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风景

来源 :大理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38391056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小地方呆久了,难免感觉有些沉闷,于是就喜欢出去走走。放松心情,浏览风光,体验风土人情……不知不觉地,外出旅游成了自己最热衷的事情之一。好像一段时间不出去走走,就感觉生活乏味、目光短浅、心胸狭隘,整天为芝麻绿豆的的事情烦心不已。
  走的地方多了,无意中喜欢把各地的县城和家乡的小城作个对比。虽然心里清楚家乡的小城实属袖珍型,每到一个地方,还是一不小心又在心里衡量一番。当然,很多时候是比较丧气的,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人家的县城就是气派,就是繁华,就是车水马龙、灯火辉煌。有很多次想象某某地方,属于贫困地区,也许会比家乡小城狭小落后,到那里一看,人家那气势还是在的,我们这袖珍型还真是比不过人家。
  有一次看到一个城里主街道中间丢满了垃圾,旁边就摆着烧烤摊,心里竟然幸灾乐祸地深感安慰,这样的景象在我们城里是绝对看不到的!心里不由得暗暗窃喜,然后又不好意思,自己走南闯北,还是那么小心眼!想到家乡的小城虽然狭小,但是干净整洁、风景优美,气候宜人,心里不知不觉充满了温情,挡不住我对它的热爱。
  这几年来,国家繁荣昌盛,社会安定和谐,各地建设都日新月异,我们的小城也不例外。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太极观景到天池风光再到诺邓怀古的原生态游览已经成为品牌线路,深受各地自由行驴友的喜爱;夕阳西下,虎头山建筑群在人们毫不在意的时候,已经悄悄地亮起了彩灯,给到虎山消暑、健身的人增添了不少乐趣,给小城添了一层朦胧的美丽;文笔塔赏月,又将成为小城新兴的一道小景,晚饭过后,或约上三五好友,或扶老携幼,慢慢悠悠地移步上山,月圆之夜,举头仰望,圆如玉盖,色如银霜,清辉如水,使人神清气爽!俯瞰小城,灯火闪烁,犹如繁星点点,静谧如一幅美丽的图画。最近,有几道小风景,又以独特的风姿,展示给我们别样迷人的魅力,给小城增添了无限的生机。
  长廊赏花品诗
  小城的变化总是悄无声息的,人们在忙碌的生活中总是容易忽略身边的事物。还记得几年前准备修长廊的时候,人们议论纷纷,众说纷纭,褒贬不一。长廊以一种不管不顾的姿态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仿木的水泥柱,稀稀落落的枝丫,几乎没有什么美感可言。有一天无意间,人们突然发现,三角梅已经势不可挡蔓延到了长廊整个顶棚!好像一夜之间,长廊就像一条长龙一样,架着厚厚实实又摇曳生姿的三角梅在小城里蜿蜒盘旋,气势磅礴、风情万种。小城也突然间显得千娇百媚起来。
  走在长廊里,如同置身在花屋里,头上是紫的、白的、粉的三角梅衬着绿得发亮的叶,摇摇摆摆,飘飘洒洒;有时候脚下会铺满飘落的三角梅,层层叠叠、犹如一块随意铺就的花毯,又如行走在竞相怒放的花海里,心情愉快而又心生怜爱。不管怎么说,怜香惜玉是人的天性,于是很多人边走边叹,叹长廊花之美,惜落花之无奈。又是偶然的一天,一抬头,惊喜地发现了长廊的柱子上,挂上了古香古色的牌子,上面刻满了脍炙人口的唐诗宋词,和幽静美丽的长廊相得益彰。现在长廊变得灵动起来,像一个躲在深闺的大家闺秀,婉约、典雅,落落大方。如果说三角梅和水泥柱构建的是美妙的身段,那么,悬挂的古诗词就是这个大家闺秀高洁的灵魂。一路走,一路赏花,一路品诗,不由自主地会发出很多感慨!自古以来,人生之美妙,生存之艰辛,生活的酸甜苦辣永远都是那一些套路,古人的诗句,简单而又深刻,一语道破人生的玄机。有时候让人愁肠百结,有时候又豁然开朗,更多的时候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的无奈……白天,长廊是人们上班买菜的最佳路径,可以遮阳挡雨,又可以愉悦身心。晚上,灯笼里透出的红光,朦朦胧胧,再加上花影绰绰,长廊又成了年轻人约会的好去处,只需往长廊里一站,好像所有的人和事都变得浪漫朦胧起来。有一天,从上海来的朋友站在长廊底下发出感慨:“看过花廊无数,看过三角梅无数,唯独云龙把这两者结合到极致,再也没有哪个地方把三角梅种得这么有味道了!”又在心里狠狠地得意了一把,忽然就想起,是谁的创意,构建了这么一个美丽的大家闺秀?又是谁赋予了她这么高洁的灵魂?
