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从高职高专开展“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意义、实施、需要解决的问题和举措展开分析,进而就如何促进高职高专“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进行探讨。
关键词:教学做一体化 教学实施 “多证”教育
高职高专“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就是在教学环节中,把培养高职高专学生的职业能力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单独制定教学计划与大纲,构建职业能力整体培养目标体系,通过各个教学环节的落实来保证整体目标的实现。
一、高职高专开展“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的意义
高职高专院校,其培养的目标是要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这就对高职高专院校提出新的要求,即开展“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从教学改革入手,要求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有机结合起来,做到边教边做、边学边做,在做中学,在学中做,从做中找出差距及时更正,重新复习所学的理论知识,再重新动手操作。学生学的过程也是融入做的过程。教师教完了整个项目,学生不仅学会了相关的理论知识,也学会实际的操作,使所学的理论得到实操的验证,专业技术学会了,技能也得到加强。要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有效地解决学生学习中的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问题,就要开展教学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教学模式,提高和强化学生动手能力。
二、高职高专“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实施
1.建立一体化实训室,完成硬件设施的准备工作
要真正实现“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首先应设立相应的教学做一体化实训室,使硬件符合相关教学要求。建立“教学做一体化”实训室,不仅需要满足老师教的需要,同时也需要满足学生做的需要。一般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室都不仅安装可上理论课的黑板及多媒体等相关设施,同时需具备学生做实操的实操台和实训设备、器材等。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应该是既懂得专业理论,又会技术操作的生产一线的动手能力强的技能型、应用型新型人才。
2.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任务于一身
要真正实现“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双师型的师资队伍是必不可缺的条件。有部分高职高专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还没有真正建立,更没有形成规模。这就要求学校要从多方面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为了加强教师“双师”素质的培养,让教师们更深入地学习新知识,扩展专业面,吸收更多的信息,学校经常与企业联系,派教师下到企业进行锻炼,鼓励教师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从而能够对本专业的建设提出更科学、合理的意见和建议。与此同时,本专业还通过引进具有丰富企业经验的教师队伍等,使专任教师不仅拥有较强的理论知识,同时具备较高的实操水平。高职高专院校传统上在教师队伍的建设与管理上采用的是理论课教师上纯理论课,不参与实操教学,实践课教师只负责实操教学。教学过程上要实现教学与实训、实践的一体化,理论教学与实际操作必须同步进行。
3.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提升学习能力
高职高专院校要有效地解决学生从被动地学到主动地学,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方法中得到充分应用。开展边教边学、边做教学,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学生的参与程度高,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从被动地接受到主动学习,在愉快的气氛中去获取知识。在教学做一体化模式中,可以把学生分成几个组来完成教学任务,每个组由不同成绩的同学组成。动手能力强的学生,不仅在做的过程中能真正学到知识,享受成功的乐趣,同时还可以指导其他同学操作;动手能力较弱的同学,通过做找出自己的差距,及时弥补不足,或者采用小组分工形式,动手能力强的同学做些难度系数较高的岗位,而动手能力相对较弱的同学则做一些基础工作,从而形成一个集体学习的过程。这样不仅优化了课堂教学,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和效率,又使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真正做到把学生推向学习主体地位,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了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4.构建能力评价体系,强化信息反馈,进行有效的激励
