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表面上看,李安导演就是个儒雅绅士,但其实他就是个骨子里一直流着不服输的铁血的硬汉子——当新片《双子杀手》再度以120帧倍速+4K画质+3D技术卷土重来,换来的却是全面口碑复辟。即使面对如此“凶险”的局面,李安依然倔强地撂下了狠话:只要还有人愿投高精技术电影,我还会拍下去!那你说,如今痴迷电影技术的斗士李安这几年的艰辛坚持,到底值不值?
“技术控斗士”李安,输给《阿凡达》了吗?
李安早期画风并不像如今这般硬颈,他成名的“家庭三部曲”《推手》《喜宴》《饮食男女》走的是东方家庭伦理式风格,东方人的细腻情感被他讲得别有味道。如果按这路子,李安足以成为“东方的伍迪·艾伦”,一部部小情小爱家庭小品作品娓娓道来,他最拿手。但他心中早埋下了不服输的种子,力图拍出一部部与众不同的类型片,就是想让西方人刮目相看。
但说到电影技术革命,李安并没能像詹姆斯·卡梅隆的《阿凡达》一样,将3D+IMAX技术一夜之间红遍全球,并遍地开花。李安推进电影高精技术的弱势太多:首先李安的外来者身份,没有卡梅隆作为好莱坞大咖的本土支持;其次相对IMAX来说,120帧+4K拍摄技术从拍摄到放映,都需要更强大的资金投入与影院设备的支持。
可话说回来,《阿凡达》第一集已是10年前的事了,几部续集如今还在不断研发,据说要等到2021年才有机会亮相大银幕。但在这10年间,李安导演已悄悄地走到了卡梅隆前面——先是在2012年用真3D技术拍出了连好莱坞都对他另眼看待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然后就是2016年的《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这是李安首度以120帧倍速+4K画质+3D尝试的大银幕作品,他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连各种自诩技术控的好莱坞大师都没人敢冒这个风险。虽然最终效果并不如意,但可敬的是,如今坚持用这个高风险、高精尖技术拍电影的,依然只有李安一个人,他真是一个人在战斗的电影斗士。
只是,太追求技术流的李安把太多精力都放在技术方面的细节了,忽略了他讲故事的优势。如果说《中场战事》的故事还多少存留着家庭、伦理、人本身情感的细腻感,最终成为极度两极分化的争议作品;那新片《双子杀手》故事就显得太简单了,即使有中年乏力杀手与年轻气盛克隆人老少对峙的奇妙设定,但情节依然是最薄弱的环节。
痴迷技术流的李安忽视了一大重点——看电影看的是观赏感受,技术固然重要,但更重要还是故事本身,故事不够精彩,就会被诟病。《阿凡达》当年之所以获得巨大成功,正是在技术革新成效显著的同时,还讲述了个令人惊艳的好故事。这才是如今变身技术控的李安面临的最大问题——好好讲故事,才是影迷最希望看到的李安大师。
《少年派》才是最喜闻乐见的李安作品!
李安能成为电影大师扬威全球许多年,是因为他30年电影生涯,几乎是按十年一革新的步伐,不断更新自己对电影的全新认知。
从“家庭三部曲”的华人世界开启他的导演之旅,再以英伦名著《理智与情感》延续伦理片风格,从东方风韵晋升到西方风情,为自己打响了好莱坞威望;接着打破伦理,以《冰风暴》西方中产家庭“换妻游戏”挑战传统;再以《与魔鬼共骑》解构西部牛仔片的固有思维……好莱坞类型片被他玩出了新花样。
当所有人以为李安已成为好莱坞最有威望的华裔导演之时,他重归华语片世界,拍出史诗般的武侠巨制《卧虎藏龙》,让全球为之一震,领教了东方功夫的文明;转眼他又放下东方侠义,走进漫威世界,拍了他唯一一部超英片《绿巨人汉克》,以东方武学精神将美式快餐式的英雄故事拍得如诗般曼妙,虽然好莱坞不吃他这套,但不得不说这是漫威片中风格最特别的一部。
接着就是那部成为无数人心水的经典《断背山》,李安当年是背着多大压力才拍出了这么经典同志片,那藏于两个男人心中数十年隐忍的同志之爱,影响了至少两代人,甚至还让同志片从地下的独立电影,终于有机会登上大雅之堂;把握好隐忍的情欲之后,李安二度重归华语片,拾起多年夙愿,执导了张爱玲名作改编的《色戒》,他这次不再隐忍,而是将潜伏在敌我之间的情欲细节,无限放大呈现在大银幕之上。
这不都是李安血淋淋的、从一而终的电影革新之路吗?哪次不是完全颠覆旧我——把自己狠狠打碎再重组,冒着风险迎难而上呢?
当然,严格从技术流来讲,李安第一次技術革新就是2012年的《少年派》了。从原始胶片到数字技术的过渡,从早期的后期技术到日臻成熟的特技3D技术,天时地利人和都为他准备好了,《少年派》横空出世了——充满宗教信仰的神秘国度、灿烂神秘的海上奇景、人与动物的同生共死,都让李安通过真3D高清技术,精彩完美地呈现在大银幕之上。更重要的是,李安将原著小说重新解构,改编成一个两层故事、三层隐喻、环环相扣的奇幻经典。他讲故事的方式太奇妙了,它成为一部在呈现出完美画面的同时,更被影迷多番深度解读的优质艺术电影。这才是我们最喜闻乐见的李安作品。
正因《少年派》空前成功,让李安就此痴迷于技术流,开始冒险拍摄了120帧+4K+3D的《中场战事》和《双子杀手》而一去不知返。如果李安还能继续细腻地讲好故事,我们都会无限支持下去!希望电影革新,不再仅仅只有李安一个人在战斗。
技术固然重要但更重要还是故事本身
“技术控斗士”李安,输给《阿凡达》了吗?
