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语言,是教师教学思想的直接体现,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以及互相进行思想交流的重要工具,是引导学生完成课堂教学目的的重要手段,也是表现各种能力的一种方式。即使在各种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广泛运用的今天,语言仍然是教师使用最广泛、最基本的教学手段。化学学习中,许多学生往往是懂得道理却表达不清楚,做问答题时存在不分段落、层次不清等问题。因此教师需要打开学生心灵的天窗,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把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1 学生化学语言表达能力应达到的标准
1.1 严谨性。严谨性就是要有逻辑性、科学性。化学概念、原理、规律本身就是十分严谨而科学的,老师在讲述时,要准确阐明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原理的内容和适用范围,规律的条件和结论,使学生在学习接受时,恰如其分地理解掌握。
1.2 清晰性。用化学语言表达化学事实时要注意清晰,也就是要确切而不是模棱两可,同时要准确无误,不要似是而非,不能让别人看后产生误解。
1.3 简明性。用化学语言表达化学事实,要特别注意详略得当,简洁明了。凡重复的或多余的叙述应力求避免,而必须交代的事项则一定要阐述清楚,不可省略。
1.4 通俗性。化学语言的通俗性是指要符合化学的一般习惯,符合化学的习惯用语和符号。
1.5 诱导性。“思考源于问题、源于疑难”。化学语言的通俗性就是教师要善于把握学生处于愤悱的最佳学习心理状态,将某一知识点设置恰当的有梯度的问题情境,步步设问,层层启迪,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引向深入,引导学生理出一条清晰的思路。
2 培养学生化学语言表达能力的途径
2.1 指导学生认真地阅读化学课本。化学语言具有高度抽象性,因此化学阅读需要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学会有关的化学术语和化学符号,正确依据化学原理分析逻辑关系,才能达到对书本的真正理解。同时化学有它的精确性,每个化学概念、符号、专用术语都有其精确的含义,它们在化学学习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以致离开它们就难以作出正确的化学表达。要想真正学好化学,必须重视化学课本的阅读,因为化学课本是准确使用化学术语和用字的典范。在阅读时要求学生认真细致,特别要注意课文中用到的有关词语,仔细想一想为什么要用这样的词语,换成其他词语行不行。久而久之,就能灵活地、准确地使用化学用语、化学术语,使化学表达能力大大提高。
2.2 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主导作用。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真正透彻理解教材中的知识。同时还必须在语言上下功夫,做到使用语言准确无误,表达清晰流畅。教师授课时要注意语言的示范性,主要包括:教师口头语言,教师的板书设计和教师对学生的评语等。学生在课堂上很少有人举手发言,应多让学生在课堂上尝试成功的“表述”,这方面老师起了主导作用。首先要鼓励学生敢说,只要学生能站起来讲话,不管对与错,老师都要肯定他的勇敢,只要他有说得有可取之处就“夸张”地表扬;其次,教师尽量把较简单的问题留给基础较差的同学,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再次,也要让其他同学学会聆听和欣赏他人的表达。
2.3 给学生“交流”的时间与空间。学生的表述能力首先表现在能“表白”,即会说,这就得给学生说话的空间和时间。首先体现在课堂上,一般要求课上老师讲的时间不超过25分钟,要留足够的时间给学生讨论、交流。在理论性较强的课上,可以在上新课之前请同学根据上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提问,由学生回答。这样既复习了旧知识,又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在一些与日常生活有联系的课前,请同学搜集资料并在课前交流,达到激发学习兴趣、激起表达热情的目的。由于课堂时间有限,一些来不及利用的材料也可以延伸至课后让学生小组之间进行交流,在复习课上引导学生进行辩论。
3 培养学生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的方法
3.1 跟说。培养学生化学语言的表达能力,第一步有效的做法是先让学生跟着教师说,让学生跟说时,主要是教给学生:化学概念和原理的陈述方法;化学方程式的读法;化学式、化学方程式所表达的意义的阐述。
3.2 过渡说。学生有时怯于说话是因为不会说话。这时老师要教给学生一些说话的方法。课堂上回答老师的提问也是一项强有力的说话训练。如回答老师提问的“为什么”时,就要求学生要用因果关系的句子来回答。如一些有争论性的问题,需要阐述自己的观点,就要用“我认为”、“我觉得”、“我的想法是”等来开头引出自己的观点,然后说明理由。
3.3 纠错。学生在语言的表达过程中,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这时教师一方面要纠正错误,另一方面要启发学生运用正确的语言,同时肯定正确的部分以鼓励其积极性。
3.4 教师上课时要使用规范的化学语言。高中的学生对许多化学概念、化学仪器都是接触甚少,教师一定要用正确的语言来表达,要做到精练、合乎规范和逻辑,只有这种语言才能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起到潜移默化的提高作用。