  文化广场全民同乐
  长廊的三角梅是悄无声息地开满枝头,文化广场的歌舞却从来都是先声夺人的。那个夕阳西下的傍晚,我刚转过弯,就听到“卧似一张弓,站似一棵松,不动不摇坐如钟,走路一阵风……”的歌声,旋律悠扬、气势恢宏。我很奇怪,顺着歌声望去,原来是广场上的舞者。他们大多是些中老年人,服饰整洁,精神抖擞,经常在晚饭过后,来广场活动一下手脚,体验一下舞蹈带来的快乐。周围经常有很多围观的人,我偶尔会上前凑个热闹,有时候也会加入队伍,随意地扭上一段舞。舞蹈的内容很丰富,风格多样。多数时候是各种各样的民族舞,白族的、藏族的、新疆的,还有花灯、腰鼓、柔力球,有时候竟然有迪斯科和拉丁舞。说句实在话,刚看到这些体型有些臃肿的中老年人与时俱进,抬腿扭腰,一板一眼跳拉丁或迪斯科的时候,真是觉得有些好笑,时间长了还真是佩服他们的勇敢和毅力!跳舞的感觉真好,既锻炼了身体、陶冶了情操,又获得了愉快的心情,而且还是最科学、最安全的减肥良方。跳过舞的人走几步路都会收腹挺胸,步履轻盈。
  我听到《中国功夫》的旋律,有些兴奋,就加快脚步围了过去。几天不见,又有了新节目,呵!竟然是功夫扇!豪气冲天的歌声,鲜红的扇子,舞动的人很认真,一招一式还挺像。舞完功夫扇,又看到他们拿起了剑,随着音乐节拍,一会剑锋直指前方,一下又转了个圈,一会又双手合十后突然出剑,一下子又剑锋后转,一大群人,整齐、有神、姿势优美。我好像也感觉到了飕飕的剑气,个个俨然是武林高手!我想大概有些电视剧里的花拳绣腿,也不过如此招式拍摄的吧!围观的人很多,都很兴奋,我马上就恨不得加入舞动的人群,可惜这套功夫看起来还挺难,我只好在旁边隔靴搔痒地过个瘾了。
  直到散场,看着远去的人群,我还有点恋恋不舍,找了个大妈闲聊了几句。大妈说开始的时候还有些害羞,怕别人笑话,跳过几次就舍不得耽搁一天了,活动起来觉得浑身有劲,跟着音乐的节拍,心情很好,感觉很美妙。大妈还说了去年发生在她身上的一件事:有一次,小偷溜进他们家里,拿了五千多元现金,一分钱都没追回。如果是以前,她早就气病了,那是她和老伴辛辛苦苦摆摊几个月,起早贪黑赚来的。但她还是去跳舞了,想不到一跳起舞她就忘了不愉快,几天就把这件事看开了。后来老伴得了病,她很担心他,但还是去跳舞了,她说:“我现在不知道还有什么比跳舞更好的良药了,一遇到不愉快,我跳个舞就看开了,生活好像是另外一个样子了。这世上其实也没有什么看不开的事,只是自己的心态在作怪……”
  我不禁被大妈的哲理感动,一个知识不多,做点小生意的大妈,竟然得出这么深刻的道理!看来舞蹈的魅力还真不小。这些夕阳中的舞者,不仅把自己的晚年生活舞动得多姿多彩,也给这个小镇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现在文化广场是越来越热闹了,有跳舞的、有带小孩的、有散心闲逛的……小摊小贩也闻到了商机,卖风筝的、卖玩具的、卖小饰品的,儿童游乐场也来凑热闹了……整个广场人声鼎沸、歌舞升平、热闹非凡。文化广场既展示了这几年云龙文化的繁荣发展,又反映了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物质生活得到改善的同时,精神生活也丰富多彩。
  乘电瓶游览车兜风
