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手球活动是一项综合体育活动,能促进幼儿各项动作技能的发展,幼儿也很喜欢的体育运动。经过探索、实践发现,手球活动不仅适合于中班幼儿,也是一个很好的教育活动。笔者从手球活动的提出、总目标、活动过程中的组织与实施入手,总结了若干游戏建议,如制定手球课程,营造良好的运动环境,科学地整合手球活动内容,根据幼儿的动作发展规律,从易到难,因材施教,拓展思路,培养创新的游戏玩法,综合利用家长教育资源,促进手球活动的顺利开展等。
关键词:手球活动;中班幼儿;组织与实施
一、幼儿园手球活动的提出
圆滚滚的球深受幼儿喜爱,由于幼儿年龄小,动作的协调性与精确性还未发展完善,在一定的程度上限制了他们对球类的基本动作、技能的掌握。而手球,起源于德国的球类运动,手球就像足球和橄榄球的混合物;手球的一些规则是由篮球的规则转变发展而来的,它的规则比足球简单,对于技能的要求也低于篮球,适合已掌握拍球技能的中班下学期幼儿;手球属于有氧运动,促进幼儿动作协调、灵敏,促进身体的正常发育,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因此,笔者的幼儿园将手球活动作为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多种方式的引导让孩子感受到手球的有趣,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就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来看,手球活动常常变成抢球游戏、投球游戏,幼儿的手球水平停留在初级玩球阶段,幼儿主动参与性不够,游戏形式单调、陈旧、缺乏创新性等。教师对手球活动的定位和整体性规则的认知较粗浅,教学方法不正确、不够系统,对手球游戏的目标、规则、场地等并没有规范的要求,没有充分发挥手球活动的价值。因此,笔者的幼儿园通过组织教师进行教研、实践、反思、再实践,促进手球活动有效、顺利的开展。
二、手球活动的总目标
手球活动的开展和实践,目的在于探索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方式,挖掘手球活动的教育价值,促进幼儿动作、空间、语言等多方面发展。立足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的“以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的精神,结合《指南》中提出的健康领域的目标以及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提出手球活动中的总目标:
1.积极参与,与同伴一起进行手球活动,对手球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
2.愿意与同伴探索传球、投球的各种方法,发展良好的协调、灵敏等其他身体素质,促进团结合作、遵守规则、活泼开朗等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发展;
3.练习、发展手球的动作技能技巧,提高玩球的多样性。
4.了解手球比赛规则,体验多种玩球的方法,能一对一的比赛,并在练习中感受竞争。
5.在掌握手球技能和体育锻炼中,体验到运动的乐趣,产生愉快的运动体验,逐步形成终身参加体育锻炼的愿望和习惯。
三、手球活动过程中的组织与实施
在组织与实施的过程中,通过制定手球游戏的规则、选择合适的活动场地和球,通过不同的方式,循序渐进地开展手球活动。在活动中,观察、了解幼儿的学习特点,探索手球活动的新思路,深入挖掘手球活动的教育价值,提高教师观察幼儿的能力、设计游戏的能力、反思的能力、创新能力等。
(一)手球游戏的规则的制定
手球活动是团队游戏,是比赛,就需要统一手球赛的规则,因此,从家长资源中寻找专业的家长,与教师一起,根據幼儿的情况、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幼儿发展的规则,简化并统一手球赛的规则。利用集中活动的时间,严格要求中班年段全体教师了解场地安排及规则,并掌握手球的基本知识点和动作要领,激发教师参与意识和积极性,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在引导幼儿理解手球规则的过程中,不强制灌输,而是逐渐渗透在每一个活动中,每一个游戏中。
