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云南,丽江、大理夺走无数人的眼球,但是除却它们之外,云南还有诸多古色古香的小城鲜为人知,这些地方人烟稀少却又饱含历史的沧桑,到此游览一番,才真算得上是游景怀古。
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是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最北端的县。从县城出发,沿怒江北行40多里,就是云南和西藏交界的丙中洛乡。从贡山县过来,沿途一路蜿蜒,滔滔怒江伴随着车队穿梭在高耸入云的高黎贡山里。丙中洛是云南省境内公路的尽头,著名的茶马古道从这里穿过。站在丙中洛的观景台远望,群山在雾气蔼蔼中若隐若现,翻滚着巨大浪花的怒江从小山村的脚下盘旋流过。
怒江、澜沧江、金沙江咆哮而下,贡山是“三江并流”的最狭窄点。自西向东二江(独龙江、怒江)三山(担当力卡山、高黎贡山、碧罗雪山)纵贯全境。丙中洛则是怒江流经贡山的第一台地,这里田畴密布,村庄毗连,是怒江峡谷难得见到的开阔地带。丙中洛乡被称作怒江中的“桃花源”。
丙中洛,它位于怒江、澜沧江、金沙江三江并流核心区,“丙中”藏语意为“藏寨”,“洛”是傈僳语“地方”的意思,藏传佛教在此兴盛时,丙中洛被信徒们尊为“甲格里拉”(意为“飞来圣地”),周围的十大神山守护着坝子。因此,一些学者认为“香格里拉”很可能就是误传,而且他们认为丙中洛才应该是最后的香格里拉。丙中洛镇很小,只有一条不算太长的街道,这里住着独龙族、怒族、藏族和傈僳族,以及外来的一些白族和汉族人,后二者几乎包揽了这里大大小小的生意。
同时,丙中洛也是第八条进藏线路丙察察线的起点,丙察察线号称死亡之路,有几大危险:第一,高原反应,垂直落差大,人和车都很容易高反;第二,塌方,落石;第三,大流沙,这东西能把人和车瞬间冲进怒江;第四,手机没有信号。这条路线也是近年来才渐为人知。
徜徉于怒江峡谷,头顶蓝天白云,脚踩古道峡谷,山顶白雪皑皑,谷中竹翠花香。高山、雪峰、草甸、峡谷、壮美的山河古迹,古老的人文风光,用车轮碾过1100多公里的怒江,用脚步踏遍印象的悠乡古道。
怒江大峡谷 山水交融的画卷
贡山县丙中洛乡,位于贡山县北部,北靠西藏察隅县察瓦龙乡,南临本县捧当乡,东接德钦县燕门乡,西邻本县独龙江乡,处于“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及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核心地区,靠近缅甸、印度,扼滇藏两省区,是怒江州的主要藏区之一,具有重要的地位,是东方大峡谷一一怒江峡谷中的一块宝地。怒江由北向南贯穿全镜,江两岸是连绵不断的碧罗雪山和高黎贡山,两山夹一江,形成了典型的峡谷地貌。丙中洛就藏身在怒江峡谷中,如同世外桃源。
湛蓝透亮的天宇下,丝絮状的云朵,阳光轻轻洒落在白云上,像一朵朵自由飞翔的降落伞,轻盈悬浮在高黎贡山的高谷深峡中,静候着一场场从谷底盘旋而上的邂逅。从怒江大峡谷谷底的怒江州府出发,沿蜿蜒的高黎贡山公路向上,再向上,升腾到了这些白云身边。朵朵白云,皎洁如银,近在咫尺,仿佛伸出手掌,就可以摘一朵带走。
