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初中语文教学中“生命化教育”途径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hww5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众所周知,语文作为一门充满了人文化气息的学科,其在促进学生的情感体验与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念等方面都发挥了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就当前初中语文教学的现状而言,众多教师都致力于实现“生命化教育”。本文我们将针对初中语文教学中“生命化教育”这一内容进行相关探索,并且提出能够促进“生命化教育”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生命化教育”;教学模式
  就初中语文教学中“生命化教育”这一内容的实质而言,它其实是指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之上,遵循学生价值观念以及生命发展的原则,从而为学生创造出一系列丰富且题材较为活泼的教学条件与环境,进一步达到提升学生精神世界的丰富性、提高学生生活质量等等目的。那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我们究竟应当采取何种有效措施加以推动“生命化教育”的实施呢?
  一、 初中语文教学中“生命化教育”的原则
  (一) 遵循主体性原则
  众所周知,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模式下,教师往往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主体地位,向学生们进行半灌输式的教育。在此模式之下,学生们极易形成被动的学习态度,无法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若想要推动初中语文教学中“生命化教育”的实施,那么相关教师应当充分明确自身在教学中指导者与引领者的身份,从而帮助学生们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性与主导作用。
  (二) 遵循和谐性原则
  除了上文中提到的主体性原则之外,遵循和谐性原则也是必不可少的。因此,相关教师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注重培养学生们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的能力。
  (三) 体验性原则
  “生命化教育”与传统的教育不同,其更加注重教导学生尊重生命、感悟生命。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相关教师应当采取多种形式的语文教学活动,帮助学生们通过实际的行动来领略生命之美与可贵。
  二、 初中语文教学中“生命化教育”的途径
  (一) 深度挖掘教材内容
  众所周知,初中语文课本作为语文教学的主要材料,其涵盖的知识范围可谓是极其广泛的,既包含了小说、散文等多种文章形式,又涵盖了传统文化中唐诗宋词等精彩内容。而就这些内容而言,其所涵盖的德育意义也是不容忽视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各教师应当对教材进行充分的挖掘,获取其中所表达的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向学生传授热爱生命的内容以及意义,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以部编版初中三年级语文教学中《热爱生命》这一课的内容为例:该课主要描述了主人公(一个美国西部的淘金者)在身处绝境之时,以自身顽强的意志战胜了饥饿、寒冷、病痛以及饿狼等等,最终获得了解救。显而易见的,该文章中所传达的教育意义是极为明显且强烈的。主人公生命意志坚强,具有鲜明的性格以及超人的勇气,这些品质都是初中生应当学习的典范。因此,对此类文章加以详细地分析和鉴赏,对于培养学生热爱生命、顽强拼搏而言都是极有意义的。
  (二) 采取多元化教学模式
  就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模式而言,单一的口头传授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导致了语文课堂效率的低下。因此,在推動初中语文教学中“生命化教育”的过程中,相关教师应当对教学模式的多样化给予足够的重视。且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发展的当今时代,各种新兴的教学模式也在应运而生,比如小组合作学习策略、情境教学法、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等等。相关教师应当根据课堂的实际教学情况采取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式。
  1. 情境教学法
  在推动“生命化教育”的过程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充分地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促进学生进一步深层次地理解课本。就情境教学法的实质而言,它其实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从而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达到帮助学生充分理解教材并且推动学生心理机能实现发展的目的。而就其主要形式而言,其涵盖了朗读、表演、辩论等多种形式。我们以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中《沁园春·雪》一课为例,在学习此课的过程中,相关教师可以按照一定规律将学生们分为不同的小组,并且进行组内的朗读以及小组间的朗读比赛。学生们可以通过朗读比赛这一形式,更加深刻地领悟到北国壮丽的雪景带给人们的旷达意境,从而体悟词人对于祖国山河的热爱以及赞美。就这种教学模式而言,其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其参与度,从而促进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此类教学模式的应用对于推动“生命化教育”而言是极有意义的。
  2. 小组合作学习
  除了上文中提到的情境教学法的应用之外,小组合作学习策略所拥有的优越性也是不可比拟的。在这种教学模式之下,教师需要将学生们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分组活动,因分组进行阅读交流不仅可以有效地活跃课堂氛围,保障学生们的学习热情,还可以有效地进行思想的交流与沟通,从而达到培养其思维能力的目的。学生们对于同一问题可以发表自身的意见,在此过程中促进了学生之间的团队合作能力以及相互竞争的意识。我们以部编版初中一年级第五单元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中关于“感物而生情,托物而言志”这一主题为例子,学生们需对《紫藤萝瀑布》《一棵小桃树》以及《三角梅》等课文进行相应的阅读,不同的小组选择一篇文章加以阅读与分析,并且将分析的结果加以展示,在三篇文章分别展示结束之后,可以利用不同的色彩或符号等将三篇文章中作者表达的系列情感着重标记出,通过对小桃树与紫藤萝、小桃树与爷爷的盆景以及小桃树与三角梅等三组景物进行比较,从而明确作者寄寓在各个植物上的深意,既需要发现其不同之处,又可得知其相似之处。在此模式之下,深刻感受托物言志这一主题,感悟每篇文章所蕴含的生命意义,从而促进“生命化教育”的发展。
  三、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推动初中语文教学中“生命化教育”的过程中,相关教师应当对教学素材与教学方式进行相应的转变,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采取与之相对应的教学措施,从而帮助学生理解语文教学中所蕴含的生命意义,形成积极乐观、健康的生活观念。
  参考文献:
  [1]蒋宝山.探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生命化教育”途径[J].课程教育研究,2018(46):42.
  [2]高明光.探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生命化教育”途径[J].亚太教育,2016(30):75 74.
  [3]贾玉芳.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生命化教育——挫折教育[J].赤子(上中旬),2015(10):315.
  作者简介:黄艳,福建省泉州市,福建省惠安锦水中学。
其他文献
会议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和改革,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当中利用学生的性格特点,科学地设计教学方案,引导学生更好地提升语文素养。在审美教育过程当中,教师要利用潜移默化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语文审美教学,使学生能够在生活和学习当中受到耳濡目染,提高欣赏语文文化的美感。所谓审美教育就是提高学生的欣赏美感和情感,在语文阅读当中对语文的欣赏。  关键词:审美教育;语文教学;新课程改革;素质教育  一、 引
摘 要:朗读是语文教学中一项重要的基本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在朗读中感悟,在朗读中积累,在朗读中促进良好素养的形成,读中感悟,读中积累。朗读训练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灵魂,是引导学生通往更高语言文字境界的桥梁。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读;素养  如果说学习语文是构筑一座大厦,那么朗读可以说是这座大厦的地基,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对学生的语文学习大有益处,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积累
摘 要:汉字学是以汉字作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通过对汉字的产生、发展和演变进行研究,探讨、总结汉字发展的内在规律。汉字因形表义,对字词的理解正是孩子有效阅读的基础。《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我根据平时语文课堂教学实践,谈谈“汉字学”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汉字学;阅读;教学  一、 推形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然而学生普遍厌作文,怕作文,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认真地教写作文,但还是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学生的作文水平没有因为写几篇作文就有所提高,只有引导
文章介绍了上海市工业用水技术中心与俄罗斯合作试制成“BTY型管式超滤装置”.并成功用于上海印钞厂油墨废水处理的情况.对水处理结果进行了分析、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