  晚饭刚吃完,表妹就抱着一岁多的小女儿出门了,没什么事,就是坐上电瓶车兜兜风。表妹白天上班,老人帮忙带孩子,不敢走太远,现在带着孩子兜兜风,老人可以自由活动一下,自己既可以和小孩亲近,又可以透透气,解解乏。傍晚时分,像表妹这样的人还真多,很多带小孩的人坐上电瓶车没什么事,就是喜欢坐上车到处溜溜。以前只在旅游景区见到的电瓶游览车,现在突然成了小城里的大众交通工具,作用和大城市里公交车一样,真佩服决策者的高明。
  曾几何时,小城越扩越大,交通成了难题时,一下子涌出了大量的摩托的士。人们倒是方便了很多,可是小城也随着摩的尖叫声喧嚣了起来,整个小城充斥着摩的突兀的噪音,让人心烦!还有很多摩的司机为了多做生意,横冲直撞,肆无忌惮,随意摆车,给小城带来了很多问题。现在,电瓶车来了!像一个安静、可爱而又任劳任怨的小马驹,静悄悄地穿过人群,绕过车流,往目的地奔去。线路固定,上下随意,价格便宜,乘坐舒适,给人们带来了方便,也给小城增添了一道新景观。
  小城正在变美,有些变化悄无声息:街道两旁的树不知什么时候已经绿树成荫,公园里的绿化千姿百态,路灯各有特色,人民路的广告牌灯火辉煌……这些好像都在一不留神的时候就出现了。有些变化轰轰烈烈:沘江苑的高楼拔地而起,沘江大桥气势如虹,跃龙公路宽阔平坦,大寨田的开发神速如风,太极商住城和玉龙湾正在期待中……
  小城虽小,但精致玲珑;小城虽小,但秀美灵动;小城虽小,但和谐繁荣;小城虽小,但舒适惬意……小城美丽,靠大家一起维护,小城和谐,靠大家一起创建,小城舒适,靠大家一起治理……
  责任编辑 彭琼瑶
其他文献
一只羊羔的诞生  那只羊羔诞生在了某个斜坡上,我是目击者。成为那样的目击者,我很兴奋。那种兴奋感被我拖到了现在,可能还会继续被我拖长。斜坡所属的山谷,常年经受泥石流的冲击,残破不堪。站在斜坡上,有种眩晕的感觉。无法想象那只羊羔需要怎样的勇气,才能坦然面对那个斜坡?那只毛色漆黑的母山羊,到了那个斜坡,应该是时机使然,便毫不犹豫地停了下来。  我坐在一边,安静地听着,只需听着。通过声音,就能知道一只羊
期刊
唐代大诗人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是因为他的很多诗篇表达了唐朝由盛转衰时期自己的经历和感怀,真切且有诗意地展现了这一时期的社会现实。“诗史”说在后世的诗论中被广泛运用,尤其是明代的杨慎从诗歌主情与诗贵含蓄以及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等方面对“诗史”说进行了较为完备、深入的剖析。明末清初的赵炳龙身为见证南明兴亡的遗臣,以忠贞的节操、诚挚的情怀,写就大量诗格独具、诗意满满的作品,表达了强烈的故国哀思,记述了
期刊
古时,大理海东地区就有“有舟无车”之说,一切交通,除了步行,就是舟船。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洱海东部地区因为不通公路,与海西的大理、海西南边的下关等地,彼此之间的人员往来、货物流通,还是要靠船运来解决。  这些渔船和运输船,都是用上好的黑栗木做成。所有这些船的制作,几百年来,甚至有可能近千年来,基本由一个白族世家垄断。这个家族姓赵,世代居住在双廊,古称毗舍的地方。到了清朝乾隆年间,双廊乡康海村的渔民
期刊
