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专家简介]袁振芳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内分泌科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华内分泌学会青年委员。长期从事内分泌学、糖尿病与肥胖的临床和基础研究。
一、为什么说化验“糖化血红蛋白”比化验血糖更重要?
糖尿病是慢性病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种,在医生眼里,糖尿病和直接威胁生命的脑出血、心肌梗死是“等危症”,意思就是它们對生命的危害是相等的。
大家都知道,确诊糖尿病需要查血糖,血糖有“餐前血糖”和“餐后血糖”之分,有的人“餐前血糖”高,“餐后血糖”不高,或者反之。因此很多人会问,哪个指标高才能诊断糖尿病?
其实,不管是“餐前血糖”高还是“餐后血糖”高,任何一项高到一定程度,都可以诊断糖尿病。一般情况是,空腹状态的“餐前血糖”超过7毫摩尔,升或(和)“餐后血糖”超过11.1毫摩尔/升就是糖尿病了。
糖尿病患者都知道,尿糖、血糖不正常就能提示糖尿病。而且尿糖加号越多,血糖指标越高,表示糖尿病病情越严重。实际上,尿糖和血糖只是短期指标,具体地说,尿糖反映两次小便之间的平均水平,血糖反映抽血时的瞬间水平,而病人的血糖不管控制得好不好,都是处于不断地波动之中,相比而言,“糖化血红蛋白”就更能反映血糖的平均水平了。
血液中的葡萄糖会和血红蛋白结合,而血红蛋白寿命为3个月,“糖化血红蛋白”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血糖浓度及高血糖的持续时问。所以,“糖化血红蛋白”的一次采血检验,能反映就诊前3个月的血糖波动情况。
正常人“糖化血红蛋白”在6%以下。这个检验對评价近期糖尿病治疗效果有很大的实用价值,不管今天你的血糖多正常,如“糖化血红蛋白”较高,仍说明治疗方法不妥,需要调整。另外,糖尿病對人体最大的危害是长期高血糖引起的慢性并发症。比如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血管病、糖尿病神经改变以及白内障,都和糖化血红蛋白的状况直接相关,了解“糖化血红蛋白”的情况,也能预知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可能。
二、血糖高是不是都要吃药?
糖尿病的第一治疗不是用药,而是改变生活方式,控制饮食和加强运动是治疗的基石。一部分人通过这种非药物方式,不需要用药就可以把自己的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甚至能持续好几年的正常状态。
是不是需要吃药来降血糖,不能用单一的指标来判断。比如,比较胖的人可能在饮食和运动的基础上还要加用药物治疗,总之是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一般要求在3个月内,使血糖达标,使“糖化血红蛋白”达标,这样有利于保护、保存胰岛功能。
如果已经到了药物治疗阶段,首先要分清是1型还是2型,如果是1型,首先是选择胰岛素;如果是2型,要根据糖尿病的性质和药物治疗的原理来选择用药。
三、血糖指标也要因年龄而异吗?
经常有病人问,吃药之后血糖降下来了,空腹7.7,餐后11.9,觉得可以不用药了。其实这要因年龄而异,如果您70岁了,这个指标还凑合;如果您40岁,这个指标就太差了,如果加上饮食和运动也还不能控制,就一定要坚持用药。达到空腹小于6,餐后小于8,这是年轻人的目标;空腹小于8,餐后小于10,这是老年人的标准。
四、哪种降糖药更适合你?
降糖药分五大类:第一类是磺脲类降糖药,第二类是非磺脲类降糖药,这两种药都属于胰岛素促分泌剂,适用于胰岛素相對缺乏的人,通过促进胰岛素分泌达到降血糖的目的。一般来说,瘦的人缺乏胰岛素相對突出,所以他们适合选择用此类药。
第三类双胍类,可以通过抑制肝糖异生,增加肝和肌肉胰岛素敏感性,肥胖的人选用此类药物比较合适。
第四类是胰岛素增敏剂,存在胰岛素抵抗的人适合服用此类药,这些患者自身胰岛素不缺乏,但對胰岛素不敏感,这类病人一般比较偏胖。因为胖的人脂肪比较多,脂肪就是胰岛素抵抗的一个屏障,所以肥胖的人用此类药比较合适。
第五类糖苷酶抑制剂,这类药作用在肠道,通过抑制碳水化合物的吸收达到抑制血糖的作用,这类药副作用轻微,引起低血糖发生率低,一些不吃主食就像没吃饭、一天半斤粮食都不够的人,最好选用此类药物。
有人觉得自己吃二甲双胍不管用,可能和药物起效的时间有关系,胖的人选择二甲双胍还是非常适合的。通常,降低糖化血红蛋白1%~2%就算比较强了,二甲双胍能达到这个水平。磺脲类的降糖药可能吃了之后马上就能降糖,而二甲双胍的作用是持续的,降糖效果逐步显效。
当然,任何降糖药都不是万能的,如果血糖水平很高,可能需要两种或多种药联合或应用胰岛素才能降低血糖。
五、需要经常查胰岛素水平么?
