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旷的眼睛

来源 :文苑·经典美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hpeter2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左手画方,右手画圆,则两皆无成。
  师旷研习音乐,造诣未精,发觉“艺之不成,由心之不专,心之不专,由目之多视”。他用艾叶熏瞎自己的眼睛,从此心无旁骛,终于成为中国古代的音乐大家。
  这个故事是教我们做瞎子吗?不是,它只是鼓励我们专心,专心始能有成。“上天很吝啬,他只允许一个人一生做好一件事。”这话虽然有些过分,但很值得人们警惕。
  为什么专心才会成功?因为世界上大多数人不肯专心。人生原是一场竞赛,不肯专心的人,不啻自动放弃了锦标,让别人后来居上。到了现代,学问与技术都愈专愈精,而社会上夺目驰神、分散精力的因素又愈多愈强,“专心”就尤其重要了。
  所谓成功,就是专心的人彼此之间长期竞争而产生的结果。专心未必就能夺得冠军,还要看天分和机缘。然而在“专心”的行列里,即使站在最后一名,也还是置身精英之列,比那些玩忽怠惰、因循无知的人领先很多。——少年坐在蔷薇上,则老年坐在荆棘上。
  人们尊敬青年人,犹如看重開奖前的奖券,不断地猜测它到底能中几等奖。这张“奖券”提高“行情”的唯一方法,就是自强不息。
  什么时候“开奖”呢?中国传统的说法是30岁,较新的说法是40岁。孔夫子最宽大,把“不足畏”的极限延后到50岁。总之,人要及早努力,以免“老大徒伤悲”。
  当然,世间有无数的格言鼓励老年人继续学习,那些格言是为失去青春的人而写。你若还年轻,何必坐待老了再接受那种鼓励?
其他文献
  
  
江汉交汇的武汉因唐人李白“江城落梅”之咏,久有“江城”雅号。又因1957年建成“万里长江第一桥”,尔后武汉落成跨越长江、汉水的桥梁十余座,又获“桥城”美名。伫立黄鹤楼头,观赏江桥交织的景象,不禁涌起“桥文化”的遐想。  1  自然环境提供文化创造的物质基础,具有理性和劳作能力的人类又对自然环境加以改造,使其“人化”,而自然的人化便是“文化”。  人类创造文化并不能天马行空、率性驰骋,而必须因应自然
“长寿汤”——火麻仁汤    联合国命名的世界五大长寿之乡是:前苏联的高加索、巴基斯坦的罕萨、厄瓜多尔的比尔班巴、中国的新疆一带以及广西的巴马县。  国际自然医学会世界长寿之乡调查公布最新统计表明,上述五个长寿之乡有四个乡的百岁老年人逐年减少,只有广西巴马县百岁老人的数量呈逐年增加趋势。据统计,2004年百岁老人已达74位,是国际上关于“世界长寿乡”标准的4.4倍。巴马老人长寿的秘诀是什么?前不久
太阳快落山时,我们会把通向书房的楼梯那里的窗户打开,这是为了它能从这里到厨房屋顶去捕食。  有一晚,它从窗口进来,叼着一只很大的稻草鞋,这是给小猫玩的。它不知在哪里的野地上找到了这鞋,越过十尺高的栅栏,爬上我们家的墙,跃上厨房的屋顶,然后穿过小小的窗户,把鞋运到楼梯这里。  母猫和小猫就在那里玩耍,吵闹了一晚上。它们把楼梯都弄脏了,因为那草鞋本来就沾满了泥。由于刚当了妈妈,小玉成了世界上最幸福的猫
猪肉类是中西菜肴常用而又是最多的品种之一。猪肉类菜肴的原料选择较严格,以皮薄肉肥、肥膘部分色泽雪白、瘦肉部分呈淡红色、肉香芬芳者为佳。猪肉类菜肴烹调方法也很多,中餐有熘、炸、烧、炒、炖等,西餐有烧、烤、焖、煎、炸、铁扒等等。  猪年来临,肥猪拱门,巧吃猪肴,增添雅兴,猪年大吉。介绍3例,希望您能喜欢。    樱桃花开    原料:鲜樱桃(或罐头樱桃)150 g,猪瘦肉500 g,胡萝卜100 g,
来过黄山,看奇山、看云海、看徽派建筑。很多年过去了,奇山依然、云海依然,而林林总总的徽派建筑,在印象中变得有些依稀了。也许,我心里觉得徽派建筑是有生命的;有生命的东西总归会慢慢老去。  明朝,徽商崛起,聚集了巨大财富的徽州商人荣归故里,他们一面大兴土木,将大量资本投入到修祠堂、建园林、造宅第等光宗耀祖的事情上面;一面秉承“贾而好儒”的传统理念,将自己较高的文化素养化入了建筑的一砖一瓦之中,其建筑呈
1898年,威廉·西德尼·波特,一个37岁的普通美国年轻人,因为盗用公款和逃跑拒捕被判入狱。服刑期间,为了养活自己年幼的女儿,又或者为了自己之前断断续续的文学梦,他拿起笔开始创作。他给自己起了个笔名,这个名字后来在美国乃至世界文坛上如雷贯耳:欧·亨利。  1862年9月11日—1910年6月5日,在正式成为作家的10年间,他创作了300篇短篇小说和1篇中长篇小说。几乎每个人都在中学课本中看过他的代
孔德馨  浙江省瑞安市第十中学学生,行走在梦想之路上的女孩。爱好文学,喜欢阅读与写作,在与智慧和有趣的灵魂对话中,自己也有了倾述的冲动与愿望,于是经常有一些文字涂鸦,虽幼稚粗璞,但率真可爱。相信语言会自己发出声音,在语言的氤氲中,感恩并享受着。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应当翱翔于天穹之上  俯视这广袤无垠的土地  这发光顺滑的河流  如美人的发际  这不停散发出炽热火光的宙斯之子  和那拥挤不堪的人
晴朗的春日穿过从都庄园,犹如金色的太阳穿过北回归线。在离从都不远处的从化太平镇油麻埔,耸立着世界上最高的“北回归线标志塔”,据说也是目前南北回归线上规模最大的天文地理标志塔。每年夏至中午的12时26分,太阳直射光线会穿过标志塔顶端钢球的上圆孔。就在阳光如金线穿过针眼的那一刹那,如果有人站在“针眼”正对的经纬线交点,便会见证立竿不见影的特殊景观。从化,这颗“北回归线上的明珠”,透过一座庄园向我们显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