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校园文学窥视与思考

来源 :美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j520yx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校园,人常谓之以开放包容,自由思想之重镇,而这种所谓的自由最明显最直接的体现就是文学之自由。而今纵眼望去,大学校园文学的前景却并没有那么乐观。首先,能够坚持与专注文学写作的人很少。其次,在坚持与专注中,能够听从内心,抒发真情实感,记录平实生活的人更是少之又少。再之,能够听从内心创作的人中,能够写出深度,抓住生活的根源与本质的就更是寥寥无几了。无论是科班出身或是独立的文学爱好者,每每落笔的时候是不是该思考几个问题:“我”写出来的文字优美吗?有意义吗?接地气吗?触碰到人们的灵魂了吗?打动了大众的心灵吗?文学是一种蕴含个人情感与经历的精神层面的感知,而非简单的无病呻吟,也不是用方块字简单堆砌而成的情感的多骨诺米牌,一碰就倒,一旦面对现实就溃不成军。
  在我所认识的大学同学、朋友,以及在生活中认识的一些地方作家中,我看到了两种不同的文学形态,这是两种差异明显、情感态度价值截然相反的文学观。纵观大学生的文章,无非多是关于梦想的追逐,情感的抒发与青春期的困惑,以及对亲人的种种眷恋,不论哪种情感,论述都显得有些单薄,读者难以静心细读,经不起推敲,更别说让读者感同身受。这些文章的价值取向以入世为主,总体渴望向上、向高、向远。而每每读到那些处于生活水深火热中的作家的文章,总能让人感到生活的焦灼之痛,朴实、接地气,有些也难免流露着无法遮蔽的商业气息与利益的铜臭、名气的攀比,但并不影响这些文章中透露着或是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纯粹朴实,或是充满麦香与黄土地气息的抒怀,或是对人生不如意的释怀与感叹,常有作家渴望出世,渴望慢节奏的生活,渴望一片宁静的土地来栖息。与其说这是两种不同的文学观,不如说这是两种生活环境与生活阅历不同的人对生活的不同态度。文学源于生活,有什么样的生活,就有什么样的文学观念与态度,这句话说得没错,可是大学生生活在安逸的象牙塔里仅仅写一些浅薄的文字就够了吗?我们常说文学源于生活,但是文学是高于生活的,简单的记录生活,那是远古时期甲骨文的职责,今日的文学纵然也是用来记录生活,但它应该是有血、有肉、有温度、有感情的,它记录的更多的应该是人们的心路历程,是来感化心灵,滋润心扉的。
  这种对大学生写作“一刀切”的定论难免显得有些唐突,但是只有直面问题,不断反思修正,才能取得进步与成长。
  以下是我对大学校园文学的几点思考:大学校园文学最需要的是思想的深度、情感的纯度、以及与社会连接的维度。
  首先,个人认为思想的深度是最为重要的。一篇文章的思想就是文章的灵魂,如果没有灵魂,那么就仅剩一具空的躯壳,再多的浮华铺垫也是无用。我常常看到有些同学写的长篇大论,少则几千字,多则上万字,全文都是唏嘘唉乎,感慨时光匆匆,感慨自己在大学里留下的遗憾,感慨自己丢失了梦想。全文的无病呻吟让人感觉很空虚,关键问题是整篇文章没有重点与思想,读者完全领悟不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意图。这类作者大多是缺乏生活阅历,空有一腔创作热情,却疲于“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所以多出去走走,多留意身边的小细节、小感动,及时记录捕捉自己的灵感,有益于丰富自己的生活阅历,充实思想。
  其次,是情感的纯度。把握好思想之后就要用自己的真实情感来熏陶,来渲染,来创造文章所需要的氛围与意境,形成作者自己独立的文风。写文章最忌讳人云亦云,随波逐流。没有创新,平淡如水,读来乏味。好的文章应该是爱憎分明,情感如洪水猛兽一般,令读者大彻大悟,或是潸然泪下,深入心扉,铭心刻骨的。
  最后,文章是为人而作,要进行适当延伸拓展,与社会相连接。常有人说,“我”要写给自己,与别人无关,“我”才不会理会别人怎么看呢。我认为那样的写作只算得上日记,而不算真正的文学,古希腊哲学家在几千年之前就说过:“文学即人学”。大学生们如急待出笼之鸟,社会经历欠缺、认识浅薄,如若在文章上能够多想多思,那么何嘗不是对自己的社会阅历的一种增长?好的文章应该是揭露伤疤,触碰疼痛的,是与社会的进步发展息息相关的。一个时代的文学终究是与社会的发展相同步(个别特殊情况除外),文学是社会的一面镜子,更是生活的一种展示与升华。多些历练,多些有深度的思考,扩大自己的阅读面,提升自己的认知,才能真正与社会接轨,让文章更有深度与内涵,增加文章的可读性。
  总而言之,校园文学正在以一种欣欣向荣之态势逐步发展,也许步子缓了些,节奏慢了点儿,但是这样走出来的路才会更加踏实与稳重。如果可以借鉴以上几点进行思考,我想校园文学的小树苗有朝一日定能长成郁郁葱葱的参天大树!
