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彼得·博格达诺维奇是美国50—70年代唯一一个大获成功的影评人导演。博格达诺维奇的电影类型广泛,电影语言简约优雅,擅长刻画人物心理,充满人情味,成名作[最后一场电影]是青春片的上乘作品。70年代,作为点石成金的卖座导演,他的名声和弗兰西斯·科波拉一样显赫。作为新好莱坞运动的干将,他积极推进导演制,一度成为好莱坞少数几个拥有自主权的导演。然而这个藐视好莱坞游戏规则的导演风光不过五六年,事业就急转直下。80年代还偶有佳作问世,90年代后就基本靠拍摄低成本的电视电影谋生,直到2001年拍摄了[猫喵喵](The Cat’s Meow),影片改编自1924年发生在报业大亨威廉·赫斯特游艇上的一宗命案。
黄金时代
博格达诺维奇1939年7月30日出生于曼哈顿一个塞尔维亚移民家庭,小时候的理想是当一名演员,曾在著名的Stella Adler演艺学院旁听表演课程,并在一些影视剧中跑龙套。博格达诺维奇是个超级影迷——从十几岁起,每年看电影超过500部!他喜欢法国新浪潮导演,尤其崇拜影评人导演特吕弗。60年代,他为《君子》等杂志写影评,成为美国首屈一指的影评人。1966年,博格达诺维奇结识了好莱坞制片人罗杰·科曼,后者请他在自己导演的影片[狂野天使](The Wild Angels)中担任导演助理、编剧、摄影助理、群众演员等一大堆职务(其实就是打杂的),就这样,他迈入好莱坞电影界。两年后,博格达诺维奇自制自编自导了颇受好评的处女作犯罪惊悚片[目标](Targets),成为美国当时惟一的影评人导演。
1971年,博格达诺维奇执导了他迄今为止最成功的影片[最后一场电影](The Last Picture Show)。[最后一场电影]是一部关于焦躁不安的成长、男女间的相互试探、承诺和背叛的青春片,既充满了青涩的骚动,又流淌着浓浓的乡愁,尤其是那个极其惆怅细腻、富有人情味的结尾,不知赚了多少观众的眼泪。影片成为当年度的奥斯卡热门影片,获得了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最佳男女主演等8项提名奖,最后夺得了最佳男女配角奖(一同竞争的影片有[发条橙子])。1972年,博格达诺维奇拍了票房更加成功的滑稽喜剧[爱的大追踪](What’s Up, Doc?),这部影片在美国电影协会评选的20世纪百部最佳喜剧影片中位居61位。以上两部叫好又叫座的影片使博格达诺维奇一跃成为70年代新好莱坞电影的领军人物,也把他一下子推向电影事业的巅峰。
和他的好友兼导师奥逊·威尔斯(两人曾合住一套公寓)一样,深受法国新浪潮影响的博格达诺维奇开始反抗以制片方为中心的好莱坞制片体制,尽管自己就是在这个体制中一炮走红的。1973年,他和同样大力鼓吹导演制的弗兰西斯·科波拉、威廉·弗里德金(William Friedkin,[法国贩毒网]、[驱魔人])成立了名噪一时的“导演影业”(Director’s Company)。同年,博格达诺维奇拍摄了以人类同情与友谊为主题的[纸月亮](Paper Moon),该片被评论家誉为 “具有叙事诗风格和美丽西部风光”的影片。1974年,他拍摄了改编自亨利·詹姆斯同名小说的爱情片[黛丝·米勒](Daisy Miller),不料影片招来一阵批评,票房也寥寥无几。此时,由于博格达诺维奇、科波拉和弗里德金人三人个性不合、艺术风格迥异,加上好莱坞主流势力的排斥,“导演影业”也解体了。博格达诺维奇的电影事业开始走下坡路。
起伏的反复
1975年,博格达诺维奇拍摄音乐片[最后的爱情](At Long Last Love)。这部向美国30年代的爵士乐大师科尔·波特致敬的影片招致一阵辱骂和嘲讽,观众讨厌这部矫揉造作,男女主角根本不懂音乐的音乐片。好莱坞资深电影记者彼得·毕斯坎德在自己的《从[逍遥骑士]到[愤怒的公牛]》一书中提到了[最后的爱情]首映结束的情形,“人们厌恶这部影片,好莱坞随处可以听到砸酒瓶子的‘砰砰’声……”一年后,博格达诺维奇自编自导了向默片时代致敬的[尼克儿童频道](Nickelodeon) ,影片以好莱坞一代巨导迪米勒(Cecil B.DeMille,1923年及1956版[十诫]的导演)为原型,讲述一个年轻律师如何成为导演的人生历程。影片没有取得成功,它也成了博格达诺维奇最后一部由电影公司投资的影片。“我的影片接二连三的失败,必须承认它们的确拍得不够好。” 博格达诺维奇回忆道,“我花3年时间思考过去几年到底发生了什么,我和好莱坞决裂了。好莱坞造就了我,它能使我成功,也能让我失败。”
