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阅读越来越成为消遣,文字也不再承担更多文学要义的当下,只有直抵人心的文字才能将我们打动,散文尤其如是。
新锐女作家格致,被誉为“中国北方的玛格丽特·杜拉斯”,曾获“布老虎散文奖”“人民文学奖”“吉林文学奖”。她的散文集《从容起舞:我的人生笔记》与强调“公共经验”的散文截然不同。她既不掉书袋重复古人的经验,也不在他人文字里掘金,既不作说教状也不作深思状,而是将个人经验进行冷静提炼,从而上升到共同经验,使文字有着持久的张力和鲜明的个人标签。她强调“我”的在场,仿佛一扇不动声色的镜子,照出“我们”的生存本相,与我们心心相印。
这本散文集中最能代表格致创作风格和水平的,是《减法》和《转身》。《减法》笔触生动而真切,素朴而细致,写自己从小学到中学,班上学生由二十七名不断锐减,最后成为一名的过程。男生因为智障被强迫喝尿而放弃上学,女生被迫辍学的原因,简单而荒谬。小学六年级时,15岁的李满花月经初潮,“她的座椅成了滴水的屋檐,她浅色的裙子被来自体内的红色液体洗染。同桌的男生看见了,全班的同学都看见了。教室里弥漫着血腥味。男生平时多受她白眼,此时有了报仇的机会。他们骂她是妇女,还说她是小破鞋。李满花哭着回了家,从此不见了。”上中学后,只有“我”和另外两个女生还坚持走在上学路上。但后来两个同伴也放弃了上学,她们求学的障碍竟是路上的裸体男人。“娟和敏成功地克服了对枕木上血迹和尸体的恐惧,却无法克服对一个站在铁路桥上的裸体男人的恐惧。”到中学毕业,上学的路上只有“我”一个人了。格致在《减法》中最后写道:“我的户口被我从父母的泥土地里用力地拔出,寻到了新的落脚的地方。我的书里需要演算的已不是减法加法、乘法除法这样简单的算题,我的计算越来越复杂。那些算题,往往先告诉我结果,然后讓我找到通向这一目的地的道路,也就是我不需要思考往哪里去。为了能够抵达,我铺设虚假的桥梁,然后在不存在的道路上通过。”
《转身》写“我”在楼梯间遭遇到企图实施强奸的年轻人的遭遇。由于“我”聪明应对,强奸犯并未得逞,最终放弃了企图,分别时“我”和他像朋友般告别。看似一个简单的转身,实则惊心动魄。事实上,无论过去还是现在,女性生存的世界都危机四伏。至今电视剧和网络论坛中仍有涉及女性贞洁观的争论,这不过是男权话语对女性造成的威胁之一。
在格致对庸常生活不厌其烦的描摹中,大致体现了女性生存的两种经验:一是童年记忆中的身心经验,二是男权话语下的女性伤痛。她不遗余力地书写自我的真实经历,展示个人的创痛,但这创痛恰恰有着普遍意义。她在《军用行李绳》里描述了自己对外界类似“精神病症”的感知。藏匿起丈夫的军用行李绳,只是為了防患于臆想中的灾难。母亲身份背景下的女性危机感描述,成为一种越轨的笔致,使坚韧与妥协双重叠加,让你的泪噙在眼眶里,同时产生警醒。“我们”走向成长和成熟的道路上,坚持的力量正开出新妍的花朵,而妥协只会将我们的生命带向枯萎与衰竭。阅读格致,也让我们消除焦虑,不必为自己局限于“小我”而羞愧和不安。掩卷而思,知道从个人经验出发的别样意义,也就有了突破困境的勇气。
不在文字中作议论,不直接提出哲学思考,格致就这样以文字起舞,曲终收拨,回声悠远,让人在文本的缝隙之内与文字的表意之外进行思考,因而如行云流水,从容不迫。她的书写像萧红一样,有着鲜明的女性意识。甚至有人用诗句向她致敬:“格致来到世间/世间就多了一扇镜子/这扇镜子显然比萧红还红/这扇镜子是天堂的目光/一眼扫平了我们浴血奋战的虚伪人生。”