其他文献
父亲,似乎一直陪在我身边,却又似乎隐隐约约的,因为他总是匆匆忙忙地要为一家人的生计而奔波。父亲的话很少,爱观察爱思考,他是母亲嘴里的“烂好人”,他的一生经历坎坷。19岁的时候自己贷款办起了养鸡场,就在意气风发准备大干一场之际,一场车祸将他卷入了昏迷,也彻底把他拖垮到人生的低谷,还好老天眷顾这位善良的少年,让他活了下来。可是虚弱的他却要面对残酷的现实,因为医疗费用拖欠了巨额欠款,因为家庭贫困,兄弟姐
期刊
齐一民 笔名“齐天大”。北京作家协会会员,北京大学文学博士。曾出版《妈妈的舌头》《爸爸的舌头》《马桶三部曲》《自由之家逸事》等文学作品十余部以及学术著作《日本语言文字脱亚入欧之路》。    这个题目,需要跟读者交代一下。这里的马,既不是《马氏文通》的“马”,也不是《马桥词典》的“马”;这里的新,既不是《新笑林广记》的“新”,也不是《庄子新编》的“新”。这里的“马”是马来西亚,“新”是新加坡。201
期刊
一面泼着断续白漆的灰墙隔绝了小城夜晚的喧嚣,一人多宽的窄门后又是另一个世界。除却墙角盆栽瑟缩地挤在一隅,院里仅剩几栋立着的灰房和树边栽种箱中的小菜。这是老家的风景。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堆砌成童年的日子。  日子是什么?是某一固定时间的日期,抑或是时间的坐标,还是生命的计数单位?“生命不是你活了多少日子,而是你记住了多少日子。”许渊冲如是说。如此而言,定义日子的内涵便简单许多:可以说平淡是日子
期刊
尽管寒意犹存,但显然已属强弩之末。冬天的大势渐去,仅靠几股冷空气做徒劳的挣扎,已无法阻止春天欢腾的脚步如期而至。  该来的一定会来,该去的一定会去。在季节的舞台上,从来都不存在兼容并蓄,总是上演着“你方唱罢我登台”的独角戏:有你无我,有我无你。冬天曾用自己的凌厉酷寒,驱逐了秋天;而今春天又用自己几许温情,蚕食与消解着冬天。节令到了,冬天即使再心有不甘,却也不得不黯然退隐。  春天是一年当中最令人欢
期刊
人 民  在上世纪60年代有许多热火朝天的大事情。我那时候刚刚开始记事。世界是新鲜的,充满了神奇和激动人心的场面。大人们在那个年代再一次投身于“革命”;青壮年,不分男女则被送往军队或是全国各地的农村。我们那座城市的大街、广场、公共建筑被用来当作“革命”的场所和阵地。老人和像我一般大的孩子也卷了进去,他们参与这一历史的发展进程,更多的时间是在自家的小院和居住的巷子里。  那是个纷乱的年代,又是让人一
期刊
孔庆武 祖籍山东,1980年出生于辽宁岫岩, 满族。曾在航空兵某部服役。音乐文学作品散见《词刊》《歌曲》等全国几十家报刊。文学作品发表在《民族文学》《文艺报》《北京文学》等报刊。曾获散文华表杯一等奖,《人民文学》征文二等奖等。现为《岫岩作家》编辑部主任。    一  老虎不上山,下水。  豹子和狼同样不上山,他们也下水。  山,是他们住的地方。水,则是他们睁开眼就去的地方。  赵家湾三兄弟,靠山不
期刊
这个小区老了。  很多年前,这里还是城中中产阶级聚居的地方。  那时候,公寓外墙上一片光亮,阳光会照亮每一片角落。到处都是我父母认识的人,每次外出,他们总能聊上半天,总需要我低头说:“叔叔阿姨好。”那时候,我的很多同学也住在这里,我一有空就跑出去找他们玩,下午两点、三点、四点,一直到五点,都是我们玩闹的时候。那时候,小区还很大……  有时,我们带着玩具去串门,一坐下来便“唠嗑”唠上半天;有时,我们
期刊
何方圆 女,1993年8月生,籍贯陕西铜川。2016年毕业于宝鸡文理学院,曾获2017年陕西省高校新闻奖通讯类一等奖、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反邪教文艺征文二等奖、全国大学生文学作品大赛三等奖等。作品散见于《八九点钟》《宝鸡文理学院报》等。    余光中先生也写过散文《听听那冷雨》,他写的是惊蛰时节的杏花雨,小街远巷,江南别致,温柔飘逸,陪衬着思乡的愁绪。余光中先生是台湾人,台湾又属于热带季风气候,雨水
期刊
日子被揉进美好的阳光里,温和地带走了稚嫩的土丘,带走了正欲滴进粗瓷水缸里的歌唱的水滴,也带走了那飘荡在老日子里的情结。  早些年,黄土丘还小,它就是个水灵的孩子。它湿润的身体在金灿灿的阳光下闪闪发光,透出一股独特的生命和自然的气息来。尽管它只生寸草,并不美丽,却总有办法留住踏上它的人们的脚步。  它是个狡黠的孩子。  它深深的黄土总能幻化成娇气的孩子软软的小手,尽管看起来十分的软弱无力,但能死死地
期刊
在繁杂的城市中生活,吃遍了城市的地沟油食品,每天在各种电子产品间看得眼花缭乱。每当静下来却还是深感灵魂深处的空虚,在这个不愁吃不愁穿的年代,卻依然无法填充人们精神上的贫瘠。如果有人问我最想去哪里,最想要什么?我的回答一定是一片宁静而肥沃的黄土地。纵然只是20多岁的年纪,我的内心却蕴藏着一颗渴望宁静的心灵,它渴望一方淳朴宽厚的黄土地,来放置它的不安。它也需要一处肥沃泥泞的黄土地,来灌溉它疏漏的灵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