雄鹰正展翅翱翔在静寂的空谷中,携白云起舞,英姿勃勃,气概非凡。蓝水晶般的天空,散发着丝绵光泽的白云,凌空翱翔、傲视雪山的苍鹰,就这样不由分说地撞进我们的视野,在接连不断的惊喜和惊叹中拉开了丙中洛的大幕。
远处,两座顶部平坦如坻的大山,并肩而立,两山相连的缺口处,是一个大大的“V”型。旭日被“V”字捧在中心,跃跃欲出,旁边浮云似练,轻绕幽蓝天际。昼夜不停的怒江水撞击出一条山高、谷深、奇峰秀岭的巨大峡谷。当江水一路奔流,从青藏高原穿越到丙中洛时,由于悬岩绝壁的阻隔,江水的流向从由北向南改为由东向西,流出数百米后,又被丹拉大山挡住去路,只好再次调头由西向东急转,形成北―西―南半圆形弧型状。怒江在此三次改变方向,形成了遥相呼应的三个急湾,仿佛孩子要离开母亲的怀抱般一步三回头。湾上的台地高出江面约五百米,平坦开阔,三面环水,风光绮丽。春天,湾上桃花盛开,两岸松树林葱郁繁茂,景色十分迷人,这便是风光无限的桃花岛。
怒江的水,“愤怒”与“温柔”同在,和怒江的每一次相遇,都有不一样的感觉。雨季滔滔奔流的怒潮震慑人心,充满了力量。旱季温婉平静的江面、摆渡的小舟、打鱼的小船、多彩的乡民、碧绿的江水、洁白的沙滩、岸边盛开的油菜花,组成了一幅幅清幽的山水画。
满山遍野的红、映入眼帘的绿、清澈动人的蓝、雄奇俊伟的雪,这便是怒江的颜色。峡谷里“永不落的月亮气势磅礴”,奇峰奇石林立、欲斩断怒江的老虎跳,深邃悠长、神秘莫测。
深谷中的田野、白云深处的桃园秘境、茶马古道旁的村庄,美丽古朴的山村,别具风格的房舍,引人入胜的庙宇,宁静秀丽的小道……这就是旅行者感受到最生动真实的怒江。清香醇厚的同心酒,与原生态的乡民同醉,宛如天籁般的“四声部”演唱。
鲜活的滇藏茶马古道
早在数百年前,怒江州贡山县的丙中洛是滇藏交通上的交通要隘,中国、西藏、以及印度的物资,在这条滇藏茶马古道上集散,那些在悬崖绝壁上开凿出的道路,曾经记录了多少故事、多少辛酸、多少骄傲!
视线越过怒江江面,锁定在崖壁上刻凿出的羊肠小道时,心中不禁涌起对古人的由衷赞叹,那些道路其实是被人在崖壁上一下下凿出来,最后连在一起,形成了长达70公里的一条古道。
今天,在这条古道上,一队队的马帮仍在来来往往地繁忙穿行,始于丙中洛,终于西藏察瓦龙乡,这是世界上最艰险的古道之一,很多个路段都是一面临悬崖绝壁,一面就是脚下咆哮的怒江,而路只有大约半米宽,只容一马通过,稍不留神,人与马就有掉进江中的危险,而两队人马如果相向而行,势弱的一方则会被挤入江中,随滔滔江水而去。
用脚印盖在马帮们留下的马蹄印上时,顿时觉着仿佛正在叩敲时间之门。川藏和滇藏茶马古道,都曾经如丝绸之路,改变了整个世界的模样,为人类文明发展延伸着。而人类文明的血脉,此时正在我们脚下往远方延伸,我们的先辈,用他们的血泪、汗水书写了人类智慧和勇气的辉煌篇章。 沿着这条茶马古道逆江而行,试图走进雾里村。行走在崖壁边,仿佛行走在巨人的口中;头顶,拱形的崖石,呈锯齿状参差不齐地排列,颇为狰狞;脚下,起起伏伏的土路,布满碎石;身侧,缘岸而生的野草野花姹紫芳华,碧色江水奔流不息。在这条道上除了马驮,就是人背,别无他法,古代商人的马队就是通过这条崎岖的小路把盐与茶驮往西藏。雾里村,就是茶马古道的见证者。
江对岸,一片碧色漫坡斜挂在崖间,犹如镶嵌了一枚翠玉,黑色的石板木屋,鳞次栉比地散落在这块翠玉上,面江背山,仿佛躺在群山的怀抱,怒江的臂弯之中。这是一个被称为“怒江美人”的小小村落――雾里村,村庄里炊烟点点,进村至今还不通公路,进出只能走古代人开凿在悬岩上的茶马古道,由于交通条件的不变,在这里能感受到最原始自然风光、田园风光。