(二)手球活动的场地的选择
笔者选择幼儿园的小操场作为室外场地,小礼堂作为室内场地,无论是天气炎热或下雨,都可以开展活动。在场地中多摆设一些手球门,不仅能够充分利用场地,还能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得到游戏的机会。在周末或假期里,鼓励家长和幼儿一起去公园玩球、传球,有的家长带幼儿去球场里面练球,积累球感。
(三)手球活动的球的选择
在选择球类时,不宜选择太大的球,有的幼儿手抓不住,选择皮质较软、很轻、且有弹性的中等大小的波波球作为手球用球,易于幼儿在游戏中跑动、投球、抢夺,且安全性能很高,砸到也不会受伤。
(四)以不同的形式,循序渐进地开展手球活动
手球活动的第一目标就是激发幼儿参与手球活动的兴趣,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兴趣点、不同水平差异,以宽松自由的不同形式,分阶段,循序渐进地开展手球活动,针对幼儿的水平进行指导,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
1.认识手球,初步了解手球的玩法,建立手球文化
为手球活动的顺利开展,增强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增进家长对手球课程的参与了解,通过“手球小课堂”“小主播”“观看比赛视频”等方式,熟悉、了解手球活动,初步懂得手球活动是一项动起来的运动,是需要与队员之间互相配合、协作、进攻与防守的运动。通过手球文化、手球精神的渲染,熏陶,让每一位幼儿参与到手球活动中。
2.自由探索“手球”玩法,激发幼儿的兴趣
在拍皮球的活动中,幼儿对拍球的兴致不高,有的拿着球拍几下之后就不想玩了,有的还把球当成板凳玩。因此,在正常教学活动基础上,有效地利用时间与空间,可利用幼儿的晨间活动、早操后、下午游戏后,组织幼儿进行自由探索,如“传一传、接一接、玩一玩”等,保证每天游戏不少于半小时。
在教学中,探索出一些趣味玩球的方法:
(1)原地自抛自接练习
(2)两两、三角、四角传球。
(3)利用障碍物练习:带球钻山洞、带球绕障碍物、绕障碍传接球
(4)夹球练习:双腿夹球、手肘夹球、背靠背夹球、胸前夹球 (5)一对一抢断球、二对一防守等
3.以游戏的形式代替枯燥的练习,熟悉手球规则
当越来越多的孩子想要加入手球游戏时,教师可根据幼儿的个性与能力建立班级手球队,以保持幼儿对手球的热情。教师可以引导幼儿俩俩进行原地传球、移动传球、接球、影子游戏、揪尾巴等游戏,进行一对一、二对二、二对三等半场练习,借此熟悉、了解手球基本规则。
在教学中,幼儿感兴趣的游戏有:
(1)“螃蟹走”(侧滑步行走),可以发展成“小螃蟹运泡泡”、“超级螃蟹”(绕障碍侧行、合作侧行等。)
(2)影子游戏(练习防守),游戏玩法类似老鹰捉小鸡,在指定范围内,双方面对面站立,一方负责捉,一方负责躲,或进行踩影子游戏。
(3)揪尾巴,可以发展幼儿的反应速度、动作速度和灵活性,提高快速跑时躲闪的能力。
4.竞争游戏中体验团队合作策略,提升游戏水平
当幼儿达到一定的手球技能,并掌握手球基本规则后,教师可组织不同小组之间的手球比赛、撕名牌游戏,培养幼儿团队合作精神、交流组织的意识与能力,以及敢于竞争、不怕困难的体育精神。在每一次游戏后,及时引导幼儿梳理小结,回忆游戏中出现的问题,并尝试想办法解决,以此促进幼儿观察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快速反应能力、战术配合、应变能力、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当幼儿熟悉比赛流程、熟练掌握比赛规则后,还可邀请其他班的幼儿开展手球赛等,扩大范围的比赛能进一步激发幼儿的团队意识与挑战的精神,提高游戏水平,同时唤醒其他幼儿对手球的兴趣,激发更多的幼儿参与到手球活动中去,
5.全员总动员,亲身体验手球活动的乐趣,满足不同的需要