1979年,博格达诺维奇携[圣徒杰克](Saint Jack)重现江湖,这部描写皮条客的有趣影片在当年的威尼斯电影节上深受好评,获得影评人大奖。不过这个成功只是昙花一现,除了1981年导演老年奥黛丽·赫本主演的喜剧片[哄堂大笑](They All Laughed),博格达诺维奇一直和好莱坞保持若即若离的关系。1985年,描写母子情的感人影片[面具](Mask)使博格达诺维奇又一次成为世界影坛关注的焦点人物,影片入选戛纳电影节,主演雪儿荣膺影后。直到今天,[面具]仍是博格达诺维奇1973年以后唯一一部赚钱的影片。到90年代,博格达诺维奇几乎全靠拍摄电视电影谋生。1993年他导演了独立影片[爱情这玩意儿](The Thing Called Love),由于里弗·菲尼克斯的缘故,好莱坞才又注意到博格达诺维奇的存在。
如今的博格达诺维奇
现在,曾经的超级影迷博格达诺维奇极少看电影。“20年来我极少看电影,我跟不上现在的影片,我对它们也不感兴趣,”他说,“我没看过[ET],我讨厌科幻片!”回忆曾经的辉煌,博格达诺维奇对《从[逍遥骑士]到[愤怒的公牛]》一书将70年代的好莱坞浪漫化非常不屑。“那是一个动荡的时期,从1962年起,好莱坞的整个体制都变了。演员不再受制于签约公司,少数有思想的年轻人开始拍独立电影,他们的成功促使那些大公司反思自己的制片体制,他们问自己:‘也许我们也可以这么试试。’”
实际上,除了体制,博格达诺维奇人生的大起大落和他的个性密切相关。博格达诺维奇是个自恋狂,在大红大紫的那几年,他收集并随身携带那些赞扬他的文章剪报,他周围尽是一些趋炎附势的吹捧者和唯唯诺诺的顺从者。最后,当他的票房号召力荡然无存的时候,所有他捧红的人(如主演[纸月亮]和[爱的大追踪]的瑞恩·奥尼尔)都离他而去,没有一家制片公司愿意和这个自负张扬的不合作者签约。
今天,博格达诺维奇终于承认导演是一个折磨人的职业,但他始终觉得自己的失败很大部分源于他对制片方说的“不”字太少。他说:“作为导演,我犯了许多错误,很多时候我选择妥协,没有坚持对投资人说‘不,我不想这么做。’ [最后的爱情] 、[尼克儿童频道]的题材是我个人非常喜欢的,但是我把它们都拍砸了。还有许多影片,假如我能重头再拍的话,它们会是另外一个样子……”
现在不时会有人拿着剧本上门请他拍片,但博格达诺维奇说他再也不想跟好莱坞沾边了。“每次收到剧本,我都会问自己,‘需要拍这部影片吗?’世界上有太多毫无价值的影片,而拍电影又是一项艰巨的工程,我只想拍一些真正有价值的东西。”
博格达诺维奇的最后一部影片是2000年的[猫喵喵] ,影片改编自1924年著名制片人托马·因思离奇死于报业大亨威廉·赫斯特([公民凯恩]原型)的游艇上的真实事件。被卷入命案的除了赫斯特和他的情妇玛丽翁·戴维斯,还有卓别林、闲话专栏作家Louella Parsons等等一干名人。因斯的死至今仍是个谜,但人们怀疑赫斯特和此事脱不了干系。[猫喵喵]的编剧斯蒂芬·派洛斯1969年从奥逊·威尔斯嘴里听到这个故事,而博格达诺维奇和威尔斯是老朋友,于是派洛斯就将剧本给了他。“奥逊是从玛丽翁的侄子查尔斯·莱德勒那听说这个故事的,” 博格达诺维奇说,“[公民凯恩]的编剧赫尔曼·J·曼凯维奇曾将这件故事放入剧本,但奥逊把它删去了。”
博格达诺维奇对威廉·赫斯特非常感兴趣,他称赫斯特为“公众意见的操纵者”。但是在[猫喵喵]中,赫斯特被塑造成一个坠入爱河的男人。“说实在的,我并不喜欢他这个人,但我喜欢这个故事,一个与众不同的故事。”他接着说,“好莱坞的剧本大都落入俗套,投很多钱、拉很多明星,结果往往是鸡飞蛋打一场空。”
喜剧演员埃迪·伊扎德扮演的卓别林是[猫喵喵]中最出彩的角色。在片中,卓别林是一个喜欢沾花惹草的花花公子,妄图勾引玛丽翁。“我不是拍一部关于艺术家卓别林的影片,”博格达诺维奇说,“我只是表现一个想回归世俗的电影演员。”
他的女人们
和卓别林一样,女人也在博格达诺维奇的电影人生中扮演重要角色。1966年,刚刚迈入影坛的博格达诺维奇和好莱坞编剧兼制片人波丽·普拉特结婚,两人合作拍摄了博格达诺维奇的处女作[目标]。普拉特是博格达诺维奇的缪斯女神,[最后一场电影]中的许多重要创意就来自她。1970,由于博格达诺维奇移情[最]的女主角茜比尔·沙博德(Cybill Shepherd),两人离婚。然而,博格达诺维奇为沙博德度身拍摄的两部影片[黛丝·米勒]和[最后的爱情],均告失败,两人也在此起彼伏的闲言碎语中分道扬镳。
1981年拍摄[哄堂大笑]时,博格达诺维奇爱上了其中的演员多萝茜·斯特拉坦。但好景不长,这个前“花花公子女郎”就被她的丈夫杀害。加上自掏腰包拍摄的[哄堂大笑]血本无归,破产的博格达诺维奇陷入人生中最凄凉的时期。1988年,他娶多萝茜的妹妹,年仅20岁的L·B·斯特拉坦为妻。这个好莱坞三流女演员经常在博格达诺维奇90年代的影视作品中露脸,扮演一些没人记得住的小角色。2001年,博格达诺维奇和斯特拉坦离婚。他还能像卓别林那样幸运,在晚年遇到一个真正的红颜知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