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要运用新媒体技术使工作活起来,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原理》)课肩负着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立场、观点、方法教育的重大责任,是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合格人才的重要课程。发挥《原理》课在培养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健康发展的作用,是这门课程义不容辞的责任。如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成为《原理》课的现实难题。在互联网+背景下,《原理》课必须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才能变被动为主动、变消极为积极,从而增强课程的吸引力,让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更好地服务于马克思主义在青年大学生中的传播与影响。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混合式教学、马克思主义
随着“互联网 +”时代的到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再次面临新挑战与新考验。网络深刻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在京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因此,如何有效地展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如何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真理入脑入心,如何让大学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是我们必须解决的问题和重要的任务。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主要教学内容简析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主要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导论和七个章节的内容。导论主要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内涵、产生、发展以及当代价值,第一章是对马克思主义中物质世界的发展规律进行了分析;第二章是对实践和认识的发展规律,即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辩证运动来进行分析;第三章是对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的描述;第四章针对资本主义本质及其规律进行了深刻剖析;第五章是对上一章的承接,即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趋势描述;第六章在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揭露后,对社会主义的的发展及其规律进行阐述;第七章是对未来共产主义主义社会的展望。教材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阐释,希望大学生能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自觉将马克思主义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教学现状与困境
1.教学方式较为传统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作为现阶段大学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之一,对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观念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为了切实提高《原理》课的有效性,就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将富有时代气息的新教学手段和元素融入到了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因此《原理》课的课堂需要及时跳出传统教学模式范畴,调动学生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的积极性。然而,多数教师在讲授《原理》课的过程中,都是以传统的“满堂灌”或“填鸭式”教学方法为主,根本无法满足新时代学生的学习需求。这样单一传统的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原理》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
2.教学内容较为枯燥
《原理》课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抽象性且复杂,而且教学内容非常多,要在有限的课时内,将理论课讲授得既有知识性又有趣味性,成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认识到学习《原理》课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对老师来说是一件有难度的事。而对于学生来讲,学习内容枯燥乏味、过于理论化,学生很难对课程内容提起兴趣,因此,才會出现越来越多的“低头族”。
3.教学学时较为有限
《原理》课不仅知识量大,涉及范围较广,课程内容十分抽象,较难理解,需要配以大量的资料与案例进行辅助性理解。然而,在目前传统教学模式的条件下,《原理》课学时有限,教师们难以融合大量的鲜活案例和学生们共同研究探讨,导致的结果就是理论讲述过多,让学生误以为理论脱离实际,或者很难联系实际。
4.对混合式教学模式认识不够
混合式教学是指将传统教学方式的优势和网络化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通过对各种教学媒体、教学内容、教学环境、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等要素的有效融合,优化资源组合,构建出一种既能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的主体作用的教学模式。但在当前,仍旧有很多教师还没能真正地理解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内涵、运用及优点,更无法将混合式教学融入到《原理》课的教学过程中。有的老师认为混合式教学就是增加视频学习资料,有的老师认为混合式教学就是多了线上答疑环节,还有的老师甚至认为混合式教学就是哗众取宠的手段,对混合式教学模式全盘否定。
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就“教育改革发展”答记者问时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亲和力不够、针对性不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抬头率不高,人到了心没有到,什么原因呢?内容不适应他们的需要。主要原因可能是‘配方’比较陈旧、‘工艺’比较粗糙、‘包装’不那么时尚,所以亲和力就差了、抬头率就低了。”如何有效解决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配方”更新颖、“包装”更时尚、“工艺”更精准三大问题,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三个关键环节。
1.丰富教学内容,整合教学资源,让《原理》课“配方”更新颖
新媒体时代的“互联网”具有高速运行、资源多样、大容量等特征,这正是是进行混合教学模式的现实基础。一方面,教师利用互联网将相关教学资源归纳整合形成文献、资料、图片、案例、课件、难点解析、示范教学、实践案例等课堂教学资源,并根据思想政治教育规律,设计线上讨论、问题分析,根据学生学习偏好和接受能力不断调整思政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借以通过智能化的课堂,创设线上教学情境、引出问题、自主探究、互动交流,实现课堂交流的全员性,利用新媒体重塑思政课堂的生态。 另一方面,“内容为王”的教学定律是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创新之本。以《原理》课为例,教学内容可划分为基础知识、核心知识与拓展知识三个层次。其中,基础知识与拓展知识可以开展线上教学,教师设计制作图像、音频、视频等教学辅助材料,由学生线上自主完成学习完成;核心知识由教师课堂面授,及时解答大学生普遍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使思政课教学更能贴近学生,更有亲和力,从而确保课程教学目标不会出现大的偏移。
2.优化教学手段,注重方式创新,让《原理》课“包装”更时尚