当比赛进入白热化,笔者发现只有部分幼儿积极参与到比赛中,其余幼儿的参与性不够,或者不知道自己可以做些什么。因此,可以通过观看正式手球比赛视频,了解一场比赛中,不止有运动员、还有候补运动员、啦啦队、后勤人员、观众、裁判等,扩展幼儿有关手球比赛的经验,鼓励幼儿自发组织啦啦队、制作队旗、助威旗等为队员加油助威等,引导全班幼儿参与活动,让每一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手球活动,亲身体验手球活动。如喜欢跳舞的女孩自发聚在一起跳啦啦操,在比赛开始前给队员们加油;有的主动承担起后勤的重担,给队员送水、擦汗;还有的敲起鼓、摇旗、喊出口号,为队员助威。在体验中,幼儿获得各方面的发展,同时还能挖掘出自身的潜能,充分激发幼儿的集体荣誉感和凝聚力。
四、手球活动开展的若干建议
(一)制定手球课程,营造良好的运动环境
通过实践—探索—反思—实践教学,以此循环,结合手球活动后的反思和分析的基础上,制订了一系列适合中班幼儿年龄特点的手球课程。在教学中,以儿歌、游戏、视频、趣味比赛等多种形式开展手球活动,练习基本动作,掌握动作要领。在各班比赛中、亲子开放日、运动会、观看手球比赛等展示手球的魅力。
(二)科学地整合手球活动内容,使活动场景富有趣味
教师应科学地选择和安排分工,在活动中注意幼儿的活动量、游戏的强度、动静交替等,鼓励每一位幼儿参与到活动中。手球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应注意游戏化,如螃蟹走、揪尾巴、影子游戏、撕名牌等。趣味性的游戏代替单一的机械练习,幼儿饶有兴致地参与,投入手球游戏中,同时还发展了各项基本动作,为手球比赛的开展打下基础。
(三)根据幼儿的动作发展规律,从易到难,因材施教
幼儿掌握并使用技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每一个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有不同的差异。教师应尊重幼儿的身心特点,充分观察,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让不同水平、不同需要的幼儿有不同的选择,从而最终达到活动的最佳效果。如对于胆小、不爱动的幼儿,应该鼓励或带动他们一起活动,如:我扔给你,你接着球等。
教师应密切注意个体差异,根据幼儿不同程度的运动能力和个性发展的需要,引导其以不同的角色定位参与到手球活动中。如可以利用集中活动的时间,引导幼儿分工讨论,谁当守门员?谁负责进攻?谁来当啦啦队,啦啦队可以做什么?谁来负责后勤等。制定比赛的队伍,设置不同层次的游戏难度,促进每个幼儿身心发展、手球技能的不断提高。
(四)发挥幼儿的主动性,拓展思路,培养创新的游戏玩法
在掌握基本动作后,教师以提问的方式让幼儿思考“还可以怎样玩?还有没有其他方法?”如:“不可以用手拿球,那怎么玩?两个人不用手可以怎样把球运过去等等?”鼓励孩子们主动思考、大胆创新、实践,不仅能激发幼儿的游戏兴趣和积极性,更有利于幼儿思维能力的拓展和提高。把选择权交给幼儿,给幼儿自由活动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孩子们自主选择、结伴、在快乐有趣的环境中与人交流和分享。
(五)在手球活动中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合作
合作,作为一种社会交往活动,是协调人际关系、立足社会、适应发展的一种重要手段。但现在的幼儿,大多生活在“四二一”的模式里,缺乏合作的意识,不会与同伴协商,不会分工与交流。在平时的游戏活动中,常常喜欢告状,遇到困难往往是求助于老师,而不是自己试着思考、解决;同伴有困难时,也没有帮助的意识。因此,在活动中,应选择合适的时机,进行适当的指导,引导幼儿体验只有大家一起合作,游戏才会更有意义。如:在开展“背夹球”的活动时,孩子们对背夹球非常感兴趣,一拿到球,就迫不及待地往前走,因缺乏经验和技巧总是掉球。经过教师的示范、小组的讨论,他们感受到游戏要两人配合默契,背要靠緊,步调一致,小朋友就会学着老师的样子,嘴上喊着“一二、一二”的口令,他们玩得很起劲!在手球赛中亦是这样,当幼儿一个人带着球往前冲,不懂得与他人合作,那他有可能就会被对方围攻,或是丢球。
(六)综合利用家长教育资源,促进手球活动的顺利开展
家长身上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做为教师只要充分挖掘这些教育资源,利用其为教育服务,如本班的家长就有很多个是师大体科院的,他们对于手球的了解一定是非常专业的,对于如何科学地指导幼儿打手球,他们一定有更系统、更专业地指导方法,若能形成合力,请家长们定期来园与幼儿一同游戏,或指导教师开展手球活动,教育一定更全面、更专业、更高效!
