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三线城市把人才招引进来或许困难不大,但要把人才留住、用好,恐怕还得看一座城市的综合实力和发展势头。
与往年媒体上充斥着“大学生就业难”“毕业即失业”的严峻氛围不同,今年的媒体上则被“人才新政”“人才大战”的喜庆味填满,过去被认为是愣头青的应届毕业生现在却成了很多二线城市争夺的人才。
在武汉、在长沙、在西安、在成都等城市,通过放松落户和购房条件,吸引大学毕业生前往就业和定居。在一线城市房票难得、房价高昂的背景下,类似赠送或半赠送房票的二三线城市数不胜数。
这些城市“人才新政”的具体内容与实施效果会怎么样?以派送房票、鼓励买房为中心的人才新政,真能为一座城市招来想要的人才?那些大同小异的人才新政,谁会是最大的受益者?一个城市究竟需要依靠什么招揽与留住人才?
今年1月,武汉提出实施“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工程”;3月,宣布大学生在读期间,可以个人名义缴存公积金,解决留汉大学生住房难问题;4月,全面放开大学生落户门槛,设立人才安居房建设基金,每年提供1万个以上基层社会服务岗位,吸纳大学生就业。6月22日,印发《关于支持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的若干政策措施》,出台9项贴心政策措施,涵盖安居落户、促进就业、支持创业等各领域。
10月11日发布的《关于加强大学毕业生安居保障的实施意见(试行)》《关于进一步放宽留汉大学毕业生落户试行政策的通知》《关于发布武汉市大学毕业生在汉工作指导性最低年薪标准的通知》3份重磅文件,则被誉为武汉吸引人才新政的“升级版”。很多人把此次新政解读为人才抢夺战。
湖北富熊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梅子睿告诉《民生周刊》记者,该公司已与武汉多所高校达成校企战略合作协议,通过入校授课、实战演练、分享沙龙等多种方式,帮助合作高校的学子,了解分享经济的发展趋势,积累实战经验,真正体验和感知“富熊源创”网络平台商业模式,助推武汉实现“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工程”。
1984年出生的梅子睿,家乡是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对她而言,选择加入富熊集团,并发力湖北市场,是希望通过公司平台为家乡服务,把家乡品牌打造成世界品牌,同时帮助武汉众多在校大学生实现自主创业,武汉市的人才新政为她更好地找到合作伙伴奠定了基础。
“作为武汉市城市合伙人、招才顾问,我们欣喜于大武汉的崛起,华中的欣盛,未来可期,也希望为家乡的发展贡献微薄之力!” 信中利集团董事长汪潮涌在朋友微信圈里感慨武汉对人才的尊重与渴望。
“武汉已迈向一线城市”,10月中旬的一天晚上,在微信朋友圈,北京市万博律师事务所律师褚中喜分享了他对武汉的感受,褚中喜是湖北云梦县人,走南闯北。
“昨晚抵达武汉天河国际机场,第一次通过刚启用的T3航站楼,堪比首都国际机场、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有些震撼。晚上在楚河汉街闲逛了一下,联想到米字形高铁网在武汉交汇,似乎找不出武汉市不是一线城市的理由。”褚中喜欣喜地写道。
在京沪严控人口规模的大背景下,广深以及二线城市参与“抢人大战”的筹码主要分为给户口、给补贴、给住房,其中给户口基本上是标配。
诚意最足的当数深圳。2016年,深圳出台了史上最宽松的户籍新政,大专学历35岁以下、本科学历45岁以下、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证书持有者50岁以下,都有机会落户深圳。
不仅如此,深圳还率先把人才的标准降低为本科生,并领全国风气之先向新引进的本科生发补贴——本科生1.5万元、硕士2.5万元、博士3万元。
除了深圳市发补贴,各个区里也有奖励,比如宝安区向新落户的本科生奖励3万元,硕士5万元,博士生6万元。
还有更重磅的,深圳计划在“十三五”期间新建不少于30万套的人才住房,相当于同期保障性住房的3倍,约可覆盖90万人,其力度之大,堪称一线城市之最。
“二线城市挖一线城市墙脚”,来势汹汹。无论是用高额补贴吸引人才,还是对高校毕业生的“零门槛”落户,抑或是放宽对首套房的限制,政策的本质是想把人才留下来,把人才“抢”到手。
陕西省西安市在户政、地税优惠、科研补贴等方面出台配套人才引进的多项新政。人才引进落户覆盖12类高层次以及专业人才。国家科技奖获得者,国家级“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博士后研究人员,国家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学术、技术带头人等,可以直接办理落户。
在西安市工作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以及其他高层次人才取得的政府特殊津贴、院士津贴、资深院士津贴,以及国务院规定的其他补助、津贴,免征个人所得税。各类高层次人才在陕西科研机构、高等学校转化的科技成果中,以股份或出资比例等股权形式获得的个人奖励,暂不缴纳个人所得税。
7月中旬,四川成都市发布《人才优先发展战略行动计划》,提出了优化人才落户制度、实施人才安居工程、建立蓉城人才绿卡制度、开展全民技术技能免费培训等12条具体措施,针对高层次人才、急需紧缺人才、青年人才、高技能人才等不同人才群体构建体系、分类施策。
