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人生意义的解读或多或少都会包含谬误,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理解。无人知道生命的绝对意义,因此只要是相对有效的任何解释,就不能称为是“绝对错误”的。其实正是在这两个极端之间,包含了全部的人生意义。然而,我们可以在这一范围中判定哪些较为正确,哪些次之;哪些是小错,哪些是大谬。从中可以发现,较好的解读中什么是大同小异的,那些差强人意的解读哪里是难掩其伪的。如果坚持这样的普遍标准,我们就能得到生命的科学意义,可以让我们更好地面对现实。同时,必须谨记这个“真理”是相对人类、相对我们的目的而言的。此外,再无真理,即便还有,也与我们无关。因为我们无法了解绝对真理,所以它也没有现实意义。
人生都要面对的三大死结,所有的人必须重视起来。因为这3个纽带构成了现实的内容,人生所面临的问题都是通向这些纽带的死胡同。因此,人们不得不对此作出回应。从人们对这些问题的机械回答中,我们可以看出每个人对人生意义的解读。
第一个纽带:我们只能可怜巴巴地生活在地球的表面,别无选择。人类所处之地受到限制,也拥有希望,我们必须在这些条件下求得生存。身体和头脑都要发展,这样我们才能生存下去,人类才能得以延续。这是我们都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任何人都无法逃避。不管我们采取何种行动,都是对人类生存状况的回应,我们可以从中知道哪些是必需的、适当的、可能的或所希望的。但是不管何种回答都必须考虑到一个事实——我们是人类的一分子,同时,人类是共同生活在地球上的所有生命中的一部分。
鉴于人类身体的脆弱和环境的不确定性,为了自身和全人类的福祉,必须不遗余力地强化我们的回应,这些回答既要富有远见又相互关联。这就如同我们对一道数学题必须全力以赴、孜孜不倦地求出答案一样,不能冒进和妄加猜测。这是从人类自身的弱点及其可能造成的潜在危机来考虑的。当然,我们的答案不会完美无缺,但是我们必须竭尽全力去接近它。我们的答案都必须考虑到人类正为地球所羁绊,人类必然与地球休戚与共。
接下来是第二个纽带:我们每个人都与他人相互关联,任何人都不是人类家族中的唯一成员。单独一人无法达到目标,这是由人类个体的弱点和局限性所决定的。如果一个人独自生活面对一切,就会走向灭亡。他不但不能维持自己的生活,也无法延续人类的生命。正是因为人类所共有的弱点、缺点和局限性,所以人总要与他人合作。因此,个人和整个人类的最大福祉就是团结协作。要想寻求人生的答案就不得不考虑这一问题,我们必须想到:我们和他人是相互联系的。想要生存并且让人类生生不息,我们就必须与他人共同奋斗,并让自己的感情和这个最大问题的目标相适应。
第三个纽带是:人类有男有女。同样,这是个人和社会得以维系必须考虑的问题。无论男女,人的一生中谁都无法绕开爱和婚姻这个问题。当面对它时,人们如何选择,就是对这个问题的诠释。遇到这个问题,人们企图解决它的方法多种多样,他们的具体行动就是他们所认为的最佳方法。
这3种纽带又引申出3个问题:第一,怎样在地球的自然环境的限制下求得生存;第二,在茫茫人海中,应该怎样给自己定位,以及相互协作,发展共赢;第三,如何进行自我调整,适应“两种性别”和人类的延续、发展依赖于两性关系的事实。
