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洱是当代一名优秀的作家。他在文学期刊上发表的第一篇小说是《关东文学》1987年12期上的《福音》。截至2020年,李洱已经是一位文坛出道三十三年的作家了。他创作了《导师死了》《遗忘》《午后的诗学》等优秀中短篇作品,也贡献了《花腔》《石榴树上结樱桃》等优秀长篇小说作品。其中的《花腔》《石榴树上结樱桃》更是帮助李洱确立了他在文坛上的位置。然而,2006年以后,李洱的创作进入了一段时间的空白期,除了短篇小说《你在哪》和中篇小说《从何说起呢》之外,基本没有别的小说作品问世。直到2018年,李洱终于在《收获》杂志上完成了自己的又一篇长篇小说《应物兄》的连载,并正式出版。不同于《花腔》在2002年入围第六届茅盾文学奖却遗憾落选,《应物兄》最终获得了2019年第十届茅盾文学奖,由此也引发了更多的关注和争论。
《应物兄》主要讲述济州大学的知名教授应物兄为迎接享有国际声誉的儒学大师程济世归国,以及筹备建立济州大学儒学研究院,而在各方势力之间奔走、周旋的故事。这部小说延续了李洱一直以来对知识分子的观察,并且聚焦在学院知识分子上,用辛辣的笔触向读者展示了这群人的热闹和笑料。
南帆老师评论“李洱的一个重大发现即是,这些知识分子的生活正在与所谓的宏大叙事相互剥离”[1]。李洱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已经成为“日常生活的俘虏”。这使得这群知识分子成为“饶舌的哑巴”,“生活在自身之外”。“饶舌的哑巴”很好地概括出了李洱笔下的知识分子所普遍存在的失语问题,也同样体现出他们处在话语困境中的窘迫。
小说主人公应物兄身上就有着失语问题,具体表现为他的欲语而无言、言而无用和自言自语三方面。应物兄的导师乔木先生多次教育自己的学生要“少讲话”“管住自己的舌头”,并且说“长大的标志是憋得住尿,成熟的标志是憋得住话”。正是在这样的教导下,应物兄改掉了多嘴多舌的“毛病”,也正是由于这种自我抑制,应物兄常常处在欲语而无言的状态之中。而他个人的表态又往往难以影响大局,明明一心想推动济州大学儒学研究院建立,卻眼睁睁看着才能不足的关系户进入研究院,只好不断妥协。他要苦苦压抑说话的欲望,而终于出口后迎接他的却是巨大的无力感。这样的恶性循环使得他始终陷于言与不言的拉扯,从而走向了自我分裂。在小说中,这种分裂具体表现在应物兄于全书中不断出现的大段的自言自语中——“他看着那些正在融化的冰块,问自己:‘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他清晰地听见自己在发问。他慢慢弄明白了,自己好像无师自通地找到了一个妥协的办法:我可以把一句话说出来,但又不让别人听到;舌头痛快了,脑子也飞快地转起来了;说话思考两不误。有话就说,边想边说,不亦乐乎?”