总而言之,手球游戏是笔者幼儿园特色健康活动之一,在本次组织与实施中突破了以手球活动的瓶颈,能够更系统、有效地开展,还能扩展到不同领域中。在教学方式中,鼓励幼儿自由探索,以游戏代替枯燥的练习,动员全体幼儿亲身体验手球活动的乐趣。幼儿在手球游戏中,体验到运动的有趣、自身在团队中的价值,感受到与伙伴团结合作的力量,在主动体验的过程中积累的不同经验、初次尝到“输与赢”的味道,促进了良好个性品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季湄,冯晓霞.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2013
[2]许翔,许宜扬. 手球训练方法的探讨[C]. 福建体育科技,2013年6月,第32卷(3)
[3]中国手球协会网, 手球竞赛规则[Z]. 北京,2004
[4]李晓鹏,付银鹰. 用科学训练理念指导青少年手球训练[J]. 四川体育科学,2014年6月,第3期(33)
[5]张振华. 手球活动在小学的推广研究[C]. 亚太教育,2016
[6]陈狮狮. 优化家园合作,促进幼儿快乐成长[J]. 未来英才, 2017年,第9期
关键词:手球活动;中班幼儿;组织与实施
一、幼儿园手球活动的提出
圆滚滚的球深受幼儿喜爱,由于幼儿年龄小,动作的协调性与精确性还未发展完善,在一定的程度上限制了他们对球类的基本动作、技能的掌握。而手球,起源于德国的球类运动,手球就像足球和橄榄球的混合物;手球的一些规则是由篮球的规则转变发展而来的,它的规则比足球简单,对于技能的要求也低于篮球,适合已掌握拍球技能的中班下学期幼儿;手球属于有氧运动,促进幼儿动作协调、灵敏,促进身体的正常发育,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因此,笔者的幼儿园将手球活动作为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多种方式的引导让孩子感受到手球的有趣,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就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来看,手球活动常常变成抢球游戏、投球游戏,幼儿的手球水平停留在初级玩球阶段,幼儿主动参与性不够,游戏形式单调、陈旧、缺乏创新性等。教师对手球活动的定位和整体性规则的认知较粗浅,教学方法不正确、不够系统,对手球游戏的目标、规则、场地等并没有规范的要求,没有充分发挥手球活动的价值。因此,笔者的幼儿园通过组织教师进行教研、实践、反思、再实践,促进手球活动有效、顺利的开展。
二、手球活动的总目标
手球活动的开展和实践,目的在于探索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方式,挖掘手球活动的教育价值,促进幼儿动作、空间、语言等多方面发展。立足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的“以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的精神,结合《指南》中提出的健康领域的目标以及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提出手球活动中的总目标:
1.积极参与,与同伴一起进行手球活动,对手球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
2.愿意与同伴探索传球、投球的各种方法,发展良好的协调、灵敏等其他身体素质,促进团结合作、遵守规则、活泼开朗等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发展;
3.练习、发展手球的动作技能技巧,提高玩球的多样性。
4.了解手球比赛规则,体验多种玩球的方法,能一对一的比赛,并在练习中感受竞争。
5.在掌握手球技能和体育锻炼中,体验到运动的乐趣,产生愉快的运动体验,逐步形成终身参加体育锻炼的愿望和习惯。
三、手球活动过程中的组织与实施
在组织与实施的过程中,通过制定手球游戏的规则、选择合适的活动场地和球,通过不同的方式,循序渐进地开展手球活动。在活动中,观察、了解幼儿的学习特点,探索手球活动的新思路,深入挖掘手球活动的教育价值,提高教师观察幼儿的能力、设计游戏的能力、反思的能力、创新能力等。
(一)手球游戏的规则的制定
手球活动是团队游戏,是比赛,就需要统一手球赛的规则,因此,从家长资源中寻找专业的家长,与教师一起,根據幼儿的情况、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幼儿发展的规则,简化并统一手球赛的规则。利用集中活动的时间,严格要求中班年段全体教师了解场地安排及规则,并掌握手球的基本知识点和动作要领,激发教师参与意识和积极性,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在引导幼儿理解手球规则的过程中,不强制灌输,而是逐渐渗透在每一个活动中,每一个游戏中。
