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方》是曹文轩创作的一篇含义隽永的哲理散文,相比于其他散文作品,这篇散文的主题更深刻,内涵也更为丰富。作者从独特的视角深层次地剖析了人类离家的原因,表达了对人类困苦命运的同情以及对人类未来的一丝隐忧。下面,笔者就深入解读该作品。
一、对人类生存方式的理性思考
“当人类还未有家的意识与家的形式之前,祖先们是在几乎无休止的迁徙中生活的”。早在数十万年前,地球上已经有人类了,那时的人类没有家,只能依靠本能生存,不断地从一个地方朝另一个地方迁徙。在迁徙的途中,人们不停地朝前进发,没有人知道,前方等待着他们的会是什么,或许是肥沃的草地,或许是绵延的沙漠,或许是吃人的猛兽,或许是万丈悬崖,但是我们的祖先没有选择的权利,也无法预知未来,只能被动地不断前行。对于人类从古至今的这种迁徙行为,或者说离家的行为,作者进行了理性的思考,并且指出:“后来,人类有了家。然而,先前的习性与欲望依然没有寂灭。人还得离家,甚至是远行。”作者发现,人类即使有了家,还是会渴望离家,因为在家外面,“有一个广大无边的世界。这个世界充满艰辛,充满危险,然而又丰富多彩,充满刺激性”。作者不仅对人类离家的行为进行了深刻的剖析,还找到了人类会产生这种行为的深层原因,即来自外面世界的诱惑。为了生存,人类一直在不断地迁徙。长期以来,人类生活在离家的诱惑与回家的渴望之中,家外面的世界是那样的广阔,吸引着无数的人走出家门,去探索,去冒险。可是,家外面的世界又是危险的,我们要时时刻刻小心应付,离家太久就会感觉身心俱疲,回家的渴望又开始变得浓烈。只要人类存在一天,这样的矛盾便无法消除。作者正是清醒地认识到了这一点,才写下了这篇文章。
二、对人类孤单境遇的感性同情
“那位男子手托下巴,望着车窗外,他的眼睛里流露出一个将要开始艰难旅程的人所有的惶惑与茫然”,作者将车上的一位男性旅客作为重点描写的对象,对其面部表情进行放大特写,突出了男子的眼神。根据作者的描绘,我们不难想象,这位男子是一位旅客,他或许正在归家的途中,或许正准备离家远行,但无论是哪一种境况,都说明他现在只身在外,独自飘零,这样的境遇无疑是令人同情的。如果他是离家远行,那么他的神情更能表明他的处境:或许,这位男子是迫于生计奔波在外,或许是准备去投奔远亲,或许他还有其他重要的事情要做,但毋庸置疑的是男子必须自己面对那不可知的未来,这种处境反而让人倍觉孤独。“人的悲剧性实质,还不完全在于总想到达目的地卻总不能到达目的地,而在于走向前方、到处流浪时,又时时刻刻地惦念着正在远去和久已不见的家”。作者以个性化的语言,道出了人类命运的悲剧性,表达了对人类共同命运的感性同情。作者用含蓄而简洁的语言描述了人们在旅途当中的种种感受,并引用钱钟书的《围城》,对这种感受进行了详细的诠释,隐晦地表达了对人类孤单境遇的同情。一个人无论是什么身份,有着怎样的家世地位,一旦踏上旅途,他(她)就是一个浪子,必须面对旅途中的种种困难,必须独自忍受孤单与寂寞,作者的这种同情并不是针对某一个个体的,而是面向所有人的。
三、对人类坎坷前途的隐约担忧
在文章的最后,作者回顾了整篇文章,在理性思考人类离家的原因和感性表达对人类命运的同情之后,将目光再次投向描写对象:“这坐在车上的人们,前方到底是家,还是无边的旷野呢?”作者用一个问句收尾,显然,这个问题是永远都没有答案的,没有人可以回答出来。即使是坐在同一辆车中的旅客,他们将要到达的前方也全然不同:有的人回家,有的人远行,在他们当中,有些人会满载而归,有些人可能会两手空空,一无所有,没有人知道前面等待着他们的到底是什么。作者看似是为了这一车旅客的前途担忧,其实是隐晦地表达了自己对人类命运的担忧: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是如此的广袤,但是个体在其中却显得是那样的渺小,也许上一刻还交着好运,下一刻噩运便突然降临,但无论如何,我们仍然需要不停地前进,不管是为了自己,为了家人,为了梦想,抑或是为了其他,即使是什么都不为,还是必须前进,因为人生从根本上而言,就是从生到死的单向旅程,没有人能回到昨天,也没有人能陪你走到终点。
《前方》是一篇非常耐读的文章,每一次读它,都会获得不同的感受,都会对人类的悲剧命运产生更深刻的认识。我们可以尝试站在作者的角度去观照和思考人类未来的命运,来开拓自己的视野,获得全新的体验。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曹甸高级中学)