成都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人才办主任彭崇实介绍,45岁及以下、本科学历及以上的青年人才凭毕业证来蓉即可申请办理落户手续。
《行动计划》还把解决“蓉漂”安居问题摆在更加突出位置,为人才安居提供了人才公寓、产业新城配套租賃住房和用人单位自建倒班房等多种方式和途径的解决方案。
据了解,成都通过配套设立人才驿站来解决应聘大学生求职7天过渡住房问题;高新区推出针对新经济企业无房职工提供3年免费公寓等人才政策;更为吸睛的是,成都为产业发展做出贡献的个人或团队更是给予了力度空前的资金奖励,并且实行人才绿卡制度,有专员实行“人才一对一”服务。
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的关键是人才。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各地只有让人才和产业结合形成生态链,构建良好人才环境,发挥人才领头作用,实现各地的产业发展,才能为城市的发展提供持续动力,从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升级。
济南市的做法内容来自《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促进人才创新创业的实施意见》,也叫“人才新政30条”,这是济南首个针对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综合性文件。“人才新政30条”,当地的评价为范围更广、含金量更高、机制更活、保障更有力、生态更优。在济南,硕士毕业生可获得每月1000元的租房补贴,本科毕业生也可以申请到人才集体户中落户。
2017年6月,安徽合肥市出台《关于建设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打造创新之都人才工作的意见》,包括20条人才政策,当地媒体将其称为现行人才政策的“优化版、加强版、升级版”。
从今年7月1日开始,《南京人才安居办法》正式实施,对当地无房且5年内无住房登记信息和房屋交易记录的六类人才,南京给予每月最少600元的租房补贴,最大可提供150平方米的共有产权房,以解决创新创业人才的住房问题。
对于人才的招揽,早在2015年,杭州就出台了 “人才新政27条”,去年2016年,杭州市委、市政府又出台《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完善人才新政的若干意见》,人称“人才若干意见22条”。
有专家指出,短期看,人才新政可以带来新增落户并增加房产的交易量,但效果可能仅止于此,很有可能户口来了人没来,房子买了并不住。二三线城市把人才招引进来或许困难不大,但要把人才留住、用好,恐怕还得看一座城市的综合实力和发展势头。
与往年媒体上充斥着“大学生就业难”“毕业即失业”的严峻氛围不同,今年的媒体上则被“人才新政”“人才大战”的喜庆味填满,过去被认为是愣头青的应届毕业生现在却成了很多二线城市争夺的人才。
在武汉、在长沙、在西安、在成都等城市,通过放松落户和购房条件,吸引大学毕业生前往就业和定居。在一线城市房票难得、房价高昂的背景下,类似赠送或半赠送房票的二三线城市数不胜数。
这些城市“人才新政”的具体内容与实施效果会怎么样?以派送房票、鼓励买房为中心的人才新政,真能为一座城市招来想要的人才?那些大同小异的人才新政,谁会是最大的受益者?一个城市究竟需要依靠什么招揽与留住人才?
大武汉的崛起
今年1月,武汉提出实施“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工程”;3月,宣布大学生在读期间,可以个人名义缴存公积金,解决留汉大学生住房难问题;4月,全面放开大学生落户门槛,设立人才安居房建设基金,每年提供1万个以上基层社会服务岗位,吸纳大学生就业。6月22日,印发《关于支持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的若干政策措施》,出台9项贴心政策措施,涵盖安居落户、促进就业、支持创业等各领域。
10月11日发布的《关于加强大学毕业生安居保障的实施意见(试行)》《关于进一步放宽留汉大学毕业生落户试行政策的通知》《关于发布武汉市大学毕业生在汉工作指导性最低年薪标准的通知》3份重磅文件,则被誉为武汉吸引人才新政的“升级版”。很多人把此次新政解读为人才抢夺战。
湖北富熊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梅子睿告诉《民生周刊》记者,该公司已与武汉多所高校达成校企战略合作协议,通过入校授课、实战演练、分享沙龙等多种方式,帮助合作高校的学子,了解分享经济的发展趋势,积累实战经验,真正体验和感知“富熊源创”网络平台商业模式,助推武汉实现“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工程”。
1984年出生的梅子睿,家乡是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对她而言,选择加入富熊集团,并发力湖北市场,是希望通过公司平台为家乡服务,把家乡品牌打造成世界品牌,同时帮助武汉众多在校大学生实现自主创业,武汉市的人才新政为她更好地找到合作伙伴奠定了基础。
“作为武汉市城市合伙人、招才顾问,我们欣喜于大武汉的崛起,华中的欣盛,未来可期,也希望为家乡的发展贡献微薄之力!” 信中利集团董事长汪潮涌在朋友微信圈里感慨武汉对人才的尊重与渴望。
“武汉已迈向一线城市”,10月中旬的一天晚上,在微信朋友圈,北京市万博律师事务所律师褚中喜分享了他对武汉的感受,褚中喜是湖北云梦县人,走南闯北。
