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江承接产业示范区内校企合作模式研究

来源 :商场现代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quan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在系统分析皖江承接产业示范区内高等教育和企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揭示了存在的各种不足之处。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了校企合作机制,即校企合作中企业合作和校方的合作动机、合作内涵和合作形态。进而结合皖江承接产业示范区的实际情况,重点阐述了可能采取的校企合作模式,如企业联盟形式的人才培养模式、企业员工素质提升联盟、联合研发机构的建设等,以期提高高校和企业的整体科技水平和竞争力。
  关键词:皖江承接产业示范区;校企合作;合作机制;合作模式
  一、引言
  产业转移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主动承接产业转移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也是后发地区加快发展的最佳路径。设立皖江城市带承接转移示范区是国务院批准的一项重大区域发展战略,也是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一项战略性举措。其目的在于通过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优化地区产业分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在产业转移中,严禁已经明令淘汰的落后生产能力转入,并且把承接产业转移与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相结合,加快推进示范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当然,皖江示范区的建设,不会甘当“小工”,特别是在部分优势的产业方面将重点打造。根据规划将推进承接产业创新提升,培育发展创新型企业,促进产业技术创新;构建创新平台,促进创新要素对接,建立创新服务体系;优化创新环境,支持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实验区建设,完善自主创新体制机制[1]。
  实践证明,企业与高校进行校企合作并回报社会,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公益事业,是促进创新要素与生产元素有机接着的重要纽带,是贯彻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重要举措。从高校角度的,以产学合作为纽带,进一步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在产学结合上取得突破并实现学校与用人单位的合作“双赢”;从企业角度看,校企合作是提高企业高科技人才的支撑的有效途径,是智力投入的有利保证,是科技突破的重要保障,是人才培养的模式的重大突破。众所周知的,作为创新要素的主体之一,高校的产学研合作是发达国家和发达省市里所热衷的重要方案之一[2,3]。然而,相比而言,我省示范区内高校和企业却存在着诸多不足,影响着现有合作创新模式的开展以及合作的效率。首先,高校方面:(1)教育科研经费投不足。在国家经费的争取方面,我省大大落后经济发达地区,例如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数量上明显低于沿海发达地区。(2)多数地级市本科高校办学基础薄弱,为师范类专科院校合并升格产生,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工程技术人员的培养底蕴匮乏;(3)师资队伍薄弱,高校高技术人才的总体不足,同时由于科研环境和待遇偏低,使得人才流失严重;(4)人才培养机制落后,专业重复建设严重。其次,在企业方面:(1)高新技术企业偏少,民营小企业居多,其生产规模偏小,产品附加值低,多为大企业的配套企业,创新要素与动力不足;(2)多数企业研发能力薄弱,甚至没有独立的研发部门;(3)产业主要为劳动密集型,自动化程度不高;(4)产品的技术附加值低。因此,鉴于我省示范区所处特定的历史阶段和特殊的高校、企业情况,研究相适应的校企人才培养与合作创新机制,提高我省示范区内企业、高校的技术创新能力,完善科研队伍的建设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皖江承接产业示范区内校企合作模式
  1.皖江承接产业示范区内校企概况
  “十一五”以来,安徽省高等教育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规模持续扩大、资源结构不断优化、办学质量稳步提高、服务功能进一步提升,为安徽经济结构调整、实施工业强省战略、促进就业和改善民生等,做出了重要贡献。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作为安徽省经济社会发展较快的区域,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迅速,高职院校较多,办学实力较强。2012全省共有高职院校64所,示范区就有53所,其中,合肥市22所,芜湖市5所,占全省总数的82.8%。全省3所国家级示范高职院校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和1所国家示范高职院校培育单位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均在示范区。