个体心理学发现人类的所有问题都可归于3类:职业、社交和两性问题。人们对这3个问题的不同回应精确地揭示了每个人对生活意义的理解。举个例子,假如一个人在生活中缺乏爱情,并且在工作中也表现不积极,还不喜欢交朋友,在他看来,人际交往令人痛苦。这造成他交往范围十分狭小,从他生活的范围和局限,我们可以推断出他感觉生活中充满艰难险阻,生命中成功机会渺茫,失败会接踵而至。根据他为数不多的行动,可以推出这样的结论:生活就意味着要让自己免受伤害,把自己封闭起来以保证自己平安无恙。
再假设一个完全相反的例子:一个人爱情美满,交际广泛,人际关系顺畅,善于团结协作,而且事业有成。我们可以断定此类人视“活着”为一个创造的过程,于是他的生活中充满了各种机遇,因为在他眼中没有无法克服的困难。遇到问题时,他的勇气就成了审判之矛,对他来说,真正的人生是懂得关注他人,让自己成为社会大家庭中的一员,并为人类的福祉作出贡献。
由此可见,对人生意义的解读不论正确还是错误,都可从中找到一些共同点。神经病患者、精神病人、罪犯、酗酒者、问题少年、自杀者、堕落者等人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他们缺少友情并且对社会冷漠。在处理职业、社交和两性问题时,对合作缺乏信心,因而从不寻求他人的帮助。他们认为,人生的意义就是以自我为中心,其他人根本无法分享他们的成功。他们如果取得了所谓的成功或实现了某种理想,实际上也只是一种虚无的优越感,这种胜利,也只有对他们自己才有意义。
例如,手持一瓶毒药的谋杀犯坦言感觉自己有权有势,显而易见,他们这是在自欺欺人、孤芳自赏。对我们而言,一瓶毒药并不能让此人的价值得到提高。其实,自我意义是没有任何意义的。真正的意义是从与人交往中体现出来的,独属于一个人的意义没有任何意义。同样,我们的目的和行为也是如此,它们的意义是相对于别人而言的。每个人都为了成功而奋斗,但如果并不明白自己的成功是建立在为他人作贡献的基础之上,那么错误就难以避免。
再讲一个关于某小教派教主的逸事。有一天,教主将所有的信徒都召集起来,说下周三就是世界末日。信徒们都对此深信不疑,于是赶紧变卖家产,然后抛开了所有世俗杂念,在惴惴不安的心情中等待灾难降临。可是星期三悄然过去了,却没有发生任何异常。信徒们在星期四一大早便集合起来,找到教主,向他讨要一个说法。人们纷纷抱怨:“看看你把我们愚弄到什么地步了!我们放弃了所有的生活保障,逢人便说周三是世界末日,我们从未在意别人的嘲笑,反复强调这个消息千真万确。如今星期三已经过去了,这个世界不还是依然如故吗?”这个预言家却用个人的意义摆脱了责难,他辩解说:“可是,我所说的星期三并不是你们想的星期三呀。”这个故事说明,个人意义经不起实践的检验。
所有真正“人生意义”的标志是具有普遍性的,即可以与他人共享,并且绝大多数人可以接受。生活中,对于问题的好的解决办法也适用于他人,可见成功之道具有普适性。大众口中的天才只有被人們认为有社会价值时,才会被冠以这样的称呼。由此可见,人生的意义即“对整体作出贡献”。在此,我们并非信口开河,而是看重其最后结果。每一个能成功面对困难的人,好像都明白人生的真谛在于珍爱他人,善于合作。他所做的每一件事都会被他人关注,即使遇到困难,也不会损害他人的利益。
如果我们说人生的意义在于贡献、关爱和合作,也许有人会对此产生疑问。因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是一个全新的理念。他们不禁会问:“如果一个人总是以他人利益为重,为他人作贡献,那么我们的损失会有多少?我们自己的事又该如何去做?难道不应该为了自己的发展而优先考虑自己的利益吗?至少一部分人有这样的权利。我们不应该先学会保护好自己或者增强自己的个性吗?”
