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过去有背《新华字典》的首相,能够背完一页,撕掉一页。现在,背词典也是学英文的好办法。
背单词,为阅读经典做准备
没有哪个成人会认为背单词是件轻松、快乐的事情。利用孩子不知难、不怕难和好胜的心理,我设计了一种背单词的方法,让女儿9岁的时候在她自愿、快乐的心情下,轻松、有效地背下了3000多个艰深的单词。
为什么要让孩子这么早背下这么多艰深的单词呢?
美国中小学老师一般没有独立的办公室,老师的办公室就在教室里,老师的教室是固定的,学生却是流动的。每个教室里都有老师收藏的一二百甚至三四百本书,这些书通常都是老师推荐的好书,与这位老师所教学生的阅读水准相当或者略高。到了期末,女儿差不多就把老师的书全都看完,期间还不时要到学校图书馆去借一些书。
放学回家,她书包里总是装着不止一本课外书。有好几次,我把她的书包打开,都翻出三四本书来。我问她:“你借这么多书,怎么看?为什么不一本一本借回来?”
“一天看一本怎么够?”她带着既得意又嘲讽的口气说;“这几本书,我一天就能看完。”
她的阅读速度很快,读书已经到了痴迷的程度,据说,在乘车来回一个多小时的路程中,她总是抓紧时间阅读。一天能看几本书,说明所看的书必定是难度不大的一些闲书吧。我想,该是给她加大阅读难度的时候了。我希望她开始有意识地只读经典文学名著。
现代流行的通俗作品虽然让人感染到时代的气息,跟上潮流的步伐,但不朽的名著凝聚世代人类思想艺术的精华,可以陶冶思想情操,给人以深沉的思维空间。从小读经典名著,加以思考,对孩子的人格塑造有很大的好处。孩子通过这些不朽的文学作品而认识、感悟到的世界,对真善美、假恶丑的认识和理解,对人生哲理潜移默化的接受,比我们大人肤浅的说教要深刻得多、有效得多。我从女儿和我谈到的名著里的人物、故事已能感受到这一点。她每看完一两本名著,好像就长大一些。
阅读经典是有难度的。词汇是个大问题,小说中常会碰上现代生活中少见的难词。美国大学入学考试SAT和研究生入学考试的GRE里,常考的就有这些较难的词汇。这些词汇即使对一般美国大学生来说,也是必须认真面对的课题。
在阅读时,如果不断碰上不认识的词,就无法理解作品的意义,其连锁反应是很快失去阅读兴趣,甚至造成长期无法释解的心理障碍,也许从此再也不愿意接触名著,转而只看通俗作品,以至在阅读欣赏和情感智慧上,上不了较高的层次。很多人尽管以后获得了高学位,但是,在思想情感上往往不够深沉,没有受过名著等精神产品的陶冶可能是原因之一。所以,我认为,从小培养阅读名著的爱好,对一个孩子的成长,对人的一生都是很重要的。
笨办法也是好办法:背词典
为了扫除阅读中的词汇障碍,只有一个“笨”办法,就是把那些难词集中在短时间内背下来,待单词熟悉了以后才开始阅读。因为没有生词的阻碍,读起来比较流畅,阅读兴趣会大大提高。
暑假前,我到几个书店转了转,买回一本SAT/GRE英英词典。这本200多页的小词典有3000多个单词,每个单词有注音、解释和例句。
我给她布置了这个暑假的任务:把这本词典背下来!当时她还不到9岁。我很幸运,女儿翻了翻词典,不用我费太多口舌,就接受了这一任务。不是因为我说的道理,也不是迫于我的压力,而是她认为:“这有什么难,才200多页。你看,我读的这几本书,都是200多页一本,我不用一天就看完了。整个暑假就只背这一本?”她问我。
说得很轻松。为了减轻她的精神压力,我还是把这个词典拆成了7小本。
“不过,要按我的要求”,我得寸进尺,“你要把每个单词念出来,有的单词一词多义,要记住每一个词义。如果注释是句子,也要背出整个句子。”