安徽省本科院校有26所,在皖江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内有19所,其中合肥有9所,芜湖有3所,占全省总数的73.1%。全省只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985”工程院校,合肥工业大学和安徽大学为“211”工程院校,且这些学校都在皖江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内。再者示范区内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5所(全省共7所),“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项目实施高校4所(全省共6所)。通过上述数据不难发现,示范区内集中了安徽省主要的教育资源和高校科研平台。
  皖江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是安徽的精华所在,包括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池州、滁州、宣城,以及六安市金安区和舒城县,共59个县(市区),原巢湖市现拆并到合肥、芜湖、马鞍山,国土面积75730平方公里。在示范区获批之前,皖江城市带已拥有马鞍山马钢、芜湖奇瑞汽车、合肥江淮汽车、马鞍山星马汽车、铜陵有色、安庆石化、芜湖海螺水泥等一批国内知名企业。这一区域集中了安徽全省80%的汽车企业、83%的钢铁企业、71%的有色金属冶炼及加工企业和92%的家电生产企业。皖江“双核”之一的芜湖,目前已有34家境外世界500强企业投资,成为安徽大项目最集中的区域之一。另一核心城市合肥,现在已形成海尔、长虹、美的、格力、美菱、荣事达、三洋、华凌、天鹅、日立等百花争妍的格局,有完善的产业链。由此可见,示范区内企业特征鲜明,行业分布比较集中,具备了较为完善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和较强的市场竞争优势,但是相应的多为生产型部门,其研发机构偏少。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我们同发达省份相比有较大差距,但基本的校企合作要素已经具备。因此,我们需要充分把握这次战略机遇期,通过合理的规划和调整,势必能减小同发达省份的差距,并在一些新兴产业上占有一席之地。
  2.校企合作机制分析
  校企关系的紧密程度取决于他们的合作形态,而合作形态取决于双方在目的规范及资源的互动程度,表1和表2分别给出了校企合作中企业合作和校方合作的动机、动机内涵和合作形态。从表中我们不难看出,校企合作的动机依赖于高校与企业的科研实力与人才培养的定位。然而,示范区内的高校与企业不能着眼于当前,要放眼未来,要从战略的高度加以协调、规划。虽然如此一来,在合作初期,校企合作的效益难以实现最大化,但是为校企合作提供了充足的提升空间,以及便捷的操作柔性。如此良性运作机制必会极大的调动企业和高校的合作积极性。   3.皖江承接产业示范区的校企合作模式
  鉴于上述分析,以及安徽近几年科技与教育的发展现状,可以采用如下几种形式来提升皖江承接产业示范区的校企合作内涵,加速安徽科技与教育实力。
  (1)企业联盟形式的人才培养模式
  显然,安徽企业规模较小,人才消化能力有限,如果一对一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不可避免的会遭遇种种难题。首先,企业提供的平台有限,在学生实习实训的安排上相形见拙;其次,企业的产品附件值较低,产品种类相对单一,学生获得先进的生产技术与管理经验的渠道有限;再者,企业规模较小,对人才的消耗能力有限,或者培养单个学生的成本较高。为了克服这些不利因素,承接产业示范区的校企可以采用产业集群的形式进行人才培养,建立健全相应的培养机制与人才就业机制。如此一来,学生对行业的整体掌控,相应生产工艺的掌握必然大大拓展,藉此弥补在先进生产技术掌握上的不足。
  (2)企业员工素质提升联盟
  企业通过聘请高校科技人员给员工培训,是提升企业员工素质的主要途径之一。然而,安徽作为相对落后的区域,其人员素质相对薄弱一些。单一的企业培训,容易演变成一种走形式,赶过场,往往取得的效果不明显,同企业的诉求有一定的差距。如何提高培训的效果是企业培训一直关注的课题。竞争与对比机制的引入也许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产业示范区的校企如果组成一个联盟,有针对地组织专业培训(如现代生产系统,现在管理理念,先进制造工艺等)。在这一框架下,不同企业、不同高校、不同领域的职工教师组成一个新型学习体,必然会产生不同理念、不同学习模式的碰撞,必然会促进职工的学习积极性,必然会带来不同企业文化的相互渗透,必然会增强员工的创新意识与企业文化的认同感,也必然会带来去除糟粕式的员工素质的提升。
  (3)联合研发机构的建设
  众所周知的,集中人才物力解决企业技术难题是建立联合研发机构的基本动机。然而,相对于江浙地区,产业示范区的联合机构常常陷入研究经费投入不足、科研力量整体薄弱的困境。这时候,政府部门应该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针对安徽企业自身的特征,.鼓励企业引入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资源,尝试建立产业联盟内的研发机构,建立健全相应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再者,.鼓励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利用建立的研发平台对引进的技术或知识产权进行消化吸收再创新。企业高校科研人员合作技术攻关,加速企业人才建设,同时提升高校老师融入生产实践,从而具备从实践中发觉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大力推进合作攻关