互联网+背景下的《原理》课程教学,必须利用和发挥网络平台的优势。近年来在教育领域中很多网络平台发展起来。比如超星学习通,具有较强的学习功能,能够为师生提供协同式、互助式、多元式的信息化教学环境,特别是超星网络平台上的教学资源,能够为《原理》课教学资源的存放与整合提供优良的平台,这对优化《原理》课程资源而言至关重要。超星学习通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非常准确的统计功能,这有助于《原理》课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对重点难点问题的理解程度都能较为准确地呈现出来,进而也有助于教师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教学资源,更加高质高效地整合《原理》课程资源。此外,还有很多被广泛使用的线上教学的软件、APP、小程序,如“雨课堂”、对分易、微助教等等。
3.更新教学理念,注重问题导向,让《原理》的“工艺”更精准
在《原理》课堂混合式教学的实践探索的过程中,教师们已经深刻体会到必须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才能适应互联网+时代的教学要求。以往的课堂教师完全主导,“一言堂”的状况持续了很多年,学生的主体性被忽视,觉得《原理》课就是“满堂灌”,索然无味。
现在,混合式的教学将传统教学的优势和互联网的优势深度融合,传统课堂学习与网络学习研讨相互补充,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得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大大增强。比如,《原理》课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设计更多的学生参与活动,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感与认同感,进而优化课程的教学效果。
其次,《原理》课教学是应以问题为导向,找准教学切入点。利用课程教学与网络信息技术的融合,对全校学生政治观点、思想动态、心理健康、学习状况、关注热点、生活需求等方面的数据进行系统采集、动态观测与综合分析,“找准思想认识的共同点、情感交流的共鸣点、利益关系的交汇点、化解矛盾的切入点” ,将大水漫灌与精准滴灌结合起来,使教育的外部振动与学生的内在需求同频相向。
最后,值得注意的是,在混合式教学模式实际运用过程中,要体现出《原理》课的价值引领作用,不能用网络课堂代替主课堂,不得弱化思政课堂的主阵地作用,既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督教学过程的主導作用,又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四、结束语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教学改革将顺应时代趋势继续展开,良好而有效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教学模式,对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大众化、通俗化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虽然还有许多未解决之困惑,但作为高校思政教师的我们也将更新观念,继续前行。
参考文献:
[1]邵华.“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混合式教学本质属性的解构与重构[J].职业教育研究,2018,(11):58-64.
[2]赵莎莎.独立学院思政课混合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原理》课程为例[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8,(04):40-41.
[3]高孝平,万晓榆,任志霞.当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学质量提升探讨[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8,(04):48-50.
[4]谢俭.以慕课创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混合式教学模式[J].高教论坛,2018,(02):11-15.
[5]帅婷婷,李章吕.慕课背景下的大学逻辑学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J].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2017,(05):63-68.
[6]谷正艳.谈“慕课”背景下如何提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教学实效性[J].才智,2017,(15):174-175.
注释:
蒋建国.中国新闻发言人论坛开幕式上的致辞.国新网,2016.11.5。
作者简介:
禹亚男 ,女(1980.10——),四川绵阳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四川省课题:互联网+视阈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课题编号 SZQ2017028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混合式教学、马克思主义
随着“互联网 +”时代的到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再次面临新挑战与新考验。网络深刻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在京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因此,如何有效地展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如何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真理入脑入心,如何让大学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是我们必须解决的问题和重要的任务。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主要教学内容简析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主要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导论和七个章节的内容。导论主要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内涵、产生、发展以及当代价值,第一章是对马克思主义中物质世界的发展规律进行了分析;第二章是对实践和认识的发展规律,即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辩证运动来进行分析;第三章是对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的描述;第四章针对资本主义本质及其规律进行了深刻剖析;第五章是对上一章的承接,即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趋势描述;第六章在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揭露后,对社会主义的的发展及其规律进行阐述;第七章是对未来共产主义主义社会的展望。教材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阐释,希望大学生能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自觉将马克思主义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教学现状与困境
1.教学方式较为传统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作为现阶段大学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之一,对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观念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为了切实提高《原理》课的有效性,就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将富有时代气息的新教学手段和元素融入到了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因此《原理》课的课堂需要及时跳出传统教学模式范畴,调动学生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的积极性。然而,多数教师在讲授《原理》课的过程中,都是以传统的“满堂灌”或“填鸭式”教学方法为主,根本无法满足新时代学生的学习需求。这样单一传统的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原理》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
2.教学内容较为枯燥
