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猫的淋巴瘤是起源于淋巴细胞或其前体的一类肿瘤,几乎可发生于全身任意组织,是猫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占造血系统肿瘤的50%~90%,而造血系统肿瘤约占猫所有肿瘤的1/3,以此估计猫淋巴瘤的发病率为44~200/100000只;在已报道文献中,猫是淋巴瘤发生率最高的物种,并且猫淋巴瘤的总体发病率依旧在逐渐上升[1].
【机 构】
: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北京海淀100193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猫的淋巴瘤是起源于淋巴细胞或其前体的一类肿瘤,几乎可发生于全身任意组织,是猫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占造血系统肿瘤的50%~90%,而造血系统肿瘤约占猫所有肿瘤的1/3,以此估计猫淋巴瘤的发病率为44~200/100000只;在已报道文献中,猫是淋巴瘤发生率最高的物种,并且猫淋巴瘤的总体发病率依旧在逐渐上升[1].
其他文献
选取胎儿期(4~5月龄)、犊牛期(1岁)、性成熟期(3岁)的健康雄性牦牛各2头,分离其睾丸组织,利用Illumi-na平台对各样本miRNA进行测序,其中同一年龄段的2个样本被视为生物学重复;分析各阶段样本的miRNA数量、碱基偏好性和表达水平,对新miRNA进行预测,对显著差异表达的miRNA的靶基因进行gene ontology(GO)富集分析.结果 显示,胎儿期miRNA占small RNA(sRNA)的比例显著多于犊牛期和性成熟期(P<0.05).共发现新miRNA成熟体77个,新miRNA前体共
为了查明云南省昆明市郊某规模猪场保育猪群持续发生腹泻的病因,本试验开展了猪主要腹泻病毒核酸的RT-PCR检测及病原菌的分离、培养和鉴定.结果 显示,猪主要腹泻病毒核酸检测均为阴性,但置于37℃5%、C02培养条件下的血清琼脂平板上生长出无色至淡黄色、圆形、凸起、光滑、边缘整齐的菌落,而厌氧培养条件下的血清琼脂平板上无任何菌落生长.分离菌株经革兰染色镜检呈革兰阴性短杆菌,细菌生化鉴定(ID 32E试条)及16S rRNA序列分析均表明该分离菌株为摩氏摩根菌(Morganella morganii).该分离菌
本试验旨在评估臭氧对水线消毒的影响,以保障肉鸭饮水健康和消费者食品安全.试验分为两部分:一是使用臭氧分别处理103~ 107 CFU/mL大肠杆菌溶液,涂板观察其生长情况;二是从鸭舍随机选取12条水线,其中6条为臭氧冲洗试验组,进行臭氧冲洗;另外6条作为对照组,进行高压冲洗.采集冲洗前水源、水线和冲洗2、5 min和8 min后水线样品,检测细菌和抗菌药含量.结果 表明:在实验室条件下,大肠杆菌浓度低于106 CFU/mL时,臭氧杀菌效果良好.鸭场水源水的菌落总数合格,无抗菌药残留.冲洗前,水线菌落总数和
本试验应用石蜡切片、H.E.染色技术和元素分析法对河南和山东某肉羊养殖场的黄脂病病例进行了病因学和病理变化方面的分析和研究.结果 显示:绵羊血清、肝脏、肾脏以及饲料的铜元素含量检测结果远高于参考水平;病理学特征为黏膜、脂肪黄染,贫血,胆囊极度充盈,肝脏肿大、黄染,肾脏肿大,呈均匀黑色;病理组织学变化主要是急性坏死性肝炎和急性肾小管坏死炎,伴有大量的胆色素、血红蛋白的沉积.本试验结果表明该集约化养殖场绵羊黄脂病的病因是慢性铜中毒.
为了提高奶牛乳房炎的治疗效果,本试验用乳痈康复膏对182头患有隐性乳房炎的奶牛(包括治疗组91头和对照组91头)和96头患有临床型乳房炎的奶牛(包括治疗组48头和对照组48头)进行了对比治疗.结果 显示:隐性乳房炎奶牛涂药第7天阳性乳区数从治疗前的352个减少到137个,乳区治愈率达到61.08%;涂药第14天阳性乳区数继续减少到22个,治愈率达到93.75%;涂药第21天阳性乳区数减少到13个,治愈率达到96.31%.临床型乳房炎奶牛涂药第7天阳性乳区数从治疗前的76个减少到32个,乳区治愈率达到57.
抗生素的开发和应用是人类20世纪最重要的科学成就,其在动物养殖中的广泛应用,虽然其在促进动物生长、提高经济效益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药物残留和耐药性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因此,抗生素替代品的开发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细菌素是细菌在代谢过程中由核糖体合成的、对产生菌具有自身免疫性的一类具有抗菌活性的多肽类物质,具有体内外抑菌活性高,对人体无毒,可选择性强,不易产生交叉抗性,易于生物改造等特点,是良好的抗生素替代品[1].
为了掌握青海省海北州牦牛血清中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和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的流行情况,本试验分别采用EHSA方法和PCR方法对2015-2019年采集于青海省海北州的336份牦牛血清样品进行了BVDV和IBRV的抗体和抗原检测.结果 表明,2015-2019年BVDV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1.11%、17.19%、22.06%、26.67%和29.76%,IBRV抗体阳性率分别为8.89%、12.50%、13.24%、18.67%和19.05%,BVDV/IBRV抗体混合阳性率分别为0、3.
坏死杆菌病是由厌氧的革兰阴性坏死杆菌引起的一种综合征性疾病,主要感染家养反刍动物[1]、野生反刍动物[2-6]和袋鼠[7-10],偶尔感染人类.牛和羊是最易感染坏死杆菌的家畜.野生反刍动物的坏死杆菌病已报道于野生叉角羚(Antilocapra americana)[2]、苔原驯鹿(Rangifer tarandustaran-dus)[3]、黑尾鹿(Odocoileus hemionus columbia-nus) [11]、欧洲野牛(Bison bonasus)[5]和羊驼(Vicu-gna pacos
本试验采用间接免疫荧光(IFA)检测临床表现肠栓塞的疑似小鹅瘟病死雏鹅的肝、脾和胰腺等组织,随后取IFA阳性病料进一步进行病毒的分离和鉴定.结果 显示:病死雏鹅组织的冰冻切片IFA检测呈小鹅瘟病毒(GPV)阳性反应;将病料接种番鸭胚分离到3株病毒(命名为GPV NP1、GPV NP2和GPV NP5);分离毒接种MDEF细胞并盲传3代出现细胞病变且GPV IFA为阳性;分离毒与抗GPV单抗致敏胶乳能产生特异性凝集反应,LPA效价达1∶32;全基因序列分析发现,分离毒与鹅源经典GPV强毒株(DY16、RC1
本试验旨在建立基于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的犬细小病毒2型(CPV-2)2种不同熔解曲线技术基因分型方法,并通过比较其熔解温度差异(△Tm)评价不同方法对犬细小病毒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的分型鉴别能力.结果 显示,探针熔解曲线聚合酶链式反应(FMCA-PCR)方法中不同SNP位点之间熔解温度差异(△Tm)均大于3℃,而在高分辨率熔解曲线聚合酶链式反应(HRM-PCR)方法中熔解温度差异(△Tm)只有0.2 ~0.6℃.临床30份CPV-2核酸样本基因分型结果显示,FMCA-PCR方法的准确率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