一、对人类生存方式的理性思考
“当人类还未有家的意识与家的形式之前,祖先们是在几乎无休止的迁徙中生活的”。早在数十万年前,地球上已经有人类了,那时的人类没有家,只能依靠本能生存,不断地从一个地方朝另一个地方迁徙。在迁徙的途中,人们不停地朝前进发,没有人知道,前方等待着他们的会是什么,或许是肥沃的草地,或许是绵延的沙漠,或许是吃人的猛兽,或许是万丈悬崖,但是我们的祖先没有选择的权利,也无法预知未来,只能被动地不断前行。对于人类从古至今的这种迁徙行为,或者说离家的行为,作者进行了理性的思考,并且指出:“后来,人类有了家。然而,先前的习性与欲望依然没有寂灭。人还得离家,甚至是远行。”作者发现,人类即使有了家,还是会渴望离家,因为在家外面,“有一个广大无边的世界。这个世界充满艰辛,充满危险,然而又丰富多彩,充满刺激性”。作者不仅对人类离家的行为进行了深刻的剖析,还找到了人类会产生这种行为的深层原因,即来自外面世界的诱惑。为了生存,人类一直在不断地迁徙。长期以来,人类生活在离家的诱惑与回家的渴望之中,家外面的世界是那样的广阔,吸引着无数的人走出家门,去探索,去冒险。可是,家外面的世界又是危险的,我们要时时刻刻小心应付,离家太久就会感觉身心俱疲,回家的渴望又开始变得浓烈。只要人类存在一天,这样的矛盾便无法消除。作者正是清醒地认识到了这一点,才写下了这篇文章。
二、对人类孤单境遇的感性同情
“那位男子手托下巴,望着车窗外,他的眼睛里流露出一个将要开始艰难旅程的人所有的惶惑与茫然”,作者将车上的一位男性旅客作为重点描写的对象,对其面部表情进行放大特写,突出了男子的眼神。根据作者的描绘,我们不难想象,这位男子是一位旅客,他或许正在归家的途中,或许正准备离家远行,但无论是哪一种境况,都说明他现在只身在外,独自飘零,这样的境遇无疑是令人同情的。如果他是离家远行,那么他的神情更能表明他的处境:或许,这位男子是迫于生计奔波在外,或许是准备去投奔远亲,或许他还有其他重要的事情要做,但毋庸置疑的是男子必须自己面对那不可知的未来,这种处境反而让人倍觉孤独。“人的悲剧性实质,还不完全在于总想到达目的地卻总不能到达目的地,而在于走向前方、到处流浪时,又时时刻刻地惦念着正在远去和久已不见的家”。作者以个性化的语言,道出了人类命运的悲剧性,表达了对人类共同命运的感性同情。作者用含蓄而简洁的语言描述了人们在旅途当中的种种感受,并引用钱钟书的《围城》,对这种感受进行了详细的诠释,隐晦地表达了对人类孤单境遇的同情。一个人无论是什么身份,有着怎样的家世地位,一旦踏上旅途,他(她)就是一个浪子,必须面对旅途中的种种困难,必须独自忍受孤单与寂寞,作者的这种同情并不是针对某一个个体的,而是面向所有人的。
三、对人类坎坷前途的隐约担忧
在文章的最后,作者回顾了整篇文章,在理性思考人类离家的原因和感性表达对人类命运的同情之后,将目光再次投向描写对象:“这坐在车上的人们,前方到底是家,还是无边的旷野呢?”作者用一个问句收尾,显然,这个问题是永远都没有答案的,没有人可以回答出来。即使是坐在同一辆车中的旅客,他们将要到达的前方也全然不同:有的人回家,有的人远行,在他们当中,有些人会满载而归,有些人可能会两手空空,一无所有,没有人知道前面等待着他们的到底是什么。作者看似是为了这一车旅客的前途担忧,其实是隐晦地表达了自己对人类命运的担忧: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是如此的广袤,但是个体在其中却显得是那样的渺小,也许上一刻还交着好运,下一刻噩运便突然降临,但无论如何,我们仍然需要不停地前进,不管是为了自己,为了家人,为了梦想,抑或是为了其他,即使是什么都不为,还是必须前进,因为人生从根本上而言,就是从生到死的单向旅程,没有人能回到昨天,也没有人能陪你走到终点。
《前方》是一篇非常耐读的文章,每一次读它,都会获得不同的感受,都会对人类的悲剧命运产生更深刻的认识。我们可以尝试站在作者的角度去观照和思考人类未来的命运,来开拓自己的视野,获得全新的体验。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曹甸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