“昨晚抵达武汉天河国际机场,第一次通过刚启用的T3航站楼,堪比首都国际机场、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有些震撼。晚上在楚河汉街闲逛了一下,联想到米字形高铁网在武汉交汇,似乎找不出武汉市不是一线城市的理由。”褚中喜欣喜地写道。
给户口是标配
在京沪严控人口规模的大背景下,广深以及二线城市参与“抢人大战”的筹码主要分为给户口、给补贴、给住房,其中给户口基本上是标配。
诚意最足的当数深圳。2016年,深圳出台了史上最宽松的户籍新政,大专学历35岁以下、本科学历45岁以下、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证书持有者50岁以下,都有机会落户深圳。
不仅如此,深圳还率先把人才的标准降低为本科生,并领全国风气之先向新引进的本科生发补贴——本科生1.5万元、硕士2.5万元、博士3万元。
除了深圳市发补贴,各个区里也有奖励,比如宝安区向新落户的本科生奖励3万元,硕士5万元,博士生6万元。
还有更重磅的,深圳计划在“十三五”期间新建不少于30万套的人才住房,相当于同期保障性住房的3倍,约可覆盖90万人,其力度之大,堪称一线城市之最。
“二线城市挖一线城市墙脚”,来势汹汹。无论是用高额补贴吸引人才,还是对高校毕业生的“零门槛”落户,抑或是放宽对首套房的限制,政策的本质是想把人才留下来,把人才“抢”到手。
陕西省西安市在户政、地税优惠、科研补贴等方面出台配套人才引进的多项新政。人才引进落户覆盖12类高层次以及专业人才。国家科技奖获得者,国家级“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博士后研究人员,国家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学术、技术带头人等,可以直接办理落户。
在西安市工作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以及其他高层次人才取得的政府特殊津贴、院士津贴、资深院士津贴,以及国务院规定的其他补助、津贴,免征个人所得税。各类高层次人才在陕西科研机构、高等学校转化的科技成果中,以股份或出资比例等股权形式获得的个人奖励,暂不缴纳个人所得税。
7月中旬,四川成都市发布《人才优先发展战略行动计划》,提出了优化人才落户制度、实施人才安居工程、建立蓉城人才绿卡制度、开展全民技术技能免费培训等12条具体措施,针对高层次人才、急需紧缺人才、青年人才、高技能人才等不同人才群体构建体系、分类施策。
成都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人才办主任彭崇实介绍,45岁及以下、本科学历及以上的青年人才凭毕业证来蓉即可申请办理落户手续。
《行动计划》还把解决“蓉漂”安居问题摆在更加突出位置,为人才安居提供了人才公寓、产业新城配套租賃住房和用人单位自建倒班房等多种方式和途径的解决方案。
据了解,成都通过配套设立人才驿站来解决应聘大学生求职7天过渡住房问题;高新区推出针对新经济企业无房职工提供3年免费公寓等人才政策;更为吸睛的是,成都为产业发展做出贡献的个人或团队更是给予了力度空前的资金奖励,并且实行人才绿卡制度,有专员实行“人才一对一”服务。
杭州起步早
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的关键是人才。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各地只有让人才和产业结合形成生态链,构建良好人才环境,发挥人才领头作用,实现各地的产业发展,才能为城市的发展提供持续动力,从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升级。
济南市的做法内容来自《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促进人才创新创业的实施意见》,也叫“人才新政30条”,这是济南首个针对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综合性文件。“人才新政30条”,当地的评价为范围更广、含金量更高、机制更活、保障更有力、生态更优。在济南,硕士毕业生可获得每月1000元的租房补贴,本科毕业生也可以申请到人才集体户中落户。
2017年6月,安徽合肥市出台《关于建设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打造创新之都人才工作的意见》,包括20条人才政策,当地媒体将其称为现行人才政策的“优化版、加强版、升级版”。
从今年7月1日开始,《南京人才安居办法》正式实施,对当地无房且5年内无住房登记信息和房屋交易记录的六类人才,南京给予每月最少600元的租房补贴,最大可提供150平方米的共有产权房,以解决创新创业人才的住房问题。
对于人才的招揽,早在2015年,杭州就出台了 “人才新政27条”,去年2016年,杭州市委、市政府又出台《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完善人才新政的若干意见》,人称“人才若干意见22条”。
有专家指出,短期看,人才新政可以带来新增落户并增加房产的交易量,但效果可能仅止于此,很有可能户口来了人没来,房子买了并不住。二三线城市把人才招引进来或许困难不大,但要把人才留住、用好,恐怕还得看一座城市的综合实力和发展势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