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增强饮水思源、不忘党恩的意识,弘扬为党分忧、先富帮后富的精神,对于打赢脱贫攻坚战很有意义。”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正是广州市黄埔区、广州开发区30余载扶贫工作的最好印证。
2018年,广州黄埔区、广州开发区财税总收入1052亿元,其税收额占了广州的六分之一,成为广州经济发达的地区之一。
“黄埔人”笑了,但在笑声中他们没有忘记初心,他们紧记着一个朴素的道理:脱贫致富的接力奋斗,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翻天覆地的生活变化,源于“先富带后富”的发展逻辑。
广州黄埔区、广州开发区派出了上百名干部,分赴新疆、西藏、贵州、以及广东省内多个贫困县,积极开展精准扶贫和对口帮扶工作。
“我也算是个扶贫老兵了,和扶贫工作打了20多年的交道。”广州开发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严志明笑着对本刊记者说:“在黄埔,脱贫攻坚,人人有责,人人担责。”
顶层设计,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扶贫开发推进到今天这样的程度,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关键是要找准路子、构建好的体制机制,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
“找准路子”就是要找到精准高效的通道,“好的体制机制”就是要对“精准高效的通道”形成科学高效运营的一种管理保障体系。精准扶贫呼唤精准管理模式的顶层设计。
经过多年扶贫工作的扎实积累,广州黄埔区、广州开发区清晰意识到,必须以产扶融合为主要抓手,充分将自身科技创新、市场要素等方面优势与贫困地区良好的自然资源禀赋相结合,实施“输血+造血”的模式,建立起了长效机制。
“產业是我们的抓手。近年来,广州开发区、黄埔区承担对广东梅州市、清远市,贵州黔南州,贵州毕节市、黔南州,西藏波密县,四川三峡库区,江西赣州革命老区,重庆巫山县等地区的对口帮扶工作。广州开发区共派出近100名扶贫干部,每位扶贫干部都为当地带去了产业。”严志明介绍说:“正是因为有了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良好的顶层设计,所以每位派出去的扶贫干部都能不负所托,超额完成了扶贫任务。”
当然,扶贫工作不仅仅是社会福利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还包括社会管理体制建设、社会组织建设、社会利益关系协调机制建设等内容。
在这方面,广州黄埔区驻阳山县扶贫工作组也作了很好的摸索。比如说,在隔坑村试点了基层组织治理改革,其他各个扶贫村也在探索以党建促扶贫等方法。
此外,广州开发区、黄埔区在精准扶贫中持续增加贫困群众收入的同时,还围绕经济转型升级、居民收入增长、对外开放格局、产业发展体系、新型城镇化、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保障能力等长期战略,做出整体谋划。
严志明说:“20多年来扶贫工作的经验让我们领悟到,只靠财政扶贫,不仅力量有限,还不能完全达到目的。授人以鱼,三餐之需;授人以渔,终生之用。精准扶贫的顶层设计,就是要解决授人以渔的难题。”
政治站位,营造浓厚帮扶氛围
“黄埔区开展扶贫工作30年以来,历任领导班子都很重视扶贫工作,政治上自觉,行动上自觉,前赴后继,始终坚持。在大家的脑海里面,都把先富帮后富、扶贫济困当成是一件必须做的事情。所以每次报名参加驻村扶贫,很多干部都是踊跃报名的。”严志明告诉记者,黄埔区不少干部都来自各地革命老区,他们大学毕业以后来到黄埔区工作,怀着一颗感恩的心,都希望有机会反哺老区。他们带着快乐的心态去扶贫,带动了帮扶地区的浓厚氛围。
严志明说:“这体现了我们的政治站位。对精准扶贫的认识水平,决定着协作双方合作态度,深刻准确领会中央的战略意图,是做好精准扶贫的前提。双方以精诚合作的态度,深刻认识打赢脱贫攻坚战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意义,帮扶方放下身段,被帮扶方谦虚求教,多方合力推进脱贫攻坚工作。”
为何广州开发区、黄埔区的干部个个甘愿放弃大城市的舒适生活,自愿到偏远的贫困山区扶贫?