多种宗教并存,人神共居
丙中洛是一个典型的人神共居的人间仙境,世外桃源,在周围的群山中有十座有名有姓的神山,且每座神山都有自己的神主,他们分别是:甲衣更念其布(嘎娃嘎普雪山)、巴拉生更格布(贡当神山)、正桶都吉江才(怒江第一湾西面的雪山)、信灵干嘎日浓(怒江第一湾西边的仙人洞)、衣当都吉帕姆(纳依夺村的帕姆仙人洞)、扎朵达雅初姆(秩科当大悬崖)、杰才木拉目吧(达拉村南菁雪山)、登雀其吉布卓(仙女洞)、将太下灵信木(纳依夺村悬崖)、妮日宗甲姆(日宗山)。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人们对峡谷雪山充满神奇的幻想,民间流传着许多关于山崖、石壁和洞穴的传说。除此之外,每个奇峰怪石,每棵大树,每个菁沟都有自己的神灵。
二十世纪初,随着基督教的传入,丙中洛成为了一个多宗教并存地域。宗教有喇嘛教、天主教、原始宗教以及原始宗教与藏传佛教为一体的民间宗教等,丙中洛的喇嘛教与其它地方不同,例如,西藏的察隅县,信仰喇嘛教就不能信仰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不能搞祭神打鬼活动,否则被认为是对神灵的亵渎。而在丙中洛,信仰喇嘛教的可以到寺庙打鼓念经,还可以请巫师打鬼祭神,所以说这是一种原始宗教与藏传佛教融为一体的民间宗教。
普化寺是藏传佛教噶举派戛玛支所创建的寺庙,在当地有重要地位。坐落在嘎娃嘎普雪山东南角的普化寺建于清朝道光四年即1825年,从普化寺的屋顶可以看清卡瓦卡布雪山的雄姿。每年农历腊月25日至29日,有个重要节日叫“哥斗节”。节日里,普化寺的喇嘛要在广场上表演喇嘛舞,为虔诚的善男信女酬谢鬼神,迎福纳祥,避秽驱邪,消灾免难,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喇嘛舞叫“巴强”,属藏戏的一种,有几场固定的节目,依次上演。演员戴面具,以鼓、钹、唢呐、螺号、铜号伴舞,没有词曲,没有旁白,观众从面具的造型和色调来区别善恶忠奸和鬼神等角色。演出结束后,观众们以村寨为单位围成圈,和其它村寨的汉子们进行“白谢”挑战。受到挑战的村寨要组织本寨的汉子应战,否则,就被视为无能无才而遭到嘲笑。参加“白谢”的男子,手握腰刀或匕首,环绕着摆供品的舞场且歌且舞,你问我答,歌词妙趣横生。
农历6月15日,普化寺还有一个重要的宗教活动――游经节。祈祷上天保佑消灾免难,幸福吉祥。一大早,丙中洛乡各村寨的游经人就来到普化寺,4个汉子分别吹着海螺,敲着芒锣。另外7个人抬着金佛像,73名妇女背着经书,一行人沿着怒江边弯曲的小道,一面唱着长寿经,一面念着六字真言。诵经声、长号声、海螺声回响在山谷中。走到哪里,哪里的村寨就燃起五谷和松烟,吹响海螺和法号出外迎接,并以青稞酒招待客人。这天,人们喜气洋洋,身着盛装,像神仙降临人间。
丙中洛寺庙有普化寺、香巴拉宫遗址、重丁教堂、基督教堂、喇嘛寺庙,还有娄扯寺、香巴拉宫、巴玛拉宫和福禄拉宫等寺庙群,只可惜它们在“破四旧”和“文革”期间夷为平地,只留下断壁残墙。在娄扯寺的西坡上发现了“香巴拉宫”遗址,有两堵残墙断壁,北墙长2.5米,高3米,有完整佛龛26个,南墙长5米,高3米,有佛龛60个,墙上爬满青藤,南侧墙头还长满灌木。
