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期间核查是为了保持测量设备检定或校准状态的可信度。即确认测量设备上次检定或校准时的计量特性是否维持在允许的范围内,以便及时发现其量值失准并缩短失准后的追溯时间,尽可能降低风险和成本,确保测量结果的持续准确和有效。这种核查应按规定的程序进行。通过期间核查可以增强实验室的信心,保证检测数据的准确可靠。
【关键词】测量设备;期间核查
一、期间核查的必要性
(1)在两次检定(校准)间隔期间不能完全保证测量设备的准确度不变。虽然多数测量设备是能够保证其质量的,但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偶然故障或预想不到的因素使测量设备准确度下降,如果继续使用这样的设备进行测量,将使测量结果的质量失去保证。(2)经检定(校准)的测量设备因运输过程中的振动、碰撞等原因,造成计量性能发生变化,引起失准。使用该设备进行测量就会产生错误的结果。(3)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测量系统的连续不当、人员操作不当、环境条件失控等原因,测量结果的误差发生较大变化。即使使用准确度很高的测量设备也可能得出不准确的测量结果。(4)通过经常性的期间核查可以及时发现测量设备的变化,分析测量误差产生的原因。
二、期间核查的主要对象
由于期间核查是以多次、连续的核查为代价的,需要运行成本和人力资源支持的,而且有的测量设备的期间核查甚至需要采用统计技术进行过程控制,难度大,程序繁杂。因此,应综合考虑期间核查的适宜性、经济性、风险及成本等因素来选择核查对象。通常情况下,在仪器设备两次周期检定(校准)间隔时间的中期进行期间核查;量值比对项目所用主要计量标准器使用前进行期间核查;检测人员对计量标准、检测设备的技术性能发生疑问时也应及时对所怀疑装置(设备)进行期间核查;特殊情况根据需要而定。
三、选择合适的核查方案
核查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所要控制的测量过程的工作特性或要监控的设备的技术指标,如不确定度、重复性、复现性等;核查标准的技术指标、稳定性、核查控制限的计算及过程是否在控的判断方法(包括数据分析)等。由于不同的计量标准器(装置)实现量值传递的过程不同,所以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如下所列的期间核查方法:期间核查的目的是为了发现运行中的计量标准器(装置)和检测设备的技术性能的异常变化,核查其是否保持合格状态。因此,期间核查方法的选择以实现以上目的为宗旨。由于不同的计量标准器(装置)实现量值传递的过程不同,所以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如下所列的期间核查方法:(1)采用高一等级的计量标准或有证标物进行期间核查。对要求精度高、无法选择核查标准、不便利用比对方法进行核查的测量设备宜采用周期间量值溯源的方法进行核查;气相色谱、液相色谱、原子吸收等既有较高精确度要求,又无法选择核查标准,量值溯源成本较高,并且是利用与标准物资比较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的测量设备,可采用有证标物进行核查。对相同浓度的标准物资的两次测量结果的相对相差应符合相关要求。(2)采用相同精度的计量标准、测量设备进行比对。该方法的优点是适用性较广泛,容易操作,缺点是核查标准或测量设备在运输或流转过程中可能出现振动、磕碰等问题,造成比对结果的失准、失真。因此,采用该方法时应注意核查标准或本测量设备在运输过程或流转时的保护。对不易选择核查标准的测量设备,台二等标准金属量器、等测量设备的期间核查比较适合采用该方法。(3)采用核查标准和统计技术对测量设备实施过程控制。该方法的优点是效果显著,科学准确,缺点是工作量大,过程繁杂,有一定的技术难度。但是,对于要求测量数据精密、准确的测量设备,该方法无疑是首选的。(4)采用后续检定或校准的方法对测量设备实施周期核查。对不易选择核查标准、要求精度低、溯源成本较低的测量设备,如实验室使用的恒温烘箱、培养箱等采用该方法。该方法的优点是简便宜行,经济成本低。
四、期间核查实施内容
(1)被核查计量标准器或仪器设备名称、型号规格、测量范围、出厂编号及主要技术参数名称;(2)所采取的核查方法中涉及的核查标准或计量标准或留样样品的名称、型号规格、测量范围等内容;(3)所采取的期间核查方法;(4)核查测量过程描述;(5)数据记录及分析。
五、对核查不合格的处理
在实施期间核查中,若发现被核查计量标准器或检测设备技术状态异常,应进行分析、查找原因,可更换核查方法及增加核查点,必要时应提前进行检定或校准。在核查过程中应如实进行结果测量,不加入个人因素,要能及时发现核查过程中的异常和可疑情况并认真分析原因,并对核查结果进行分析,并且对不符合结果及时制定预防和纠正措施。
参考文献
[1]JJF1069—2007.《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考核规范》