黄埔区精准扶贫办副主任彭军向我们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黄埔区驻阳山扶贫工作组的干部在走访贫困户家庭的时候,来到阳山县太平镇毛崀村村民冯自醒的家中。眼前的景象让他大吃一惊,71岁的冯自醒的小肠外露,只用简单的纱布包裹着。南方天气闷热,蚊蝇竟然围着纱布嗡嗡的飞。老人边驱赶蚊蝇,边用酒精擦拭小肠。据老人自述,他在35年前遭遇车祸,没钱治疗一直到今。
此情此景让扶贫干部心酸不已。后来他主动联系有关部门,资助了老人数万元医疗费,彻底把他的病治好。
这位老人逢人就说:“共产党好!扶贫干部好!”
很多扶贫干部虽然是第一次参加精准扶贫工作,但当他们攀山越岭深入去调查贫困户家庭情况的时候,都遇到过不少类似境况。在青莲镇南塘村,一个6口之家,除了户主和他女儿,其余4人非病即残:户主之妻患有重度贫血病,还有一个患有癫痫症的儿子。令人感到窒息的是,儿子娶了个精神失常的媳妇,好不容易生了个孙子,却是脑瘫儿!这样的家庭,在扶贫干部到来之前,却并不在“贫困户”名单之列!
他们觉得:“阳山太需要自己了!”这些贫困群众虽然不是自己的亲人,但他们比亲人更需要自己。所以,每个扶贫干部都怀着大爱之心,宁可舍弃小家也要顾大家。
“我们是高层次精心部署、高质量系统指导、高水平建立体系、高标准投入资金,不搞挤牙膏式扶贫,也坚决不会让扶贫工程烂尾。”严志明打了个有趣的比喻:“在精准扶贫上,我们是既严格完成指定动作,又根据帮扶对象实际需要完成自选动作。派出去的扶贫干部,人人都争当扶贫状元,政治有理念,工作有目标,投资有标准,所以无论去到哪里,都会受到对口扶贫的地方政府的欢迎和尊重,并且全力配合扶贫工作。”
如“黄埔三都民族班”就是一个优秀的“自选动作”,于2018年3月起在广州市第八十六中学开办,旨在培养优秀三都少数民族学子和培训优秀民族地区教师。三都县每年选送50名家庭贫困、品学兼优、身心健康的应届三都少数民族初中毕业生到“黄埔三都民族班”就读。双方合作期限为2018年3月至2023年7月。 “除了一些比较大的项目,各个扶贫队长也会有自己的想法,结合实际情况开展自选动作。在阳山,援建黄埔学校、阳山妇幼保健院是区里面的自选动作,各个工作队还做了很多接地气的“自选动作”,如购买垃圾车、为村里面安装监控摄像头等等。”黄埔区驻阳山县扶贫工作组组长瞿桂宗告诉我们,真扶贫就是要老百姓心甘情愿跟你干,老百姓得到真的实惠。
严志明意味深长地说:“扶贫,坚决要两头热,不能光凭一腔热血,一厢情愿。”
系列谋划,产业带动稳定增收
扶贫扶长远,长远看产业。
“在我们的精准扶贫过程中,发现很多地区贫困的主要原因还是产业不强,这些地区本身就基础差、底子薄,要造血不是一年两年能解决的事情。”严志明说:“所以我们总结出一条经验,产业帮扶要发挥广州开发区的产业优势,用长远合作的理念来对接欠发达地区,实现双赢。”
严志明说:“扶贫模式要创新,根据需要来帮扶。不但要让贫困户脱贫,还要让当地集体经济脱困。这样才能让扶贫成果长远、稳定。”
在广州国际生物岛,一排排深蓝色的多晶硅面板“生产”出来的电,可以“照亮”西藏波密县的扶贫路。这是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在全省首创的异地光伏扶贫项目,广州光伏发电产生的收益,送到西藏波密县玉许乡,给贫困户带来“阳光收入”。
西藏波密县玉许乡党委书记王斌激动地告诉记者,异地光伏电站玉许乡的100万投资份额已产生收益超过18万元,终结该乡财政收入为零的历史。这些收益主要用于帮扶建档立卡户、贫困户等进行房屋改造和改善居住环境条件。
“异地光伏扶贫”成为广州黄埔区、广州开发区的又一特色扶贫模式。
2017年4月26日,阳山县小江村光伏扶贫电站开始并网发电,成为广东省首个村级光伏扶贫电站。电站并网投产后,不仅小江村79户188名贫困人口每年可以增收3500元,村集体收入每年预计超过10万元。这不仅走出了一条科学扶贫、持续发展的创新之路,也有效地解决了村集体经济薄弱的问题。此外,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帮扶单位投入1084.3万元为19个村购买光伏容量1549千瓦、建设异地光伏容量70千瓦,预计年增收130多万元;投入150万元入股小水电,年增收12万元,如阳山县潭村在光伏、小水电收益每年可为村集体经济增收25万元左右。把村集体经济增收工程融入到乡村振兴、精准脱贫、基层党组织建设互融互促的过程,增强村集体自我“造血”能力。