(二)手球活动的场地的选择
笔者选择幼儿园的小操场作为室外场地,小礼堂作为室内场地,无论是天气炎热或下雨,都可以开展活动。在场地中多摆设一些手球门,不仅能够充分利用场地,还能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得到游戏的机会。在周末或假期里,鼓励家长和幼儿一起去公园玩球、传球,有的家长带幼儿去球场里面练球,积累球感。
(三)手球活动的球的选择
在选择球类时,不宜选择太大的球,有的幼儿手抓不住,选择皮质较软、很轻、且有弹性的中等大小的波波球作为手球用球,易于幼儿在游戏中跑动、投球、抢夺,且安全性能很高,砸到也不会受伤。
(四)以不同的形式,循序渐进地开展手球活动
手球活动的第一目标就是激发幼儿参与手球活动的兴趣,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兴趣点、不同水平差异,以宽松自由的不同形式,分阶段,循序渐进地开展手球活动,针对幼儿的水平进行指导,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
1.认识手球,初步了解手球的玩法,建立手球文化
为手球活动的顺利开展,增强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增进家长对手球课程的参与了解,通过“手球小课堂”“小主播”“观看比赛视频”等方式,熟悉、了解手球活动,初步懂得手球活动是一项动起来的运动,是需要与队员之间互相配合、协作、进攻与防守的运动。通过手球文化、手球精神的渲染,熏陶,让每一位幼儿参与到手球活动中。
2.自由探索“手球”玩法,激发幼儿的兴趣
在拍皮球的活动中,幼儿对拍球的兴致不高,有的拿着球拍几下之后就不想玩了,有的还把球当成板凳玩。因此,在正常教学活动基础上,有效地利用时间与空间,可利用幼儿的晨间活动、早操后、下午游戏后,组织幼儿进行自由探索,如“传一传、接一接、玩一玩”等,保证每天游戏不少于半小时。
在教学中,探索出一些趣味玩球的方法:
(1)原地自抛自接练习
(2)两两、三角、四角传球。
(3)利用障碍物练习:带球钻山洞、带球绕障碍物、绕障碍传接球
(4)夹球练习:双腿夹球、手肘夹球、背靠背夹球、胸前夹球 (5)一对一抢断球、二对一防守等
3.以游戏的形式代替枯燥的练习,熟悉手球规则
当越来越多的孩子想要加入手球游戏时,教师可根据幼儿的个性与能力建立班级手球队,以保持幼儿对手球的热情。教师可以引导幼儿俩俩进行原地传球、移动传球、接球、影子游戏、揪尾巴等游戏,进行一对一、二对二、二对三等半场练习,借此熟悉、了解手球基本规则。
在教学中,幼儿感兴趣的游戏有:
(1)“螃蟹走”(侧滑步行走),可以发展成“小螃蟹运泡泡”、“超级螃蟹”(绕障碍侧行、合作侧行等。)
(2)影子游戏(练习防守),游戏玩法类似老鹰捉小鸡,在指定范围内,双方面对面站立,一方负责捉,一方负责躲,或进行踩影子游戏。
(3)揪尾巴,可以发展幼儿的反应速度、动作速度和灵活性,提高快速跑时躲闪的能力。
4.竞争游戏中体验团队合作策略,提升游戏水平
当幼儿达到一定的手球技能,并掌握手球基本规则后,教师可组织不同小组之间的手球比赛、撕名牌游戏,培养幼儿团队合作精神、交流组织的意识与能力,以及敢于竞争、不怕困难的体育精神。在每一次游戏后,及时引导幼儿梳理小结,回忆游戏中出现的问题,并尝试想办法解决,以此促进幼儿观察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快速反应能力、战术配合、应变能力、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当幼儿熟悉比赛流程、熟练掌握比赛规则后,还可邀请其他班的幼儿开展手球赛等,扩大范围的比赛能进一步激发幼儿的团队意识与挑战的精神,提高游戏水平,同时唤醒其他幼儿对手球的兴趣,激发更多的幼儿参与到手球活动中去,
5.全员总动员,亲身体验手球活动的乐趣,满足不同的需要
当比赛进入白热化,笔者发现只有部分幼儿积极参与到比赛中,其余幼儿的参与性不够,或者不知道自己可以做些什么。因此,可以通过观看正式手球比赛视频,了解一场比赛中,不止有运动员、还有候补运动员、啦啦队、后勤人员、观众、裁判等,扩展幼儿有关手球比赛的经验,鼓励幼儿自发组织啦啦队、制作队旗、助威旗等为队员加油助威等,引导全班幼儿参与活动,让每一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手球活动,亲身体验手球活动。如喜欢跳舞的女孩自发聚在一起跳啦啦操,在比赛开始前给队员们加油;有的主动承担起后勤的重担,给队员送水、擦汗;还有的敲起鼓、摇旗、喊出口号,为队员助威。在体验中,幼儿获得各方面的发展,同时还能挖掘出自身的潜能,充分激发幼儿的集体荣誉感和凝聚力。
四、手球活动开展的若干建议
(一)制定手球课程,营造良好的运动环境
通过实践—探索—反思—实践教学,以此循环,结合手球活动后的反思和分析的基础上,制订了一系列适合中班幼儿年龄特点的手球课程。在教学中,以儿歌、游戏、视频、趣味比赛等多种形式开展手球活动,练习基本动作,掌握动作要领。在各班比赛中、亲子开放日、运动会、观看手球比赛等展示手球的魅力。
