,多书本知识、少社会活动,教育多流于形式,甚至空洞。笔者以为,将红色文化教育渗透到德育之中,不仅能使广大青少年了解红色历史、懂得红色文化的精神实质,还能让青少年传承和发扬老一辈人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和革命传统,自觉地学习和践行,从而提升学校德育的实效性。
一、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
学校教育应主动把红色文化纳入到校园文化建设的轨道,制定青年学生红色文化教育的中长期发展规划,探寻红色文化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点。一方面用红色文化资源充实课堂教学,把红色文化资源充分纳入日常的思想教育、专题教育和其他相关课程教育的内容体系,使大多数文史类课程具备丰富的革命史背景和充足的红色论据,使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有感染力,以改变目前大学思想政治教学课程枯燥、太多程序化教学、缺少吸引力等状况。另一方面,大力提倡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让红色文化走进校园生活,让课堂教学得到延伸。例如以“青少年文化周”“科技文化节”“社团文化节”为主要载体,通过红色歌曲、红色故事、红色文学、历史题材的舞蹈艺术表演以及摄影、美术作品展为主要形式,以润物细无声的感染力,全面渗透到大学生的文化生活,让更多的红色资源及其蕴含的精神内涵融入青年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去。
二、学校教育和社会实践相结合
当前,红色文化教育中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理论脱离实际”的现象,缺少对红色文化的系统深入研究,不能很好地将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因此,要加强红色文化教育,坚持校内教育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既要有“请进来”,又要有“走出去”。可以聘请有亲身革命经历的老红军、老战士,或者是军队院校的有关专家、教授,或者专注于革命史教育的专家、学者来学校讲课,让红色文化走进学校,走进课堂,把红色文化的深刻底蕴带入学生的心灵深处。然后,利用节假日或寒暑假,组织学生参加参观革命历史纪念馆、调研红色资源、开展红色旅游、体验红色生活、重温红色历史等活动,也可组织大学生到社区、企业、农村宣讲红色精神,让学生在更加广阔的空间里自觉提升思想境界,进而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心灵的净化与精神的洗礼,以充分有效地发挥红色资源的教育作用。
三、鲜明的内容和丰富的题材相结合
从小英雄王二小、狼牙山五壮士、董存瑞、红岩英烈等人们熟悉的英雄人物,到焦裕禄、孔繁森、李保国等当代英模人物,都是红色文化的重要内容,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改革实践中产生的,是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并最终实现共產主义的文化,是体现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文化,是以人民大众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包括物化形态的红色资源,又包括精神形态的红色精神。那些历经风雨、饱受沧桑的战场纪念地,革命会议遗址,领袖的故居、旧居等纪念馆,革命先辈用过的遗物等纪念物以及革命理论、革命精神、革命传统等精神遗产,都聚焦了中国梦的时代主题,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唱响爱国主义主旋律,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四、红色之旅和新媒体相结合
红色文化教育作为青少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部分,需要我们营造出良好的红色文化传播和教育的氛围,创新红色文化育人机制,为青少年文化的健康发展服务。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青年的原则,多用鲜活通俗的语言,多用生动典型的红色文化事例,多用喜闻乐见的形式,多用疏导、参与、讨论的方法,增强红色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又要注意适应网络时代的发展,在青少年文化建设当中,抢占网络制高点,利用青年频繁使用网络的特点,开设红色资源网站,开发出既有时代特点,又有感染力、吸引力的红色资源软件,构建红色资源网络文化,占领网络阵地,用先进的思想文化引导网络阵地,使先进的思想文化成为网络阵地的导向,把握舆论引导的主导权。
(作者简介:赵学勇,男,本科,河北省英烈纪念园,讲师,研究方向:红色文化)(责任编辑 刘冬杨)
关键词:红色文化 红色基因 传承 教育
红色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的爱国文化之根。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这是对弘扬红色文化提出的明确要求,所以要加强青年学生的红色文化教育,让红色文化得以继承和发扬。但是,当代红色文化教育多理论、少实践,多书本知识、少社会活动,教育多流于形式,甚至空洞。笔者以为,将红色文化教育渗透到德育之中,不仅能使广大青少年了解红色历史、懂得红色文化的精神实质,还能让青少年传承和发扬老一辈人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和革命传统,自觉地学习和践行,从而提升学校德育的实效性。
一、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
学校教育应主动把红色文化纳入到校园文化建设的轨道,制定青年学生红色文化教育的中长期发展规划,探寻红色文化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点。一方面用红色文化资源充实课堂教学,把红色文化资源充分纳入日常的思想教育、专题教育和其他相关课程教育的内容体系,使大多数文史类课程具备丰富的革命史背景和充足的红色论据,使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有感染力,以改变目前大学思想政治教学课程枯燥、太多程序化教学、缺少吸引力等状况。另一方面,大力提倡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让红色文化走进校园生活,让课堂教学得到延伸。例如以“青少年文化周”“科技文化节”“社团文化节”为主要载体,通过红色歌曲、红色故事、红色文学、历史题材的舞蹈艺术表演以及摄影、美术作品展为主要形式,以润物细无声的感染力,全面渗透到大学生的文化生活,让更多的红色资源及其蕴含的精神内涵融入青年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去。
二、学校教育和社会实践相结合
当前,红色文化教育中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理论脱离实际”的现象,缺少对红色文化的系统深入研究,不能很好地将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因此,要加强红色文化教育,坚持校内教育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既要有“请进来”,又要有“走出去”。可以聘请有亲身革命经历的老红军、老战士,或者是军队院校的有关专家、教授,或者专注于革命史教育的专家、学者来学校讲课,让红色文化走进学校,走进课堂,把红色文化的深刻底蕴带入学生的心灵深处。然后,利用节假日或寒暑假,组织学生参加参观革命历史纪念馆、调研红色资源、开展红色旅游、体验红色生活、重温红色历史等活动,也可组织大学生到社区、企业、农村宣讲红色精神,让学生在更加广阔的空间里自觉提升思想境界,进而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心灵的净化与精神的洗礼,以充分有效地发挥红色资源的教育作用。
三、鲜明的内容和丰富的题材相结合
从小英雄王二小、狼牙山五壮士、董存瑞、红岩英烈等人们熟悉的英雄人物,到焦裕禄、孔繁森、李保国等当代英模人物,都是红色文化的重要内容,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改革实践中产生的,是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并最终实现共產主义的文化,是体现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文化,是以人民大众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包括物化形态的红色资源,又包括精神形态的红色精神。那些历经风雨、饱受沧桑的战场纪念地,革命会议遗址,领袖的故居、旧居等纪念馆,革命先辈用过的遗物等纪念物以及革命理论、革命精神、革命传统等精神遗产,都聚焦了中国梦的时代主题,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唱响爱国主义主旋律,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四、红色之旅和新媒体相结合
红色文化教育作为青少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部分,需要我们营造出良好的红色文化传播和教育的氛围,创新红色文化育人机制,为青少年文化的健康发展服务。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青年的原则,多用鲜活通俗的语言,多用生动典型的红色文化事例,多用喜闻乐见的形式,多用疏导、参与、讨论的方法,增强红色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又要注意适应网络时代的发展,在青少年文化建设当中,抢占网络制高点,利用青年频繁使用网络的特点,开设红色资源网站,开发出既有时代特点,又有感染力、吸引力的红色资源软件,构建红色资源网络文化,占领网络阵地,用先进的思想文化引导网络阵地,使先进的思想文化成为网络阵地的导向,把握舆论引导的主导权。
(作者简介:赵学勇,男,本科,河北省英烈纪念园,讲师,研究方向:红色文化)(责任编辑 刘冬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