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衔接的必要性
1、初中化学强调定性分析,只要求学生记住现象或结论,而高中化学则要求定性和定量相结合。高中化学除了记住是什么外,还要求弄清为什么和是多少,层次要求较高。
2、初中化学以形象思维为主,通常从熟悉的、具体的、直观的自然现象或演示实验入手,建立化学概念和规律;而高中化学除了加强形象思维外,还通过抽象、理想化的模型建立化学概念和规律。比如说,物质的量,元素周期律等.
3、初中阶段很大程度上记忆的知识多,很多学生的学习方法是靠死记硬背,学习依赖老师,欠独立思考能力,不会归纳、总结学过的知识点,养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习惯;而高中阶段则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理解力,理解后再记忆,并能将学过的知识提升,学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比如说学习了碱金属,卤素.然后就是周期表,然后根据周期表知识学习氧族和碳族元素,这些知识联系相当紧密。如果还是采用死记硬背的方法学高中化学,不知道融会贯通,则会事倍功半。
二、知识内容的衔接
目前初中化学的教学不再重视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许多知识内容仅仅是点到为止,而这些知识正是学习高中化学的基础,而恰好在高中教材中又无它的一席之地,容易形成盲区的知识点如下:
1、介绍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现在的教材只是作为拓展视野了解的内容,要衔接清楚金属和非金属最外层的电子数目的特点和简单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2、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的形成过程和从组成上去判断的方法。
3、溶液的导电性在初中只是说某些固体物质在水溶液中能够生成自由移动的离子。电离方程式初中没有涉及。在学到离子方程式的写法上一定要补充电离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4、溶解度的计算在初中不做要求,也没有拓展讲,现在的学生只会计算溶质的质量分数,对于溶解度的计算就无从下手。对于根据方程式来计算质量分数也相当薄弱,在高中教材又不再提及溶解度,于是这个知识点可在碱金属教学时做好衔接。
5、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多元酸和酸式盐、正盐等重要知识要补充讲解。
6、提到三酸两碱,常见盐时,没有对酸,碱,盐从组成上下定义.不归纳酸的通性和碱的通性,淡化对概念、原理的文字辨析。
7、酸碱盐间的复分解反应条件,很多学生只知道产物的条件,常常忘了反应物要发生反应的条件。盐和盐,盐和碱,以及金属与盐间的反应都必须要求可溶。
8、对溶解性表的记忆不准确,导致对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模糊,导致在学习高一的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搞不清楚哪些该不该拆成离子。
9、降低对化学计算的要求,极限法,差量法根本没有讲到。这些方法在中学基础计算中应用较广可以在高一过程中衔接。学生几乎不会做无数据的计算题.
10、化学实验的衔接,实验室制取常见气体的装置类型,原理等知识点要结合《卤素》中Cl2气体的实验室制法从①反应原理;②反应装置;③收集方法;④注意事项等四个方面对比加以归纳,并将之扩大为学习气体制法的一般方法。以及洗气装置的连接顺序和用该装置进行排空,排水收集气体。
三、教学方法的衔接
初中化学的教学方法由于受到初中生知识水平及初中化学作为入门学科的限制,学习的物质多为生活中熟悉的,例如氧气,铁,碳,石灰石等.采用体验法和探究法以及讲解方法,进入高中时,高中课堂教学的特点是教学过程容量大,进度快、知识点多,综合性强。高中老师的要求也与初中相异,注重方法的点拔而不会经常地、不断地反复多次。学生要很快适应过来并不容易。在教学方法上则应更多地采取启发式,激发学生主动地进行学习、引导学生从本质上理解所学内容。为了能顺利地开展高一年级的教学工作,高一教师要在以下几方面引起重视:
1、认真钻研教材,熟悉初、高中全部教材的体系和内容。在衔接教学中尤其要注意找到某些初中知识在高中的切入点,注意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适当进行对比与分析,以旧带新或以新忆旧,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潜移默化地深化旧知识,接受新知识。
2、了解学生的现实情况。分化难点,讲练结合,重视基础,循序渐进。
3、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高一新生在自学能力,自习课,作业书写,实验操作规范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比较严重。
4、不管采用什么教学程序和方法,“启发式”都是必要的。因为它使教学过程成为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过程,故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5、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让兴趣贯穿始终,贴近生活,特别选高一考试题时,题目的难度要控制好,要注意保护学生的兴趣,不要过早的给予打击。
四、学习方法的衔接
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应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应结合课本内容给予学生具体指导。初中学生学习化学的方法主要是记忆、重现、简单模仿。这种较为机械、死板的方法不适应高中注重能力及创新的要求。于是教师还要花时间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宜低起点、高落点,引发兴趣;适时回顾,加强联系,及时整合;使之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课堂上教学生学会某些知识,是为了课外学生会学更多的知识。教学生如何学习,使学生能有效、正确地进行各种知识及技能的学习,是授人以渔之举。
(作者单位:620860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县第一中学)
1、初中化学强调定性分析,只要求学生记住现象或结论,而高中化学则要求定性和定量相结合。高中化学除了记住是什么外,还要求弄清为什么和是多少,层次要求较高。
2、初中化学以形象思维为主,通常从熟悉的、具体的、直观的自然现象或演示实验入手,建立化学概念和规律;而高中化学除了加强形象思维外,还通过抽象、理想化的模型建立化学概念和规律。比如说,物质的量,元素周期律等.