综上所述,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是一项系统工程,应该贯穿在整个化学教学的全过程,同时还应该注意与其它各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使整个工程系统化、完善化。
1 学生化学语言表达能力应达到的标准
1.1 严谨性。严谨性就是要有逻辑性、科学性。化学概念、原理、规律本身就是十分严谨而科学的,老师在讲述时,要准确阐明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原理的内容和适用范围,规律的条件和结论,使学生在学习接受时,恰如其分地理解掌握。
1.2 清晰性。用化学语言表达化学事实时要注意清晰,也就是要确切而不是模棱两可,同时要准确无误,不要似是而非,不能让别人看后产生误解。
1.3 简明性。用化学语言表达化学事实,要特别注意详略得当,简洁明了。凡重复的或多余的叙述应力求避免,而必须交代的事项则一定要阐述清楚,不可省略。
1.4 通俗性。化学语言的通俗性是指要符合化学的一般习惯,符合化学的习惯用语和符号。
1.5 诱导性。“思考源于问题、源于疑难”。化学语言的通俗性就是教师要善于把握学生处于愤悱的最佳学习心理状态,将某一知识点设置恰当的有梯度的问题情境,步步设问,层层启迪,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引向深入,引导学生理出一条清晰的思路。
2 培养学生化学语言表达能力的途径
2.1 指导学生认真地阅读化学课本。化学语言具有高度抽象性,因此化学阅读需要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学会有关的化学术语和化学符号,正确依据化学原理分析逻辑关系,才能达到对书本的真正理解。同时化学有它的精确性,每个化学概念、符号、专用术语都有其精确的含义,它们在化学学习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以致离开它们就难以作出正确的化学表达。要想真正学好化学,必须重视化学课本的阅读,因为化学课本是准确使用化学术语和用字的典范。在阅读时要求学生认真细致,特别要注意课文中用到的有关词语,仔细想一想为什么要用这样的词语,换成其他词语行不行。久而久之,就能灵活地、准确地使用化学用语、化学术语,使化学表达能力大大提高。
2.2 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主导作用。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真正透彻理解教材中的知识。同时还必须在语言上下功夫,做到使用语言准确无误,表达清晰流畅。教师授课时要注意语言的示范性,主要包括:教师口头语言,教师的板书设计和教师对学生的评语等。学生在课堂上很少有人举手发言,应多让学生在课堂上尝试成功的“表述”,这方面老师起了主导作用。首先要鼓励学生敢说,只要学生能站起来讲话,不管对与错,老师都要肯定他的勇敢,只要他有说得有可取之处就“夸张”地表扬;其次,教师尽量把较简单的问题留给基础较差的同学,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再次,也要让其他同学学会聆听和欣赏他人的表达。
2.3 给学生“交流”的时间与空间。学生的表述能力首先表现在能“表白”,即会说,这就得给学生说话的空间和时间。首先体现在课堂上,一般要求课上老师讲的时间不超过25分钟,要留足够的时间给学生讨论、交流。在理论性较强的课上,可以在上新课之前请同学根据上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提问,由学生回答。这样既复习了旧知识,又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在一些与日常生活有联系的课前,请同学搜集资料并在课前交流,达到激发学习兴趣、激起表达热情的目的。由于课堂时间有限,一些来不及利用的材料也可以延伸至课后让学生小组之间进行交流,在复习课上引导学生进行辩论。
3 培养学生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的方法
3.1 跟说。培养学生化学语言的表达能力,第一步有效的做法是先让学生跟着教师说,让学生跟说时,主要是教给学生:化学概念和原理的陈述方法;化学方程式的读法;化学式、化学方程式所表达的意义的阐述。
3.2 过渡说。学生有时怯于说话是因为不会说话。这时老师要教给学生一些说话的方法。课堂上回答老师的提问也是一项强有力的说话训练。如回答老师提问的“为什么”时,就要求学生要用因果关系的句子来回答。如一些有争论性的问题,需要阐述自己的观点,就要用“我认为”、“我觉得”、“我的想法是”等来开头引出自己的观点,然后说明理由。
3.3 纠错。学生在语言的表达过程中,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这时教师一方面要纠正错误,另一方面要启发学生运用正确的语言,同时肯定正确的部分以鼓励其积极性。
3.4 教师上课时要使用规范的化学语言。高中的学生对许多化学概念、化学仪器都是接触甚少,教师一定要用正确的语言来表达,要做到精练、合乎规范和逻辑,只有这种语言才能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起到潜移默化的提高作用。
综上所述,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是一项系统工程,应该贯穿在整个化学教学的全过程,同时还应该注意与其它各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使整个工程系统化、完善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