李安早期画风并不像如今这般硬颈,他成名的“家庭三部曲”《推手》《喜宴》《饮食男女》走的是东方家庭伦理式风格,东方人的细腻情感被他讲得别有味道。如果按这路子,李安足以成为“东方的伍迪·艾伦”,一部部小情小爱家庭小品作品娓娓道来,他最拿手。但他心中早埋下了不服输的种子,力图拍出一部部与众不同的类型片,就是想让西方人刮目相看。
但说到电影技术革命,李安并没能像詹姆斯·卡梅隆的《阿凡达》一样,将3D+IMAX技术一夜之间红遍全球,并遍地开花。李安推进电影高精技术的弱势太多:首先李安的外来者身份,没有卡梅隆作为好莱坞大咖的本土支持;其次相对IMAX来说,120帧+4K拍摄技术从拍摄到放映,都需要更强大的资金投入与影院设备的支持。
可话说回来,《阿凡达》第一集已是10年前的事了,几部续集如今还在不断研发,据说要等到2021年才有机会亮相大银幕。但在这10年间,李安导演已悄悄地走到了卡梅隆前面——先是在2012年用真3D技术拍出了连好莱坞都对他另眼看待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然后就是2016年的《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这是李安首度以120帧倍速+4K画质+3D尝试的大银幕作品,他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连各种自诩技术控的好莱坞大师都没人敢冒这个风险。虽然最终效果并不如意,但可敬的是,如今坚持用这个高风险、高精尖技术拍电影的,依然只有李安一个人,他真是一个人在战斗的电影斗士。
只是,太追求技术流的李安把太多精力都放在技术方面的细节了,忽略了他讲故事的优势。如果说《中场战事》的故事还多少存留着家庭、伦理、人本身情感的细腻感,最终成为极度两极分化的争议作品;那新片《双子杀手》故事就显得太简单了,即使有中年乏力杀手与年轻气盛克隆人老少对峙的奇妙设定,但情节依然是最薄弱的环节。
痴迷技术流的李安忽视了一大重点——看电影看的是观赏感受,技术固然重要,但更重要还是故事本身,故事不够精彩,就会被诟病。《阿凡达》当年之所以获得巨大成功,正是在技术革新成效显著的同时,还讲述了个令人惊艳的好故事。这才是如今变身技术控的李安面临的最大问题——好好讲故事,才是影迷最希望看到的李安大师。
《少年派》才是最喜闻乐见的李安作品!
李安能成为电影大师扬威全球许多年,是因为他30年电影生涯,几乎是按十年一革新的步伐,不断更新自己对电影的全新认知。
从“家庭三部曲”的华人世界开启他的导演之旅,再以英伦名著《理智与情感》延续伦理片风格,从东方风韵晋升到西方风情,为自己打响了好莱坞威望;接着打破伦理,以《冰风暴》西方中产家庭“换妻游戏”挑战传统;再以《与魔鬼共骑》解构西部牛仔片的固有思维……好莱坞类型片被他玩出了新花样。
当所有人以为李安已成为好莱坞最有威望的华裔导演之时,他重归华语片世界,拍出史诗般的武侠巨制《卧虎藏龙》,让全球为之一震,领教了东方功夫的文明;转眼他又放下东方侠义,走进漫威世界,拍了他唯一一部超英片《绿巨人汉克》,以东方武学精神将美式快餐式的英雄故事拍得如诗般曼妙,虽然好莱坞不吃他这套,但不得不说这是漫威片中风格最特别的一部。
接着就是那部成为无数人心水的经典《断背山》,李安当年是背着多大压力才拍出了这么经典同志片,那藏于两个男人心中数十年隐忍的同志之爱,影响了至少两代人,甚至还让同志片从地下的独立电影,终于有机会登上大雅之堂;把握好隐忍的情欲之后,李安二度重归华语片,拾起多年夙愿,执导了张爱玲名作改编的《色戒》,他这次不再隐忍,而是将潜伏在敌我之间的情欲细节,无限放大呈现在大银幕之上。
这不都是李安血淋淋的、从一而终的电影革新之路吗?哪次不是完全颠覆旧我——把自己狠狠打碎再重组,冒着风险迎难而上呢?
当然,严格从技术流来讲,李安第一次技術革新就是2012年的《少年派》了。从原始胶片到数字技术的过渡,从早期的后期技术到日臻成熟的特技3D技术,天时地利人和都为他准备好了,《少年派》横空出世了——充满宗教信仰的神秘国度、灿烂神秘的海上奇景、人与动物的同生共死,都让李安通过真3D高清技术,精彩完美地呈现在大银幕之上。更重要的是,李安将原著小说重新解构,改编成一个两层故事、三层隐喻、环环相扣的奇幻经典。他讲故事的方式太奇妙了,它成为一部在呈现出完美画面的同时,更被影迷多番深度解读的优质艺术电影。这才是我们最喜闻乐见的李安作品。
正因《少年派》空前成功,让李安就此痴迷于技术流,开始冒险拍摄了120帧+4K+3D的《中场战事》和《双子杀手》而一去不知返。如果李安还能继续细腻地讲好故事,我们都会无限支持下去!希望电影革新,不再仅仅只有李安一个人在战斗。
技术固然重要但更重要还是故事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