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北京市预防医院研究中心歌接着北京市公共营养和食品卫生检测经验工作,监控着首都食品安全,北京市结核病胸部肿瘤研究所在全国开展的结核病实验室技术规范化建设项目,有效控制了结核病的传染;北京市公用事业科学研究所对北京市天然气负荷指昧、用气规律及用气量预测的研究,保证了城市燃气安全,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中心承担了大量食品安全检测的任务,将实验室设在蔬菜批发市场,采用科技手段拦截了“问题菜”;首都儿科研究所与山西省政府共同启动救治出生缺陷患儿的“健苗工程”。对山西省筛查出的113例出生缺陷儿实施手术……在北京市乃至全国一些重大事件中,我们都能找到北京市诸多公益院所科研人员忙碌的身影。
而在2004年以前,这些公益院所在享受政府事业经费的同时,仍然是闭门研究课题,不关注市场需求,研究成果也难以应用于实践,更难以应用到社会民生领域。但现在,服务公益事业、着力改善民生已成为这些公益型科研院所的定位。5年多的时间中,从转制到发展,再到成为重大科技项目的“帮手”,这些公益院所經历了一个不断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过程。如今,他们已经或正在成为北京市重大科技项目的“帮手”,组织科研任务、了解行业需求,为承担具体科研攻关的机构提供优质服务。在北京市科委日前研究制定的“深化科研院所改革、建设新型科研体系”的科技规划中,这些公益院所的发展方向也更加明确。
探索改革发展之路
20世纪9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公益型科研院所的发展定位和发展方向问题日益突出。当时,北京市拥有40余家市属公益院所,分属于10多个主管部门,涉及到医学、环境保护、劳动保护、农林、环卫、园林、体育、公用事业、市政工程、水利,交通、软科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对这些公益院所的改革无疑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既涉及多方利益的调整,又没有任何现成的模式可循,只能在实践中摸索。
1999年,中共北京市委下发了《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意见》,明确提出“社会公益型科研机构要实行分类改革,可转为科技型企业、整体或部分进入企业、转为企业型的中介服务机构;对于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无法得到相应经济回报的科研机构,在调整结构、分流人员的基础上,按非营利机构运行和管理”。虽然《意见》对公益院所进行了分类并指明了其改革方向,但由于相关制度缺失或不配套,该方案并没有得以贯彻实施。之后,为妥善解决公益院所稳定发展与改革的关系,从2003年开始,北京市科委采取“以试点示范引导、逐步推进”的办法启动了公益院所分类改革试点工作,相继安排北京市科技研究院、环保院、农科院等11家公益院所进行改革。参与试点的公益院所在改革进行中,不断调整定位和职能,以各具特色的做法和改革措施,走出了适合自身的创新之路。
2006年初,在试点工作的基础上,根据对国内外科研院所改革情况的调查研究和北京市属公益院所的改革推进情况,北京市科委研究制定了《促进公益院所改革与发展工作方案》,将改革重心由外部调整转向内部机制转变,并设立改革与发展专项,通过政策性经费的引导,促进院所向以需求为导向的学科调整、以高效为原则的运行机制转变,努力建立一支固定岗位与流动岗位相结合、实行开放竞争的公益科研人才队伍;不断加强高技术实验室和中试基地的建设;积极引导公益院所与其他相关社会主体建立更紧密的联系;充分发挥公益院所凝聚中央在京科技资源的平台作用,形成资源共享、条件精良的社会公益科研体系;注重增强公益院所的创新能力,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更好地承担起与现代化城市相适应的公共服务职能。
坚持服务民生为着力点
经济社会的发展对公益性科研活动的要求越来越高,建设和谐社会更对社会公益研究提出了新的挑战。这都需要公益院所为全方位、多层次地提升北京城市功能、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和城市建设能力、改善民生,提供更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为此,北京市市科委在《促进公益院所改革与发展工作方案》中明确提出,公益院所应“加强公益科研能力建设,对城市社会发展急需的和有特色的学科,如监测、预警、公共安全、人口健康、新农村建设等社会发展领域的学科,通过支持院所开展前瞻性自主选题研究等方式,支持院所的特色学科建设,逐步形成对共性、经常性和服务性公益研究的稳定支持渠道”,要“不断提高公共服务水平,面向全社会进行公益技术服务,不断满足城市社会发展对公共安全、食品安全、环境保护、科学普及等公共服务的需求”,并将提供公共服务情况纳入到公益院所考核体系中。 《方案》的提出,将公益院所的改革推向新的阶段,使公益院所步入了健康发展期。仅在医疗公益院所领域,就显现了突出的改革效果:2006年下半年,北京市首次发生群体性广州管圆线虫病。北京市卫生局向社会发布疫情通报后,为解决就诊难的问题,作为公益院所的北京热带医学研究所开辟出一条诊治广州管圆线虫病的绿色通道,保证患者“随到随诊”。为提高全市广大医务工作者对该病的认识,该所专家还制定《临床诊疗方案》、Ⅸ临床诊疗常规》,用以指导临床实践。并及时编写出《临床医师培训教材》,培训北京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医生共405名,极大提高了首都医务工作者对该病的认识。在这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北京热带医学研究所充分发挥了市属公益院所的科研和技术优势,得到媒体和群众的普遍认同,更受到北京市卫生局的表彰。
