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要联系生活实际,将数学问题生活化,从而将数学课堂打造成学生认识数学、思维数学、应用数学的课堂。具体可在教学内容、自主探究、实践活动、教学反馈等教学过程中实施,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时效。
【关键词】数学生活化;方法;时效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就是教师联系学生的生活情境,将教学实践活动和相关内容,以生活化的方式展示,充分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学会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由于学生对周围的新鲜事物比较好奇,对周边的生活环境和事物非常熟悉,容易从生活中发现数学信息、理解数学、应用数学,不断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笔者从以下方面探讨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有效方法。
一、必须树立生活化的教学理念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和实施者,必须深入理解生活化的教学理念 ,并将这一理念自觉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特别是六年级的数学,这一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的过程,教师必须利用生活中的具体情景,将原本抽象的数学知识转换为直观形象的生活素材,指导学生从生活中学会应用数学思维来探究数学问题,并从生活当中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二、课堂教学的内容要融入生活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该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好的教学设计不仅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而且有利于学生感知和理解数学。因此,教师要创新和改变教材内容,巧妙地将生活元素转化为数学知识,引导学生把握数学的好处。例如,在加减混合运算中,教师可以先询问学生喜欢吃什么零食,价格是多少。引起学生的兴趣之后,提出问题:每个面包5元钱,花生米一袋3元钱,朱古力糖果一袋6元钱,每个东西都买一份总共需要多少钱?在这种熟悉的生活场景中,学生可以感受到生活中的数学是无处不在的。然后,教师可以变换题目:如果你有100元,你可以怎么购买东西?还有剩余吗?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让整个教学气氛变得活跃起来。小学生通过这种生活化了数学课堂,就会积极利用生活中的数学知识,探究面临的问题。
三、自主探究的问题联系生活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启发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这一内容时,我根据教材内容,并结合学生的生活,提出以下问题供学生探究:“为何自行车和汽车的轮胎都是圆的呢?可以用长方形来做吗?”学生对于此种问题有较强的新鲜感,于是积极结合生活实际展开思考和讨论。然后演示“车轴的安装位置”,学生轻松理解了“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这一基本特征。只要我们教师善于利用生活中的数学元素,就能使学生明确目标,有利于学生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开展富有生活情趣的实践活动
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可以认识到数学存在于日常生活中,并被广泛运用于现实世界,才可真正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这进一步说明了学习数学,是为了更好地在生活中应用数学。例如,笔者每次在教学完新内容之后,都会给学生布置一些生活化的活动。例如,在讲解了“税率”相关知识点后,我为学生布置了一项课外实践活动:“同学们,课后你们每个人都了解一下 爸爸和妈妈一个月交哪些税?多少税?税率多少? ”对于这项活动,学生很有兴趣,经过一系列的调查、分析、计算和总结,学生更为深刻地理解了“税率”这一知识,也体验到了学习数学的意义和作用。
五、实行人文性的多层次评价
人文性的课堂教学评价就是教师要不断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学习心理等,从不同方面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评价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和发展程度 。评价的方式可以多样化,评价的语言要生活化 。如,建立各个年级学生学习过程的成果展,建立学生成长档案,学生学习心理辅导,学生和家长反馈的信息库,微信平台等。通过形势多样的评价 ,学生在“学数学”的过程中,综合素养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积极探究数学生活化的教学方法,合理将生活元素引入到小学数学课堂中,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不断感受数学所带来的独特趣味,努力提高自身的知识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周永梅.实现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探析[J].现代教育论坛 ,2015(14):88-92.
[2]张月娟.小学数学生活化的探究及分析[J].湖南師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S).
[3]刘智群.走出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误区[J].吉林教育,2011(8):33-34.
【关键词】数学生活化;方法;时效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就是教师联系学生的生活情境,将教学实践活动和相关内容,以生活化的方式展示,充分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学会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由于学生对周围的新鲜事物比较好奇,对周边的生活环境和事物非常熟悉,容易从生活中发现数学信息、理解数学、应用数学,不断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笔者从以下方面探讨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有效方法。
一、必须树立生活化的教学理念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和实施者,必须深入理解生活化的教学理念 ,并将这一理念自觉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特别是六年级的数学,这一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的过程,教师必须利用生活中的具体情景,将原本抽象的数学知识转换为直观形象的生活素材,指导学生从生活中学会应用数学思维来探究数学问题,并从生活当中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二、课堂教学的内容要融入生活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该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好的教学设计不仅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而且有利于学生感知和理解数学。因此,教师要创新和改变教材内容,巧妙地将生活元素转化为数学知识,引导学生把握数学的好处。例如,在加减混合运算中,教师可以先询问学生喜欢吃什么零食,价格是多少。引起学生的兴趣之后,提出问题:每个面包5元钱,花生米一袋3元钱,朱古力糖果一袋6元钱,每个东西都买一份总共需要多少钱?在这种熟悉的生活场景中,学生可以感受到生活中的数学是无处不在的。然后,教师可以变换题目:如果你有100元,你可以怎么购买东西?还有剩余吗?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让整个教学气氛变得活跃起来。小学生通过这种生活化了数学课堂,就会积极利用生活中的数学知识,探究面临的问题。
三、自主探究的问题联系生活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启发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这一内容时,我根据教材内容,并结合学生的生活,提出以下问题供学生探究:“为何自行车和汽车的轮胎都是圆的呢?可以用长方形来做吗?”学生对于此种问题有较强的新鲜感,于是积极结合生活实际展开思考和讨论。然后演示“车轴的安装位置”,学生轻松理解了“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这一基本特征。只要我们教师善于利用生活中的数学元素,就能使学生明确目标,有利于学生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开展富有生活情趣的实践活动
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可以认识到数学存在于日常生活中,并被广泛运用于现实世界,才可真正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这进一步说明了学习数学,是为了更好地在生活中应用数学。例如,笔者每次在教学完新内容之后,都会给学生布置一些生活化的活动。例如,在讲解了“税率”相关知识点后,我为学生布置了一项课外实践活动:“同学们,课后你们每个人都了解一下 爸爸和妈妈一个月交哪些税?多少税?税率多少? ”对于这项活动,学生很有兴趣,经过一系列的调查、分析、计算和总结,学生更为深刻地理解了“税率”这一知识,也体验到了学习数学的意义和作用。
五、实行人文性的多层次评价
人文性的课堂教学评价就是教师要不断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学习心理等,从不同方面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评价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和发展程度 。评价的方式可以多样化,评价的语言要生活化 。如,建立各个年级学生学习过程的成果展,建立学生成长档案,学生学习心理辅导,学生和家长反馈的信息库,微信平台等。通过形势多样的评价 ,学生在“学数学”的过程中,综合素养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积极探究数学生活化的教学方法,合理将生活元素引入到小学数学课堂中,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不断感受数学所带来的独特趣味,努力提高自身的知识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周永梅.实现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探析[J].现代教育论坛 ,2015(14):88-92.
[2]张月娟.小学数学生活化的探究及分析[J].湖南師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S).
[3]刘智群.走出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误区[J].吉林教育,2011(8):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