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身技术控的“电影斗士”李安,到底值不值得?

来源 :财富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fw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表面上看,李安导演就是个儒雅绅士,但其实他就是个骨子里一直流着不服输的铁血的硬汉子——当新片《双子杀手》再度以120帧倍速+4K画质+3D技术卷土重来,换来的却是全面口碑复辟。即使面对如此“凶险”的局面,李安依然倔强地撂下了狠话:只要还有人愿投高精技术电影,我还会拍下去!那你说,如今痴迷电影技术的斗士李安这几年的艰辛坚持,到底值不值?
  “技术控斗士”李安,输给《阿凡达》了吗?
  李安早期画风并不像如今这般硬颈,他成名的“家庭三部曲”《推手》《喜宴》《饮食男女》走的是东方家庭伦理式风格,东方人的细腻情感被他讲得别有味道。如果按这路子,李安足以成为“东方的伍迪·艾伦”,一部部小情小爱家庭小品作品娓娓道来,他最拿手。但他心中早埋下了不服输的种子,力图拍出一部部与众不同的类型片,就是想让西方人刮目相看。
  但说到电影技术革命,李安并没能像詹姆斯·卡梅隆的《阿凡达》一样,将3D+IMAX技术一夜之间红遍全球,并遍地开花。李安推进电影高精技术的弱势太多:首先李安的外来者身份,没有卡梅隆作为好莱坞大咖的本土支持;其次相对IMAX来说,120帧+4K拍摄技术从拍摄到放映,都需要更强大的资金投入与影院设备的支持。
  可话说回来,《阿凡达》第一集已是10年前的事了,几部续集如今还在不断研发,据说要等到2021年才有机会亮相大银幕。但在这10年间,李安导演已悄悄地走到了卡梅隆前面——先是在2012年用真3D技术拍出了连好莱坞都对他另眼看待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然后就是2016年的《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这是李安首度以120帧倍速+4K画质+3D尝试的大银幕作品,他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连各种自诩技术控的好莱坞大师都没人敢冒这个风险。虽然最终效果并不如意,但可敬的是,如今坚持用这个高风险、高精尖技术拍电影的,依然只有李安一个人,他真是一个人在战斗的电影斗士。
  只是,太追求技术流的李安把太多精力都放在技术方面的细节了,忽略了他讲故事的优势。如果说《中场战事》的故事还多少存留着家庭、伦理、人本身情感的细腻感,最终成为极度两极分化的争议作品;那新片《双子杀手》故事就显得太简单了,即使有中年乏力杀手与年轻气盛克隆人老少对峙的奇妙设定,但情节依然是最薄弱的环节。
  痴迷技术流的李安忽视了一大重点——看电影看的是观赏感受,技术固然重要,但更重要还是故事本身,故事不够精彩,就会被诟病。《阿凡达》当年之所以获得巨大成功,正是在技术革新成效显著的同时,还讲述了个令人惊艳的好故事。这才是如今变身技术控的李安面临的最大问题——好好讲故事,才是影迷最希望看到的李安大师。
  《少年派》才是最喜闻乐见的李安作品!
  李安能成为电影大师扬威全球许多年,是因为他30年电影生涯,几乎是按十年一革新的步伐,不断更新自己对电影的全新认知。
  从“家庭三部曲”的华人世界开启他的导演之旅,再以英伦名著《理智与情感》延续伦理片风格,从东方风韵晋升到西方风情,为自己打响了好莱坞威望;接着打破伦理,以《冰风暴》西方中产家庭“换妻游戏”挑战传统;再以《与魔鬼共骑》解构西部牛仔片的固有思维……好莱坞类型片被他玩出了新花样。
  当所有人以为李安已成为好莱坞最有威望的华裔导演之时,他重归华语片世界,拍出史诗般的武侠巨制《卧虎藏龙》,让全球为之一震,领教了东方功夫的文明;转眼他又放下东方侠义,走进漫威世界,拍了他唯一一部超英片《绿巨人汉克》,以东方武学精神将美式快餐式的英雄故事拍得如诗般曼妙,虽然好莱坞不吃他这套,但不得不说这是漫威片中风格最特别的一部。
  接着就是那部成为无数人心水的经典《断背山》,李安当年是背着多大压力才拍出了这么经典同志片,那藏于两个男人心中数十年隐忍的同志之爱,影响了至少两代人,甚至还让同志片从地下的独立电影,终于有机会登上大雅之堂;把握好隐忍的情欲之后,李安二度重归华语片,拾起多年夙愿,执导了张爱玲名作改编的《色戒》,他这次不再隐忍,而是将潜伏在敌我之间的情欲细节,无限放大呈现在大银幕之上。
  这不都是李安血淋淋的、从一而终的电影革新之路吗?哪次不是完全颠覆旧我——把自己狠狠打碎再重组,冒着风险迎难而上呢?
