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口呀莫要这么厉害地跳,灰尘呀莫把我眼睛挡住了……手抓黄土我不放,紧紧儿贴在心窝上。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千声万声呼唤你——母亲延安就在这里!”六十多年前,诗人贺敬之以一颗赤子之心歌颂了养育一代革命者的延安精神,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母亲”延安的那份感情。如今,延安精神依然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和弘扬的宝贵精神。
延安有宝塔
7月的一天,编辑部的叔叔阿姨们从兰州出发前往革命圣地——延安。得益于动车的开通,原本12个小时的路程,我们仅用5个小时就到达了延安。第一个迎接我们的便是热情如火的骄阳,这突如其来的盛情款待令我们一个个都红了脸蛋,大家看着彼此哈哈大笑。
第二天清晨,我们的学习之旅正式开启,第一站自然是去大名鼎鼎的宝塔山。
走进巍峨的宝塔山大门,我们沿着林荫小道慢慢前行,突然,左边石壁上的几排红字吸引了我们的目光,原来是陈毅元帅写的《延安宝塔歌》,于是我们停下脚步齐声朗读起来:“延安有宝塔,巍巍高山上。高耸入云端,塔尖指方向。红日照白雪,万众齐仰望。”读完,我们的心潮澎湃不已,仿佛此刻的我们是一支身负重任的红军小分队,准备将手中的红旗插在那高高的宝塔上。
上山后,我们看到了延安宝塔(岭山寺塔),这座高44米的八角九级楼阁式砖塔,始建于唐代宗大历年间,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中共中央进驻延安后,这座古塔成为革命圣地的标志和象征。在塔旁边有一口明代铸造的铁钟,中共中央在延安时,曾用它来报时和报警。
巍巍宝塔山,滚滚延河水,经常出现在诗人、画家的笔下,人们歌颂宝塔,怀念宝塔,实际是在怀念延安岁月,歌颂延安精神,缅怀革命前辈们在延安的伟业。
枣园里的平民领袖
离开宝塔山,我们来到了中共中央书记处所在地——枣园。枣园,因其林木茂盛,枣树繁多而得名。据介绍,这里曾是地主申有安的庄园,后又被卖给驻延安的国民党师长高双城。中共中央进驻延安后将之收为公有,为中央社会部驻地,遂改名为“延园”,现旧址大门石柱两侧尚有康生所书“延园”二字。毛泽东、周恩来、朱德、任弼时、刘少奇、张闻天、彭德怀等中共中央领导人都曾在这里居住。
来到毛主席住过的窑洞时,大家原本想象着主席的住所有多么特别,但所见之景着实令人惊讶:窑洞内的布置极其简单,只有床、桌椅、书柜。据说1943年毛主席住进枣园后不久,就请来乡长杨成福了解枣园人民的劳动、生产、生活情况,主席亲切地拉着杨成福的手说:“你是枣园乡的乡长,我是枣园的一户居民,以后你们有什么事,也要叫我一声啊。”
枣园的周恩来故居中还陈列着一架木制纺车,据介绍,这是1943年周总理在这里参加纺线比赛时使用的。大家听了都会心一笑,原来周总理還是个心灵手巧的人呢!
刻在木板上的抗大精神
来到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纪念馆门前时,老师发给每人一个绿色的小马扎。这是让我们提着马扎参观纪念馆?嘿嘿,这么独特的方式还是第一次领略。正当我们疑惑不解时,班主任友好地提示道:“之所以让大家提着小马扎,是因为当年抗大的士兵们就是以这种形式学习的。课堂上、院子里、田野间、行军路上,只要有一个小马扎、一本书和一支笔,处处都可以是学习的场所。”听完班主任的解释,几名坐在马扎上休息的学员立马站了起来,然后轻轻收起马扎套在胳膊上,仿佛这个小小马扎突然有了分量,我们必须对其刮目相看。
紧接着,我们走进纪念馆,跟着讲解员的讲解开始参观。最先看到的是一面抗大红旗的石碑,上面写着抗大校训: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继续往前走,挂在墙壁上的一幅幅历史照片为我们讲述了一个个鼓舞人心的故事。在一间窑洞教室前,我们看到一块不大的黑板和一张破旧的石头讲桌,下面是六个小石凳,这就是当年抗大学生上课的地方。怪不得毛主席曾对抗大学生说:“你们是过着石器时代的生活,学习着当代最先进的科学——马克思列宁主义。你们是‘元始天尊’的弟子,在洞中修炼。什么时候下山呢?天下大乱你们就下山!”对比而言,如今我们有窗明几净的教室、崭新的桌椅和丰富的书籍,条件比当时的抗大好太多了,却仍然有很多人不懂得珍惜,更不会利用现有的优越条件学习无穷的科学知识,真是令人惋息!