随着改革的日渐推进,公益院所纷纷在解决民生问题、服务公益事业中找到了“感觉”,也找到了自身存在和发展的价值。
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和加拿大西蒙弗雷泽大学签定合作备忘录,启动“开放办所”,吸引国际一流人才,加强心肺血管疾病防治学科建设,北京市中医研究所聘请高层次专家组成指导委员会,联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共同开展了中医皮外科疾病的研究。北京市预防医学研究中心仅在2007年一年就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37起、环境因素事件3起,共涉及395名患者,汶川大地震期间,创伤骨科研究所、首都儿科研究所、肿瘤防治研究所、预防医学研究中心等多家公益院所纷纷组织多支医疗救援小分队,配备救护车以及大量急救药品奔赴抗震救灾第一线,支援当地医院;首都儿科研究所还针对灾区急缺婴幼儿食品、生活用品救济及儿童心理、喂养的技术指导,编印了有关儿童心理、喂养、防疫的技术指导手册,奥运期间,各医疗公益院所纷纷参与,为首都奥运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好运北京”测试赛期间,北京市创伤骨科研究所,北京热带医学研究所参与突发公共事件医疗 卫生救援小分队救援工作;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承担了北京市科委项目“2008年奥运会对北京地区健康环境影响的研究”,通过在奥运申办、筹备、举办和举办后各个不同阶段对北京市健康环境的持续监测以及北京居民对北京地区健康环境的满意程度、人群的健康意识、健康行为的多次调查,建立了奥运会对健康环境影响的评估模式和指标体系
面对北京创新型城市、和谐社会,新农村以及“首善之区”建设的新形势,医疗卫生、食品安全、环保、交通等领域,关乎民生的问题越来越为政府所重视,这给公益院所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2007年10月,北京市“市属公益科研院所改革与发展规划工作会”召开,会议要求各公益院所要以“突出重点、创新机制、凝聚人才、促进发展”为指导方针,制定本院所的2008—2010年改革与发展规划,并以规划制定为重要抓手,立足自身优势资源,找准自身公益定位,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凝聚作用,挖掘现有和潜在研究能力,进一步提升公益院所公益科研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以满足北京市对公益科研工作的需求,为解决北京创新型城市、和谐社会和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亟待解决的公益科研问题,特别是民生问题,做出实实在在的贡献。
建设新型科研体系
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后,北京市委、市政府提出要把认真总结奥运的成功经验,坚持北京奥运三大理念,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作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总体要求,把科技创新作为推动首都创新型城市建设和首都科学发展的重要动力。在这一方向的指引下,北京市属公益院所的改革开始推向一个以建设北京地区新型科研体系为宗旨的新阶段。
为了保证新型科研体系的顺利建立,北京市科委制定出台了《深化科研院所改革,建设创新型科研体系的工作方案》,明确提出要通过政府政策调控和市场机制促进北京地区科技资源的优化组合,提高科研效率,更好地发挥科技工作对北京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渗透、引领和提升”作用,通过政府的长期稳定支持,促进科研院所更好、更快、可持续地发展。《方案》強调要突出抓住两个重点:一是科研方向和目标要紧紧围绕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和科技中长期规划的指向;二是在科研的组织上要采取开放的运作机制,即以科研机构为依托,以机制创新为动力,以科研任务为纽带,充分汇聚国内外相关科技资源,形成社会化的科研平台,引导科研机构成为科研任务的组织者、参与者和科研平台的搭建者,建设官产学研互动、开放、共享、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科研体系。
同时,鼓励公益院所进行科研管理模式创新试点,从首都城市建设管理和运行的重大需求出发,把积累的“点”上经验全面放大渗透到首都各项事业,以市属科研院所为平台,集成各类优势资源,服务首都发展。
目前,“深化科研院所改革、建设新型科研体系”已列入北京市科委重点任务之一,将安排一批科研有实力、改革有动力、管理有能力的院所牵头组织具有一定规模的科研项目,从而将更多的“国家队”和国际科技资源汇聚到首都科技创新的舞台上。
随着公益院所改革与发展工作的不断深入,北京市属公益院所正在成长为一支不容忽视的科技力量。据最新统计显示:市属公益科研院所科技经费筹集额超过12亿元,年增长率达22.7%,院所科研条件得到明显改善,科研仪器设备价值增至8.9亿元。此外,产出的专利成果的年增长率也高达33.4%。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作为建设和谐社会的有生力量,社会公益型科研机构是政府向公众提供科技类公共产品和服务的重要渠道,它通过开展公益类科技研究推动相关领域的发展,不仅能够围绕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联合开展科研攻关,带动行业及企业的自主创新,而且能够实现公益研究成果的社会共享,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高涨的物质文化需求。
