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基于阅读是读者自愿、自主地在与文本发生对话的理论,文章分别以读者的鉴赏心理过程和古诗词文体特征为起点,试图寻找古诗词鉴赏教学的有效路径:在反复诵读中整体感知、在文本细读中扫清障碍、在联想和想象中体悟意境。这样,既能体现新课标的精神,又能尊重学生的阅读心理和认知水平,遵循古诗词的文体特征。只有以此为起点,不断摸索教学的有效路径,古诗词教学才有趣味,才有效果,才能提升学生的素养并使其轻松地应对考试。
关键词: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鉴赏心理;文体特征
古诗词鉴赏教学要寻找有效路径,就必须先弄明白古诗词鉴赏究竟是什么。我们不妨这样想,鉴赏的前提是理解,理解的前提是阅读,所以鉴赏的过程也是阅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始终是读者自愿、自主地在与文本发生对话。因此要寻找路径,就应该以读者的鉴赏心理和古诗词文体特征为起点,寻找古诗词鉴赏教学的有效路径。
一、从读者的鉴赏心理过程寻找教学的有效路径
(一)识字明义,感知意象
由于古诗词是以短小凝练的形式、含蓄形象的语言来表达作者丰富的思想和感情的一种文学体裁,因此首先需要鉴赏者识字明义,感知诗词中的意象,并把它转换成知觉形象,仿佛在头脑中形成了一幅幅具体生动的画面。以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的《天净沙·秋思》为例,当鉴赏者看到“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时,自然会把这些文字转换成为视觉形象、听觉形象、触觉形象,并形成以下画面:古道的一旁是缠满枯藤的老树,树上盘旋着即将归巢的乌鸦;另一边溪水潺潺,水上是一架通往村落的小桥;秋风凛冽,老马瘦骨嶙峋;如血残阳徐徐落下。
(二)勾连意象,想象补白
古诗词是空白的艺术,由意象所构成的每一幅画面只是一个艺术“空框”,鉴赏者必须学会“完形填空”,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想象、去推敲,才能发掘诗词的意义和领悟诗人的感情。正如我国古代文论所说的:“寻言以观象”、“寻象以观意”。如果视“寻言以观象”为鉴赏的第一步,那么“寻象以观意”就是领悟作者的思想和情思,就是往“空框”里“补白”的过程,只有经历了这个过程,才能把握诗词的精髓。《天净沙·秋思》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除了最后一句,前四句都是一个个具体的“象”。鉴赏时,运用想象,勾连意象,一幅萧瑟暮景就呈现眼前,沉浸在孤寂漂泊心情中的游子形象就会浮上心头,鉴赏者自然被一种失意艰难的氛围所包围:深秋的黄昏,一位游子风尘仆仆,他顶着凛冽的西风、牵着那匹瘦骨嶙峋的老马,沿着苍凉的古道踟蹰前行。他举目四望,路旁是缠满枯藤的老树,即将归巢的乌鸦都已在老树枝丫上盘旋,而自己,虽然看到溪流上小桥那边人家林立,炊烟袅袅,但是,在即将到来的漫漫长夜,能抚平漂泊异乡的孤独的家,又在哪里?