这样的观点大错特错,此类问题也荒谬至极。如果一个人对人生意义感悟透彻、甘愿奉献、满腔热忱,并且向着自己的人生目标阔步前进,他必定会最能体现出熠熠夺目的人生价值。同时,他还会为了实现目标而不断改变自我,形成一种社会使命感和责任感,并在实践中增强技能。目标一旦确立,他随后便立即进行实践。只有这样,他才会意识到要解决人生的三大问题,才会不断使自己得到提高。比如在爱和婚姻中,如果我们想让对方感受到幸福和快乐,就会竭尽全力做到最好,将注意力投入到对方身上。如果我们只是按照自己的个性去行动,那么所得结果一定是:我们变得盛气凌人,让人生厌。
(摘自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自卑与超越》 作者:[奥]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译者:王晋华)
人生都要面对的三大死结,所有的人必须重视起来。因为这3个纽带构成了现实的内容,人生所面临的问题都是通向这些纽带的死胡同。因此,人们不得不对此作出回应。从人们对这些问题的机械回答中,我们可以看出每个人对人生意义的解读。
第一个纽带:我们只能可怜巴巴地生活在地球的表面,别无选择。人类所处之地受到限制,也拥有希望,我们必须在这些条件下求得生存。身体和头脑都要发展,这样我们才能生存下去,人类才能得以延续。这是我们都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任何人都无法逃避。不管我们采取何种行动,都是对人类生存状况的回应,我们可以从中知道哪些是必需的、适当的、可能的或所希望的。但是不管何种回答都必须考虑到一个事实——我们是人类的一分子,同时,人类是共同生活在地球上的所有生命中的一部分。
鉴于人类身体的脆弱和环境的不确定性,为了自身和全人类的福祉,必须不遗余力地强化我们的回应,这些回答既要富有远见又相互关联。这就如同我们对一道数学题必须全力以赴、孜孜不倦地求出答案一样,不能冒进和妄加猜测。这是从人类自身的弱点及其可能造成的潜在危机来考虑的。当然,我们的答案不会完美无缺,但是我们必须竭尽全力去接近它。我们的答案都必须考虑到人类正为地球所羁绊,人类必然与地球休戚与共。
接下来是第二个纽带:我们每个人都与他人相互关联,任何人都不是人类家族中的唯一成员。单独一人无法达到目标,这是由人类个体的弱点和局限性所决定的。如果一个人独自生活面对一切,就会走向灭亡。他不但不能维持自己的生活,也无法延续人类的生命。正是因为人类所共有的弱点、缺点和局限性,所以人总要与他人合作。因此,个人和整个人类的最大福祉就是团结协作。要想寻求人生的答案就不得不考虑这一问题,我们必须想到:我们和他人是相互联系的。想要生存并且让人类生生不息,我们就必须与他人共同奋斗,并让自己的感情和这个最大问题的目标相适应。
第三个纽带是:人类有男有女。同样,这是个人和社会得以维系必须考虑的问题。无论男女,人的一生中谁都无法绕开爱和婚姻这个问题。当面对它时,人们如何选择,就是对这个问题的诠释。遇到这个问题,人们企图解决它的方法多种多样,他们的具体行动就是他们所认为的最佳方法。
这3种纽带又引申出3个问题:第一,怎样在地球的自然环境的限制下求得生存;第二,在茫茫人海中,应该怎样给自己定位,以及相互协作,发展共赢;第三,如何进行自我调整,适应“两种性别”和人类的延续、发展依赖于两性关系的事实。
个体心理学发现人类的所有问题都可归于3类:职业、社交和两性问题。人们对这3个问题的不同回应精确地揭示了每个人对生活意义的理解。举个例子,假如一个人在生活中缺乏爱情,并且在工作中也表现不积极,还不喜欢交朋友,在他看来,人际交往令人痛苦。这造成他交往范围十分狭小,从他生活的范围和局限,我们可以推断出他感觉生活中充满艰难险阻,生命中成功机会渺茫,失败会接踵而至。根据他为数不多的行动,可以推出这样的结论:生活就意味着要让自己免受伤害,把自己封闭起来以保证自己平安无恙。