在纪念馆中,有一座雕塑非常特别,这是红军战士行军途中的一个场景,三名战士排成一队正在走路,中间的一名战士转身向着队列外的一名拿书的战士,他们似乎正在讨论什么问题。最有趣的是,这几名战士身后都背着一块刻字的木板。这是干什么用的?讲解员告诉我们:“这是当年抗大学生的一个小发明,他们把老师讲过的知识刻到木板上,在行军时背在身上,这样,后面的战士就可以看到前面战士背着的木板上的字,这样一边走一边学,既学习到了文化知识,又不耽误执行任务。军中还流传着这样的口号:认字就在背包上,写字就在大地上,课堂就在大路上,桌子就在膝盖上。”勤学善思的红军战士真是我们的好榜样!
参观完抗大纪念馆,我们打开马扎坐在院子里,听专业的老师讲述抗大精神。抗大精神,即为崇高理想英勇奋斗的精神。这一精神培养出一大批德才兼备的军政干部,他们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值得永远被人民铭记。
杨家岭的岁月故事
杨家岭位于延安城西北部,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和整风运动就是在这里进行的。
进入景区正门,我们停在道路左侧的一个小菜园前,旁边竖立着一个木牌,上面写着“毛主席种过的菜地”。这块菜地就是大生产运动中毛主席亲自开垦出来的。繁忙的工作之余,他总是身体力行,抽出时间参加生产劳动。当年地里种着辣椒、西红柿、土豆等蔬菜。在主席的精心管理下,地里的菜长得非常好,他用这些菜招待前来汇报工作的同志。如今,这块菜地仍然被打理得郁郁葱葱。
在参观周恩来故居时,导游指着窑洞墙上的一张照片对我们说:“大家可以看到照片上的周总理胳膊受伤绑着绷带,这是他在一次去党校作报告的路上坠马受伤造成的,因为当时延安医疗条件有限,再加上革命工作的繁忙,总理的胳膊一直未能完全康复,导致终身残疾。”听完,大家都沉默了,环顾总理的这间住所,除了最基本的家具——书桌、床、衣柜和椅子外,便什么也没有了,可以想象周总理当年的生活有多么简朴。然而,照片中的他笑得那样爽朗,一点儿都不像一个正在被病痛折磨的人,令人心生敬佩。
延安有宝塔
7月的一天,编辑部的叔叔阿姨们从兰州出发前往革命圣地——延安。得益于动车的开通,原本12个小时的路程,我们仅用5个小时就到达了延安。第一个迎接我们的便是热情如火的骄阳,这突如其来的盛情款待令我们一个个都红了脸蛋,大家看着彼此哈哈大笑。
第二天清晨,我们的学习之旅正式开启,第一站自然是去大名鼎鼎的宝塔山。
走进巍峨的宝塔山大门,我们沿着林荫小道慢慢前行,突然,左边石壁上的几排红字吸引了我们的目光,原来是陈毅元帅写的《延安宝塔歌》,于是我们停下脚步齐声朗读起来:“延安有宝塔,巍巍高山上。高耸入云端,塔尖指方向。红日照白雪,万众齐仰望。”读完,我们的心潮澎湃不已,仿佛此刻的我们是一支身负重任的红军小分队,准备将手中的红旗插在那高高的宝塔上。
上山后,我们看到了延安宝塔(岭山寺塔),这座高44米的八角九级楼阁式砖塔,始建于唐代宗大历年间,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中共中央进驻延安后,这座古塔成为革命圣地的标志和象征。在塔旁边有一口明代铸造的铁钟,中共中央在延安时,曾用它来报时和报警。
巍巍宝塔山,滚滚延河水,经常出现在诗人、画家的笔下,人们歌颂宝塔,怀念宝塔,实际是在怀念延安岁月,歌颂延安精神,缅怀革命前辈们在延安的伟业。
枣园里的平民领袖
离开宝塔山,我们来到了中共中央书记处所在地——枣园。枣园,因其林木茂盛,枣树繁多而得名。据介绍,这里曾是地主申有安的庄园,后又被卖给驻延安的国民党师长高双城。中共中央进驻延安后将之收为公有,为中央社会部驻地,遂改名为“延园”,现旧址大门石柱两侧尚有康生所书“延园”二字。毛泽东、周恩来、朱德、任弼时、刘少奇、张闻天、彭德怀等中共中央领导人都曾在这里居住。
来到毛主席住过的窑洞时,大家原本想象着主席的住所有多么特别,但所见之景着实令人惊讶:窑洞内的布置极其简单,只有床、桌椅、书柜。据说1943年毛主席住进枣园后不久,就请来乡长杨成福了解枣园人民的劳动、生产、生活情况,主席亲切地拉着杨成福的手说:“你是枣园乡的乡长,我是枣园的一户居民,以后你们有什么事,也要叫我一声啊。”
枣园的周恩来故居中还陈列着一架木制纺车,据介绍,这是1943年周总理在这里参加纺线比赛时使用的。大家听了都会心一笑,原来周总理還是个心灵手巧的人呢!