综上,鉴赏古诗词的心理过程可概括为:感知语言符号,并在脑海里呈现诗中所表现的形象;在此基础上进行联想想象和再创造,并产生一定的情感。这一过程节节呼应,环环相扣。因此,这一鉴赏心理过程给教学的启示是:教师应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和心理发展,多调动学生的积極性,并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从古诗词文体特征寻找教学的有效路径
刘勰的《文心雕龙·知音》中就写道:“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情动而辞发”说明了诗词创作的动因,作者在客观事物的激发下触景生情,把情感转化成抽象的文字;“披文以入情”,点出了诗词鉴赏的路径,鉴赏者通过语言媒介在抽象的、有限的文字中体会出无限的情感来,并产生艺术共鸣,得到审美享受。另外,古诗词其中一个文体特征就是以意象来组成基本抒情单位。因此,在古诗词鉴赏教学的过程中,要遵循由“文(言)”到“象”、由“象”到“情(意)”的路径来进行教学设计,是尊重古诗词的创作原理和文体特征的体现。具体的教学活动可包含以下几步:
(一)反复诵读,获取整体的审美体验
凡有写作经验的人都会有这样的体会:当写作者进入状态时,形象、语言、情感会齐涌笔头,脑海中总有一种“声音”始终伴随笔尖颤动。因此,诗人在作品中的主观情感体验当然也应该从反复诵读中寻找、接近、体悟。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并不关注诗词中的一字一词,而是对意象作整体感知。还是以《天净沙·秋思》为例,学生并不难感受出作品传递出来孤独寂寞之感,但如果把作品中每一个词拆开再让学生单独来谈一些零散的印象,恐怕就有损诗歌作为一个统一的、有机的整体存在的意义。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充分开展诵读活动,并给予一些诵读指导,如要尊重古典诗歌中相对固定的节奏,四言诗二二拍,五言诗一般读成二二一拍或二一二拍,七言诗一般读二二三拍等;又例如一些韵脚的处理,苏轼的《水调歌头》的韵脚字“天、年、寒、间、圆、缺、全、娟”,由于都是ɑn韵,所以应引导学生将这些字的发音处理得饱满响亮,且声音宜适当拖长,这样更能体会到词人深长的思念和豁达的心胸。诵读环节结束,应该让学生畅谈对作品的初始的整体感受,并且鼓励他们尽可能把作品之于内心的感受细致地描述出来。
(二)细读品味,化解诗词的语言障碍
“在把握‘细读’的方法与尺度下,对字词所蕴含的丰富内涵进行充分挖掘,见微知著,以使学生收获语言解读的意义、意味和意蕴”是十分必要的。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应在这两个方面帮助学生:一是字词句的理解和积累,二是常用表现手法的认知。
帮助学生积累古诗词中常用词汇非常必要,而且必须下扎扎实实的功夫。众所周知,读懂是鉴赏的前提,只有穿越语言屏障,排除文字障碍,消除古今汉语的距离,才是深入诗歌艺术殿堂的桥梁。例如杜甫的《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岱宗,即泰山,五岳之首谓“宗”;王维的《使至塞上》、范仲淹的《渔家傲》都出现“燕然”一词,那不仅是一个地名,当它进入古诗词中,更多与英雄建功立业有关。又例如“归雁”“子规”“的卢”“易水”“蓬山”“后庭花”“黄金台”“建安骨”“弄扁舟”“闻笛赋”“烂柯人”“垂钓碧溪”“乘舟梦日”“分麾下炙”等,这些教材中的典故,都应该让学生铭记于心。
(三)鉴赏意象,领略意境
当对作品有了整体的感悟与准确地理解后,就应进入“意象”和“意境”层面进行鉴赏。意象即诗歌的形象,是经过诗人加工的包含作者心志的自然物象,而意象的组合就形成了意境。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排列组合,这里教师起码需解决三个问题:一是要让学生懂得寻找意象,学会区分自然物象与诗词意象;二是要理解诗词意象的连接方式,这样才能深刻理解作者的艺术匠心,欣赏诗词的艺术美;三是不可拘泥于意象本身,要“得意而忘象”,才可领悟诗词意境。
具体的做法可以是:把意象一一找出,然后推断意象之间的联系,分辨其色彩、气氛、情调,由此感受它们所寄托的思想情感,看其是否能够引起读者的感动和共鸣。如果诗词中有意象群,还需要分辨核心意象。同时,还要判别作者用了怎样的方式来组合意象、创造意境。如李商隐的《嫦娥》一诗:“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诗中的意象有“云母”“屏风”“烛影”“长河”“星”“嫦娥”“海”“天”,组合在一起,表现了几个场景:深闭昏沉的屋内,星汉灿烂的夜空,碧海青天的旷景。连起来,呈现出嫦娥的种种情感、情态——悔恨、孤独、彻夜无眠、度日如年。根据古诗“得意而忘象”的鉴赏原理可知,它并不是要抒写嫦娥,而是和嫦娥一样处境孤寂的人。
综上,尽管教无定法,但古诗词鉴赏教学的路径选择是应该从尊重读者和文本出发:第一,尊重读者的鉴赏心理,即应当激发学生兴趣,使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挂钩,设法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使单纯的阅读行为转化为创造性行为;第二,尊重教学内容的文体特征,这应为一切阅读教学的起点。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朱贻渊.理想为何难以着陆——语文课程标准阅读部分“目标与内容”献疑[J].中学语文教学,2015(02).