[2]GB/T15481-2005.《校准和检验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
【关键词】测量设备;期间核查
一、期间核查的必要性
(1)在两次检定(校准)间隔期间不能完全保证测量设备的准确度不变。虽然多数测量设备是能够保证其质量的,但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偶然故障或预想不到的因素使测量设备准确度下降,如果继续使用这样的设备进行测量,将使测量结果的质量失去保证。(2)经检定(校准)的测量设备因运输过程中的振动、碰撞等原因,造成计量性能发生变化,引起失准。使用该设备进行测量就会产生错误的结果。(3)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测量系统的连续不当、人员操作不当、环境条件失控等原因,测量结果的误差发生较大变化。即使使用准确度很高的测量设备也可能得出不准确的测量结果。(4)通过经常性的期间核查可以及时发现测量设备的变化,分析测量误差产生的原因。
二、期间核查的主要对象
由于期间核查是以多次、连续的核查为代价的,需要运行成本和人力资源支持的,而且有的测量设备的期间核查甚至需要采用统计技术进行过程控制,难度大,程序繁杂。因此,应综合考虑期间核查的适宜性、经济性、风险及成本等因素来选择核查对象。通常情况下,在仪器设备两次周期检定(校准)间隔时间的中期进行期间核查;量值比对项目所用主要计量标准器使用前进行期间核查;检测人员对计量标准、检测设备的技术性能发生疑问时也应及时对所怀疑装置(设备)进行期间核查;特殊情况根据需要而定。
三、选择合适的核查方案
核查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所要控制的测量过程的工作特性或要监控的设备的技术指标,如不确定度、重复性、复现性等;核查标准的技术指标、稳定性、核查控制限的计算及过程是否在控的判断方法(包括数据分析)等。由于不同的计量标准器(装置)实现量值传递的过程不同,所以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如下所列的期间核查方法:期间核查的目的是为了发现运行中的计量标准器(装置)和检测设备的技术性能的异常变化,核查其是否保持合格状态。因此,期间核查方法的选择以实现以上目的为宗旨。由于不同的计量标准器(装置)实现量值传递的过程不同,所以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如下所列的期间核查方法:(1)采用高一等级的计量标准或有证标物进行期间核查。对要求精度高、无法选择核查标准、不便利用比对方法进行核查的测量设备宜采用周期间量值溯源的方法进行核查;气相色谱、液相色谱、原子吸收等既有较高精确度要求,又无法选择核查标准,量值溯源成本较高,并且是利用与标准物资比较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的测量设备,可采用有证标物进行核查。对相同浓度的标准物资的两次测量结果的相对相差应符合相关要求。(2)采用相同精度的计量标准、测量设备进行比对。该方法的优点是适用性较广泛,容易操作,缺点是核查标准或测量设备在运输或流转过程中可能出现振动、磕碰等问题,造成比对结果的失准、失真。因此,采用该方法时应注意核查标准或本测量设备在运输过程或流转时的保护。对不易选择核查标准的测量设备,台二等标准金属量器、等测量设备的期间核查比较适合采用该方法。(3)采用核查标准和统计技术对测量设备实施过程控制。该方法的优点是效果显著,科学准确,缺点是工作量大,过程繁杂,有一定的技术难度。但是,对于要求测量数据精密、准确的测量设备,该方法无疑是首选的。(4)采用后续检定或校准的方法对测量设备实施周期核查。对不易选择核查标准、要求精度低、溯源成本较低的测量设备,如实验室使用的恒温烘箱、培养箱等采用该方法。该方法的优点是简便宜行,经济成本低。
四、期间核查实施内容
(1)被核查计量标准器或仪器设备名称、型号规格、测量范围、出厂编号及主要技术参数名称;(2)所采取的核查方法中涉及的核查标准或计量标准或留样样品的名称、型号规格、测量范围等内容;(3)所采取的期间核查方法;(4)核查测量过程描述;(5)数据记录及分析。
五、对核查不合格的处理
在实施期间核查中,若发现被核查计量标准器或检测设备技术状态异常,应进行分析、查找原因,可更换核查方法及增加核查点,必要时应提前进行检定或校准。在核查过程中应如实进行结果测量,不加入个人因素,要能及时发现核查过程中的异常和可疑情况并认真分析原因,并对核查结果进行分析,并且对不符合结果及时制定预防和纠正措施。
参考文献
[1]JJF1069—2007.《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考核规范》
[2]GB/T15481-2005.《校准和检验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