《原理》课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抽象性且复杂,而且教学内容非常多,要在有限的课时内,将理论课讲授得既有知识性又有趣味性,成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认识到学习《原理》课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对老师来说是一件有难度的事。而对于学生来讲,学习内容枯燥乏味、过于理论化,学生很难对课程内容提起兴趣,因此,才會出现越来越多的“低头族”。
3.教学学时较为有限
《原理》课不仅知识量大,涉及范围较广,课程内容十分抽象,较难理解,需要配以大量的资料与案例进行辅助性理解。然而,在目前传统教学模式的条件下,《原理》课学时有限,教师们难以融合大量的鲜活案例和学生们共同研究探讨,导致的结果就是理论讲述过多,让学生误以为理论脱离实际,或者很难联系实际。
4.对混合式教学模式认识不够
混合式教学是指将传统教学方式的优势和网络化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通过对各种教学媒体、教学内容、教学环境、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等要素的有效融合,优化资源组合,构建出一种既能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的主体作用的教学模式。但在当前,仍旧有很多教师还没能真正地理解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内涵、运用及优点,更无法将混合式教学融入到《原理》课的教学过程中。有的老师认为混合式教学就是增加视频学习资料,有的老师认为混合式教学就是多了线上答疑环节,还有的老师甚至认为混合式教学就是哗众取宠的手段,对混合式教学模式全盘否定。
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就“教育改革发展”答记者问时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亲和力不够、针对性不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抬头率不高,人到了心没有到,什么原因呢?内容不适应他们的需要。主要原因可能是‘配方’比较陈旧、‘工艺’比较粗糙、‘包装’不那么时尚,所以亲和力就差了、抬头率就低了。”如何有效解决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配方”更新颖、“包装”更时尚、“工艺”更精准三大问题,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三个关键环节。
1.丰富教学内容,整合教学资源,让《原理》课“配方”更新颖
新媒体时代的“互联网”具有高速运行、资源多样、大容量等特征,这正是是进行混合教学模式的现实基础。一方面,教师利用互联网将相关教学资源归纳整合形成文献、资料、图片、案例、课件、难点解析、示范教学、实践案例等课堂教学资源,并根据思想政治教育规律,设计线上讨论、问题分析,根据学生学习偏好和接受能力不断调整思政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借以通过智能化的课堂,创设线上教学情境、引出问题、自主探究、互动交流,实现课堂交流的全员性,利用新媒体重塑思政课堂的生态。 另一方面,“内容为王”的教学定律是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创新之本。以《原理》课为例,教学内容可划分为基础知识、核心知识与拓展知识三个层次。其中,基础知识与拓展知识可以开展线上教学,教师设计制作图像、音频、视频等教学辅助材料,由学生线上自主完成学习完成;核心知识由教师课堂面授,及时解答大学生普遍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使思政课教学更能贴近学生,更有亲和力,从而确保课程教学目标不会出现大的偏移。
2.优化教学手段,注重方式创新,让《原理》课“包装”更时尚
互联网+背景下的《原理》课程教学,必须利用和发挥网络平台的优势。近年来在教育领域中很多网络平台发展起来。比如超星学习通,具有较强的学习功能,能够为师生提供协同式、互助式、多元式的信息化教学环境,特别是超星网络平台上的教学资源,能够为《原理》课教学资源的存放与整合提供优良的平台,这对优化《原理》课程资源而言至关重要。超星学习通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非常准确的统计功能,这有助于《原理》课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对重点难点问题的理解程度都能较为准确地呈现出来,进而也有助于教师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教学资源,更加高质高效地整合《原理》课程资源。此外,还有很多被广泛使用的线上教学的软件、APP、小程序,如“雨课堂”、对分易、微助教等等。
3.更新教学理念,注重问题导向,让《原理》的“工艺”更精准
在《原理》课堂混合式教学的实践探索的过程中,教师们已经深刻体会到必须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才能适应互联网+时代的教学要求。以往的课堂教师完全主导,“一言堂”的状况持续了很多年,学生的主体性被忽视,觉得《原理》课就是“满堂灌”,索然无味。
现在,混合式的教学将传统教学的优势和互联网的优势深度融合,传统课堂学习与网络学习研讨相互补充,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得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大大增强。比如,《原理》课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设计更多的学生参与活动,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感与认同感,进而优化课程的教学效果。
其次,《原理》课教学是应以问题为导向,找准教学切入点。利用课程教学与网络信息技术的融合,对全校学生政治观点、思想动态、心理健康、学习状况、关注热点、生活需求等方面的数据进行系统采集、动态观测与综合分析,“找准思想认识的共同点、情感交流的共鸣点、利益关系的交汇点、化解矛盾的切入点” ,将大水漫灌与精准滴灌结合起来,使教育的外部振动与学生的内在需求同频相向。
最后,值得注意的是,在混合式教学模式实际运用过程中,要体现出《原理》课的价值引领作用,不能用网络课堂代替主课堂,不得弱化思政课堂的主阵地作用,既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督教学过程的主導作用,又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四、结束语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教学改革将顺应时代趋势继续展开,良好而有效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教学模式,对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大众化、通俗化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虽然还有许多未解决之困惑,但作为高校思政教师的我们也将更新观念,继续前行。
参考文献:
[1]邵华.“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混合式教学本质属性的解构与重构[J].职业教育研究,2018,(11):58-64.
[2]赵莎莎.独立学院思政课混合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原理》课程为例[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8,(04):40-41.
[3]高孝平,万晓榆,任志霞.当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学质量提升探讨[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8,(04):48-50.
[4]谢俭.以慕课创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混合式教学模式[J].高教论坛,2018,(02):11-15.
[5]帅婷婷,李章吕.慕课背景下的大学逻辑学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J].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2017,(05):63-68.
[6]谷正艳.谈“慕课”背景下如何提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教学实效性[J].才智,2017,(15):174-175.
注释:
蒋建国.中国新闻发言人论坛开幕式上的致辞.国新网,2016.11.5。
作者简介:
禹亚男 ,女(1980.10——),四川绵阳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四川省课题:互联网+视阈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课题编号 SZQ2017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