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庙堂之上,匏樽相错人人谈笑自若,却有人暗叹其虚伪做作。江湖之中,斜阳草树人人悠闲清静,却有人暗叹视野狭小,想要入世拼搏一番。我认为,入世出世并没有明确的好坏之分。
立于山顶,领略一览众山小的豪迈,却无奈于人人如在云雾之中的扭捏作态。安于山谷,感受自然之美,却惆怅于眼界甚窄,只能够“望做官兮天一方”。但在我看来,这本来就是自相矛盾的抉择,既然喜爱山顶风光,又何畏浮云遮望眼?既然心素安于山谷,何不沉溺田园之乐?
庙堂之人,承担社会责任者也。
当中原土地沦为霸者的大陆,当礼义之邦变为嗜血的民族,“仁义礼智信”成为遥远的千古绝响,孔丘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毅然入世从教,怀着一颗执着的心只身走上了光复华夏的道路。于是,困厄半途,幾死陈蔡又怎能动摇他分毫?千年之后,朱子感叹,“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这何尝不是对他入世态度的最佳褒赞!
江湖之人,隐逸修身者也。
古时的江湖之人,我认为分“真”“假”两种,“假江湖”虽隐居却心怀仕途,“真江湖”则真的不为外物所困,只是专心修身养性,不失为一种生活方式。而“假江湖”当然是断然不可取的,心念尘世也自然不会很好的隐居。而“真江湖”的代表人物我认为便是余姚县的王阳明了,据说他曾看一个竹子一天便仿佛有所得地大笑离去,后人有想仿其者对着竹子干瞪了七天倒空落个疲惫不堪,心神交瘁,不失为一段佳话。
庙堂与江湖看似互相独立,实际却又相互共有,庙堂之人总有心系江湖者,江湖之人,也常有想攀登庙堂之峰的人。但其实这些挣扎在我看来是完全没有必要的,何苦碍于面子、社会与生活现状让自己落得不痛快呢?想在江湖闲适生活,便不要沉浸在庙堂之梦中。
不论艰险阻碍多么巨大,随心而行总是没有错的。蒙田曾言:“如果上天给我一次重生的机会,我愿意重复我的生活,因为不后悔过去,不惧怕将来。”愿这种精神也能够跟随我们的一生。
(指导教师:于凤霞/编辑:彭宇)
评点:张引
在这篇文章里,“庙堂与江湖”特指“入世与出世”两种道路。开篇伊始,作者首先摆明了立场——“入世出世并没有明确的好坏之分”,而后分别论述“居庙堂之高”和“处江湖之远”的两类人的角色意识:前者入世为勇担责任,如孔子;后者出世为自我修身,如王阳明。作者采用代表人物及其典型事例为证,具有较强的说服力。概而言之,无论哪种角色,都是个人的追求和选择而已。此外,文章论述严谨周密,“假江湖”和“真江湖”的辨析可见一斑,令人信服。
立于山顶,领略一览众山小的豪迈,却无奈于人人如在云雾之中的扭捏作态。安于山谷,感受自然之美,却惆怅于眼界甚窄,只能够“望做官兮天一方”。但在我看来,这本来就是自相矛盾的抉择,既然喜爱山顶风光,又何畏浮云遮望眼?既然心素安于山谷,何不沉溺田园之乐?
庙堂之人,承担社会责任者也。
当中原土地沦为霸者的大陆,当礼义之邦变为嗜血的民族,“仁义礼智信”成为遥远的千古绝响,孔丘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毅然入世从教,怀着一颗执着的心只身走上了光复华夏的道路。于是,困厄半途,幾死陈蔡又怎能动摇他分毫?千年之后,朱子感叹,“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这何尝不是对他入世态度的最佳褒赞!
江湖之人,隐逸修身者也。
古时的江湖之人,我认为分“真”“假”两种,“假江湖”虽隐居却心怀仕途,“真江湖”则真的不为外物所困,只是专心修身养性,不失为一种生活方式。而“假江湖”当然是断然不可取的,心念尘世也自然不会很好的隐居。而“真江湖”的代表人物我认为便是余姚县的王阳明了,据说他曾看一个竹子一天便仿佛有所得地大笑离去,后人有想仿其者对着竹子干瞪了七天倒空落个疲惫不堪,心神交瘁,不失为一段佳话。
庙堂与江湖看似互相独立,实际却又相互共有,庙堂之人总有心系江湖者,江湖之人,也常有想攀登庙堂之峰的人。但其实这些挣扎在我看来是完全没有必要的,何苦碍于面子、社会与生活现状让自己落得不痛快呢?想在江湖闲适生活,便不要沉浸在庙堂之梦中。
不论艰险阻碍多么巨大,随心而行总是没有错的。蒙田曾言:“如果上天给我一次重生的机会,我愿意重复我的生活,因为不后悔过去,不惧怕将来。”愿这种精神也能够跟随我们的一生。
(指导教师:于凤霞/编辑:彭宇)
评点:张引
在这篇文章里,“庙堂与江湖”特指“入世与出世”两种道路。开篇伊始,作者首先摆明了立场——“入世出世并没有明确的好坏之分”,而后分别论述“居庙堂之高”和“处江湖之远”的两类人的角色意识:前者入世为勇担责任,如孔子;后者出世为自我修身,如王阳明。作者采用代表人物及其典型事例为证,具有较强的说服力。概而言之,无论哪种角色,都是个人的追求和选择而已。此外,文章论述严谨周密,“假江湖”和“真江湖”的辨析可见一斑,令人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