刻在木板上的抗大精神
来到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纪念馆门前时,老师发给每人一个绿色的小马扎。这是让我们提着马扎参观纪念馆?嘿嘿,这么独特的方式还是第一次领略。正当我们疑惑不解时,班主任友好地提示道:“之所以让大家提着小马扎,是因为当年抗大的士兵们就是以这种形式学习的。课堂上、院子里、田野间、行军路上,只要有一个小马扎、一本书和一支笔,处处都可以是学习的场所。”听完班主任的解释,几名坐在马扎上休息的学员立马站了起来,然后轻轻收起马扎套在胳膊上,仿佛这个小小马扎突然有了分量,我们必须对其刮目相看。
紧接着,我们走进纪念馆,跟着讲解员的讲解开始参观。最先看到的是一面抗大红旗的石碑,上面写着抗大校训: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继续往前走,挂在墙壁上的一幅幅历史照片为我们讲述了一个个鼓舞人心的故事。在一间窑洞教室前,我们看到一块不大的黑板和一张破旧的石头讲桌,下面是六个小石凳,这就是当年抗大学生上课的地方。怪不得毛主席曾对抗大学生说:“你们是过着石器时代的生活,学习着当代最先进的科学——马克思列宁主义。你们是‘元始天尊’的弟子,在洞中修炼。什么时候下山呢?天下大乱你们就下山!”对比而言,如今我们有窗明几净的教室、崭新的桌椅和丰富的书籍,条件比当时的抗大好太多了,却仍然有很多人不懂得珍惜,更不会利用现有的优越条件学习无穷的科学知识,真是令人惋息!
在纪念馆中,有一座雕塑非常特别,这是红军战士行军途中的一个场景,三名战士排成一队正在走路,中间的一名战士转身向着队列外的一名拿书的战士,他们似乎正在讨论什么问题。最有趣的是,这几名战士身后都背着一块刻字的木板。这是干什么用的?讲解员告诉我们:“这是当年抗大学生的一个小发明,他们把老师讲过的知识刻到木板上,在行军时背在身上,这样,后面的战士就可以看到前面战士背着的木板上的字,这样一边走一边学,既学习到了文化知识,又不耽误执行任务。军中还流传着这样的口号:认字就在背包上,写字就在大地上,课堂就在大路上,桌子就在膝盖上。”勤学善思的红军战士真是我们的好榜样!
参观完抗大纪念馆,我们打开马扎坐在院子里,听专业的老师讲述抗大精神。抗大精神,即为崇高理想英勇奋斗的精神。这一精神培养出一大批德才兼备的军政干部,他们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值得永远被人民铭记。
杨家岭的岁月故事
杨家岭位于延安城西北部,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和整风运动就是在这里进行的。
进入景区正门,我们停在道路左侧的一个小菜园前,旁边竖立着一个木牌,上面写着“毛主席种过的菜地”。这块菜地就是大生产运动中毛主席亲自开垦出来的。繁忙的工作之余,他总是身体力行,抽出时间参加生产劳动。当年地里种着辣椒、西红柿、土豆等蔬菜。在主席的精心管理下,地里的菜长得非常好,他用这些菜招待前来汇报工作的同志。如今,这块菜地仍然被打理得郁郁葱葱。
在参观周恩来故居时,导游指着窑洞墙上的一张照片对我们说:“大家可以看到照片上的周总理胳膊受伤绑着绷带,这是他在一次去党校作报告的路上坠马受伤造成的,因为当时延安医疗条件有限,再加上革命工作的繁忙,总理的胳膊一直未能完全康复,导致终身残疾。”听完,大家都沉默了,环顾总理的这间住所,除了最基本的家具——书桌、床、衣柜和椅子外,便什么也没有了,可以想象周总理当年的生活有多么简朴。然而,照片中的他笑得那样爽朗,一点儿都不像一个正在被病痛折磨的人,令人心生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