[3]钱建江.古诗词鉴赏的有效路径[J].中学语文教学,2015(02).
[4]禇树荣.古诗文阅读新视点[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关键词: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鉴赏心理;文体特征
古诗词鉴赏教学要寻找有效路径,就必须先弄明白古诗词鉴赏究竟是什么。我们不妨这样想,鉴赏的前提是理解,理解的前提是阅读,所以鉴赏的过程也是阅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始终是读者自愿、自主地在与文本发生对话。因此要寻找路径,就应该以读者的鉴赏心理和古诗词文体特征为起点,寻找古诗词鉴赏教学的有效路径。
一、从读者的鉴赏心理过程寻找教学的有效路径
(一)识字明义,感知意象
由于古诗词是以短小凝练的形式、含蓄形象的语言来表达作者丰富的思想和感情的一种文学体裁,因此首先需要鉴赏者识字明义,感知诗词中的意象,并把它转换成知觉形象,仿佛在头脑中形成了一幅幅具体生动的画面。以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的《天净沙·秋思》为例,当鉴赏者看到“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时,自然会把这些文字转换成为视觉形象、听觉形象、触觉形象,并形成以下画面:古道的一旁是缠满枯藤的老树,树上盘旋着即将归巢的乌鸦;另一边溪水潺潺,水上是一架通往村落的小桥;秋风凛冽,老马瘦骨嶙峋;如血残阳徐徐落下。
(二)勾连意象,想象补白
古诗词是空白的艺术,由意象所构成的每一幅画面只是一个艺术“空框”,鉴赏者必须学会“完形填空”,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想象、去推敲,才能发掘诗词的意义和领悟诗人的感情。正如我国古代文论所说的:“寻言以观象”、“寻象以观意”。如果视“寻言以观象”为鉴赏的第一步,那么“寻象以观意”就是领悟作者的思想和情思,就是往“空框”里“补白”的过程,只有经历了这个过程,才能把握诗词的精髓。《天净沙·秋思》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除了最后一句,前四句都是一个个具体的“象”。鉴赏时,运用想象,勾连意象,一幅萧瑟暮景就呈现眼前,沉浸在孤寂漂泊心情中的游子形象就会浮上心头,鉴赏者自然被一种失意艰难的氛围所包围:深秋的黄昏,一位游子风尘仆仆,他顶着凛冽的西风、牵着那匹瘦骨嶙峋的老马,沿着苍凉的古道踟蹰前行。他举目四望,路旁是缠满枯藤的老树,即将归巢的乌鸦都已在老树枝丫上盘旋,而自己,虽然看到溪流上小桥那边人家林立,炊烟袅袅,但是,在即将到来的漫漫长夜,能抚平漂泊异乡的孤独的家,又在哪里?
综上,鉴赏古诗词的心理过程可概括为:感知语言符号,并在脑海里呈现诗中所表现的形象;在此基础上进行联想想象和再创造,并产生一定的情感。这一过程节节呼应,环环相扣。因此,这一鉴赏心理过程给教学的启示是:教师应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和心理发展,多调动学生的积極性,并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从古诗词文体特征寻找教学的有效路径
刘勰的《文心雕龙·知音》中就写道:“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情动而辞发”说明了诗词创作的动因,作者在客观事物的激发下触景生情,把情感转化成抽象的文字;“披文以入情”,点出了诗词鉴赏的路径,鉴赏者通过语言媒介在抽象的、有限的文字中体会出无限的情感来,并产生艺术共鸣,得到审美享受。另外,古诗词其中一个文体特征就是以意象来组成基本抒情单位。因此,在古诗词鉴赏教学的过程中,要遵循由“文(言)”到“象”、由“象”到“情(意)”的路径来进行教学设计,是尊重古诗词的创作原理和文体特征的体现。具体的教学活动可包含以下几步:
(一)反复诵读,获取整体的审美体验