高职高专院校在边教和边学的过程中以小组为单位,首先把项目的结果公示,并让该组的学生为其项目结果作相应的评论,指出优点与不足之处。然后其他小组的同学作为评委对其结果作评价打分。最后教师作总结性的评价,对在操作技能的形成过程中,学生常会出现不规范甚至是错误的动作,有时还会出现违反程序的做法,这些必须及时加以指导和纠正,评出成绩较好的小组,给予有效的激励。有了评价体系,就能及时发现不足,及时纠正不规范或错误的操作,一方面养成良好习惯,另一方面不断提高能力。
5.逐步形成了“一体两翼、层层渐进”的实践教学体系
即以校内实训教学、校外顶岗实习为主体,以专项实训、阶段实习为重要组成部分的双翼;按照感性认识阶段实践→具体技能训练→顶岗单项实践→顶岗综合性实践四个层次循序渐进。通过各类实践教学环节,使学生技能的培养依托行业、企业,靠近市场,学生实践教学学时总量保持在总课时量的50%以上。第一,感性认识阶段实践——培养职业认知能力。主要让学生通过对财务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参观、访问,对会计服务与管理工作有一个感性认识,初步形成职业认识,具备职业意识。第二,具体技能训练——培养基本服务技能。一方面随课堂理论教学同时进行,贯穿于理论课教学的始终,一方面在校内实训室模拟环境下进行专业技能训练,让学生熟练掌握会计技能,要求学生做到专业技能强,职业道德好。第三,顶岗单项实践——培养学生单项技能。要求学生在实习基地完成服务顶岗工作1-2个月,实岗实做,锻炼学生职业技能的应用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综合服务能力,适应职业岗位的具体技能要求。第四,顶岗综合性实践——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校外实训基地或企事业单位进行综合性实践,通过最后一个学年的顶岗实习完成,并全面考核毕业实习期间的综合表现和毕业设计的完成质量。
6.引进国家职业技术资格证书,实现“多证”教育 许多高职高专学院试行“双证制”教育,倡导学生在完成必修课学习的同时,积极考取相关资格证书,并将考试内容列入教学计划之中。在“双证制”基础上,根据专业技能及综合素质培养的实际需要,推行“多证合一”制,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必须取得除专业资格证书外的其他相关证书。
7.举办各项职业技能大赛和交流
举办各项职业技能大赛和业余文体活动,以赛促学,帮助他们处理好环境适应、自我管理、人际交往、求职择业、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方面的困惑,提高身心健康水平,使学生较早适应社会。
8.考试模式改革
以教学目标为考核依据,通过技能操作、口试、笔试、平时课堂提问、随堂随章平时测验等多种方式考核,对学生知识、技能、态度进行考核,积极倡导并组织职业资格证考试和参加各种职业技能大赛,获取证书和奖项可以免修相关科目课程并取得学分,有效提高了学生能力和素质。
考核形式实施模块式(理论 技能)考核。理论模块以闭卷为主;技能模块以过程式考核为主,或以赛代考、以证代考等形式,使得考试模式多元化。同时,建立综合素质考察机制,使其平时表现与学科考核成绩紧密结合。在模块式考试模式中通过对课程分析,我们将考试内容分为重要岗位业务知识、知识应用能力、实践技能、教学参与程度四个方面,针对不同的模块建立了不同评价指标、实施了不同的考核方式。该模式经过实践,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得到了学生的认可。
三、高职高专“教学做一体化”教学需要解决的问题和举措
1.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
加强高职教育理念的培训,改变传统的教育脱离实际的旧观念,树立系统培养理念。按照技能型人才成长规律,系统确立和更新职业教育观念、专业课程体系、教材体系、教学模式、考试评价模式等。
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创新体制机制,推进产教结合,实行合作、促进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
2.深化课程体系改革
遵照宽口径、厚基础、应用型原则,根据社会和市场需要,优化课程体系建设,改革教学内容,按照突出应用性、实践性的原则,重组课程结构。
3.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在教学改革中改变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学科教育模式,以素质和能力教育为基础,加大投入,扩大实验实训室规模。在稳定现有实习基地的基础上,增加实习基地数量,拓展实习空间;加强与实践单位的合作,“请进来,走出去”,进一步扩大与企事业单位的合作范围,以拓宽学生参与实践的途径。
4.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进一步有步骤、有计划地选派教师参加业务培训,继续选派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鼓励教师利用业余时间到部门调查研究,多渠道引进“双师型”高素质人才,建设一支教学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可持续发展的“双师型”队伍。
5.进一步改善教学基本设施
加大资金投入,改善教学基本设施,努力使实验设备、实习基地、图书资料等均能满足培养目标的需要;积极争取外援,扩充办学资金,增强办学实力。在完善教学设备的基础上,推进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方法改革,推动信息化与职业教育的深度融合。
参考文献:
[1]胡定军,姬立中,丁喆.创新培养机制和途径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25).
[2]胡海涛.学生创新能力的分层培养. 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2007.
[3]杨彩莲,蔡慧孟.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实践与探索——以台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高职教育),2012(7).