而在2004年以前,这些公益院所在享受政府事业经费的同时,仍然是闭门研究课题,不关注市场需求,研究成果也难以应用于实践,更难以应用到社会民生领域。但现在,服务公益事业、着力改善民生已成为这些公益型科研院所的定位。5年多的时间中,从转制到发展,再到成为重大科技项目的“帮手”,这些公益院所經历了一个不断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过程。如今,他们已经或正在成为北京市重大科技项目的“帮手”,组织科研任务、了解行业需求,为承担具体科研攻关的机构提供优质服务。在北京市科委日前研究制定的“深化科研院所改革、建设新型科研体系”的科技规划中,这些公益院所的发展方向也更加明确。
探索改革发展之路
20世纪9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公益型科研院所的发展定位和发展方向问题日益突出。当时,北京市拥有40余家市属公益院所,分属于10多个主管部门,涉及到医学、环境保护、劳动保护、农林、环卫、园林、体育、公用事业、市政工程、水利,交通、软科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对这些公益院所的改革无疑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既涉及多方利益的调整,又没有任何现成的模式可循,只能在实践中摸索。
1999年,中共北京市委下发了《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意见》,明确提出“社会公益型科研机构要实行分类改革,可转为科技型企业、整体或部分进入企业、转为企业型的中介服务机构;对于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无法得到相应经济回报的科研机构,在调整结构、分流人员的基础上,按非营利机构运行和管理”。虽然《意见》对公益院所进行了分类并指明了其改革方向,但由于相关制度缺失或不配套,该方案并没有得以贯彻实施。之后,为妥善解决公益院所稳定发展与改革的关系,从2003年开始,北京市科委采取“以试点示范引导、逐步推进”的办法启动了公益院所分类改革试点工作,相继安排北京市科技研究院、环保院、农科院等11家公益院所进行改革。参与试点的公益院所在改革进行中,不断调整定位和职能,以各具特色的做法和改革措施,走出了适合自身的创新之路。
2006年初,在试点工作的基础上,根据对国内外科研院所改革情况的调查研究和北京市属公益院所的改革推进情况,北京市科委研究制定了《促进公益院所改革与发展工作方案》,将改革重心由外部调整转向内部机制转变,并设立改革与发展专项,通过政策性经费的引导,促进院所向以需求为导向的学科调整、以高效为原则的运行机制转变,努力建立一支固定岗位与流动岗位相结合、实行开放竞争的公益科研人才队伍;不断加强高技术实验室和中试基地的建设;积极引导公益院所与其他相关社会主体建立更紧密的联系;充分发挥公益院所凝聚中央在京科技资源的平台作用,形成资源共享、条件精良的社会公益科研体系;注重增强公益院所的创新能力,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更好地承担起与现代化城市相适应的公共服务职能。
坚持服务民生为着力点
经济社会的发展对公益性科研活动的要求越来越高,建设和谐社会更对社会公益研究提出了新的挑战。这都需要公益院所为全方位、多层次地提升北京城市功能、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和城市建设能力、改善民生,提供更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为此,北京市市科委在《促进公益院所改革与发展工作方案》中明确提出,公益院所应“加强公益科研能力建设,对城市社会发展急需的和有特色的学科,如监测、预警、公共安全、人口健康、新农村建设等社会发展领域的学科,通过支持院所开展前瞻性自主选题研究等方式,支持院所的特色学科建设,逐步形成对共性、经常性和服务性公益研究的稳定支持渠道”,要“不断提高公共服务水平,面向全社会进行公益技术服务,不断满足城市社会发展对公共安全、食品安全、环境保护、科学普及等公共服务的需求”,并将提供公共服务情况纳入到公益院所考核体系中。 《方案》的提出,将公益院所的改革推向新的阶段,使公益院所步入了健康发展期。仅在医疗公益院所领域,就显现了突出的改革效果:2006年下半年,北京市首次发生群体性广州管圆线虫病。北京市卫生局向社会发布疫情通报后,为解决就诊难的问题,作为公益院所的北京热带医学研究所开辟出一条诊治广州管圆线虫病的绿色通道,保证患者“随到随诊”。为提高全市广大医务工作者对该病的认识,该所专家还制定《临床诊疗方案》、Ⅸ临床诊疗常规》,用以指导临床实践。并及时编写出《临床医师培训教材》,培训北京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医生共405名,极大提高了首都医务工作者对该病的认识。在这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北京热带医学研究所充分发挥了市属公益院所的科研和技术优势,得到媒体和群众的普遍认同,更受到北京市卫生局的表彰。
随着改革的日渐推进,公益院所纷纷在解决民生问题、服务公益事业中找到了“感觉”,也找到了自身存在和发展的价值。