窗外那株常春藤,从植下开始,就不曾改变过一如既往的苍翠。  无论是百花盛开的春日还是烈日炎炎的夏天,也不管是天高云淡的秋光还是寒风肆虐的冬季。这翠,这绿,保持得如此纯粹淡定而又安静从容。任由时光从枝蔓间滑落,任由白昼黑夜在叶片里行走,她苍翠着,没有一丝一毫的喘息没有一丁点儿的疲惫,勃勃地,不停歇地长着,满满的绿,铺排在专为它搭建的棚上。  这株藤子是从大理带回来的。初见,就爱上了它的葱翠常青和妙曼
期刊
一  画了这么多年的画都是窝在家里闭门造车,近两年突然有了新的兴趣,每到周末就想到市郊的几个村子里去写生。我走得并不远,但我所到的地方和熙熙攘攘的市区竟然就是两个天地。用青石板铺就的一条小巷可以把人带到一个很幽静的世界里。几间残破的老屋,一堵用大小不一的石头砌成的石墙把房前方圆几十平米的地方围成一个院子,虽然只要稍稍地一探头就可以站在院内看院外的风景,或是站在院外看到院内的全部。但是,一堵石墙还是
期刊
一  阿腊爹的身后一直有一团鬼魅的影子,像贴满裤脚的鬼针草,弄得他浑身不舒服,却甩不掉扒不脱。  自从偷猎了一只黄麂,那个影子就再也甩不掉了。  那头黄麂是自个儿钻进他的视线的,阿腊爹不想碰上它。  当时,阿腊爹拎着一张弩弓钻出自家的格子房(白族话:木楞房),向黄昏的山林走去。阿腊爹是个猎人,一个已经没有猎物可打的寨子里最后的猎人,无聊和无奈。刚刚五十出头,却明显地老了,老得人人都讨厌。讨厌是看得
期刊
“回家”。我写下的这个题目,似乎和我要说的这个故事毫无关系,可我却是用泪水把它写下来的。这个故事不是我的故事,是我见证的一个五口之家两个男人的故事。  故事中的这个家,一半在城里,一半在乡下。  城里的家,在州府繁华的市中心,这个家很小,小到只能摆放下一张窄窄的单人床,床前是一个大大的窗子,从床到窗子之间是不足一米的通道,窗前那张窄窄的、磨得发亮的办公桌上,一年四季总是摆满了书报信件。进门的墙角,
期刊
小巷是美的,居住在小巷里的你  不用说,也是美的  穿过小巷来看你的我  此时此刻,也是美的  车声人声被隔在外面了  小巷里的时光  风是是唐宋风,月是明清的月  就连那羞答答开着的花  也像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的深闺秀女  紫藤间滴下的阳光  含笑提醒我脚步轻些慢些  苔迹上亮晶晶的露珠  把一份清凉与透明装进我眼睛  穿过小巷,我来看你  酒自然我会随身带着  下酒菜不用准备得太多  一路上我采
期刊
我的心在偷偷地笑着  雨在窗外,急切地想知道  我在梦里为何窃喜  它在窗外,它在屋顶  想知道,在这雨声里  为何我睡得孩子般瓷实  为何在梦里我笑得如此甜蜜  雨声呀  我满心的欢喜,怎能不对你倾诉?  只是  你的心跳淹没了我的心声  你的雷鸣闪电掩去了我欢喜的光亮  你的雨滴,敲呀敲,敲去我数月的忧愁  昨天,我挖了一口井  深深的井底,浅的水  昨天,我栽了一坡苗  蔫蔫的叶,黄的土  
期刊
我在四月还乡  我在四月还乡  四月的土地热浪逼人  大路旁边是父亲的麦田  灿烂的麦穗幸福地垂着头  我亲爱的父亲哪  汗水漫过你皱巴巴的额头  你憨厚的笑容一如既往地让我感动  我在你的麦穗旁席地而坐  我渴望是最饱满的一株  父亲哪父亲  母亲站在村头老榕树下  唤你回家吃饭  石榴花映红她身后的村庄  我在四月还乡  四月的乡村没有夜晚  初夜凉风四起  乡亲们月下打场  连枷声此起彼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