[4]张舸,王亚.“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的困境与对策[J].教育探索,2012(3).
(作者单位: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教学做一体化 教学实施 “多证”教育
高职高专“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就是在教学环节中,把培养高职高专学生的职业能力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单独制定教学计划与大纲,构建职业能力整体培养目标体系,通过各个教学环节的落实来保证整体目标的实现。
一、高职高专开展“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的意义
高职高专院校,其培养的目标是要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这就对高职高专院校提出新的要求,即开展“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从教学改革入手,要求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有机结合起来,做到边教边做、边学边做,在做中学,在学中做,从做中找出差距及时更正,重新复习所学的理论知识,再重新动手操作。学生学的过程也是融入做的过程。教师教完了整个项目,学生不仅学会了相关的理论知识,也学会实际的操作,使所学的理论得到实操的验证,专业技术学会了,技能也得到加强。要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有效地解决学生学习中的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问题,就要开展教学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教学模式,提高和强化学生动手能力。
二、高职高专“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实施
1.建立一体化实训室,完成硬件设施的准备工作
要真正实现“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首先应设立相应的教学做一体化实训室,使硬件符合相关教学要求。建立“教学做一体化”实训室,不仅需要满足老师教的需要,同时也需要满足学生做的需要。一般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室都不仅安装可上理论课的黑板及多媒体等相关设施,同时需具备学生做实操的实操台和实训设备、器材等。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应该是既懂得专业理论,又会技术操作的生产一线的动手能力强的技能型、应用型新型人才。
2.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任务于一身
要真正实现“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双师型的师资队伍是必不可缺的条件。有部分高职高专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还没有真正建立,更没有形成规模。这就要求学校要从多方面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为了加强教师“双师”素质的培养,让教师们更深入地学习新知识,扩展专业面,吸收更多的信息,学校经常与企业联系,派教师下到企业进行锻炼,鼓励教师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从而能够对本专业的建设提出更科学、合理的意见和建议。与此同时,本专业还通过引进具有丰富企业经验的教师队伍等,使专任教师不仅拥有较强的理论知识,同时具备较高的实操水平。高职高专院校传统上在教师队伍的建设与管理上采用的是理论课教师上纯理论课,不参与实操教学,实践课教师只负责实操教学。教学过程上要实现教学与实训、实践的一体化,理论教学与实际操作必须同步进行。
3.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提升学习能力
高职高专院校要有效地解决学生从被动地学到主动地学,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方法中得到充分应用。开展边教边学、边做教学,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学生的参与程度高,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从被动地接受到主动学习,在愉快的气氛中去获取知识。在教学做一体化模式中,可以把学生分成几个组来完成教学任务,每个组由不同成绩的同学组成。动手能力强的学生,不仅在做的过程中能真正学到知识,享受成功的乐趣,同时还可以指导其他同学操作;动手能力较弱的同学,通过做找出自己的差距,及时弥补不足,或者采用小组分工形式,动手能力强的同学做些难度系数较高的岗位,而动手能力相对较弱的同学则做一些基础工作,从而形成一个集体学习的过程。这样不仅优化了课堂教学,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和效率,又使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真正做到把学生推向学习主体地位,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了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4.构建能力评价体系,强化信息反馈,进行有效的激励
高职高专院校在边教和边学的过程中以小组为单位,首先把项目的结果公示,并让该组的学生为其项目结果作相应的评论,指出优点与不足之处。然后其他小组的同学作为评委对其结果作评价打分。最后教师作总结性的评价,对在操作技能的形成过程中,学生常会出现不规范甚至是错误的动作,有时还会出现违反程序的做法,这些必须及时加以指导和纠正,评出成绩较好的小组,给予有效的激励。有了评价体系,就能及时发现不足,及时纠正不规范或错误的操作,一方面养成良好习惯,另一方面不断提高能力。