“No problem(没问题)!”她说,把词典拿过去,查了查页数,再数一数每一页的单词数,对我说:“爸爸,这里一共有211页,每页有十五六个单词。我明天开始背三页、四十几个单词,一个暑假就背完了。”
我又给她订了三条规则。第一,在每天开始背的那一页上方注明日期,这样做的目的一是为了今后留下记录,供调整学习计划作参考,二是可以起监督、促进作用。我知道她是一个好强的孩子,她做出每天背3页的承诺就一定会实现,记录每天的起始页数对她自己就起了提醒、自我监督和促进作用。
第二条规则是,第二天要复习第一天背过的词汇,而且也要达到熟练背出单词和词义解释的水平。
我拿出一盒空白录音带,宣布第三条规则:将每个单词读出,录在录音带上,每两个单词上留出一定的时间间隔,这个间隔大约是背出词义解释的时间。
当自己认为已经背得熟练时,合上词典,找开录音机,播出一个单词,背出词义或长句。待到录音机播出下一个单词后,再接着往下背。
这样做的目的,一是为了提高熟练程度,因为如果不熟练,就要不断地开开关关录音机,她的性格很好强,我深深了解她,她承受不了这样的“耻辱”;第二个目的,我不用坐下来面对面地测试她。我认为,如果那样做会给她造成压力,有被动的感觉。她会认为,每天努力背单词,是为了晚上的测验,久而久之,难免产生抵触情绪。我不希望造成这种不快的心理状态,而是让她形成一种面对自己的、主动的心态,让她感到每天学习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成就感。如果是为了通过晚上爸爸的测验,那么这种学习自然就是被动的。
面对自己,打开录音机,一个个单词地通过,这不是和游戏一样吗?她很快进入了面对自我、自我欣赏、自我陶醉的状态。
把背词典设计成游戏
那年夏天,每天我一下班,她就叫着,“爸爸,我ready(准备好)啦! 我 ready啦!”接着就迫不及待地打开录音机,开始表演。机子里播出一个单词,她就复读单词、拼出单词、背出词义或一整个长句子;停一两秒,又换一个单词??周而复始,直到最后一个单词。
在这期间,我到厨房,打开煤气炉,淘一罐米放进锅里,走到沙发前躺下,拿起报纸扫两眼,再朝她那儿看一看,偶尔张张嘴、点点头、竖起拇指,再微笑几下表示赞赏。
不过也不能太夸张。她很专注,很凝神,我应该不打断、不出声地看完“表演”才是。
“表演”结束,我冲过去把她抱起来,亲几下,再把她提起来,两腿腾空,上上下下地甩,一时间,屋子里嘻嘻哈哈已闹成一片。
她乐滋滋的,找到了良好的感觉,得到了爱,受到了赞赏,兴致更高。我也欣欣然,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这样当爹,真轻松。我们有时看看女儿,再想想劳碌的父母们,为什么要不辞辛苦地“陪读”、“陪学”,还搞得成天愁眉不展,没有好心情呢?
背单词,为阅读经典做准备
没有哪个成人会认为背单词是件轻松、快乐的事情。利用孩子不知难、不怕难和好胜的心理,我设计了一种背单词的方法,让女儿9岁的时候在她自愿、快乐的心情下,轻松、有效地背下了3000多个艰深的单词。
为什么要让孩子这么早背下这么多艰深的单词呢?
美国中小学老师一般没有独立的办公室,老师的办公室就在教室里,老师的教室是固定的,学生却是流动的。每个教室里都有老师收藏的一二百甚至三四百本书,这些书通常都是老师推荐的好书,与这位老师所教学生的阅读水准相当或者略高。到了期末,女儿差不多就把老师的书全都看完,期间还不时要到学校图书馆去借一些书。
放学回家,她书包里总是装着不止一本课外书。有好几次,我把她的书包打开,都翻出三四本书来。我问她:“你借这么多书,怎么看?为什么不一本一本借回来?”