实际上,应物兄的话语困境与他的精神危机互为表里:对内体现在情绪上的无助、焦虑,对外表现为人际关系上的被动和情欲的疏于自控。最后揭示的是应物兄这个人物在主体性上的缺失。比如,应物兄的笔名和作品的书名是由出版方决定的,而非他自己;他自命清高,却对朗月半推半就,放纵了情欲;对于内心真正欣赏的女性陆空谷,他则缺少争取的勇气;面对出轨的妻子,他也束手无策,只能维持分居。
与栾廷玉、卡尔文纵情声色不同,也不同于芸娘、何为教授的自我坚守,应物兄从始至终都无法贯彻自己的意志,从而失语,又通过“自言自语”来完成反思和批判。这使得应物兄成为了这本小说中一个绝佳的观察者和参照物。在应物兄身上,我们能窥见知识分子的可贵与可鄙。这本小说也全面地揭示了知识分子话语权的丧失。
在与魏天真的对谈录中,李洱提道:“我原来计划,除了中短篇小说,这辈子只写三部长篇,一部关于历史的,一部关于现实的,还有一部关于未来的。《花腔》是计划中的第一部,《石榴树上结樱桃》是在准备第二部长篇时,临时插进去的。我现在正在写的,是原计划中的第二部,也就是关于现实的一部小说。内容比较复杂,篇幅也比较长,大概要写三十万字,几句话讲不清楚,何时能够写完也不知道。”[2]而这部小说的最终完成耗费了李洱十三年。可以说,《应物兄》本身的庞杂,一方面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另一方面也天然设置了较高的阅读门槛。历史往往能够被摘取,未来常常供人遐想,而讨论当下则需要作家有一门压缩与还原的手艺。从这一层面来看,李洱的《应物兄》是令人钦佩的。
小说对学院知识分子,尤其是对人文知识分子的批判是生动的、戏谑的,并且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是有效的。而从何为教授、芸娘、双林院士和文德能、文德斯兄弟这批令人尊敬的知识分子身上,我们能窥见作者讽刺背后隐含的希望与失落、嘲弄中的怀旧与感伤。
《应物兄》的外界评价呈现了可以预见的两极分化,无论读者出于何种目的和标准得出何种结论,都必须承认这部小说增加了大量的细节,从而在意图上趋近“现实”,而非一部可以随便下定论的小说。
而在2020年的全球性疫情暴发后重读《应物兄》,我们能从更多角度来反思《应物兄》中体现出的知识分子失语问题。当疫情降临,与身体的隔离相对的是互联网舆论话语场的畅通无阻。在这样的情况下,每一个人该说什么,不应该说什么,相信什么,又怀疑什么,变成了一种新的挑战。知识分子们该如何表达也成为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当话筒递过来的时候,知识分子们如何做到有观点但不偏信,有感情但不偏激?这无关乎胜败,更不是智识与话术的比拼炫耀,而是对知识分子和有社会影响力的人的一次更加沉重的拷问。又或许,我们每个人都应当自问,我们是否能够有责任感地发挥影响力?
实际上,在大部分时候,知识分子并不是面临最严峻生存考验的那批人。而当今社会也是一个知识和技能拥有相当多机会变现的时代。部分知识分子固然有了足够的舞台自矜和自怜,也有展示失意的时间。《应物兄》中所展现的知识分子的失语以及精神世界的塌陷带领我们直视虚无。而疫情将生死问题抛给所有人的时候,“活下去”的需求覆盖了别的问题。在这种时刻,慎思下的沉默可能也是一种好的表达。
参考文献:
[1]南帆.饶舌与缄默:生活在自身之外[J].当代作家评论,2001(04):115-120.
[2]魏天真,李洱.“倾听到世界的心跳”——李洱访谈录[J].小说评论,2006(04):26-32.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应物兄》主要讲述济州大学的知名教授应物兄为迎接享有国际声誉的儒学大师程济世归国,以及筹备建立济州大学儒学研究院,而在各方势力之间奔走、周旋的故事。这部小说延续了李洱一直以来对知识分子的观察,并且聚焦在学院知识分子上,用辛辣的笔触向读者展示了这群人的热闹和笑料。
南帆老师评论“李洱的一个重大发现即是,这些知识分子的生活正在与所谓的宏大叙事相互剥离”[1]。李洱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已经成为“日常生活的俘虏”。这使得这群知识分子成为“饶舌的哑巴”,“生活在自身之外”。“饶舌的哑巴”很好地概括出了李洱笔下的知识分子所普遍存在的失语问题,也同样体现出他们处在话语困境中的窘迫。
小说主人公应物兄身上就有着失语问题,具体表现为他的欲语而无言、言而无用和自言自语三方面。应物兄的导师乔木先生多次教育自己的学生要“少讲话”“管住自己的舌头”,并且说“长大的标志是憋得住尿,成熟的标志是憋得住话”。正是在这样的教导下,应物兄改掉了多嘴多舌的“毛病”,也正是由于这种自我抑制,应物兄常常处在欲语而无言的状态之中。而他个人的表态又往往难以影响大局,明明一心想推动济州大学儒学研究院建立,卻眼睁睁看着才能不足的关系户进入研究院,只好不断妥协。他要苦苦压抑说话的欲望,而终于出口后迎接他的却是巨大的无力感。这样的恶性循环使得他始终陷于言与不言的拉扯,从而走向了自我分裂。在小说中,这种分裂具体表现在应物兄于全书中不断出现的大段的自言自语中——“他看着那些正在融化的冰块,问自己:‘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他清晰地听见自己在发问。他慢慢弄明白了,自己好像无师自通地找到了一个妥协的办法:我可以把一句话说出来,但又不让别人听到;舌头痛快了,脑子也飞快地转起来了;说话思考两不误。有话就说,边想边说,不亦乐乎?”