不用经常化验,刚得糖尿病的时候可能需要查一下,了解一下胰岛素的水平,或者是在治疗过程中治疗效果不好,需要了解胰岛功能,这时候需要做一些这方面的化验。
六、什么时候应该联合应用降糖药?
以前大家认为,先用一种药,且为小剂量,等血糖实在降不下来的时候再加另外一种药。现在认为,如果只用一种药,用药量加大,单种药物的副作用也会加大。如果联合用药,每种药物不必达到最大量,即可以从不同机制去降血糖,降血糖的效果优于单一药物的效果,同时又降低了用药的副作用。
实践也证明,早期联合用药,更容易使血糖达标,也降低了长期服药的合并症,所以现在强调“早期联合,早期治疗”。
选择的方案很多,如双胍类 磺脲类或非磺脲类促泌剂、双胍类 糖苷酶抑制剂、双胍类 胰岛素增敏剂、磺脲类或非磺脲类促泌剂 胰岛素增敏剂、糖苷酶抑制剂 胰岛素增敏剂,或以上三种或四种的联合。只要病人没有使用药物的禁忌证,降血糖达标就是服药的目的。当然,达标的最终目的是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寿命。
七、为什么说打胰岛素是节约自己的“资源”?
以前的治疗都是在应用口服降糖药血糖实在降不下来了,才用胰岛素,现在这种观念早已改变。即使是初发糖尿病,若血糖很高,比如空腹血糖超过10,就可以选择胰岛素治疗。
因为血糖高的时候,胰岛功能受葡萄糖毒性作用,药物降糖效果很差,先选用胰岛素,自身的胰岛功能就能得到休息和恢复,以后再去选口服药。
所以现在选择胰岛素的时机,并不是应用各种降糖药后血糖仍然不下降的最后选择。刚得了糖尿病便选择胰岛素进行治疗,最后转到口服治疗。很多人担心,打了胰岛素以后就要依赖一辈子了,自己就完全不分泌胰岛素了。其实不是,胰岛素就像“资源”一样,打了胰岛素,自己的胰岛素就可以留着以后用了,等于是在积攒自己的能源。
降压药、降糖药和哮喘时使用的激素,因为都属于长期服用,担心副作用或者上瘾有情可原。但吃不吃药需要算算“得失比”,血压不降、血糖不降的后患是心肌梗死、脑出血,任何一个都比药物的副作用严重得多。至于哮喘,很多病人为了少用激素忍着不吸,最后严重了只能去急诊室抢救,一针静脉注射的激素早就超过平时的吸入量了,是得不偿失的。
八、为什么低血糖的发生不容忽视?
降糖药物能引起低血糖,尤其是促胰岛素分泌剂。此外,活动量、进食量和药物的关系没处理好也会出现低血糖。
如果增加了活动量,而药物没有减,饮食也没有增加,这时候就可能发生低血糖。老年人发生低血糖的危险性比年轻人大,因为老年人對低血糖的应激能力差,除心慌、手抖、出汗,可能会很快发生昏迷,所以总提醒老年患者带一些吃的在身边,比如饼干、巧克力等以备急用。
为了防止低血糖的发生,要记住一个原则,吃药就吃饭,不吃饭就不吃药!胰岛素类药更是如此,如果今天打了胰岛素,就一定要吃饭!如果今天不想吃饭,就不要打胰岛素!
有一些双胍类药或胰岛素增敏剂类药,和吃饭的关系不是特别大,可以不吃饭也吃1片药,因为它不会马上降低血糖,不会引起低血糖。
由于老年人對低血糖的耐受比较差,为了避免低血糖的发生,在治疗上尽量使用作用温和的降糖药。
(编辑 祝健)
一、为什么说化验“糖化血红蛋白”比化验血糖更重要?