丙中洛独特的高山峡谷地貌,多民族的历史与文化,多宗教的并存和信仰,以及十大神山的传说,形成了神秘的自然风光和奇特的人文景观,丙中洛被赞誉为:人神共居,世外桃源。
丙中洛居住有藏、怒、傈僳、独龙等少数民族,自然风光秀丽,人文景观奇特,民风纯朴,多民族和谐相处。独龙族是我国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之一,80%散居在独龙江峡谷中。独龙族房屋都建在较高的山地上,每个居民点七八户人家,也有不少单家独户。独龙族男女皆爱戴装饰品,佩挂珠子项链,多坠竹木耳饰。小孩在胸前系麝香、獐皮、鹿子尾尖等,以避鬼邪和毒蛇。男女皆披一方麻毯,称“独龙毯”。出门时男子必带砍刀,女子必佩篾箩。史称“绣面部落”,至今在一些年老的妇女中还可看到纹面的,过去,独龙族每事必卜,卜卦种类很多。
独龙族至今保留许多古老遗风,有互助的社会风气,一家建房,全村和邻近的亲友都来帮忙。热情好客,不论是认识与否,都热情接待,临走时还赠送礼物。两人在路上相遇要相互问好,年幼者给年长者让路。
到过这里的人都说这是人神共居的世外桃源,沿着大峡谷溯怒江北上,滇藏线古老的驿道上,似乎还能追寻到昔日马帮的痕迹。多种宗教在这里融合,多个民族在这里共同生活。当你走进这里,走过千年的茶马古道上,看到了绝壁峡谷中奔腾的怒江水,座座高大漂亮的教堂、寺庙、田野间恬静安然的村舍、茂密的原始森林、巍峨壮美的雪山,你便会沉醉在这片美丽的田园风光之中。
六百里怒江,六百里长的中国山水画长卷,一路风光无限,风情万种。歌曲《大怒江》让人遐想,怒江大峡谷的旷世风光惹人魂牵梦绕。《大怒江》歌词磅礴,曲调雄浑。怒江奔腾的水、横断山脉巍峨的山峰、不屈的山民,在这片土地顽强地绽放,只为自己。
大江一怒从天降,惊涛裂岸震八荒 。
高黎贡,碧罗雪,雄峰对峙峡谷长 。
丙中洛里藏锦绣,石月亮中透星光。
峡谷低吟古老的歌,千年大江任流淌……
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是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最北端的县。从县城出发,沿怒江北行40多里,就是云南和西藏交界的丙中洛乡。从贡山县过来,沿途一路蜿蜒,滔滔怒江伴随着车队穿梭在高耸入云的高黎贡山里。丙中洛是云南省境内公路的尽头,著名的茶马古道从这里穿过。站在丙中洛的观景台远望,群山在雾气蔼蔼中若隐若现,翻滚着巨大浪花的怒江从小山村的脚下盘旋流过。
怒江、澜沧江、金沙江咆哮而下,贡山是“三江并流”的最狭窄点。自西向东二江(独龙江、怒江)三山(担当力卡山、高黎贡山、碧罗雪山)纵贯全境。丙中洛则是怒江流经贡山的第一台地,这里田畴密布,村庄毗连,是怒江峡谷难得见到的开阔地带。丙中洛乡被称作怒江中的“桃花源”。
丙中洛,它位于怒江、澜沧江、金沙江三江并流核心区,“丙中”藏语意为“藏寨”,“洛”是傈僳语“地方”的意思,藏传佛教在此兴盛时,丙中洛被信徒们尊为“甲格里拉”(意为“飞来圣地”),周围的十大神山守护着坝子。因此,一些学者认为“香格里拉”很可能就是误传,而且他们认为丙中洛才应该是最后的香格里拉。丙中洛镇很小,只有一条不算太长的街道,这里住着独龙族、怒族、藏族和傈僳族,以及外来的一些白族和汉族人,后二者几乎包揽了这里大大小小的生意。