5.逐步形成了“一体两翼、层层渐进”的实践教学体系
即以校内实训教学、校外顶岗实习为主体,以专项实训、阶段实习为重要组成部分的双翼;按照感性认识阶段实践→具体技能训练→顶岗单项实践→顶岗综合性实践四个层次循序渐进。通过各类实践教学环节,使学生技能的培养依托行业、企业,靠近市场,学生实践教学学时总量保持在总课时量的50%以上。第一,感性认识阶段实践——培养职业认知能力。主要让学生通过对财务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参观、访问,对会计服务与管理工作有一个感性认识,初步形成职业认识,具备职业意识。第二,具体技能训练——培养基本服务技能。一方面随课堂理论教学同时进行,贯穿于理论课教学的始终,一方面在校内实训室模拟环境下进行专业技能训练,让学生熟练掌握会计技能,要求学生做到专业技能强,职业道德好。第三,顶岗单项实践——培养学生单项技能。要求学生在实习基地完成服务顶岗工作1-2个月,实岗实做,锻炼学生职业技能的应用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综合服务能力,适应职业岗位的具体技能要求。第四,顶岗综合性实践——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校外实训基地或企事业单位进行综合性实践,通过最后一个学年的顶岗实习完成,并全面考核毕业实习期间的综合表现和毕业设计的完成质量。
6.引进国家职业技术资格证书,实现“多证”教育 许多高职高专学院试行“双证制”教育,倡导学生在完成必修课学习的同时,积极考取相关资格证书,并将考试内容列入教学计划之中。在“双证制”基础上,根据专业技能及综合素质培养的实际需要,推行“多证合一”制,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必须取得除专业资格证书外的其他相关证书。
7.举办各项职业技能大赛和交流
举办各项职业技能大赛和业余文体活动,以赛促学,帮助他们处理好环境适应、自我管理、人际交往、求职择业、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方面的困惑,提高身心健康水平,使学生较早适应社会。
8.考试模式改革
以教学目标为考核依据,通过技能操作、口试、笔试、平时课堂提问、随堂随章平时测验等多种方式考核,对学生知识、技能、态度进行考核,积极倡导并组织职业资格证考试和参加各种职业技能大赛,获取证书和奖项可以免修相关科目课程并取得学分,有效提高了学生能力和素质。
考核形式实施模块式(理论 技能)考核。理论模块以闭卷为主;技能模块以过程式考核为主,或以赛代考、以证代考等形式,使得考试模式多元化。同时,建立综合素质考察机制,使其平时表现与学科考核成绩紧密结合。在模块式考试模式中通过对课程分析,我们将考试内容分为重要岗位业务知识、知识应用能力、实践技能、教学参与程度四个方面,针对不同的模块建立了不同评价指标、实施了不同的考核方式。该模式经过实践,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得到了学生的认可。
三、高职高专“教学做一体化”教学需要解决的问题和举措
1.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
加强高职教育理念的培训,改变传统的教育脱离实际的旧观念,树立系统培养理念。按照技能型人才成长规律,系统确立和更新职业教育观念、专业课程体系、教材体系、教学模式、考试评价模式等。
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创新体制机制,推进产教结合,实行合作、促进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
2.深化课程体系改革
遵照宽口径、厚基础、应用型原则,根据社会和市场需要,优化课程体系建设,改革教学内容,按照突出应用性、实践性的原则,重组课程结构。
3.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在教学改革中改变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学科教育模式,以素质和能力教育为基础,加大投入,扩大实验实训室规模。在稳定现有实习基地的基础上,增加实习基地数量,拓展实习空间;加强与实践单位的合作,“请进来,走出去”,进一步扩大与企事业单位的合作范围,以拓宽学生参与实践的途径。
4.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进一步有步骤、有计划地选派教师参加业务培训,继续选派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鼓励教师利用业余时间到部门调查研究,多渠道引进“双师型”高素质人才,建设一支教学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可持续发展的“双师型”队伍。
5.进一步改善教学基本设施
加大资金投入,改善教学基本设施,努力使实验设备、实习基地、图书资料等均能满足培养目标的需要;积极争取外援,扩充办学资金,增强办学实力。在完善教学设备的基础上,推进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方法改革,推动信息化与职业教育的深度融合。
参考文献:
[1]胡定军,姬立中,丁喆.创新培养机制和途径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25).
[2]胡海涛.学生创新能力的分层培养. 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2007.
[3]杨彩莲,蔡慧孟.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实践与探索——以台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高职教育),2012(7).
[4]张舸,王亚.“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的困境与对策[J].教育探索,2012(3).
(作者单位: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