糖尿病是慢性病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种,在医生眼里,糖尿病和直接威胁生命的脑出血、心肌梗死是“等危症”,意思就是它们對生命的危害是相等的。
大家都知道,确诊糖尿病需要查血糖,血糖有“餐前血糖”和“餐后血糖”之分,有的人“餐前血糖”高,“餐后血糖”不高,或者反之。因此很多人会问,哪个指标高才能诊断糖尿病?
其实,不管是“餐前血糖”高还是“餐后血糖”高,任何一项高到一定程度,都可以诊断糖尿病。一般情况是,空腹状态的“餐前血糖”超过7毫摩尔,升或(和)“餐后血糖”超过11.1毫摩尔/升就是糖尿病了。
糖尿病患者都知道,尿糖、血糖不正常就能提示糖尿病。而且尿糖加号越多,血糖指标越高,表示糖尿病病情越严重。实际上,尿糖和血糖只是短期指标,具体地说,尿糖反映两次小便之间的平均水平,血糖反映抽血时的瞬间水平,而病人的血糖不管控制得好不好,都是处于不断地波动之中,相比而言,“糖化血红蛋白”就更能反映血糖的平均水平了。
血液中的葡萄糖会和血红蛋白结合,而血红蛋白寿命为3个月,“糖化血红蛋白”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血糖浓度及高血糖的持续时问。所以,“糖化血红蛋白”的一次采血检验,能反映就诊前3个月的血糖波动情况。
正常人“糖化血红蛋白”在6%以下。这个检验對评价近期糖尿病治疗效果有很大的实用价值,不管今天你的血糖多正常,如“糖化血红蛋白”较高,仍说明治疗方法不妥,需要调整。另外,糖尿病對人体最大的危害是长期高血糖引起的慢性并发症。比如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血管病、糖尿病神经改变以及白内障,都和糖化血红蛋白的状况直接相关,了解“糖化血红蛋白”的情况,也能预知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可能。
二、血糖高是不是都要吃药?
糖尿病的第一治疗不是用药,而是改变生活方式,控制饮食和加强运动是治疗的基石。一部分人通过这种非药物方式,不需要用药就可以把自己的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甚至能持续好几年的正常状态。
是不是需要吃药来降血糖,不能用单一的指标来判断。比如,比较胖的人可能在饮食和运动的基础上还要加用药物治疗,总之是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一般要求在3个月内,使血糖达标,使“糖化血红蛋白”达标,这样有利于保护、保存胰岛功能。
如果已经到了药物治疗阶段,首先要分清是1型还是2型,如果是1型,首先是选择胰岛素;如果是2型,要根据糖尿病的性质和药物治疗的原理来选择用药。
三、血糖指标也要因年龄而异吗?
经常有病人问,吃药之后血糖降下来了,空腹7.7,餐后11.9,觉得可以不用药了。其实这要因年龄而异,如果您70岁了,这个指标还凑合;如果您40岁,这个指标就太差了,如果加上饮食和运动也还不能控制,就一定要坚持用药。达到空腹小于6,餐后小于8,这是年轻人的目标;空腹小于8,餐后小于10,这是老年人的标准。
四、哪种降糖药更适合你?
降糖药分五大类:第一类是磺脲类降糖药,第二类是非磺脲类降糖药,这两种药都属于胰岛素促分泌剂,适用于胰岛素相對缺乏的人,通过促进胰岛素分泌达到降血糖的目的。一般来说,瘦的人缺乏胰岛素相對突出,所以他们适合选择用此类药。
第三类双胍类,可以通过抑制肝糖异生,增加肝和肌肉胰岛素敏感性,肥胖的人选用此类药物比较合适。
第四类是胰岛素增敏剂,存在胰岛素抵抗的人适合服用此类药,这些患者自身胰岛素不缺乏,但對胰岛素不敏感,这类病人一般比较偏胖。因为胖的人脂肪比较多,脂肪就是胰岛素抵抗的一个屏障,所以肥胖的人用此类药比较合适。
第五类糖苷酶抑制剂,这类药作用在肠道,通过抑制碳水化合物的吸收达到抑制血糖的作用,这类药副作用轻微,引起低血糖发生率低,一些不吃主食就像没吃饭、一天半斤粮食都不够的人,最好选用此类药物。
有人觉得自己吃二甲双胍不管用,可能和药物起效的时间有关系,胖的人选择二甲双胍还是非常适合的。通常,降低糖化血红蛋白1%~2%就算比较强了,二甲双胍能达到这个水平。磺脲类的降糖药可能吃了之后马上就能降糖,而二甲双胍的作用是持续的,降糖效果逐步显效。
当然,任何降糖药都不是万能的,如果血糖水平很高,可能需要两种或多种药联合或应用胰岛素才能降低血糖。
五、需要经常查胰岛素水平么?