同时,丙中洛也是第八条进藏线路丙察察线的起点,丙察察线号称死亡之路,有几大危险:第一,高原反应,垂直落差大,人和车都很容易高反;第二,塌方,落石;第三,大流沙,这东西能把人和车瞬间冲进怒江;第四,手机没有信号。这条路线也是近年来才渐为人知。
徜徉于怒江峡谷,头顶蓝天白云,脚踩古道峡谷,山顶白雪皑皑,谷中竹翠花香。高山、雪峰、草甸、峡谷、壮美的山河古迹,古老的人文风光,用车轮碾过1100多公里的怒江,用脚步踏遍印象的悠乡古道。
怒江大峡谷 山水交融的画卷
贡山县丙中洛乡,位于贡山县北部,北靠西藏察隅县察瓦龙乡,南临本县捧当乡,东接德钦县燕门乡,西邻本县独龙江乡,处于“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及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核心地区,靠近缅甸、印度,扼滇藏两省区,是怒江州的主要藏区之一,具有重要的地位,是东方大峡谷一一怒江峡谷中的一块宝地。怒江由北向南贯穿全镜,江两岸是连绵不断的碧罗雪山和高黎贡山,两山夹一江,形成了典型的峡谷地貌。丙中洛就藏身在怒江峡谷中,如同世外桃源。
湛蓝透亮的天宇下,丝絮状的云朵,阳光轻轻洒落在白云上,像一朵朵自由飞翔的降落伞,轻盈悬浮在高黎贡山的高谷深峡中,静候着一场场从谷底盘旋而上的邂逅。从怒江大峡谷谷底的怒江州府出发,沿蜿蜒的高黎贡山公路向上,再向上,升腾到了这些白云身边。朵朵白云,皎洁如银,近在咫尺,仿佛伸出手掌,就可以摘一朵带走。
雄鹰正展翅翱翔在静寂的空谷中,携白云起舞,英姿勃勃,气概非凡。蓝水晶般的天空,散发着丝绵光泽的白云,凌空翱翔、傲视雪山的苍鹰,就这样不由分说地撞进我们的视野,在接连不断的惊喜和惊叹中拉开了丙中洛的大幕。
远处,两座顶部平坦如坻的大山,并肩而立,两山相连的缺口处,是一个大大的“V”型。旭日被“V”字捧在中心,跃跃欲出,旁边浮云似练,轻绕幽蓝天际。昼夜不停的怒江水撞击出一条山高、谷深、奇峰秀岭的巨大峡谷。当江水一路奔流,从青藏高原穿越到丙中洛时,由于悬岩绝壁的阻隔,江水的流向从由北向南改为由东向西,流出数百米后,又被丹拉大山挡住去路,只好再次调头由西向东急转,形成北―西―南半圆形弧型状。怒江在此三次改变方向,形成了遥相呼应的三个急湾,仿佛孩子要离开母亲的怀抱般一步三回头。湾上的台地高出江面约五百米,平坦开阔,三面环水,风光绮丽。春天,湾上桃花盛开,两岸松树林葱郁繁茂,景色十分迷人,这便是风光无限的桃花岛。
怒江的水,“愤怒”与“温柔”同在,和怒江的每一次相遇,都有不一样的感觉。雨季滔滔奔流的怒潮震慑人心,充满了力量。旱季温婉平静的江面、摆渡的小舟、打鱼的小船、多彩的乡民、碧绿的江水、洁白的沙滩、岸边盛开的油菜花,组成了一幅幅清幽的山水画。
满山遍野的红、映入眼帘的绿、清澈动人的蓝、雄奇俊伟的雪,这便是怒江的颜色。峡谷里“永不落的月亮气势磅礴”,奇峰奇石林立、欲斩断怒江的老虎跳,深邃悠长、神秘莫测。
深谷中的田野、白云深处的桃园秘境、茶马古道旁的村庄,美丽古朴的山村,别具风格的房舍,引人入胜的庙宇,宁静秀丽的小道……这就是旅行者感受到最生动真实的怒江。清香醇厚的同心酒,与原生态的乡民同醉,宛如天籁般的“四声部”演唱。
鲜活的滇藏茶马古道
早在数百年前,怒江州贡山县的丙中洛是滇藏交通上的交通要隘,中国、西藏、以及印度的物资,在这条滇藏茶马古道上集散,那些在悬崖绝壁上开凿出的道路,曾经记录了多少故事、多少辛酸、多少骄傲!