区域互补,共享发展成果
2019年,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将围绕“世界知识城、湾区创新源、国际人才港”目标,全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创新中心核心枢纽,“四区四中心”蓄势待发。
严志明说:“粤港澳大湾区给黄埔区带来了新的机遇,也将为脱贫攻坚带来更多的利好。广州开发区、黄埔区的优势是什么?是有深厚的工业基础和现代的管理理念、有长期与国际资本打交道的经验积累。”
黄埔区、广州开发区通过“一对一”“多对一”的结对帮扶,积极开展“百企帮百村”等对接帮扶活动,目前已有广州万科、广东南方物流集团公司、广东粤华发电有限公司等超过60个企业单位分别与清远市阳山县、黔南州都匀市、三都县、独山县等地70条贫困村完成结对帮扶,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扶贫大业的强大合力。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家庭,通过资金扶持、项目扶持、技能扶持等形式,帮助帮扶对象增强致富意识和本领,开辟致富渠道,促进脱贫增收,改善生活水平;对子女难以完成学业的贫困家庭,采取建立长期助学计划,使其顺利完成学业,增强其家庭的脱贫能力;对无劳动能力、需大病救助的特困家庭,通过出资金、出力,帮助其就医、改善生活状况,增强其生活信心。
在东西部协作扶贫中,广州开发区、黄埔区不遗余力。按照中央要求,广州开发区、黄埔区对口帮扶黔南州部分县市,其中在都匀市,两地迅速启动对接,并签订“都匀市—黄埔区对口帮扶协议”,通过领导互访、产业帮扶、资金支持、人才交流、携手小康等方面措施全面推进东西协作工作,双方党政主要领导每年开展了一次以上的互访活动,有3个广州重点帮扶项目引入都匀市,无偿援助都匀市扶贫资金及物資折款964万元。《广州市黄埔区·都匀市东西部扶贫协作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基本思路是,在黄埔区对都匀市扶贫协作中,改变输血式帮扶为造血式帮扶,改变单向式帮扶为多向式帮扶,改变松散式帮扶为紧密式帮扶,改变零散式帮扶为计划式帮扶,形式有系统有组织、有周密计划的扶贫协作新格局,争取打造东西部扶贫协作样板。
与此同时,广州开发区、黄埔区加快了省内异地产业园区的共建。
广州市委常委、黄埔区委书记、广州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周亚伟强调,广清产业园成为全国产城融合示范区,创造了黄埔样板。目前广州开发区不少企业有扩大产能而转移的需求,广州开发区与清远具有优势互补的战略空间。广州开发区将充分利用好省的产业共建政策,更好地促进广州开发区与清远的产业转移。要抓住广州开发区与广清产业园佛冈片区之间的天然地理优势,研究打造一条便捷的“产业走廊”,积极推进佛冈片区建设,争取再造一片新区,更好落实产业共建政策。同时,广州开发区将进一步完善人才帮扶政策,积极引导更多的开发区干部到清远从事产业共建。
2018年12月,广清特别合作区工作组正式进驻英德。广清特别合作区将由广州和清远共同开发建设,由黄埔区、广州开发区代表广州市承接,通过充分发挥黄埔区、广州开发区、清远(英德)市两地比较优势,开创以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产业协作为核心、管理协同为手段的区域合作共建新模式,将建设成为现代产业和生态宜居相结合的经济合作区。
2018年,广州黄埔区、广州开发区财税总收入1052亿元,其税收额占了广州的六分之一,成为广州经济发达的地区之一。