(二)科学地整合手球活动内容,使活动场景富有趣味
教师应科学地选择和安排分工,在活动中注意幼儿的活动量、游戏的强度、动静交替等,鼓励每一位幼儿参与到活动中。手球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应注意游戏化,如螃蟹走、揪尾巴、影子游戏、撕名牌等。趣味性的游戏代替单一的机械练习,幼儿饶有兴致地参与,投入手球游戏中,同时还发展了各项基本动作,为手球比赛的开展打下基础。
(三)根据幼儿的动作发展规律,从易到难,因材施教
幼儿掌握并使用技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每一个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有不同的差异。教师应尊重幼儿的身心特点,充分观察,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让不同水平、不同需要的幼儿有不同的选择,从而最终达到活动的最佳效果。如对于胆小、不爱动的幼儿,应该鼓励或带动他们一起活动,如:我扔给你,你接着球等。
教师应密切注意个体差异,根据幼儿不同程度的运动能力和个性发展的需要,引导其以不同的角色定位参与到手球活动中。如可以利用集中活动的时间,引导幼儿分工讨论,谁当守门员?谁负责进攻?谁来当啦啦队,啦啦队可以做什么?谁来负责后勤等。制定比赛的队伍,设置不同层次的游戏难度,促进每个幼儿身心发展、手球技能的不断提高。
(四)发挥幼儿的主动性,拓展思路,培养创新的游戏玩法
在掌握基本动作后,教师以提问的方式让幼儿思考“还可以怎样玩?还有没有其他方法?”如:“不可以用手拿球,那怎么玩?两个人不用手可以怎样把球运过去等等?”鼓励孩子们主动思考、大胆创新、实践,不仅能激发幼儿的游戏兴趣和积极性,更有利于幼儿思维能力的拓展和提高。把选择权交给幼儿,给幼儿自由活动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孩子们自主选择、结伴、在快乐有趣的环境中与人交流和分享。
(五)在手球活动中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合作
合作,作为一种社会交往活动,是协调人际关系、立足社会、适应发展的一种重要手段。但现在的幼儿,大多生活在“四二一”的模式里,缺乏合作的意识,不会与同伴协商,不会分工与交流。在平时的游戏活动中,常常喜欢告状,遇到困难往往是求助于老师,而不是自己试着思考、解决;同伴有困难时,也没有帮助的意识。因此,在活动中,应选择合适的时机,进行适当的指导,引导幼儿体验只有大家一起合作,游戏才会更有意义。如:在开展“背夹球”的活动时,孩子们对背夹球非常感兴趣,一拿到球,就迫不及待地往前走,因缺乏经验和技巧总是掉球。经过教师的示范、小组的讨论,他们感受到游戏要两人配合默契,背要靠緊,步调一致,小朋友就会学着老师的样子,嘴上喊着“一二、一二”的口令,他们玩得很起劲!在手球赛中亦是这样,当幼儿一个人带着球往前冲,不懂得与他人合作,那他有可能就会被对方围攻,或是丢球。
(六)综合利用家长教育资源,促进手球活动的顺利开展
家长身上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做为教师只要充分挖掘这些教育资源,利用其为教育服务,如本班的家长就有很多个是师大体科院的,他们对于手球的了解一定是非常专业的,对于如何科学地指导幼儿打手球,他们一定有更系统、更专业地指导方法,若能形成合力,请家长们定期来园与幼儿一同游戏,或指导教师开展手球活动,教育一定更全面、更专业、更高效!
总而言之,手球游戏是笔者幼儿园特色健康活动之一,在本次组织与实施中突破了以手球活动的瓶颈,能够更系统、有效地开展,还能扩展到不同领域中。在教学方式中,鼓励幼儿自由探索,以游戏代替枯燥的练习,动员全体幼儿亲身体验手球活动的乐趣。幼儿在手球游戏中,体验到运动的有趣、自身在团队中的价值,感受到与伙伴团结合作的力量,在主动体验的过程中积累的不同经验、初次尝到“输与赢”的味道,促进了良好个性品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季湄,冯晓霞.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2013
[2]许翔,许宜扬. 手球训练方法的探讨[C]. 福建体育科技,2013年6月,第32卷(3)
[3]中国手球协会网, 手球竞赛规则[Z]. 北京,2004
[4]李晓鹏,付银鹰. 用科学训练理念指导青少年手球训练[J]. 四川体育科学,2014年6月,第3期(33)
[5]张振华. 手球活动在小学的推广研究[C]. 亚太教育,2016
[6]陈狮狮. 优化家园合作,促进幼儿快乐成长[J]. 未来英才, 2017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