“一天看一本怎么够?”她带着既得意又嘲讽的口气说;“这几本书,我一天就能看完。”
她的阅读速度很快,读书已经到了痴迷的程度,据说,在乘车来回一个多小时的路程中,她总是抓紧时间阅读。一天能看几本书,说明所看的书必定是难度不大的一些闲书吧。我想,该是给她加大阅读难度的时候了。我希望她开始有意识地只读经典文学名著。
现代流行的通俗作品虽然让人感染到时代的气息,跟上潮流的步伐,但不朽的名著凝聚世代人类思想艺术的精华,可以陶冶思想情操,给人以深沉的思维空间。从小读经典名著,加以思考,对孩子的人格塑造有很大的好处。孩子通过这些不朽的文学作品而认识、感悟到的世界,对真善美、假恶丑的认识和理解,对人生哲理潜移默化的接受,比我们大人肤浅的说教要深刻得多、有效得多。我从女儿和我谈到的名著里的人物、故事已能感受到这一点。她每看完一两本名著,好像就长大一些。
阅读经典是有难度的。词汇是个大问题,小说中常会碰上现代生活中少见的难词。美国大学入学考试SAT和研究生入学考试的GRE里,常考的就有这些较难的词汇。这些词汇即使对一般美国大学生来说,也是必须认真面对的课题。
在阅读时,如果不断碰上不认识的词,就无法理解作品的意义,其连锁反应是很快失去阅读兴趣,甚至造成长期无法释解的心理障碍,也许从此再也不愿意接触名著,转而只看通俗作品,以至在阅读欣赏和情感智慧上,上不了较高的层次。很多人尽管以后获得了高学位,但是,在思想情感上往往不够深沉,没有受过名著等精神产品的陶冶可能是原因之一。所以,我认为,从小培养阅读名著的爱好,对一个孩子的成长,对人的一生都是很重要的。
笨办法也是好办法:背词典
为了扫除阅读中的词汇障碍,只有一个“笨”办法,就是把那些难词集中在短时间内背下来,待单词熟悉了以后才开始阅读。因为没有生词的阻碍,读起来比较流畅,阅读兴趣会大大提高。
暑假前,我到几个书店转了转,买回一本SAT/GRE英英词典。这本200多页的小词典有3000多个单词,每个单词有注音、解释和例句。
我给她布置了这个暑假的任务:把这本词典背下来!当时她还不到9岁。我很幸运,女儿翻了翻词典,不用我费太多口舌,就接受了这一任务。不是因为我说的道理,也不是迫于我的压力,而是她认为:“这有什么难,才200多页。你看,我读的这几本书,都是200多页一本,我不用一天就看完了。整个暑假就只背这一本?”她问我。
说得很轻松。为了减轻她的精神压力,我还是把这个词典拆成了7小本。
“不过,要按我的要求”,我得寸进尺,“你要把每个单词念出来,有的单词一词多义,要记住每一个词义。如果注释是句子,也要背出整个句子。”
“No problem(没问题)!”她说,把词典拿过去,查了查页数,再数一数每一页的单词数,对我说:“爸爸,这里一共有211页,每页有十五六个单词。我明天开始背三页、四十几个单词,一个暑假就背完了。”
我又给她订了三条规则。第一,在每天开始背的那一页上方注明日期,这样做的目的一是为了今后留下记录,供调整学习计划作参考,二是可以起监督、促进作用。我知道她是一个好强的孩子,她做出每天背3页的承诺就一定会实现,记录每天的起始页数对她自己就起了提醒、自我监督和促进作用。
第二条规则是,第二天要复习第一天背过的词汇,而且也要达到熟练背出单词和词义解释的水平。
我拿出一盒空白录音带,宣布第三条规则:将每个单词读出,录在录音带上,每两个单词上留出一定的时间间隔,这个间隔大约是背出词义解释的时间。
当自己认为已经背得熟练时,合上词典,找开录音机,播出一个单词,背出词义或长句。待到录音机播出下一个单词后,再接着往下背。
这样做的目的,一是为了提高熟练程度,因为如果不熟练,就要不断地开开关关录音机,她的性格很好强,我深深了解她,她承受不了这样的“耻辱”;第二个目的,我不用坐下来面对面地测试她。我认为,如果那样做会给她造成压力,有被动的感觉。她会认为,每天努力背单词,是为了晚上的测验,久而久之,难免产生抵触情绪。我不希望造成这种不快的心理状态,而是让她形成一种面对自己的、主动的心态,让她感到每天学习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成就感。如果是为了通过晚上爸爸的测验,那么这种学习自然就是被动的。
面对自己,打开录音机,一个个单词地通过,这不是和游戏一样吗?她很快进入了面对自我、自我欣赏、自我陶醉的状态。
把背词典设计成游戏
那年夏天,每天我一下班,她就叫着,“爸爸,我ready(准备好)啦! 我 ready啦!”接着就迫不及待地打开录音机,开始表演。机子里播出一个单词,她就复读单词、拼出单词、背出词义或一整个长句子;停一两秒,又换一个单词??周而复始,直到最后一个单词。
在这期间,我到厨房,打开煤气炉,淘一罐米放进锅里,走到沙发前躺下,拿起报纸扫两眼,再朝她那儿看一看,偶尔张张嘴、点点头、竖起拇指,再微笑几下表示赞赏。
不过也不能太夸张。她很专注,很凝神,我应该不打断、不出声地看完“表演”才是。
“表演”结束,我冲过去把她抱起来,亲几下,再把她提起来,两腿腾空,上上下下地甩,一时间,屋子里嘻嘻哈哈已闹成一片。
她乐滋滋的,找到了良好的感觉,得到了爱,受到了赞赏,兴致更高。我也欣欣然,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这样当爹,真轻松。我们有时看看女儿,再想想劳碌的父母们,为什么要不辞辛苦地“陪读”、“陪学”,还搞得成天愁眉不展,没有好心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