“黄埔人”笑了,但在笑声中他们没有忘记初心,他们紧记着一个朴素的道理:脱贫致富的接力奋斗,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翻天覆地的生活变化,源于“先富带后富”的发展逻辑。
广州黄埔区、广州开发区派出了上百名干部,分赴新疆、西藏、贵州、以及广东省内多个贫困县,积极开展精准扶贫和对口帮扶工作。
“我也算是个扶贫老兵了,和扶贫工作打了20多年的交道。”广州开发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严志明笑着对本刊记者说:“在黄埔,脱贫攻坚,人人有责,人人担责。”
顶层设计,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扶贫开发推进到今天这样的程度,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关键是要找准路子、构建好的体制机制,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
“找准路子”就是要找到精准高效的通道,“好的体制机制”就是要对“精准高效的通道”形成科学高效运营的一种管理保障体系。精准扶贫呼唤精准管理模式的顶层设计。
经过多年扶贫工作的扎实积累,广州黄埔区、广州开发区清晰意识到,必须以产扶融合为主要抓手,充分将自身科技创新、市场要素等方面优势与贫困地区良好的自然资源禀赋相结合,实施“输血+造血”的模式,建立起了长效机制。
“產业是我们的抓手。近年来,广州开发区、黄埔区承担对广东梅州市、清远市,贵州黔南州,贵州毕节市、黔南州,西藏波密县,四川三峡库区,江西赣州革命老区,重庆巫山县等地区的对口帮扶工作。广州开发区共派出近100名扶贫干部,每位扶贫干部都为当地带去了产业。”严志明介绍说:“正是因为有了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良好的顶层设计,所以每位派出去的扶贫干部都能不负所托,超额完成了扶贫任务。”
当然,扶贫工作不仅仅是社会福利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还包括社会管理体制建设、社会组织建设、社会利益关系协调机制建设等内容。
在这方面,广州黄埔区驻阳山县扶贫工作组也作了很好的摸索。比如说,在隔坑村试点了基层组织治理改革,其他各个扶贫村也在探索以党建促扶贫等方法。
此外,广州开发区、黄埔区在精准扶贫中持续增加贫困群众收入的同时,还围绕经济转型升级、居民收入增长、对外开放格局、产业发展体系、新型城镇化、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保障能力等长期战略,做出整体谋划。
严志明说:“20多年来扶贫工作的经验让我们领悟到,只靠财政扶贫,不仅力量有限,还不能完全达到目的。授人以鱼,三餐之需;授人以渔,终生之用。精准扶贫的顶层设计,就是要解决授人以渔的难题。”
政治站位,营造浓厚帮扶氛围
“黄埔区开展扶贫工作30年以来,历任领导班子都很重视扶贫工作,政治上自觉,行动上自觉,前赴后继,始终坚持。在大家的脑海里面,都把先富帮后富、扶贫济困当成是一件必须做的事情。所以每次报名参加驻村扶贫,很多干部都是踊跃报名的。”严志明告诉记者,黄埔区不少干部都来自各地革命老区,他们大学毕业以后来到黄埔区工作,怀着一颗感恩的心,都希望有机会反哺老区。他们带着快乐的心态去扶贫,带动了帮扶地区的浓厚氛围。
严志明说:“这体现了我们的政治站位。对精准扶贫的认识水平,决定着协作双方合作态度,深刻准确领会中央的战略意图,是做好精准扶贫的前提。双方以精诚合作的态度,深刻认识打赢脱贫攻坚战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意义,帮扶方放下身段,被帮扶方谦虚求教,多方合力推进脱贫攻坚工作。”
为何广州开发区、黄埔区的干部个个甘愿放弃大城市的舒适生活,自愿到偏远的贫困山区扶贫?