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和加拿大西蒙弗雷泽大学签定合作备忘录,启动“开放办所”,吸引国际一流人才,加强心肺血管疾病防治学科建设,北京市中医研究所聘请高层次专家组成指导委员会,联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共同开展了中医皮外科疾病的研究。北京市预防医学研究中心仅在2007年一年就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37起、环境因素事件3起,共涉及395名患者,汶川大地震期间,创伤骨科研究所、首都儿科研究所、肿瘤防治研究所、预防医学研究中心等多家公益院所纷纷组织多支医疗救援小分队,配备救护车以及大量急救药品奔赴抗震救灾第一线,支援当地医院;首都儿科研究所还针对灾区急缺婴幼儿食品、生活用品救济及儿童心理、喂养的技术指导,编印了有关儿童心理、喂养、防疫的技术指导手册,奥运期间,各医疗公益院所纷纷参与,为首都奥运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好运北京”测试赛期间,北京市创伤骨科研究所,北京热带医学研究所参与突发公共事件医疗 卫生救援小分队救援工作;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承担了北京市科委项目“2008年奥运会对北京地区健康环境影响的研究”,通过在奥运申办、筹备、举办和举办后各个不同阶段对北京市健康环境的持续监测以及北京居民对北京地区健康环境的满意程度、人群的健康意识、健康行为的多次调查,建立了奥运会对健康环境影响的评估模式和指标体系
面对北京创新型城市、和谐社会,新农村以及“首善之区”建设的新形势,医疗卫生、食品安全、环保、交通等领域,关乎民生的问题越来越为政府所重视,这给公益院所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2007年10月,北京市“市属公益科研院所改革与发展规划工作会”召开,会议要求各公益院所要以“突出重点、创新机制、凝聚人才、促进发展”为指导方针,制定本院所的2008—2010年改革与发展规划,并以规划制定为重要抓手,立足自身优势资源,找准自身公益定位,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凝聚作用,挖掘现有和潜在研究能力,进一步提升公益院所公益科研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以满足北京市对公益科研工作的需求,为解决北京创新型城市、和谐社会和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亟待解决的公益科研问题,特别是民生问题,做出实实在在的贡献。
建设新型科研体系
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后,北京市委、市政府提出要把认真总结奥运的成功经验,坚持北京奥运三大理念,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作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总体要求,把科技创新作为推动首都创新型城市建设和首都科学发展的重要动力。在这一方向的指引下,北京市属公益院所的改革开始推向一个以建设北京地区新型科研体系为宗旨的新阶段。
为了保证新型科研体系的顺利建立,北京市科委制定出台了《深化科研院所改革,建设创新型科研体系的工作方案》,明确提出要通过政府政策调控和市场机制促进北京地区科技资源的优化组合,提高科研效率,更好地发挥科技工作对北京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渗透、引领和提升”作用,通过政府的长期稳定支持,促进科研院所更好、更快、可持续地发展。《方案》強调要突出抓住两个重点:一是科研方向和目标要紧紧围绕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和科技中长期规划的指向;二是在科研的组织上要采取开放的运作机制,即以科研机构为依托,以机制创新为动力,以科研任务为纽带,充分汇聚国内外相关科技资源,形成社会化的科研平台,引导科研机构成为科研任务的组织者、参与者和科研平台的搭建者,建设官产学研互动、开放、共享、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科研体系。
同时,鼓励公益院所进行科研管理模式创新试点,从首都城市建设管理和运行的重大需求出发,把积累的“点”上经验全面放大渗透到首都各项事业,以市属科研院所为平台,集成各类优势资源,服务首都发展。
目前,“深化科研院所改革、建设新型科研体系”已列入北京市科委重点任务之一,将安排一批科研有实力、改革有动力、管理有能力的院所牵头组织具有一定规模的科研项目,从而将更多的“国家队”和国际科技资源汇聚到首都科技创新的舞台上。
随着公益院所改革与发展工作的不断深入,北京市属公益院所正在成长为一支不容忽视的科技力量。据最新统计显示:市属公益科研院所科技经费筹集额超过12亿元,年增长率达22.7%,院所科研条件得到明显改善,科研仪器设备价值增至8.9亿元。此外,产出的专利成果的年增长率也高达33.4%。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作为建设和谐社会的有生力量,社会公益型科研机构是政府向公众提供科技类公共产品和服务的重要渠道,它通过开展公益类科技研究推动相关领域的发展,不仅能够围绕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联合开展科研攻关,带动行业及企业的自主创新,而且能够实现公益研究成果的社会共享,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高涨的物质文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