(编辑 张秀格 [email protected])
新锐女作家格致,被誉为“中国北方的玛格丽特·杜拉斯”,曾获“布老虎散文奖”“人民文学奖”“吉林文学奖”。她的散文集《从容起舞:我的人生笔记》与强调“公共经验”的散文截然不同。她既不掉书袋重复古人的经验,也不在他人文字里掘金,既不作说教状也不作深思状,而是将个人经验进行冷静提炼,从而上升到共同经验,使文字有着持久的张力和鲜明的个人标签。她强调“我”的在场,仿佛一扇不动声色的镜子,照出“我们”的生存本相,与我们心心相印。
这本散文集中最能代表格致创作风格和水平的,是《减法》和《转身》。《减法》笔触生动而真切,素朴而细致,写自己从小学到中学,班上学生由二十七名不断锐减,最后成为一名的过程。男生因为智障被强迫喝尿而放弃上学,女生被迫辍学的原因,简单而荒谬。小学六年级时,15岁的李满花月经初潮,“她的座椅成了滴水的屋檐,她浅色的裙子被来自体内的红色液体洗染。同桌的男生看见了,全班的同学都看见了。教室里弥漫着血腥味。男生平时多受她白眼,此时有了报仇的机会。他们骂她是妇女,还说她是小破鞋。李满花哭着回了家,从此不见了。”上中学后,只有“我”和另外两个女生还坚持走在上学路上。但后来两个同伴也放弃了上学,她们求学的障碍竟是路上的裸体男人。“娟和敏成功地克服了对枕木上血迹和尸体的恐惧,却无法克服对一个站在铁路桥上的裸体男人的恐惧。”到中学毕业,上学的路上只有“我”一个人了。格致在《减法》中最后写道:“我的户口被我从父母的泥土地里用力地拔出,寻到了新的落脚的地方。我的书里需要演算的已不是减法加法、乘法除法这样简单的算题,我的计算越来越复杂。那些算题,往往先告诉我结果,然后讓我找到通向这一目的地的道路,也就是我不需要思考往哪里去。为了能够抵达,我铺设虚假的桥梁,然后在不存在的道路上通过。”
《转身》写“我”在楼梯间遭遇到企图实施强奸的年轻人的遭遇。由于“我”聪明应对,强奸犯并未得逞,最终放弃了企图,分别时“我”和他像朋友般告别。看似一个简单的转身,实则惊心动魄。事实上,无论过去还是现在,女性生存的世界都危机四伏。至今电视剧和网络论坛中仍有涉及女性贞洁观的争论,这不过是男权话语对女性造成的威胁之一。
在格致对庸常生活不厌其烦的描摹中,大致体现了女性生存的两种经验:一是童年记忆中的身心经验,二是男权话语下的女性伤痛。她不遗余力地书写自我的真实经历,展示个人的创痛,但这创痛恰恰有着普遍意义。她在《军用行李绳》里描述了自己对外界类似“精神病症”的感知。藏匿起丈夫的军用行李绳,只是為了防患于臆想中的灾难。母亲身份背景下的女性危机感描述,成为一种越轨的笔致,使坚韧与妥协双重叠加,让你的泪噙在眼眶里,同时产生警醒。“我们”走向成长和成熟的道路上,坚持的力量正开出新妍的花朵,而妥协只会将我们的生命带向枯萎与衰竭。阅读格致,也让我们消除焦虑,不必为自己局限于“小我”而羞愧和不安。掩卷而思,知道从个人经验出发的别样意义,也就有了突破困境的勇气。
不在文字中作议论,不直接提出哲学思考,格致就这样以文字起舞,曲终收拨,回声悠远,让人在文本的缝隙之内与文字的表意之外进行思考,因而如行云流水,从容不迫。她的书写像萧红一样,有着鲜明的女性意识。甚至有人用诗句向她致敬:“格致来到世间/世间就多了一扇镜子/这扇镜子显然比萧红还红/这扇镜子是天堂的目光/一眼扫平了我们浴血奋战的虚伪人生。”
(编辑 张秀格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