黄埔区精准扶贫办副主任彭军向我们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黄埔区驻阳山扶贫工作组的干部在走访贫困户家庭的时候,来到阳山县太平镇毛崀村村民冯自醒的家中。眼前的景象让他大吃一惊,71岁的冯自醒的小肠外露,只用简单的纱布包裹着。南方天气闷热,蚊蝇竟然围着纱布嗡嗡的飞。老人边驱赶蚊蝇,边用酒精擦拭小肠。据老人自述,他在35年前遭遇车祸,没钱治疗一直到今。
此情此景让扶贫干部心酸不已。后来他主动联系有关部门,资助了老人数万元医疗费,彻底把他的病治好。
这位老人逢人就说:“共产党好!扶贫干部好!”
很多扶贫干部虽然是第一次参加精准扶贫工作,但当他们攀山越岭深入去调查贫困户家庭情况的时候,都遇到过不少类似境况。在青莲镇南塘村,一个6口之家,除了户主和他女儿,其余4人非病即残:户主之妻患有重度贫血病,还有一个患有癫痫症的儿子。令人感到窒息的是,儿子娶了个精神失常的媳妇,好不容易生了个孙子,却是脑瘫儿!这样的家庭,在扶贫干部到来之前,却并不在“贫困户”名单之列!
他们觉得:“阳山太需要自己了!”这些贫困群众虽然不是自己的亲人,但他们比亲人更需要自己。所以,每个扶贫干部都怀着大爱之心,宁可舍弃小家也要顾大家。
“我们是高层次精心部署、高质量系统指导、高水平建立体系、高标准投入资金,不搞挤牙膏式扶贫,也坚决不会让扶贫工程烂尾。”严志明打了个有趣的比喻:“在精准扶贫上,我们是既严格完成指定动作,又根据帮扶对象实际需要完成自选动作。派出去的扶贫干部,人人都争当扶贫状元,政治有理念,工作有目标,投资有标准,所以无论去到哪里,都会受到对口扶贫的地方政府的欢迎和尊重,并且全力配合扶贫工作。”
如“黄埔三都民族班”就是一个优秀的“自选动作”,于2018年3月起在广州市第八十六中学开办,旨在培养优秀三都少数民族学子和培训优秀民族地区教师。三都县每年选送50名家庭贫困、品学兼优、身心健康的应届三都少数民族初中毕业生到“黄埔三都民族班”就读。双方合作期限为2018年3月至2023年7月。 “除了一些比较大的项目,各个扶贫队长也会有自己的想法,结合实际情况开展自选动作。在阳山,援建黄埔学校、阳山妇幼保健院是区里面的自选动作,各个工作队还做了很多接地气的“自选动作”,如购买垃圾车、为村里面安装监控摄像头等等。”黄埔区驻阳山县扶贫工作组组长瞿桂宗告诉我们,真扶贫就是要老百姓心甘情愿跟你干,老百姓得到真的实惠。
严志明意味深长地说:“扶贫,坚决要两头热,不能光凭一腔热血,一厢情愿。”
系列谋划,产业带动稳定增收
扶贫扶长远,长远看产业。
“在我们的精准扶贫过程中,发现很多地区贫困的主要原因还是产业不强,这些地区本身就基础差、底子薄,要造血不是一年两年能解决的事情。”严志明说:“所以我们总结出一条经验,产业帮扶要发挥广州开发区的产业优势,用长远合作的理念来对接欠发达地区,实现双赢。”
严志明说:“扶贫模式要创新,根据需要来帮扶。不但要让贫困户脱贫,还要让当地集体经济脱困。这样才能让扶贫成果长远、稳定。”
在广州国际生物岛,一排排深蓝色的多晶硅面板“生产”出来的电,可以“照亮”西藏波密县的扶贫路。这是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在全省首创的异地光伏扶贫项目,广州光伏发电产生的收益,送到西藏波密县玉许乡,给贫困户带来“阳光收入”。
西藏波密县玉许乡党委书记王斌激动地告诉记者,异地光伏电站玉许乡的100万投资份额已产生收益超过18万元,终结该乡财政收入为零的历史。这些收益主要用于帮扶建档立卡户、贫困户等进行房屋改造和改善居住环境条件。
“异地光伏扶贫”成为广州黄埔区、广州开发区的又一特色扶贫模式。
2017年4月26日,阳山县小江村光伏扶贫电站开始并网发电,成为广东省首个村级光伏扶贫电站。电站并网投产后,不仅小江村79户188名贫困人口每年可以增收3500元,村集体收入每年预计超过10万元。这不仅走出了一条科学扶贫、持续发展的创新之路,也有效地解决了村集体经济薄弱的问题。此外,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帮扶单位投入1084.3万元为19个村购买光伏容量1549千瓦、建设异地光伏容量70千瓦,预计年增收130多万元;投入150万元入股小水电,年增收12万元,如阳山县潭村在光伏、小水电收益每年可为村集体经济增收25万元左右。把村集体经济增收工程融入到乡村振兴、精准脱贫、基层党组织建设互融互促的过程,增强村集体自我“造血”能力。