  当然,严格从技术流来讲,李安第一次技術革新就是2012年的《少年派》了。从原始胶片到数字技术的过渡,从早期的后期技术到日臻成熟的特技3D技术,天时地利人和都为他准备好了,《少年派》横空出世了——充满宗教信仰的神秘国度、灿烂神秘的海上奇景、人与动物的同生共死,都让李安通过真3D高清技术,精彩完美地呈现在大银幕之上。更重要的是,李安将原著小说重新解构,改编成一个两层故事、三层隐喻、环环相扣的奇幻经典。他讲故事的方式太奇妙了,它成为一部在呈现出完美画面的同时,更被影迷多番深度解读的优质艺术电影。这才是我们最喜闻乐见的李安作品。
  正因《少年派》空前成功,让李安就此痴迷于技术流,开始冒险拍摄了120帧+4K+3D的《中场战事》和《双子杀手》而一去不知返。如果李安还能继续细腻地讲好故事,我们都会无限支持下去!希望电影革新,不再仅仅只有李安一个人在战斗。
  技术固然重要但更重要还是故事本身
其他文献
在2018年香港巴塞尔期间,印尼籍华裔艺术收藏家余德耀宣布其名下基金会与洛杉矶郡立美术馆(LACMA)在未来将进行合作。这是继“希克捐献M+”后最大规模有关于中国当代艺术私人收藏的“公有化”。这一次的合作填补了LACMA的中国当代艺术品收藏的空白,LACMA作为运营了多年的美术馆机构,也对这一批藏品的维护与研究将起到重要作用。  余德耀于2004年开始收藏艺术,2007年在香港成立了“余德耀基金会
期刊
《悲喜交家》要拍成电影啦!  首先,近期有一个重劈消息!大家喜欢的杰克·吉伦哈尔Jake Gyllenhaal将自掏腰包,把百老汇大热音乐剧《悲喜交家》(FunHome,又译《开心窝》)以电影改编版的形式撮上大银幕!  “老吉”最为大家熟知的作品是2005年李安导演的《断背山》,而去年他又因为在《蜘蛛供·英雄远征》中饰演赛博朋克反派而被粉丝和“荷兰弟”汤姆·赫兰德纽CP!这次他联合百老汇版《悲喜交
期刊
美国《纽约时报》撰稿人、著名未来学家丹尼尔·平克曾提出过一个很有影响力的概念:“未来,属于高感性人群。”我们的社会正在从理性时代走向感性时代,那些具有创造力、同理心、能观察趋势,并为事物赋予意义的高感性人群,将成为未来世界的主人。  在逛过刚刚火爆开幕的北京SKP-S后,我对丹尼尔·平克的预言产生了更大的兴趣。我们生活在一个物质极为充裕的世界,大部分人已摆脱营生桎梏,得以追求更深层的渴望。很多商场
期刊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TOPYS.  艺术家Lucy Mcrae最近创造了一个机器,用来模仿人类拥抱的积极效果。这个“压缩地毯”需要两个人操作,其中一个人躺在设备里,另一个人在外面转动曲柄来慢慢增加压力。  Lucy Mcrae的工作横跨科学、技术、艺术和设计领域,使用身体来探索不同的领域如何融合与发展。她的第一份职业作品目前正在澳大利亚NGV展览,名为:“Lucy Mcrae/人体建筑师”,展示了她与
期刊
对腾讯副总裁兼易迅CEO卜广齐来说,刚刚在“8·15”价格大战中取得了不错的战绩,趁着“双11”网购狂欢节还尚未到来,是应当稍微休息一下了。不过,这几天他一直奔波于各大供应商之间,不停地和各级分管开会交流,部署下一步计划,甚至把主管售后的分团队专门从深圳拉到了上海,待上一段时间。  下午1点50分,《东方企业家》记者到易迅的时候,他刚刚和分管开完会,议题是在“金九银十”的电商旺季如何做足功课。两点
期刊
作为一家在传统出版领域数一数二的大型出版社,中信在数字阅读方面的尝试早在近十年前就已开始,但经过多种尝试后,为电子出版平台做内容供应商重新被提出来。这样生产出来的内容与中信传统强势的内容不同,它的目的是与视频、微博、微信等所有能够占领用户移动终端时间的应用竞争。  对用户的需求判断,很大程度会影响业务的发展方向,而中信数字出版对用户需求的判断便是,未来,用户的注意力会从“切水果”和“愤怒的小鸟”回
期刊
提起在大桥上捂脸尖叫的经典画作,很容易想到挪威画家蒙克的《呐喊》。这幅被称为表现主义先驱的大师代表作,极致地表现了对人类存在的忧虑及恐惧——去年以1.07亿美元价格刷新了全球艺术品拍卖最高纪录。但如果把这个可怜人放在一片吐司上:涂上奶油做底,站在芹菜茎上,捂起奶酪圆脸,在红黄甜椒的照映下尖叫呢?  同属挪威的一名美食艺术家Ida Frosk这样做了,这副作品属于她的一个吐司艺术作品系列,也同时参加
期刊
与刘建华约在深圳见面采访,他的最新个展“1342℃——刘建华作品”正在此展出。作为OCAT深圳馆“艺术家个案研究”项目中重要的一次尝试,展览从2019年末横跨2020年上半年,集中展示了艺术家一系列以陶瓷材料為主的当代艺术创作。我们用普通话访谈,又间或以景德镇的乡音聊些家常。在这种熟悉又奇特的气氛下,我们共同追溯了他逐渐远离陶瓷又潜回陶瓷皮相之下的当代艺术之路。  作为中国当代艺术工作者中极其独特
期刊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TOPYS.  2019年12月4日至6日,一年一度的世界建筑节在荷兰阿姆斯特丹举行,在这次堪比建筑界“奥斯卡”的大会上,吸引了多个优秀建筑事务所参与,以下是获奖作品:  2019年度建筑奖  LOCHAL公共图书馆  地址:荷兰蒂尔堡  建筑设计:CIVIC ARCHITECTS (LEAD ARCHITECT),BRAAKSMA&ROOSARCHITECTENBUREAU, I
期刊
我确实相信我还会继续工作五十年。  QA:你今年才三十六岁,便获选代表英国参加了威尼斯双年展;这一荣誉其实也是对你融合复杂文化背景的能力的一种认可。你在印度长大,父亲是印度教徒,母亲是从巴格达移民的犹太人。接着你移居英格兰,在艺术学校毕业后便一直生活在伦敦。再后来,你很快便因色彩明快的雕塑而展露锋芒,同时这些闪烁着红蓝黄颜色的形状,也总会让人联想到葫芦、山峰与胸脯等意象。  最近,你的作品越来越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