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标志蛋白质组学研究及展望

来源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limin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蛋白质组学的概念最早由澳大利亚学者Wilkins和Williams于1994年提出,其从整体水平对特定时间和环境下组织或细胞的蛋白构成进行高通量研究。特异性的蛋白标志对于早期肿瘤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蛋白质组学技术可以在总体上比较肿瘤样本(组织、体液和细胞株)和非肿瘤样品的蛋白表达谱差异,为新的肿瘤标志的发现提供有力的工具。随着相关技术方法的不断发展,
其他文献
以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和白砂糖为主要原料生产涩皮板栗,经综合试验确定其浸糖方法为50Brix的糖液浸泡8 h;杀菌方案是115℃、40 min,这个参数在工业生产上是合理又经济实
目的:研究Ezrin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组织芯片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17例浸润性乳腺癌和41例乳腺良性增生中,Ezrin、ER、PR、c—erbB-2、MMP-2及MMP
半个多世纪以来,早期及部分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手术治疗标准是完全性手术切除。尽管手术技巧和手术器械在不断进步,但其术后5年生存率一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