3、初中阶段很大程度上记忆的知识多,很多学生的学习方法是靠死记硬背,学习依赖老师,欠独立思考能力,不会归纳、总结学过的知识点,养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习惯;而高中阶段则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理解力,理解后再记忆,并能将学过的知识提升,学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比如说学习了碱金属,卤素.然后就是周期表,然后根据周期表知识学习氧族和碳族元素,这些知识联系相当紧密。如果还是采用死记硬背的方法学高中化学,不知道融会贯通,则会事倍功半。
二、知识内容的衔接
目前初中化学的教学不再重视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许多知识内容仅仅是点到为止,而这些知识正是学习高中化学的基础,而恰好在高中教材中又无它的一席之地,容易形成盲区的知识点如下:
1、介绍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现在的教材只是作为拓展视野了解的内容,要衔接清楚金属和非金属最外层的电子数目的特点和简单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2、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的形成过程和从组成上去判断的方法。
3、溶液的导电性在初中只是说某些固体物质在水溶液中能够生成自由移动的离子。电离方程式初中没有涉及。在学到离子方程式的写法上一定要补充电离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4、溶解度的计算在初中不做要求,也没有拓展讲,现在的学生只会计算溶质的质量分数,对于溶解度的计算就无从下手。对于根据方程式来计算质量分数也相当薄弱,在高中教材又不再提及溶解度,于是这个知识点可在碱金属教学时做好衔接。
5、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多元酸和酸式盐、正盐等重要知识要补充讲解。
6、提到三酸两碱,常见盐时,没有对酸,碱,盐从组成上下定义.不归纳酸的通性和碱的通性,淡化对概念、原理的文字辨析。
7、酸碱盐间的复分解反应条件,很多学生只知道产物的条件,常常忘了反应物要发生反应的条件。盐和盐,盐和碱,以及金属与盐间的反应都必须要求可溶。
8、对溶解性表的记忆不准确,导致对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模糊,导致在学习高一的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搞不清楚哪些该不该拆成离子。
9、降低对化学计算的要求,极限法,差量法根本没有讲到。这些方法在中学基础计算中应用较广可以在高一过程中衔接。学生几乎不会做无数据的计算题.
10、化学实验的衔接,实验室制取常见气体的装置类型,原理等知识点要结合《卤素》中Cl2气体的实验室制法从①反应原理;②反应装置;③收集方法;④注意事项等四个方面对比加以归纳,并将之扩大为学习气体制法的一般方法。以及洗气装置的连接顺序和用该装置进行排空,排水收集气体。
三、教学方法的衔接
初中化学的教学方法由于受到初中生知识水平及初中化学作为入门学科的限制,学习的物质多为生活中熟悉的,例如氧气,铁,碳,石灰石等.采用体验法和探究法以及讲解方法,进入高中时,高中课堂教学的特点是教学过程容量大,进度快、知识点多,综合性强。高中老师的要求也与初中相异,注重方法的点拔而不会经常地、不断地反复多次。学生要很快适应过来并不容易。在教学方法上则应更多地采取启发式,激发学生主动地进行学习、引导学生从本质上理解所学内容。为了能顺利地开展高一年级的教学工作,高一教师要在以下几方面引起重视:
1、认真钻研教材,熟悉初、高中全部教材的体系和内容。在衔接教学中尤其要注意找到某些初中知识在高中的切入点,注意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适当进行对比与分析,以旧带新或以新忆旧,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潜移默化地深化旧知识,接受新知识。
2、了解学生的现实情况。分化难点,讲练结合,重视基础,循序渐进。
3、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高一新生在自学能力,自习课,作业书写,实验操作规范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比较严重。
4、不管采用什么教学程序和方法,“启发式”都是必要的。因为它使教学过程成为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过程,故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5、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让兴趣贯穿始终,贴近生活,特别选高一考试题时,题目的难度要控制好,要注意保护学生的兴趣,不要过早的给予打击。
四、学习方法的衔接
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应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应结合课本内容给予学生具体指导。初中学生学习化学的方法主要是记忆、重现、简单模仿。这种较为机械、死板的方法不适应高中注重能力及创新的要求。于是教师还要花时间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宜低起点、高落点,引发兴趣;适时回顾,加强联系,及时整合;使之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课堂上教学生学会某些知识,是为了课外学生会学更多的知识。教学生如何学习,使学生能有效、正确地进行各种知识及技能的学习,是授人以渔之举。
(作者单位:620860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县第一中学)