不用经常化验,刚得糖尿病的时候可能需要查一下,了解一下胰岛素的水平,或者是在治疗过程中治疗效果不好,需要了解胰岛功能,这时候需要做一些这方面的化验。
六、什么时候应该联合应用降糖药?
以前大家认为,先用一种药,且为小剂量,等血糖实在降不下来的时候再加另外一种药。现在认为,如果只用一种药,用药量加大,单种药物的副作用也会加大。如果联合用药,每种药物不必达到最大量,即可以从不同机制去降血糖,降血糖的效果优于单一药物的效果,同时又降低了用药的副作用。
实践也证明,早期联合用药,更容易使血糖达标,也降低了长期服药的合并症,所以现在强调“早期联合,早期治疗”。
选择的方案很多,如双胍类 磺脲类或非磺脲类促泌剂、双胍类 糖苷酶抑制剂、双胍类 胰岛素增敏剂、磺脲类或非磺脲类促泌剂 胰岛素增敏剂、糖苷酶抑制剂 胰岛素增敏剂,或以上三种或四种的联合。只要病人没有使用药物的禁忌证,降血糖达标就是服药的目的。当然,达标的最终目的是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寿命。
七、为什么说打胰岛素是节约自己的“资源”?
以前的治疗都是在应用口服降糖药血糖实在降不下来了,才用胰岛素,现在这种观念早已改变。即使是初发糖尿病,若血糖很高,比如空腹血糖超过10,就可以选择胰岛素治疗。
因为血糖高的时候,胰岛功能受葡萄糖毒性作用,药物降糖效果很差,先选用胰岛素,自身的胰岛功能就能得到休息和恢复,以后再去选口服药。
所以现在选择胰岛素的时机,并不是应用各种降糖药后血糖仍然不下降的最后选择。刚得了糖尿病便选择胰岛素进行治疗,最后转到口服治疗。很多人担心,打了胰岛素以后就要依赖一辈子了,自己就完全不分泌胰岛素了。其实不是,胰岛素就像“资源”一样,打了胰岛素,自己的胰岛素就可以留着以后用了,等于是在积攒自己的能源。
降压药、降糖药和哮喘时使用的激素,因为都属于长期服用,担心副作用或者上瘾有情可原。但吃不吃药需要算算“得失比”,血压不降、血糖不降的后患是心肌梗死、脑出血,任何一个都比药物的副作用严重得多。至于哮喘,很多病人为了少用激素忍着不吸,最后严重了只能去急诊室抢救,一针静脉注射的激素早就超过平时的吸入量了,是得不偿失的。
八、为什么低血糖的发生不容忽视?
降糖药物能引起低血糖,尤其是促胰岛素分泌剂。此外,活动量、进食量和药物的关系没处理好也会出现低血糖。
如果增加了活动量,而药物没有减,饮食也没有增加,这时候就可能发生低血糖。老年人发生低血糖的危险性比年轻人大,因为老年人對低血糖的应激能力差,除心慌、手抖、出汗,可能会很快发生昏迷,所以总提醒老年患者带一些吃的在身边,比如饼干、巧克力等以备急用。
为了防止低血糖的发生,要记住一个原则,吃药就吃饭,不吃饭就不吃药!胰岛素类药更是如此,如果今天打了胰岛素,就一定要吃饭!如果今天不想吃饭,就不要打胰岛素!
有一些双胍类药或胰岛素增敏剂类药,和吃饭的关系不是特别大,可以不吃饭也吃1片药,因为它不会马上降低血糖,不会引起低血糖。
由于老年人對低血糖的耐受比较差,为了避免低血糖的发生,在治疗上尽量使用作用温和的降糖药。
(编辑 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