再假设一个完全相反的例子:一个人爱情美满,交际广泛,人际关系顺畅,善于团结协作,而且事业有成。我们可以断定此类人视“活着”为一个创造的过程,于是他的生活中充满了各种机遇,因为在他眼中没有无法克服的困难。遇到问题时,他的勇气就成了审判之矛,对他来说,真正的人生是懂得关注他人,让自己成为社会大家庭中的一员,并为人类的福祉作出贡献。
由此可见,对人生意义的解读不论正确还是错误,都可从中找到一些共同点。神经病患者、精神病人、罪犯、酗酒者、问题少年、自杀者、堕落者等人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他们缺少友情并且对社会冷漠。在处理职业、社交和两性问题时,对合作缺乏信心,因而从不寻求他人的帮助。他们认为,人生的意义就是以自我为中心,其他人根本无法分享他们的成功。他们如果取得了所谓的成功或实现了某种理想,实际上也只是一种虚无的优越感,这种胜利,也只有对他们自己才有意义。
例如,手持一瓶毒药的谋杀犯坦言感觉自己有权有势,显而易见,他们这是在自欺欺人、孤芳自赏。对我们而言,一瓶毒药并不能让此人的价值得到提高。其实,自我意义是没有任何意义的。真正的意义是从与人交往中体现出来的,独属于一个人的意义没有任何意义。同样,我们的目的和行为也是如此,它们的意义是相对于别人而言的。每个人都为了成功而奋斗,但如果并不明白自己的成功是建立在为他人作贡献的基础之上,那么错误就难以避免。
再讲一个关于某小教派教主的逸事。有一天,教主将所有的信徒都召集起来,说下周三就是世界末日。信徒们都对此深信不疑,于是赶紧变卖家产,然后抛开了所有世俗杂念,在惴惴不安的心情中等待灾难降临。可是星期三悄然过去了,却没有发生任何异常。信徒们在星期四一大早便集合起来,找到教主,向他讨要一个说法。人们纷纷抱怨:“看看你把我们愚弄到什么地步了!我们放弃了所有的生活保障,逢人便说周三是世界末日,我们从未在意别人的嘲笑,反复强调这个消息千真万确。如今星期三已经过去了,这个世界不还是依然如故吗?”这个预言家却用个人的意义摆脱了责难,他辩解说:“可是,我所说的星期三并不是你们想的星期三呀。”这个故事说明,个人意义经不起实践的检验。
所有真正“人生意义”的标志是具有普遍性的,即可以与他人共享,并且绝大多数人可以接受。生活中,对于问题的好的解决办法也适用于他人,可见成功之道具有普适性。大众口中的天才只有被人們认为有社会价值时,才会被冠以这样的称呼。由此可见,人生的意义即“对整体作出贡献”。在此,我们并非信口开河,而是看重其最后结果。每一个能成功面对困难的人,好像都明白人生的真谛在于珍爱他人,善于合作。他所做的每一件事都会被他人关注,即使遇到困难,也不会损害他人的利益。
如果我们说人生的意义在于贡献、关爱和合作,也许有人会对此产生疑问。因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是一个全新的理念。他们不禁会问:“如果一个人总是以他人利益为重,为他人作贡献,那么我们的损失会有多少?我们自己的事又该如何去做?难道不应该为了自己的发展而优先考虑自己的利益吗?至少一部分人有这样的权利。我们不应该先学会保护好自己或者增强自己的个性吗?”
这样的观点大错特错,此类问题也荒谬至极。如果一个人对人生意义感悟透彻、甘愿奉献、满腔热忱,并且向着自己的人生目标阔步前进,他必定会最能体现出熠熠夺目的人生价值。同时,他还会为了实现目标而不断改变自我,形成一种社会使命感和责任感,并在实践中增强技能。目标一旦确立,他随后便立即进行实践。只有这样,他才会意识到要解决人生的三大问题,才会不断使自己得到提高。比如在爱和婚姻中,如果我们想让对方感受到幸福和快乐,就会竭尽全力做到最好,将注意力投入到对方身上。如果我们只是按照自己的个性去行动,那么所得结果一定是:我们变得盛气凌人,让人生厌。
(摘自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自卑与超越》 作者:[奥]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译者:王晋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