区域互补,共享发展成果
2019年,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将围绕“世界知识城、湾区创新源、国际人才港”目标,全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创新中心核心枢纽,“四区四中心”蓄势待发。
严志明说:“粤港澳大湾区给黄埔区带来了新的机遇,也将为脱贫攻坚带来更多的利好。广州开发区、黄埔区的优势是什么?是有深厚的工业基础和现代的管理理念、有长期与国际资本打交道的经验积累。”
黄埔区、广州开发区通过“一对一”“多对一”的结对帮扶,积极开展“百企帮百村”等对接帮扶活动,目前已有广州万科、广东南方物流集团公司、广东粤华发电有限公司等超过60个企业单位分别与清远市阳山县、黔南州都匀市、三都县、独山县等地70条贫困村完成结对帮扶,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扶贫大业的强大合力。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家庭,通过资金扶持、项目扶持、技能扶持等形式,帮助帮扶对象增强致富意识和本领,开辟致富渠道,促进脱贫增收,改善生活水平;对子女难以完成学业的贫困家庭,采取建立长期助学计划,使其顺利完成学业,增强其家庭的脱贫能力;对无劳动能力、需大病救助的特困家庭,通过出资金、出力,帮助其就医、改善生活状况,增强其生活信心。
在东西部协作扶贫中,广州开发区、黄埔区不遗余力。按照中央要求,广州开发区、黄埔区对口帮扶黔南州部分县市,其中在都匀市,两地迅速启动对接,并签订“都匀市—黄埔区对口帮扶协议”,通过领导互访、产业帮扶、资金支持、人才交流、携手小康等方面措施全面推进东西协作工作,双方党政主要领导每年开展了一次以上的互访活动,有3个广州重点帮扶项目引入都匀市,无偿援助都匀市扶贫资金及物資折款964万元。《广州市黄埔区·都匀市东西部扶贫协作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基本思路是,在黄埔区对都匀市扶贫协作中,改变输血式帮扶为造血式帮扶,改变单向式帮扶为多向式帮扶,改变松散式帮扶为紧密式帮扶,改变零散式帮扶为计划式帮扶,形式有系统有组织、有周密计划的扶贫协作新格局,争取打造东西部扶贫协作样板。
与此同时,广州开发区、黄埔区加快了省内异地产业园区的共建。
广州市委常委、黄埔区委书记、广州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周亚伟强调,广清产业园成为全国产城融合示范区,创造了黄埔样板。目前广州开发区不少企业有扩大产能而转移的需求,广州开发区与清远具有优势互补的战略空间。广州开发区将充分利用好省的产业共建政策,更好地促进广州开发区与清远的产业转移。要抓住广州开发区与广清产业园佛冈片区之间的天然地理优势,研究打造一条便捷的“产业走廊”,积极推进佛冈片区建设,争取再造一片新区,更好落实产业共建政策。同时,广州开发区将进一步完善人才帮扶政策,积极引导更多的开发区干部到清远从事产业共建。
2018年12月,广清特别合作区工作组正式进驻英德。广清特别合作区将由广州和清远共同开发建设,由黄埔区、广州开发区代表广州市承接,通过充分发挥黄埔区、广州开发区、清远(英德)市两地比较优势,开创以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产业协作为核心、管理协同为手段的区域合作共建新模式,将建设成为现代产业和生态宜居相结合的经济合作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