凡有写作经验的人都会有这样的体会:当写作者进入状态时,形象、语言、情感会齐涌笔头,脑海中总有一种“声音”始终伴随笔尖颤动。因此,诗人在作品中的主观情感体验当然也应该从反复诵读中寻找、接近、体悟。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并不关注诗词中的一字一词,而是对意象作整体感知。还是以《天净沙·秋思》为例,学生并不难感受出作品传递出来孤独寂寞之感,但如果把作品中每一个词拆开再让学生单独来谈一些零散的印象,恐怕就有损诗歌作为一个统一的、有机的整体存在的意义。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充分开展诵读活动,并给予一些诵读指导,如要尊重古典诗歌中相对固定的节奏,四言诗二二拍,五言诗一般读成二二一拍或二一二拍,七言诗一般读二二三拍等;又例如一些韵脚的处理,苏轼的《水调歌头》的韵脚字“天、年、寒、间、圆、缺、全、娟”,由于都是ɑn韵,所以应引导学生将这些字的发音处理得饱满响亮,且声音宜适当拖长,这样更能体会到词人深长的思念和豁达的心胸。诵读环节结束,应该让学生畅谈对作品的初始的整体感受,并且鼓励他们尽可能把作品之于内心的感受细致地描述出来。
(二)细读品味,化解诗词的语言障碍
“在把握‘细读’的方法与尺度下,对字词所蕴含的丰富内涵进行充分挖掘,见微知著,以使学生收获语言解读的意义、意味和意蕴”是十分必要的。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应在这两个方面帮助学生:一是字词句的理解和积累,二是常用表现手法的认知。
帮助学生积累古诗词中常用词汇非常必要,而且必须下扎扎实实的功夫。众所周知,读懂是鉴赏的前提,只有穿越语言屏障,排除文字障碍,消除古今汉语的距离,才是深入诗歌艺术殿堂的桥梁。例如杜甫的《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岱宗,即泰山,五岳之首谓“宗”;王维的《使至塞上》、范仲淹的《渔家傲》都出现“燕然”一词,那不仅是一个地名,当它进入古诗词中,更多与英雄建功立业有关。又例如“归雁”“子规”“的卢”“易水”“蓬山”“后庭花”“黄金台”“建安骨”“弄扁舟”“闻笛赋”“烂柯人”“垂钓碧溪”“乘舟梦日”“分麾下炙”等,这些教材中的典故,都应该让学生铭记于心。
(三)鉴赏意象,领略意境
当对作品有了整体的感悟与准确地理解后,就应进入“意象”和“意境”层面进行鉴赏。意象即诗歌的形象,是经过诗人加工的包含作者心志的自然物象,而意象的组合就形成了意境。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排列组合,这里教师起码需解决三个问题:一是要让学生懂得寻找意象,学会区分自然物象与诗词意象;二是要理解诗词意象的连接方式,这样才能深刻理解作者的艺术匠心,欣赏诗词的艺术美;三是不可拘泥于意象本身,要“得意而忘象”,才可领悟诗词意境。
具体的做法可以是:把意象一一找出,然后推断意象之间的联系,分辨其色彩、气氛、情调,由此感受它们所寄托的思想情感,看其是否能够引起读者的感动和共鸣。如果诗词中有意象群,还需要分辨核心意象。同时,还要判别作者用了怎样的方式来组合意象、创造意境。如李商隐的《嫦娥》一诗:“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诗中的意象有“云母”“屏风”“烛影”“长河”“星”“嫦娥”“海”“天”,组合在一起,表现了几个场景:深闭昏沉的屋内,星汉灿烂的夜空,碧海青天的旷景。连起来,呈现出嫦娥的种种情感、情态——悔恨、孤独、彻夜无眠、度日如年。根据古诗“得意而忘象”的鉴赏原理可知,它并不是要抒写嫦娥,而是和嫦娥一样处境孤寂的人。
综上,尽管教无定法,但古诗词鉴赏教学的路径选择是应该从尊重读者和文本出发:第一,尊重读者的鉴赏心理,即应当激发学生兴趣,使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挂钩,设法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使单纯的阅读行为转化为创造性行为;第二,尊重教学内容的文体特征,这应为一切阅读教学的起点。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朱贻渊.理想为何难以着陆——语文课程标准阅读部分“目标与内容”献疑[J].中学语文教学,2015(02).
[3]钱建江.古诗词鉴赏的有效路径[J].中学语文教学,2015(02).
[4]禇树荣.古诗文阅读新视点[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