视线越过怒江江面,锁定在崖壁上刻凿出的羊肠小道时,心中不禁涌起对古人的由衷赞叹,那些道路其实是被人在崖壁上一下下凿出来,最后连在一起,形成了长达70公里的一条古道。
今天,在这条古道上,一队队的马帮仍在来来往往地繁忙穿行,始于丙中洛,终于西藏察瓦龙乡,这是世界上最艰险的古道之一,很多个路段都是一面临悬崖绝壁,一面就是脚下咆哮的怒江,而路只有大约半米宽,只容一马通过,稍不留神,人与马就有掉进江中的危险,而两队人马如果相向而行,势弱的一方则会被挤入江中,随滔滔江水而去。
用脚印盖在马帮们留下的马蹄印上时,顿时觉着仿佛正在叩敲时间之门。川藏和滇藏茶马古道,都曾经如丝绸之路,改变了整个世界的模样,为人类文明发展延伸着。而人类文明的血脉,此时正在我们脚下往远方延伸,我们的先辈,用他们的血泪、汗水书写了人类智慧和勇气的辉煌篇章。 沿着这条茶马古道逆江而行,试图走进雾里村。行走在崖壁边,仿佛行走在巨人的口中;头顶,拱形的崖石,呈锯齿状参差不齐地排列,颇为狰狞;脚下,起起伏伏的土路,布满碎石;身侧,缘岸而生的野草野花姹紫芳华,碧色江水奔流不息。在这条道上除了马驮,就是人背,别无他法,古代商人的马队就是通过这条崎岖的小路把盐与茶驮往西藏。雾里村,就是茶马古道的见证者。
江对岸,一片碧色漫坡斜挂在崖间,犹如镶嵌了一枚翠玉,黑色的石板木屋,鳞次栉比地散落在这块翠玉上,面江背山,仿佛躺在群山的怀抱,怒江的臂弯之中。这是一个被称为“怒江美人”的小小村落――雾里村,村庄里炊烟点点,进村至今还不通公路,进出只能走古代人开凿在悬岩上的茶马古道,由于交通条件的不变,在这里能感受到最原始自然风光、田园风光。
多种宗教并存,人神共居
丙中洛是一个典型的人神共居的人间仙境,世外桃源,在周围的群山中有十座有名有姓的神山,且每座神山都有自己的神主,他们分别是:甲衣更念其布(嘎娃嘎普雪山)、巴拉生更格布(贡当神山)、正桶都吉江才(怒江第一湾西面的雪山)、信灵干嘎日浓(怒江第一湾西边的仙人洞)、衣当都吉帕姆(纳依夺村的帕姆仙人洞)、扎朵达雅初姆(秩科当大悬崖)、杰才木拉目吧(达拉村南菁雪山)、登雀其吉布卓(仙女洞)、将太下灵信木(纳依夺村悬崖)、妮日宗甲姆(日宗山)。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人们对峡谷雪山充满神奇的幻想,民间流传着许多关于山崖、石壁和洞穴的传说。除此之外,每个奇峰怪石,每棵大树,每个菁沟都有自己的神灵。
二十世纪初,随着基督教的传入,丙中洛成为了一个多宗教并存地域。宗教有喇嘛教、天主教、原始宗教以及原始宗教与藏传佛教为一体的民间宗教等,丙中洛的喇嘛教与其它地方不同,例如,西藏的察隅县,信仰喇嘛教就不能信仰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不能搞祭神打鬼活动,否则被认为是对神灵的亵渎。而在丙中洛,信仰喇嘛教的可以到寺庙打鼓念经,还可以请巫师打鬼祭神,所以说这是一种原始宗教与藏传佛教融为一体的民间宗教。