实际上,应物兄的话语困境与他的精神危机互为表里:对内体现在情绪上的无助、焦虑,对外表现为人际关系上的被动和情欲的疏于自控。最后揭示的是应物兄这个人物在主体性上的缺失。比如,应物兄的笔名和作品的书名是由出版方决定的,而非他自己;他自命清高,却对朗月半推半就,放纵了情欲;对于内心真正欣赏的女性陆空谷,他则缺少争取的勇气;面对出轨的妻子,他也束手无策,只能维持分居。
与栾廷玉、卡尔文纵情声色不同,也不同于芸娘、何为教授的自我坚守,应物兄从始至终都无法贯彻自己的意志,从而失语,又通过“自言自语”来完成反思和批判。这使得应物兄成为了这本小说中一个绝佳的观察者和参照物。在应物兄身上,我们能窥见知识分子的可贵与可鄙。这本小说也全面地揭示了知识分子话语权的丧失。
在与魏天真的对谈录中,李洱提道:“我原来计划,除了中短篇小说,这辈子只写三部长篇,一部关于历史的,一部关于现实的,还有一部关于未来的。《花腔》是计划中的第一部,《石榴树上结樱桃》是在准备第二部长篇时,临时插进去的。我现在正在写的,是原计划中的第二部,也就是关于现实的一部小说。内容比较复杂,篇幅也比较长,大概要写三十万字,几句话讲不清楚,何时能够写完也不知道。”[2]而这部小说的最终完成耗费了李洱十三年。可以说,《应物兄》本身的庞杂,一方面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另一方面也天然设置了较高的阅读门槛。历史往往能够被摘取,未来常常供人遐想,而讨论当下则需要作家有一门压缩与还原的手艺。从这一层面来看,李洱的《应物兄》是令人钦佩的。
小说对学院知识分子,尤其是对人文知识分子的批判是生动的、戏谑的,并且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是有效的。而从何为教授、芸娘、双林院士和文德能、文德斯兄弟这批令人尊敬的知识分子身上,我们能窥见作者讽刺背后隐含的希望与失落、嘲弄中的怀旧与感伤。
《应物兄》的外界评价呈现了可以预见的两极分化,无论读者出于何种目的和标准得出何种结论,都必须承认这部小说增加了大量的细节,从而在意图上趋近“现实”,而非一部可以随便下定论的小说。
而在2020年的全球性疫情暴发后重读《应物兄》,我们能从更多角度来反思《应物兄》中体现出的知识分子失语问题。当疫情降临,与身体的隔离相对的是互联网舆论话语场的畅通无阻。在这样的情况下,每一个人该说什么,不应该说什么,相信什么,又怀疑什么,变成了一种新的挑战。知识分子们该如何表达也成为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当话筒递过来的时候,知识分子们如何做到有观点但不偏信,有感情但不偏激?这无关乎胜败,更不是智识与话术的比拼炫耀,而是对知识分子和有社会影响力的人的一次更加沉重的拷问。又或许,我们每个人都应当自问,我们是否能够有责任感地发挥影响力?
实际上,在大部分时候,知识分子并不是面临最严峻生存考验的那批人。而当今社会也是一个知识和技能拥有相当多机会变现的时代。部分知识分子固然有了足够的舞台自矜和自怜,也有展示失意的时间。《应物兄》中所展现的知识分子的失语以及精神世界的塌陷带领我们直视虚无。而疫情将生死问题抛给所有人的时候,“活下去”的需求覆盖了别的问题。在这种时刻,慎思下的沉默可能也是一种好的表达。
参考文献:
[1]南帆.饶舌与缄默:生活在自身之外[J].当代作家评论,2001(04):115-120.
[2]魏天真,李洱.“倾听到世界的心跳”——李洱访谈录[J].小说评论,2006(04):26-32.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