  产业示范区的高校、科研院所的数量及科研实力居安徽省首位,在科技成果及知识积累、人才储备、实验手段、信息来源等方面具有较大优势,但科研与市场的结合还不够紧密,特别是与科教发达地区相比差距显著,科技成果转化效率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其次,产业示范区的企业虽然具备一定的资金基础、产业化实力和市场运作能力,但企业的研发能力还有待提高,借用外部创新资源的能力尚需加强。为此,政府部门应该积极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大力推进合作攻关。其次依托重大科研项目、重点学科和科研基地的建设项目、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项目,加大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力度,为企业培养定向人才。
  三、结论
  本文首先详细分析和总结了皖江承接产业示范区内高校与企业的发展现状及其特征,然后系统地展现了校企合作中企业合作和校方的合作动机、合作内涵和合作形态。进而,以此为基础,系统的阐述了皖江承接产业示范区内校企合作所可能采取的合作模式,如企业联盟形式的人才培养模式、企业员工素质提升联盟、联合研发机构的建设等,以期提高高校和企业的整体科技水平和竞争力,其分析可以为相关决策部门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2010-04].http://www.p prd.org.cn/quyu/zbdq/201004/P020100401610126542934.pdf
  [2]王雪.国外成熟的合作教育模式对发展我国四年制高职教育的启示[J].职业技术教育,2002,23(13):65-67.
  [3]孟令权.我国高校产学研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1):91-92.
  [4]百里清风,李海鸥.部属高校产学研战略联盟运行机制对地方高校的启示[J].渤海大学学报,2012(1):127-130.
  [5]吴树山等.论论我校企合作的发展态势及其对策[J].科学进步与对策,1997(6):2-3
  [6]付志荣.新建地方本科高校产学研合作现状及基于高校视角的策略分析[J].常州工学院学报,2012,30(2):102-105.
  [7]崔旭,邢莉.我国产学研合作模式与制约因素研究——基于政府、企业、高校三方视角[J]科技管理研究,2010(6):45-47.
  作者简介:梁艳(1979.08- ),女,安徽宿州人,安徽工程大学讲师,技术经济及管理硕士,研究方向为技术创新与工业工程
其他文献
为了克服有限精度效应对混沌系统的退化影响,改善所生成随机序列的统计性能,设计了一种新的基于六维CNN(细胞神经网络)的64 bit伪随机数生成方法。在该方法中,通过控制六维CNN在每次迭代过程中的输入输出,改善了混沌退化对随机数的性能影响,同时,通过与Logistic映射所生成的随机序列和可变参数进行异或处理,有效避免了生成序列的重复出现,扩大了密钥空间和输出序列的周期。以新方法设计的PRNG(伪
目的研究糖尿病(DM)患者行个性化自我护理管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10例DM患者,按"护理差异性"随机分观察组(个性化自我护理管理)与对照组(常规护理)各55例,两组护理效
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对企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时代,市场的竞争,不仅注重有形的资本的积累以及产品的质量,更主要的是要不断提升企业发展的软实力,即人
民以食为天。食品是实现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本保障,是维护社会安定、国家团结的基础。但是近些年,我国关于食品问题频频曝光,这不得不使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赶到担忧。因此,加强食
本文以绿色设计理念为研究方向,探讨产品绿色设计的本质,将环保知识应用在产品设计中以及生产加工过程中。绿色设计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概念,而是设计者的一种责任,也是未来产
目的分析探究在血液净化中心护理管理中专业小组质控模式运用对护理质量评分的影响。方法将血液净化中心护理人员详细划分成为6个小组,试验对象为2019年1月份到2020年2月份在
目的观察皮维碘软膏联合痊愈妥治疗Ⅲ期压疮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5月-2019年5月内Ⅲ期压疮患者70例,根据随机分组法分成2组,每组患者35例。对照组应用痊愈妥外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最近,一本《大数据时代》向人们揭开了人类运用数据进行分析的新纪元。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一些大型网络公司如谷歌等掌握了大量的数据,专家通过这些数据仅依靠相关关
人类社会是人群共同体,所谓社会关系即共同体中人与人的关系。人群共同体在整体上是一种公共存在,反映这种存在的意识就是公共意识。市场经济的负面作用使国民公共意识逐步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