普化寺是藏传佛教噶举派戛玛支所创建的寺庙,在当地有重要地位。坐落在嘎娃嘎普雪山东南角的普化寺建于清朝道光四年即1825年,从普化寺的屋顶可以看清卡瓦卡布雪山的雄姿。每年农历腊月25日至29日,有个重要节日叫“哥斗节”。节日里,普化寺的喇嘛要在广场上表演喇嘛舞,为虔诚的善男信女酬谢鬼神,迎福纳祥,避秽驱邪,消灾免难,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喇嘛舞叫“巴强”,属藏戏的一种,有几场固定的节目,依次上演。演员戴面具,以鼓、钹、唢呐、螺号、铜号伴舞,没有词曲,没有旁白,观众从面具的造型和色调来区别善恶忠奸和鬼神等角色。演出结束后,观众们以村寨为单位围成圈,和其它村寨的汉子们进行“白谢”挑战。受到挑战的村寨要组织本寨的汉子应战,否则,就被视为无能无才而遭到嘲笑。参加“白谢”的男子,手握腰刀或匕首,环绕着摆供品的舞场且歌且舞,你问我答,歌词妙趣横生。
农历6月15日,普化寺还有一个重要的宗教活动――游经节。祈祷上天保佑消灾免难,幸福吉祥。一大早,丙中洛乡各村寨的游经人就来到普化寺,4个汉子分别吹着海螺,敲着芒锣。另外7个人抬着金佛像,73名妇女背着经书,一行人沿着怒江边弯曲的小道,一面唱着长寿经,一面念着六字真言。诵经声、长号声、海螺声回响在山谷中。走到哪里,哪里的村寨就燃起五谷和松烟,吹响海螺和法号出外迎接,并以青稞酒招待客人。这天,人们喜气洋洋,身着盛装,像神仙降临人间。
丙中洛寺庙有普化寺、香巴拉宫遗址、重丁教堂、基督教堂、喇嘛寺庙,还有娄扯寺、香巴拉宫、巴玛拉宫和福禄拉宫等寺庙群,只可惜它们在“破四旧”和“文革”期间夷为平地,只留下断壁残墙。在娄扯寺的西坡上发现了“香巴拉宫”遗址,有两堵残墙断壁,北墙长2.5米,高3米,有完整佛龛26个,南墙长5米,高3米,有佛龛60个,墙上爬满青藤,南侧墙头还长满灌木。
丙中洛独特的高山峡谷地貌,多民族的历史与文化,多宗教的并存和信仰,以及十大神山的传说,形成了神秘的自然风光和奇特的人文景观,丙中洛被赞誉为:人神共居,世外桃源。
丙中洛居住有藏、怒、傈僳、独龙等少数民族,自然风光秀丽,人文景观奇特,民风纯朴,多民族和谐相处。独龙族是我国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之一,80%散居在独龙江峡谷中。独龙族房屋都建在较高的山地上,每个居民点七八户人家,也有不少单家独户。独龙族男女皆爱戴装饰品,佩挂珠子项链,多坠竹木耳饰。小孩在胸前系麝香、獐皮、鹿子尾尖等,以避鬼邪和毒蛇。男女皆披一方麻毯,称“独龙毯”。出门时男子必带砍刀,女子必佩篾箩。史称“绣面部落”,至今在一些年老的妇女中还可看到纹面的,过去,独龙族每事必卜,卜卦种类很多。
独龙族至今保留许多古老遗风,有互助的社会风气,一家建房,全村和邻近的亲友都来帮忙。热情好客,不论是认识与否,都热情接待,临走时还赠送礼物。两人在路上相遇要相互问好,年幼者给年长者让路。
到过这里的人都说这是人神共居的世外桃源,沿着大峡谷溯怒江北上,滇藏线古老的驿道上,似乎还能追寻到昔日马帮的痕迹。多种宗教在这里融合,多个民族在这里共同生活。当你走进这里,走过千年的茶马古道上,看到了绝壁峡谷中奔腾的怒江水,座座高大漂亮的教堂、寺庙、田野间恬静安然的村舍、茂密的原始森林、巍峨壮美的雪山,你便会沉醉在这片美丽的田园风光之中。
六百里怒江,六百里长的中国山水画长卷,一路风光无限,风情万种。歌曲《大怒江》让人遐想,怒江大峡谷的旷世风光惹人魂牵梦绕。《大怒江》歌词磅礴,曲调雄浑。怒江奔腾的水、横断山脉巍峨的山峰、不屈的山民,在这片土地顽强地绽放,只为自己。
大江一怒从天降,惊涛裂岸震八荒 。
高黎贡,碧罗雪,雄峰对峙峡谷长 。
丙中洛里藏锦绣,石月亮中透星光。
峡谷低吟古老的歌,千年大江任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